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词的律句:近体诗的基因(2)

   3、衍生律句
   
   衍生律句指的是A式和B式去掉最后一个字而变成的平仄交错格式及C式和D式去掉后三字而变成的平仄交错格式:
  
   F、平平仄仄平平 西风瘦马空肥(辛弃疾《木兰花慢》)
   G、仄仄平平仄仄 自净方能净彼(苏轼《如梦令》)
   H、仄仄平平 梦觉西楼(石孝友《南歌子》)
   I、仄仄平平 圆荷泻露(苏轼《永遇乐》)
  
  衍生律句同样可以依照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的吟法灵活处理奇数字的声调,如: 
  
   F、等闲孤负年光 (陈允平《永遇乐》)
   G、帘外翠阴遮遍(毛滂《何满子》)
   H、空惨愁颜(柳永《戚氏》)
   I、有人曾住(赵彦端《绛都春》)
  
  有学者说G式律句的平仄格式“仄仄平平仄仄” ,第五字须平声,否则会导致出现孤平现象。其实宋人并没有这种顾忌,下列这种律句的第五字均为仄声:
  
   昼锦满堂贵胄(李清照《长寿乐》)
   滴滴要知落处(向子諲《如梦令》)
   好向玉堂视草(侯置《 凤凰台上忆吹箫》)
   卯酒一杯径醉(严仁《好事近》)
   化出玉壶境界(林淳《水调歌头》)
   笑我未离世网(李谌《水调歌头》)
   却伴赤松未晚(邓剡《木兰花慢》)
   玉兔有情亦老(刘褒《水调歌头》)
   跨鹤缓酬凤志(张祥《水调歌头》)
   欲助我公寿骨(毛滂《清平乐》)
   结伴踏青去好(王观《庆清朝慢》)
   冷定半疑是雪(史浩《庆清朝》)
   报道玉人睡觉(史浩《庆清朝》)
   便觉寸心尚老(史达祖《庆清朝》)
  
  宋人既然不像近体诗那样,规定所谓不能犯孤平的禁令,后人何必自寻烦恼,无端生造出一些作茧自缚的规则。
   这里叙说词的律句时,只限于四言至七言的句式,三言以内及七言以上的句式没有涉及。一言句、二言句及三言句等短句的平仄,无须谈论是否符合律句的规则,因为根据近体诗的平仄规则与灵活处置,它们的任何一种平仄形式都处于律句平仄的框架内。七言以上长句的平仄形式则由于句读,可以作出不同的解析。
  上述九种律句说明长短句与近体诗在平仄格式上在很大程度上是血脉相通的,唐宋以迄晚清的文人既是诗人又是词人,就是因为他们深谙诗律,作起词来犹如轻车熟路。
  
   齐言词与律句
  
   词中有一些词通篇都是整齐的词句,有的全部都是五言句,如《纥那曲》 、《罗唝曲》 、《生查子》 、《怨回纥》 、《一片子》等,且看下面的两首: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刘禹锡《纥那曲》)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
  
  前一首不仅四句皆为律句,而且粘对关系完全符合近体诗的规定,说它是一首五绝也毫不为过。后一首每一句也都是律句,上下各片也都注意了粘对关系,只是押的是仄韵,否则亦可视为两首五绝的叠合。不过,《生查子》一词如万树《词律》所说“五言八句,四韵。作者平仄多有参差” ,晏几道的《生查子》平仄便与欧阳修的不同 :
  
   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 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弦语愿相逢,
   知有相逢否。(晏几道《生查子》)180余首
  
  不过,平仄虽然有变,但用的仍然是律句,而且也如两首仄韵五绝的叠合。
   六言的齐言词有《塞姑》、《开元乐》 、《舞马词》 、《回波乐》 、《何满子》 、《三台》 、《谪仙怨》 、《寿山曲》等,是看其中的两首:
  
   心事数茎白发 ,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李煜《开元乐》) 红粉楼前月
   照,碧纱窗外莺啼。梦断辽阳音信,那堪独守空闺。恨对百花时节,王孙绿草萋萋。(毛文锡《何满子》)
  
  二者的所有词句都为衍生律句,前者即使视之为六言绝句也无不可。
   七言齐言词有《采莲子》 、《小秦王》 、《杨柳枝》 、《清平乐》 、《渭城曲》 、《欸乃曲》 、《八拍蛮》 、《楼上曲》 、《浣溪沙》 、《瑞鹧鸪》 、《玉楼春》等,这类词除了一些民歌或仿民歌的作品没有准确地使用律句外,绝大部分文人的作品平仄格式都符合律句的规则。现以宋人常用的三个词牌为例: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
   才过又今宵。(张先《浣溪沙》)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
   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宋祁《玉楼春》)
   胶胶扰扰几时休,一出山来不自由。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 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
   功名莫强求。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辛弃疾《瑞鹧鸪》)  
  
  《浣溪沙》宛如两首缺少第四句的七绝的叠加,上下片的前三句与七绝的前三句毫无分别。《玉楼春》好似仄韵阳关体七绝的重复,所以文人创作起来得心应手,宋人使用这一词牌的竟多达三百四十余首。而《瑞鹧鸪》则与七律毫无区别,《御定词谱》 在谈到《瑞鹧鸪》一词时说:“此调本律诗体,七言八句,宋词皆同,其小异者惟各句平仄耳。”其说大体近是,在宋人的六十余首同一词牌中,除柳永的四首、晏殊的两首及无名氏的两首之外,其余的都与辛词相仿,皆采用了七律的形式,只不过平仄以及中间两联是否对仗各不相同而已,如李清照的同名词: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
   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辛词平起,而李词仄起,并且第五句与第四句失粘,中间两联也未用对仗,似乎有意规避同于七律的嫌疑,但所有的句子也毫无例外皆为律句。
  
   非齐言词与律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写作的基础知识
近体诗和唐宋词的格律要求一致吗?比如孤平、二四六分明等基本原则,放到宋词也适用吗?
诗词常识
寻找我的梦的空间 [http://2296410191.qzone.qq.com]
开心国学院三期词鹧鸪天作业点评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