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10--古从军行
userphoto

2020.10.07

关注

转:毕宝魁的博客

110--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译文】

白天登上山顶眺望烽火,黄昏饮马来到交河。行军的士兵冒着昏暗的风沙,和亲的公主忧愁和怨恨特别多。驻扎在野外而没有城郭,雨雪纷飞弥漫在荒沙大漠。胡地的大雁夜夜悲哀鸣叫,胡地兵卒的眼泪不停滴落。听说边关依然被把守的官兵拦遮,到塞外征战的官兵只能追随着将军去拼杀争夺。年年有战士的白骨埋葬在荒凉的塞外,只是把蒲萄引进到了中国。

【注释】

[古从军行]乐府旧题。    [交河]水名,位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   [公主琵琶]汉武帝与乌孙王和亲,命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以公主身份嫁给乌孙王昆莫。送嫁时,恐其途中愁怨,故弹琵琶以娱之。    [闻道句]汉武帝为取良马,派李广利进攻大宛,结果出师不利,士卒伤亡过半。广利上书请求罢兵,武帝大怒,命使臣到玉门关拦截,说:“军有敢入,斩之。”    [逐]追随。    [轻车]汉有轻车将军,轻车都尉,此泛指将帅。    [年年两句]意谓战士年年暴尸边境,换来的仅仅是葡萄的移植。蒲萄,即葡萄。

【评析】

《从军行》属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从军征战的苦怨。这首诗借汉喻唐,明写汉武帝穷兵黩武,实则讥讽唐玄宗开边西北,给人民造成的不尽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死难士卒的深切同情。

诗人开篇便极力描述紧急征战的苦况。将士们日行千里,匆匆赶赴战地,在风沙滚滚、天昏地暗的苍凉景色中,充满无限怨恨之情。并用万里征途不见人烟、茫茫大漠雨雪纷飞的凄清冷落环境,强烈渲染悲凉的氛围。接着,诗人一变常人狭隘的民族偏见,以“胡雁哀鸣”、“胡儿泪落”表达北方少数民族子弟的悲苦,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诗歌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得诗歌的社会意义更为深远。“闻道”四句,巧借汉武帝派遣使者到边关阻挡李广利班师回朝之事,影射唐玄宗的好大喜功和穷兵黩武,为不断扩边,全然不顾战士死活。尤其是“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两句,以鲜明对比手法,指出天子以连年战争的巨大代价,换来的只不过是葡萄的移植而已。这不仅把拓边战争的掠夺本质揭露得十分深刻,而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唐代统治者的强烈义愤和对捐躯沙场者的无限同情。

在艺术上,这首诗能融现实与史事于一体,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万里边疆寂寥荒漠的典型景象,而且通过汉、胡两军悲苦幽怨的相互映衬与白骨、葡萄的鲜明对比,表达出诗人强烈的批判精神,在唐代边塞诗中可谓是上乘之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赏析】从《古从军行》看边塞诗的美
鉴赏:中华古典诗文之二六七(图)
松颜唐诗三百首之七十:古从军行(2)
【郁氏文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与“边塞诗派”(文/孙庆忠)
唐朝二流诗人的一流之作,力压众多高手,入选《唐诗三百首》
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诗,其意可媲美杜甫《兵车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