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41--渡荆门送别
userphoto

2020.10.07

关注

转:毕宝魁的博客

141--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舟顺流远游到达荆门之外,来到这古老楚国的地面游览。山岭到了尽头,宽阔平坦的原野进入眼帘。江水在这大荒野上奔流,浩浩漫漫。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玉盘。阳光折射那蒸腾的云气,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虽然进入中原,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这些山水又是那么多情,不远万里一直伴随着我的小船。

【注释】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相对峙。    [楚国]今湖北省及周围地区,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地域。    [山随两句]自荆门以东,山峦尽,地势转平。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故乡水]指长江。长江自蜀东流,李白为蜀人,故云。

【评析】

此诗是李白初次出蜀时所作,故表现出浓郁的恋乡之情。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尤其是第二联,逼真如画,宛如一幅乘船出峡谷渡过荆门时所欣赏的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李白生长在蜀中,对养育他的故乡山水有很深的感情。刚离乡尚未出蜀时,便写《峨嵋山月歌》抒发惜别之情。此诗可看作是续篇。荆门地处楚蜀咽喉要地,从自然地貌来看,仿佛是山区与平原的分界线,所以李白从心理上便感到一出荆门便真正的离开蜀地而进入中原.这是真正的离开乡国。同时,江流原野的阔大景观又为蜀中所难见,惊喜与留恋之情并生,于诗中均可体会得到。

“山随”一联生动地描绘出船出峡谷,渡过荆门后的特有景色。群山远去,船行平缓的江面上,视野开阔,如同摄影师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景中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和青春的活力。“月下”一联,前句写夜间之景,后句写白天之景。这是江流平野,在舒缓明净的江面上方可看到的奇妙美景。如在水流湍急之处,或在遮天蔽日的峡谷之间,均无法看见“飞镜”、“海楼”的景观。凡乘船经过荆门之人,均会感觉到这两联诗状景的传神生动。喻守真说:“所以我们有时竟可将古人的诗篇,作为地理上的参考,这也就是所谓‘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结果。”当然,写诗不是画地形图,但状景要逼真,要切时切地,写出自然景观的特征及其神韵方妙,这倒是不容置疑的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古诗词鉴赏·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荆门送别》
唐诗三百首其101:渡远荆门外
【古诗词赏析】…《渡荆门送别》(40)
【每日诗词】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每日背诗 | 渡荆门送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