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趣橫生的“十七字詩”



妙趣橫生的“十七字詩”


  “十七字詩”又稱“無賴體”,俗稱“瘸腿詩”、“吊腳詩”、“翹腳詩”,全詩四句,前三句均為五字,末句為兩字,共十七字。從內容上看,十七字詩是亦庄亦諧的結合,前三句多是庄重的內容,后一句多是詼諧風趣的調侃﹔從形式上看,它是整齊與錯落的統一,前三句每句三頓,合轍押韻、通俗流暢,后一句跌落而為一頓,在節奏的起伏中增加了語言的音樂美。十七字詩不僅保持了一般詩歌的概括性、抒情性和音樂性,又往往在協調中增加不協調的成分,增加了趣味性、通俗性,極具幽默詼諧的韻味。來自民間,構思巧妙,尤其是最后二字,結構突兀,極盡詼諧幽默之能事,頗具“畫龍點睛”之妙。所以,十七字詩“雖為小道,亦有可觀焉”,很是為廣大勞動人民所喜愛。后來,這種變體詩最終發展成為一種“順口溜”(“打油詩”)式的民間曲藝形式,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三句半”。

  明人馮夢龍撰《古今譚概》、郎瑛撰《七修類稿》和清人褚人獲撰《堅瓠集》、獨逸窩退士撰《笑笑錄》等筆記小說中都記載了一則情節、文字大同小異的十七字詩故事: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有一人好作十七字詩,且才思敏捷,觸目成詠。時徽郡天大旱,太守不思興修水利,卻率人下跪祈雨,連求几天,仍是晴空萬里。這個人便作十七字詩嘲之:

  “太守出禱雨,萬民皆喜悅﹔昨夜推窗看,見月。”(《笑笑錄》所載的前兩句作“太守求雨澤,萬民多感德,昨夜推窗看,明月。”)

  太守得知后大怒,馬上派人把他捕至衙門,說:“聽說你善作十七字詩,好!我現在就罰你以我的別號‘西坡’當堂題寫一首十七字詩,若寫得好,就放你回家。否則,要用大刑。”話音未落,其人已出口詠道:

  “昔人有東坡,今人有西坡。若將二人較,差多!”

  太守聽后,勃然大怒,將其重責十八大板。沒想到,板子還未打完,其人又詩興大發,吟詩一首:

  “作詩十七字,被責一十八﹔若上萬言書,打殺。”

  太守聽后,真是哭笑不得,最終以誹謗、侮辱朝廷命官罪將其發配鄖陽充軍。其人的舅父聞訊趕來給其送行。甥舅相見,抱頭痛哭。其人觸景生情,又作詩一首:

  “發配到鄖陽,見舅如見娘。兩人齊下淚,三行!”

  原來這個人的舅舅一目失明。

  來到發配之地,鄖陽縣令聽說他是個作詩奇才,想見識見識,令他吟詩一首。這時縣令的太太剛好從后堂走過,這個人見縣太爺婦人雖然頗有几分姿色,但卻是一雙大腳,便即興吟道:

  “環佩響叮當,夫人下畫堂。金蓮三寸小,橫量。”

  縣太爺聽后,又好氣,又好笑。(劉書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妙趣橫生添字聯
妙趣橫生添字聯(易俊傑)
十七字诗(也称三句半)闹的笑话
三句半最早源自十七字诗,这类诗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
妙趣拆字
汉语之妙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