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联趣话(上)

转自:散漫斋主的博客

“擒虎”与“退之”

  元初蒋正子《山房随笔》载:“京口韩香除夜请客作桃符云:'有客如擒虎,无钱请退之。’以其姓为对也。”蒋正子,约为由南宋入元的遗民。此书沿袭欧阳修诗话“以资闲谈”的宗旨,多记宋末元初诗坛轶事与诗歌掌故。

  有客如擒虎;

  无钱请退之。

  这是京口(今江苏镇江)人韩香于除夕之夜所写的一副切姓氏的春联。

  韩擒虎是隋朝大将。据《隋书·韩擒虎列传》记载:“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东)。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擒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拜都督、新安太守,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隋文帝为统一中国,革除弊政,发展生产,亲自讲武,整顿军队,并陆续采取一些改革措施,不断增强国力、军力。隋文帝准备先灭陈朝,后击突厥,因此向南方调集军队,遴选了一些有才能的军事将领,驻守江淮。隋文帝素知韩擒虎具有文武才能,且声名卓著,再加上尚书左仆射高颎的推荐,遂以韩擒虎为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今合肥)。灭陈后,进位上柱国。

  韩退之,即唐代哲学家、文学家韩愈,字退之。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建封辟府推官。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官至吏部侍郎。思想上尊儒排佛;文学上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其散文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一副短联,嵌入两位历史上的韩姓名人,以切自己的姓氏,无形中也抬高了自己的身份。从字面意思看,这位韩香所请的客人大概以武人为主,而少有文人。

心在西湖山水间

  元代杭州人杨瑀,字元诚,天历年间,任中瑞司典簿。因文宗“爱其廉慎,超授奉议大夫,太史院判官”。他在其著作《山居新话》中载:元统年间,他为奎章阁属官时,曾为寓所题写春帖: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上联写其做官,下联写其家乡。《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因以称皇宫藏书之所。唐代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诗有名句:“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这里“东壁”与“西湖”的对仗,尤为精彩。

  当时,有个叫余嵕(音宗)山的,为江浙儒学提举,曾于山居写春帖:

  官居东壁图书府;

  家住西湖山水间。

  杨瑀说:“偶尔相符,亦可喜也。”两位官员根据自己的身份特点写春联,巧的是竟然同时写出基本相同的文字,简直可以称为“佳偶天成”,也是春联史上的一段佳话。

生无底,午出头

  明太祖朱元璋不但喜欢写春联,而且号召百姓过年贴春联,以增添节日的喜庆色彩。

  一年除夕夜,朱元璋带上随从,微服出巡,察看百姓写春联、贴春联的情况。他们一行人路过一家门口,见未贴春联,便进屋问明原委。原来,这家主人是姓牛的牛贩子,因忙于做生意,归来已迟,此时,正请一位私塾先生为他写春联呢。

  私塾先生想了几副春联,可牛贩子都不大满意。虽然时候不早了,两人还在斟酌。

  朱元璋小时候放过牛,加之牛贩子又姓牛,他稍加思索,就想出了一副对联,然后大笔一挥,就写出来了:

  满堂生无底;

  全家午出头。

  私塾先生在一旁拍手称好,而牛贩子却莫名其妙。待朱元璋走后,私塾先生慢慢解释道:“这是一副谜语春联,上联的“生无底”、下联的“午出头”,谜底都是一个'牛’字。”

  牛姓牛贩子高兴得合不拢嘴,高高兴兴地把春联贴在大门上。

正旦传梅报早春

  明代周晖所撰《金陵琐事》,是一本记述南京掌故笔记的著作。其中有这么一则神童对联故事:

  南京人邵士廉,儿童时资性颖悟聪敏,有问即答,尤其能属对偶。某年除夕,宦官李致远家在放爆竹,邵士廉跑去看热闹。李致远见他活泼可爱,就出句让他来对:

  岁除爆竹惊残腊。

  小士廉应声对道:

  正旦传梅报早春。  

  不但紧切眼前之景,“竹”和“梅”的植物对、“腊”和“春”的时令对,无不十分工巧。李致远听了,大为称赏。后来,邵士廉做到佥事(官名)。

家藏万卷书长有

  明初学者、文学家解缙,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江西吉水人。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好学,出口成章,人称“神童”。父亲解开,五知贡举,明初授以官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母亲高妙莹,不但贤良淑慧,而且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解缙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他往往一见不忘。五岁时,父亲教给他的书,应口成诵;七岁能写文章;十二岁时,已尽读《四书》、《五经》。

  相传有一年春节,他在门上贴了这样一副春联: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对门的财主看见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样的春联。于是,他命仆人把园子里的竹子砍了。不一会,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财主听罢,非常恼火,马上令人把竹子连根挖掉。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了: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把眼前的景物写入春联,尤其是根据景物的变化,随时巧妙地修改春联,足见“神童”之才。这个很有名的巧改春联的故事,历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饮食男女,柴米夫妻

  明代书法家祝枝山,名允明,字希哲,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家庭。与唐寅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祝枝山自幼就表现出多方面超人的艺术才华。“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其书法,隶、楷、行、草诸体均工,尤以草书成就为最;又能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造语颇妍;其文多奇气,潇洒自如。

  这一年,祝枝山为访唐伯虎,到了杭州,转眼到了岁除。在杭州,他住在周文宾府上。除夕之夜,祝枝山听说杭州人的风俗,常贴“无字春联”,取一年无事之意,大笑道:“杭州人但求没事,我偏要教他们有事!”说罢,趁着酒兴,带着周德、祝僮,到外面去写“无字春联”。

  他们三人到了街上,只见家家户户的无字春联,都已贴齐。走到一家门口,周德介绍说:“这是积善人家,常行好事,是杭州有名的善人。”祝枝山提笔在无字联上写道: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乐有余。

   祝枝山写过几家后,走进一条小弄,经过一小户人家,听见里面夫妻二人正闹口角,因男人外出一年,回家后,女人见他囊内无钱,哭闹起来,不许他吃年夜饭,也不准亲近孩子。当发现男人裤袋中,藏有一串金戒指时,马上又亲亲热热,张罗着吃“合家欢”。祝枝山以此为题材,在他家的无字联上写道:

  囊内无钱,休想饮食男女;

  袋中有物,便成柴米夫妻。

  惟妙惟肖,生动活泼,一行人无不拍手称妙。

一天飞絮舞春风

  有一天,祝枝山来到一处江南小镇,赶上有个大户人家于春节前大宴宾客 。一打听,才知道主人原来是弹棉花起家的,苦心经营十多年,才成了镇上的首富。祝枝山出于好奇,也想进去看看热闹。看门的见他衣着平常,以为是失意的秀才,没让他进去。正在这时,从里面走出一个儒生。这儒生以前见过祝枝山一面,慌忙上前打躬作揖,并替主人把他请了进去。

  满厅堂的文人学子,乡里名流 ,听说江南才子祝枝山驾到,都赶忙站起来恭迎,主人更是欢喜不尽。酒过三巡,主人请祝枝山写一副春联,准备贴在大门外,也好装点门面。众宾客也极力相请,想看看祝枝山写字,一饱眼福。祝枝山心中一盘算,即刻写成一联:

  三尺冰弦弹夜月;

  一天飞絮舞春风。

  主人不识字,立刻让人去装裱。客人们倒看出来了:对联说的是弹棉花,“三尺冰弦”,指弹花弓;“一天飞絮”,指棉花。可他们虽然知道祝枝山是讥笑主人弹棉花起家,谁敢在才子面前胡言乱语?只好偷偷一笑,随它去罢。

其人好,不悲伤

  祝枝山嫉恶如仇,常用那枝笔戏弄贪官污吏。

  某年除夕,他应邀为一刘姓赃官题写了两副春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赃官看了,恼羞成怒,即刻扭了祝枝山要问罪。

  祝枝山抱拳一笑:“大人差矣!学生写的全是吉庆之词啊!”于是,他抑扬顿挫地朗声读道: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听祝枝山当众念了一遍,那赃官和众人听得目瞪口呆,无言对答。好半天,方如梦初醒,再看那祝枝山,早已扬长而去。

  这两副春联,读时断句不同,意思便完全相反了。

队进队出,越捉越多

  据《笑笑录》载,某年春节前,一个商人请唐伯虎写春联。唐伯虎随手写道: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源。

  那商人看了,嫌这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不过瘾,所以不大满意。唐伯虎想了想,给他另写了一副: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其人重重地谢了唐伯虎,拿着春联,大喜而去。

  蚊子、虱子,皆为嗜血动物,人人见而厌之。以此比喻生意和铜钱,形象不言而喻。此商人居然“大喜”,足见其无知与浅薄,联趣正在这里。此联除用比喻外,还用了重言技巧。

金子女子,钱山靠山

  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生、号青藤道人、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诸生。自幼聪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工画残菊败荷古质淡雅,别有风致。兼绘山水,纵横不拘绳墨。画人物极其生动,丰姿绝代。行草书仿米氏,笔意奔放,苍劲中姿媚跃出。当时,凡求他书画者,往往在他穷困时,以金帛送上,顷刻立就。如果他囊中钱未空,终不可得。他曾经自己评论道:“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嘉靖年间,闽督胡宗宪将他招致幕府,以知兵好奇计,擒徐海、诱王直,都参与其谋。并为胡起草《献白鹿表》,极为世宗所赏识。后来,因为胡被逮自杀,他精神失常,蓄意自杀,击头、锤耳、碎肾囊均不死,又击杀其后妻,因此入狱,后被张元忭营救出狱。晚年以著书鬻画为生。

  一年除夕,徐渭囊中空空,便去亲友家中借钱过年。路过某知县官宅时,见门前贴着一副春联,近前一看,上面写着:

  瑞雪初晴,爱民若子;

  腊梅怒放,执法如山。

  徐文长心里非常气愤,他知道这贪官,依仗朝里有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徐文长回家后,立即裁了两条红纸,在上面各写了四个字,请人于夜间贴在那副春联下边。使春联变为:

  瑞雪初晴,爱民若子,金子女子;

  腊梅怒放,执法如山,钱山靠山。

  上、下联分别由“子”和“山”字生发,生动地揭露了这贪官的丑恶嘴脸。

身安心乐,眼饱肚饥

  明代学者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清末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五《除夜春联》,都记载有一个关于春联的故事。

  苏州人夏愈在吏部考功司(负责对中低级官员进行考核的部门)做个小官,因为为人正直清廉,生活比较贫寒。除夕晚上,两个同在北京做官的江苏同乡松江(今属上海)人钱博和华亭(旧县名)人沈粲来看他。二人要替夏愈作一副春联,由钱博撰句,著名书法家沈粲书写。钱博刚想出了上联:

  座上无毡,且喜身安心内乐。

  夏愈就说,我已经有了下联,那就是:

  门前有粟,谁怜眼饱肚中饥。

  原来,夏愈家对面就是粮食仓库。到了正月初三,钱博就给夏愈送了六十石米来。

  钱博的上联本来是称赞夏愈安贫乐道的,虽然家中贫寒,大冷天坐的椅子上连毡也没有铺,但是只要一家平安,心里还是快乐的。夏愈的下联则直接道出了穷人过年的苦恼。虽然对面就是装满粮食的仓库,但是没有一粒粮食是自己的,年关难过,这种“眼饱肚中饥”的窘迫情景有谁能可怜一下呢?

  此联妙在即景而作,而对仗之工稳,很值得称道。尤其是几个形体词“身”、“心”、“眼”、“肚”,最为巧妙。

犬为家贫放胆眠

  明朝时候,福州有个叫徐英的屠夫,因排行第五,人们都称他为徐五。他家一贫如洗,四壁悬空,凄冷之情,难于言状。但他很有文才,深得乡里称赞。

  一年除夕,别人家都在忙乎着过年,但他家里却无米无菜。面对这穷困的生活,徐英发出了感慨,写出一副绝妙春联,一大早就贴到房门上:

  鼠因粮尽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上联说,因为家里没一粒粮食,连老鼠都跑了;下联说,因为家贫,连小偷都不会光顾,所以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睡觉了。

  据说,乡亲们看到了这副春联,纷纷给他送来了米、面、肉、菜,他倒因此过了个美满的春节。

臣节重如山乎

  洪承畴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到崇祯时已是兵部尚书,又被封为蓟辽总督,崇祯把一个朝廷的命运都交到了他身上。他也感戴崇祯皇帝的知遇之恩,素以忠节自命,在自家客厅上悬挂了自撰的对联一副: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崇祯十五年,他督师与清军死战于松山,兵败被俘。消息传到京师,传说洪承畴已经殉国,崇祯大痛,亲自设灵祭悼洪的亡灵,殊不知此时的洪承畴已经降清,并为清廷筹划开国规划。后来,洪承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七省经略,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及抗清活动。

  有一年春节早上,洪府大门上贴了副新春联,乍一看,还是当年洪承畴的旧句,不过后面各添了一个字,成了这个样子: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两个虚词,一叹一问,极尽讥讽。

  洪承畴六十岁生日这天,洪府车水马龙,宾客盈门。这时,忽然闯进来一个披麻带孝的人,人们仔细看时,却是洪的门生。他来到大厅,号啕大哭,边哭边大声朗读当年崇祯祭洪诔文。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洪承畴被弄得无地自容。那门生哭罢,把手中一副对联在桌上摊开,扬长而去,大家偷眼看那对联,见上面写的是: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上联嵌抗清名将史可法姓名,下联“成仇”谐音“承畴”。一褒一贬,跃然纸上,洪承畴看了,面红耳赤,呆若木鸡。

  洪承畴以先朝重臣降清,又死心塌地做了清廷的鹰犬,连他的家乡人也很看不起他。相传他致仕(退休)回到福建南安老家,一年“谷雨”日,他寂寞难耐,拉了一位族中弟子下棋,洪承畴难得高兴,棋子下得很顺手,一时想起今日谷雨,便拈须吟道:

  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

  他那位小辈把他看看,缓缓对道:

  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表面上看,是以“清明”对“谷雨”,节气相对,但“清明”又指清朝和明朝。洪承畴听了,一张脸胀得绯红。

辞出穷鬼,请进财神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徐夜,字东痴,更字嵇庵,初名元善,字长公,山东新城人。为保持清高的民族气节,在清兵入关后,他誓不与清人合作,居东皋郑潢河上,自筑土室,绝迹城市。曾出游钱塘,过孤山,访林逋故居,渡浙江,溯桐庐,登严光钓台。康熙中,有人将举荐他应“博学鸿儒”科,以疾辞。遂杜门不复出。宁愿以穷困潦倒度终生。

  徐夜是明末诗人王象春的外孙、诗人王士祯的外从兄弟,在其隐居之后,蓬门昼掩,只与王士祯兄弟来往。其诗学韦陶,王士祯目之为“凋松露鹤”。其诗也靠王士祯为之宣扬,逐渐为世人所知。而徐夜性情恬淡,不乐人知。

  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样一副春联:

  爆竹一声,扑通,辞出穷鬼去,打一拳,踢一脚,骂一声“婊子生的”,这几年弄得我尿急尿裤;

  信香三炷,哗啦,请进财神来,磕个头,作个揖,念一句“阿弥陀佛”,从此后保着我大马大刀。

  春联运用了引用、排比、摹绘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通俗,幽默风趣,令人读之忍俊不禁。

天恩浩荡,文治光华

  在清代康熙、雍正朝,桐城张家是非常显赫的。张英在康熙朝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其子张廷玉在雍正朝先后担任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并加少保衔。父子两代连续两朝担任相当于宰相的大学士,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雍正皇帝曾御赐张廷玉家一副春联:

  天恩春浩荡;

  文治日光华。

  上联把皇家对张家的“天恩”比作浩荡的春风,同时也用“春”字来点明春节的主题。下联则表示相信朝廷的文治武功在张家的辅佐之下,定会如日之升,光华万丈,这是对张廷玉的肯定,也是对张廷玉的期望。“光华”出自《尚书》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能够得到皇帝御赐的春联,当然是一种殊荣。从此,张家年年过春节都贴这副春联,以示荣耀。而由于此联的内容也确实很适合大臣们使用,到了乾隆时候,北京的官宦人家几乎家家都贴这副春联。

  清代文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说:“今人家门联率用'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十字,不知此乃雍正年间御赐桐城张文和廷玉桃符句,张氏岁岁悬之。后京官度岁,强半书此作大门春联,近日则外省亦比户皆然矣。”可见其影响之大。

有事不如无事好

  清初大臣陈弘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雍正初年进士清朝封疆大吏,历任甘肃江西陕西湖北河南福建湖南江苏等省巡抚,后成为两广、两湖总督兵部吏部尚书,官至东阁大学士

  除政事外,他将历代重要的风俗政事文献整理成五部精简扼要的参考教本,名为《五种遗规》。其中《教女遗规》他提出当时妇女的教养之道,主张:“天下无不可教之人,亦无可以不教之人,而岂独遗于女子也?”为中国帝制时期少见的主张实行女性教育者。此外,《从政遗规》也是清朝精英政治的重要著作。

  据清人笔记记载,陈弘谋晚年回广西原籍养老。

  到了春节时候,人们都想请这位相国写春联。陈一一收下,过了几天,陈弘谋将送来求写春联的纸,又一一发还,一个字也没写。

  请他写春联的人自然要问:“相爷为什么不写?”

   陈回答说:“有字不如无字好。”这话与“有事不如无事好”无异。

   那年头,老百姓人人怕“事”,也都乐于贴这种“无字(事)”的春联,从此,这风气便传开了,一直到清末还是如此。

  辛亥革命以后,这种没有字的对联,有时还可以在广西桂林看到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具一格的7副春联,让人拍案叫绝,值得欣赏一下
赶紧撕了吧!这春联很丢人
对联创作入门(目录引言)
一副对联,怎么区分上下联?一篇文章让你搞明白
春联大全:2015羊年最祥和7字春节对联
对联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