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间词话七讲】笔记二十七

    寻找答案(二)

    必须弄清楚的几个概念(怎样解读词, 寻找答案的方法)

    我们对词不同于诗的那个微妙的东西,已经有了清楚地认识。现在就需要掌握解读词的方法,学会了读词,也就知道了寻找答案的方法。也就知道了为什么用“境界”表述不准确,而赞同叶嘉莹先生的表述。

    “追求成大事业、大学问要经过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善于读诗的人,不是只看外表上的文字,不是只看外表上所写的景物和感情。真正会读诗的人要从诗里面读出一种境界,一种意境;读出诗歌里真正给你呈现出的一个境界。你要把遮蔽在你眼前的,社会上这一切吸引你的诱惑都超越过去。摆脱世上的一切蒙蔽,不要只看到那世俗短浅的利益而斤斤计较。你要有这种超越的精神,你才能看到高远的理想,你才不是为个人、的世俗的、一己的得失而生活。

    第二种境界就要像陶渊明那样,忍受饥寒交迫的痛苦,有坚毅的、能够忍耐的一种毅力。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着的、痛苦的追求,付上一切代价也始终不会后悔。而且是只考虑追求,不考虑能否得到,能否完成,宁可为之牺牲的准备。

    第三种境界是完成的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词《青玉案》里的句子。他说我追求了一辈子,忽然有一天恍然大悟,我得到了,我完成了。但是,他得到的不一定是外在的名利禄位,而是内心之中达到了一种自足的、自我实现的境界。

    创造性背离的读诗方法·我告诉你一段过去的事,你可以联想的未来的事;我告诉你一个已经存在的东西,你可以从这个已经存在的东西,引申联想到更丰富的言外的意思。这才是会读书的人。这种读诗方法,意大利学者墨尔加利叫“创造性的背离”。他说读诗的时候,你可以背离作者的原意,有你自己的更丰富的联想。这就是中国小词可以让读者产生自由的联想。产生的那个微妙的东西。(中国诗词,它的形体、声音、出处、典故都带有丰富的信息,待读者去发掘、去接受)

    显微结构的·不是说名词、动词那样的语法结构,而是说每一个文字,每一个语言符号,它的声音,它的质地,它的含意等,都起着作用的那种结构。“菡萏香销翠叶残”,本来意思很简单。就是和花凋零了,荷叶残破了。如果写成“荷花凋零莲叶残”,那就很直接、很浅白了。而“菡萏香销翠叶残”就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这是因为它的语言文字的本身,有很丰富的含义。“菡萏”是荷花的别名。用菡萏二字就能给你一种遥远的、高贵的、距离的美感。“香销”二字的声母都是“x”,“x”声音很细致,有一种慢慢的消失的感觉,“翠”不仅仅是绿色,而且,能联想到翡翠、珠翠、翠玉这些珍贵、美好的东西。香当然是芬芳的、醉人的。“销”字,为啥不用“消”字。“销”字是带“金”字旁的“销”,有一种杀气、残忍的感觉。“残”就是残破了。你看,它的名词、形容词都是珍贵的、美好的、芬芳的。而两个动词却是贬义的、残忍的。所以就“众芳芜秽”了。这就是显微结构的作用,是它文本本身果然就有这样的作用。

    双重性别·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隐藏着很深、很丰富的男子不得志的感情。古时候的读书人,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就很像一个美女对爱情的追求,他们表面上是在写一个美女,实际上,他们是把自己比作那个美女。男子比女子更需要借助思妇、弃妇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男子写的词表面上是写思妇,是写女子,实际上是在写自己。以发泄男子内心隐藏的一种不得志的感情。这就是“双重性别”的作用。所以,这才是小词有很多言外的意思,是小词之所以微妙的地方。

    双重语境·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南唐中主这首词本来是写思妇雨夜倚栏观景的感慨。“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是思妇所看到的一片凄凉景色。凭什么说有屈原《离骚》中“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慨呢?这就是小词的微妙之处。是双重语(言环)境的作用。请参考我的博文《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读书笔记第六》。

    语码·小词这么短小的作品,能够传达给读者要眇幽微的很深远的意思,是因为它有“双重性别”或是“双重语境”的作用。那这“双重性别”或是“双重语境”又是从哪里才能看出来的呢?叶先生说是词作者带给我们的“语码”。如“蛾眉”、“画蛾眉”、“懒起画峨眉”之类的词语表现出来的。从屈原开始,“蛾眉”代表美女,“画蛾眉”代表追求才德的美好,“懒起画峨眉”字表意思是说:女为悦己者容,,男人不在身边,连眉毛都没心情画了,再画他也看不到,不如不画。代表的意思,则是男人不得志,有德才而不被朝廷重用。再比如戏剧里的人物举手投足、帽翅前后动还是左右动都象征一定的意思。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词语都可以成为语码,是带有长久的,文化传统的词语才能成为语码。有些成语和典故也可以成为语码。若要解懂语码,或是运用语码表达意思,则要有一定的古典文化修养。

    只要是“人把书读来而不是书把人读走”·只要你有思想、有见解、有眼光;只要是“人把书读来而不是书把人读走”,那就什么书都可以读。佛教说:“物转心则凡,心转物则圣”。“心转物”就是你把看到的外物都用你的心、你自身的灵敏之性,来把它转变了。你就是“圣”,为圣者;“物转心”是说你的心,没有一个真正的定力,没有一个见解,随着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男盗女娼、贪污腐化,你也学着男盗女娼、贪污腐化。那就是凡夫子的境界了。即使是不好的书,也要能读出你自己的境界来,了解隐藏的、背后的意思。这才是会读书。

     关于“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里说的作诗的方法和技巧。所揭示的是你写诗的时候,你内心感动的由来:一个是“由物及心”,由外物引起你内心的感动;一个是“由心及物”,你内心先有了感动然后用一个外物的形象来表现;一个是“即物既心”,你就直接用你说话的口吻和语气把你的感动表现出来。《关雎》是诗人听到了关雎鸟和美的叫声,那是外物给他内心的感动,联想到了“窈窕淑女”是“君子”的“好逑”。这是由物及心,属于“兴”的方法。《硕鼠》是作者内心先有一种被剥削的感觉,然后用一只大老鼠吃粮食的形象把感觉表达出来,这是由心及物,属于“比”的方法。诗经里还有一种是“赋”的方法,是《诗经》“郑风“的“將仲子”的诗中讲的故事。他不借外物来比喻,直接从说话的语气和口吻来表达感动。是即物即心,属于“赋“的方法。

      读书笔记第二十八待续

                           二零一五年二月    玉冰     写于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叶嘉莹·词学漫谈(二)
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的现代反思
【诗词讲座】叶嘉莹:小词中的修养境界
从西方文论看张惠言与王国维两家的词学
叶嘉莹谈诗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