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赞军2012年深圳讲座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4d3f1a01013hy7.html        作者:曾赞军   2012-04-03 18:34 星期二 晴
  感谢大家!其中有些朋友甚至是从外地飞过来,专程来听演讲的,你们的热情与厚爱,让我非常感动!谢谢!
  
  许多读者看了这本书之后,恐怕心里都有个疑问——书中写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地说,里面的场景和对话都是我和小松之间真实发生过的。只不过里面的教育模式和手法不多见,所以才让人有此一问。
  
  小松是个普通的孩子,他能来到我的身边,和我有缘分。不能够说我改变了他,更准确地说,我只是引导他的自省,激发了他的潜能。由于他的基础非常薄弱,我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三年之内,尽我所能,引导他走一条高效,务实的成长道路。
  因此,他今天也并没有成为剑桥大学或者哈佛大学的学生,他是一个平凡的健康的年青人。
  和许多写教育心得的作者不同,我的书里面,并没有以教出什么名牌大学生为耀眼的标本,这是因为:
  
  一来,来到我身边学习的孩子,基础程度各不相同。我不是神仙,无法面面俱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是追求考试能力?还是放眼终生,帮他塑造良好的性格、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等更重要呢?这是个问题。
  当然,也许有些父母心中会说,最好是样样都有啦!可是当问题摆在我的面前,当我是一个执行者时,抱歉!我发现现实中可能做不到。因为那个是人,他不是一个工业品,不是一堆简单的塑料材料,可以由模具“碰”地压一下就成型了。对人的教育不可以这样的,家长可以有幻想,但是我如果也跟着他们一起幻想的话,那我就真的是个小说家,甚至是玄幻类小说家了。
  
  二来,我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一直都是持批判态度的。在我还是中学生时,就对考试制度有思考和挑战。最近7年,我写了一些推动教育改革的文章,观点从来都是鲜明的。
  我一直主张在教育上应该真正以人为本,对学生减少条条框框,以激发学习兴趣和个人潜能为目标,在小学和中学时期,一定要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且提供这样的氛围和引导。在那些关键时期里,进行的思维启发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但是,虽然嘴巴上反对应试教育,希望推行素质教育的家长不少,可是真正敢于行动的人却真的不多。当好的理念,在社会上没有形成洪流之前,敢为天下先的人都是勇气可嘉的。因为采取行动和用嘴巴说话是完全不同的。
  我常常对学生说,一万个0也比不上一个1那么大。再多的空想,也不如行动来得实在。
  
  请小松妈妈,爸爸站起来,跟观众们打个招呼,这就是小松的父母!
  我们应该给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正是你们,为孩子做出了非常有魄力的决定,改变了小松的轨道。
  这样的家长很少。小松的妈妈能够在儿子的关键转折点上,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这背后,很不容易。她的一念之间,使我们结下了一段缘分。
  在那朝夕相处的三年中,我把小松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养育,点点滴滴的熏陶,百转千回的修改方法,每一个对话的场景,每一次喊吃饭了,洗澡了,该睡觉了的声音都还在脑海里回响。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活背后沉淀出的感情。
  在小松快要离开我时,那段时间我很感伤。因为,小松妈妈把儿子放到我身边三年,她把儿子交给我了,同时我也把自己宝贵的三年光阴给了小松,还有一生的关注和感情。人和人之间,通过生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些记忆,无法抹杀,无可取代。
  离开前,小松开玩笑似的对我说:曾叔叔,我还没去英国,但是觉得依依不舍,好像已经开始想念你了。
  我说:小松,等你走后,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一起来写这段故事。把我们的记忆写成文字,就像把感情从脑海里拷贝出来,放在别处。心也就安了!
  说完,我们相互一笑。
  然后我告诉他一句诗:当年戏说身后事,如今都到眼前来。
  
  
  到了现在,我和他的故事已经变成了文字,这种感觉很妙,曾经说的话,兑现了。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小松离开了我身边,去开创他的人生,在写《人生转轨处》的过程中,我多次征询过小松的意见,小松说:请不要把他的真实名字和身份公开,他不想活在别人的关注之下。那样的压力太大。他希望静悄悄地走自己的路,不因外界的压力而打扰了步伐。
  我理解他的想法。所以会保密他的信息。
  作为读者来说,其实真的不妨将《人生转轨处》这本书当作小说来看,只要从中提取能被自己理解的道理,做到得意而忘言,就可以了。
  
  因为这是系列讲座的第一场,另外还有三场,内容都会不同。现在第一场讲什么内容呢?就是关于人的成长逻辑,以及如何自我成长。
  
  实际上,这个课题不仅仅是对家长帮助孩子有用,其实对于成年人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也一样有用。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印度狼孩的故事?
  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的丛林中发现两个被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大概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
  当她们被带离狼窝,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在太阳下晒得热时,也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的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随地大小便。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水”,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是,那个小女孩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
  另一个大女孩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印度狼孩的故事广为流传,经过考证,这件事的确是真的。而且全世界近两百年来有明确记载的类似的故事有几十个案例。
   “狼孩”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首先,这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环境的产物。而人脑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来自于种种外界信息的刺激和启发。倘若从小丧失了这些环境、他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就受到制约,一如“狼孩”刚被发现时那样:有嘴不会说话,有脑不会思维。
  其次,“狼孩”的事例说明了儿童时期在一个人身心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儿童时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正是在儿童时期,逐步学会了直立和说话,学会用脑思维,为以后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请看下面这个片段
  
  (大屏幕播放纪录片片段)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你的表情,你的思维方式,你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原因的。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
  正是过去的种种经历,所受的教育以及成长环境赋予我们的,沉淀在我们的体内以及记忆中的万千颗沙粒,组合成了今天的你。
  就像这幅图,人是由许多颗粒或者细节组成的。
  
  (大屏幕播放纪录片片段)
  
  (拿出塑料积木模型来展现)大家请看,这是孩子玩的普通积木游戏,这些塑料块是万能组合的,可以组成这个变形金刚,
  (大屏幕上出现变形金刚的图片)
  
  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和不同的材料成分,也就造就出你我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
  反过来看,你想自己以后成为什么样子,或者说你想对别人,对社会呈现出什么样子,是可以通过改变体内的某些积木来实现的。
  比如说,拿走其中一块,更换成另一块,一但被更换掉一个零件,情况就不一样了。
  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个角度哦。你用什么角度来看问题,就决定了你将会看见什么。用这个角度来看自己,你会发现一些平时不会注意的东西。
  所以,有时候,我建议学生看名著,读好书,他说不看,他要看自己喜欢的流行于中学校园里的玄幻小说。我说,反对这些阅读名著的不是你,而是你脑海中某一块积木所造成的,你这个人没问题,只是脑海里对阅读的审美和现在的口味这两块积木有点问题。
  那他说——我能不能有我的想法?我说可以,但是你要不要追求更高效率的东西呢?
  如果你想让自己走向强大,就等于说,当你走进苹果园里,你希望在同样的两个小时内摘下的果实比别人多,那么就应该注意摘苹果的手法和用来装苹果的容器,这些方面在影响着你的效率。注重效率当然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
  
  所以,只要改变你的某一块认识,更换掉一个零件,你的认识和思考的结果也就大不相同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部关于大脑如何支配人们行为的纪录片,请看——
  (大屏幕播放纪录片片段)
  
  人们对事情的认识,取决于体内的某些相对应的积木,模块。有些问题,看似性格上的冲突,实际上就是某些思维模块或者成长条件促成的。
  包括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未必是如实反映客观现象。
  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他的早期作品颜色鲜艳明亮,而后期画作变得朦胧模糊,多呈深棕色和红色。身边的朋友问他为什么要将花园的花朵画得失真呢?他说没有啊,我一直在如实表达着眼中的景象啊。后来,他被医生诊断出是患上了白内障。当他通过手术,纠正了之后,他站在花园中,看到一切都不同了,他很感概。
  请看——
  (大屏幕播放纪录片片段)
  
  这个例子,可以把莫奈的白内障也看成是有色眼镜,它挡在我们的心灵和事实之间,这也是影响我们思考的其中一块积木。一但被改变,看东西,想事情的结果也大不相同了。
  
  这个搭积木的道理我什么时候知道的呢?是大概在小学五年级。
  小时候,我非常调皮,脑子也很不安分,总喜欢想东想西。不爱操心学校考试那点事儿,倒是对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问题有着无穷的追问。
  
  比如:
  宇宙怎样诞生?终将如何结局?宇宙有边缘吗?
  地球既然有诞生之日,自然也有死亡的一天吧?
  人是怎么来的?死后又会去哪里?
  
  记得从12岁开始,我经常在晚上入睡前不由自主地思考起这些问题,经常极度恐惧。因为通过追问人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些问题,我不小心想到了“死亡”这个大问题,自然引发了更多问题——
  什么叫“永远不再醒来了”?人死后还会有梦吗?
  “意识寂灭”是什么样的状态?难道就像在宇宙深空中永恒飘荡,不再醒来了吗?
  “永恒”是多久呢?“无边无际”到底又是多大?
  此类问题层出不穷,让12岁的我惊恐的难以入睡。
  
  为了平抑这些惶然无助的惊恐,我不停地找寻答案,甚至腾出许多做功课的时间来,思考这些思想上的波澜。
  一个人在探究答案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知识增长的过程。经过多年思索,许多答案也逐渐清晰了起来。后来有朋友问我:你为何热衷于哲学思考呢?我说:除了好奇心,无非是想减少对“死亡”的恐惧罢了。
  后来,我高中时候的好朋友麦先生送给我一本关于佛教的书,打开第一页,赫然写道:人为何学佛法?答曰:为了生死故。
  所以说,对生存和死亡问题的追问,可以带来许多有益的思考。而思考又不断地牵引出各种知识。在过程中,我们逐渐走向丰富。
  有人说,人是“向死而生”的。未知死,焉知生?
  少年的我,为了寻找答案,沿着这条藤蔓,我想呀想,摸到了“死”的另一端——那么,人该怎样活呢?
  假如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来之不易的一生该怎么过?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希望每一个初中生都应该好好想想它。
  
  16岁之前,通过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越早思索人生的未来,越早醒悟,就越来得及调整自己。年纪越轻,意味着身上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强的可塑性。
  我12岁时,想到自己的未来就在自己的手中牢牢把握着,我人生的大好光阴正在进行时,并没有荒废也没有错过,好开心!就像赌徒进了赌场,麻袋里背着鼓鼓的筹码,那感觉太爽了!早上起床刷牙时,看到镜子里的“我”才十多岁,忍不住想笑!
  我想,只要我从小就善用这些筹码,想输都难!成年之后我绝对不会做一个浑浑噩噩的人,如果“赌输”了,理由只有一个:就是输在了自己的懒惰和愚蠢上!
  所以,我明白了要在不断增长的年龄和不断减少的筹码之间,利用好时光,注重成长的效率。
  一个人光是勤奋还不行,没有好的头脑来配合,再多筹码最终也会慢慢输光的。为了不浪费掉自己年轻时的“可塑性”,我必须强化各种知识,进行各种有益的训练,当好自己这块“材料”的经纪人。
  于是,有个问题冒了出来:人究竟是怎样成长的呢?
  
  (大屏幕上出现变形金刚的照片)
  这个问题类似于问:在一个展览大厅里的那个精巧绝伦的变形金刚是怎样由众多组件构建而成的呢?
  或者说,我们眼中50多岁的爱因斯坦,他是如何从他的12岁一步步走过来、成为一个大科学家的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大屏幕上出现爱因斯坦从童年到老年的照片,滚动播放)
  
  如果把人生成长的过程,看成类似于搭积木的游戏,那么每个人今天的样子,都是由过去众多形状不一的小块积木排列而成的作品。换个角度看,如果你掌握了这些积木的排列奥妙,就能够将“自己”当成作品来设计、施工了。假如你希望自己50岁时像个变形金刚,就可以从现在到50岁之间,按照“变形金刚”制作图纸的排列方式去组合自己。
  
  (用手指着桌子上的积木,点着来看)所谓知识、阅历、气质、思维方式等等,都可以看成是结构次序上的一块块积木。
  的确,每个人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都是有原因的。如果50岁的爱因斯坦是由众多组件构成的“科学巨人”,则其中每一块积木,都是作品“之所以呈现为这样”的条件和原因。那么,这里面每一块积木的成分到底蕴藏着什么秘密?它们的排列组合的规律奥妙到底在哪里呢?
  因此,探索人成长中的图谱结构,就成了我从初中一直到现在最大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人成长的最好的老师,当我把兴趣点投放到那里,于是就发生后面绵延不断的连锁反应了。
  
  那时,十几岁的我,想要研究人,就好像一个孩子想要自学医学,要想了解人体解剖的结构,没有条件呀!所以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拿自己做样本,对自己下刀子。时时审视自我的起心动念。
  
  (大屏幕上出现机器人和设计师的照片)
  我像一个顽童,坐在“自我”这堆积木前,思索如何实现未来的摸样。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经过内省式思考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通过思考各种人的行为原理和千万次的自我反省,我掌握了一些原理,然后推己及人,观察身边其他人的成长脉络,不断累积对规律的认知。
  就这样,从12岁一路走来,我既是设计师,也是自己的作品,我成为“自己”的原因。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分子,人性的共同部分,我身上也有。所以,在旁观以及动手实施制造“我”的成长过程里,获得了大量关于人成长结构图谱的重要数据。
  研究的过程和思维角度类似于这样,请看——
  (大屏幕播放纪录片片段)
  
  让大家看的画面,是要把人看成是一个生理和意念结合体,从客观的角度去研究它,研究自己。
  当一个人很了解自己,把自己当做另一个人来研究时,当然可以通过逻辑和理性来提取人类的共性和成长规律。如果你说此路行不通,原因只有两个,要么你是异类,基因和其他人类不同,要么是你的方法有误,没有找对把自己当成样本进行彻底反省的方法。
  
  后来,我看着自己成年了、工作了、成家了,并为人父母了。
  这些知识不断地累积,越来越厚。我想,既然我能够用各种积木制造出自己,那么当然也能用这些经验和知识来帮助别人。
  
  六年前,我女儿出生了,我决定放下原有的工作,回到家里,每天静静地陪伴孩子成长。用我的知识和智慧,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那时我开始写关于教育的文章。
  后来有个朋友跟我争论起教育的问题来,他说,你说了许多理论,但是你的孩子刚出生,怎么证明你的理论是对的呢?证明给我看呀!
  
  我马上就闭嘴了。我知道,别人想看到一大片树林,因为我脑海内纵然有整片树林,但是别人是看不见的,而我知道用嘴巴来描述一片树林是没有用的,最好的证明,就是把树林造出来,成为现实,摆在你眼前让你看看。
  可是,要种植出一片树林,必须是一棵一棵树苗慢慢地培植,需要很长的时间,你要有耐心来慢慢等。于是我不再作声,退而结网吧。
  我不是孙悟空,无法几秒钟之间,一个跟斗就跑出千里之外。是凡人嘛,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事情只能一件一件地做,种树呢?也只能一棵一棵地种。急不来的。
  
  从女儿出生开始,我就坚持写教育笔记,直到今天,持续了六年。还有许多关于教育思考的文章。还有我从事的教育咨询工作,而且亲手培养向小松这样的学生。
  这些过程,就是植树造林大工程中的一点一滴。今天这种植一棵,明天那里种植一棵,通过努力和积累,长年累月下来,回头一看,依稀可见树林的模样了。
  
  所以,当家长问我一个具体的教学问题,要我给出很具体可行的方法,不是没有,而是很难用短短的时间,简明扼要地把全部告诉你。短篇幅说出来,又怕家长落入盲人摸象的境况,导致以偏概全,似懂非懂。
  因为谈论教育这棵大树,如果告诉你的是枝叶,可是光说枝叶你未必能听明白,还要把枝叶下面的根须连根拔起来给你看看,每一种方法的背后都蕴藏有庞大的知识基础。如果我只讲表面的东西,一来你不容易听明白,二来你不了解地下的庞大的根须,你就无法举一反三地运用这些教学原则。做不到活学活用,生搬硬套的话,结果就是在具体的操作应用中,捉襟见拙,手忙脚乱,还是烦恼。
  
  就像我们平时拍蓝球。
  会拍球的人,篮球始终都在手中,就算眼睛不用看,篮球始终不会跑出去,手腕对球的上下起伏,控制恰到好处。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在神经科学上的解释过程非常复杂。手腕的无数条肌肉和脑部神经协调行动。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运作过程。
  而那些不会拍打篮球的小朋友呢?大家见过小朋友拍球吧?手忙脚乱,总是无法控制好那个球,力度忽然大忽然小,只好追着球跑。
  告诉大家,对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厚度不够,还有家长对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不强的话,你们教育起孩子来就像不会拍篮球的人,结果肯定是不够从容的。
  
  如果你知道,当正确的知识结合上自身坚定的执行力时,将会产生什么后果,那就更好了。所以每一个少年人,在年轻时候就培养自己的行动力和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当图纸,理念和强大的执行力这些元素都摆放在我的身体内时,从这一点走到那一点,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只是,我和那个朋友是同步成长的,就像两条平行线每天都是24小时地成长。等到几十年之后,他就算看到了那片树林,也和他无关了。树林茂盛了,我老了,他也老了,他的孩子也大了,到时就是考虑培养孙儿的问题了。当然,能够正确帮助到几十年后的下一代也不错,本来对好方法的传达就是有时差的。
  
  所以,我在这《人生转轨处》的上册中说到过:如果你无法从逻辑中感受真理,那么只能在喧闹的市场的吆喝声中获得信仰了。这多少有些遗憾!
  
  我刚才这番话,到底想说什么?我想用这一番经历来奉劝家长们,教育是一门学问,是需要学习的,生孩子是一种动物生理成熟的现象,不是能生孩子的人自然也是会教育的,也不是越老的人在教育上的经验就越接近真理的。
  
  所以你想培养好自己的孩子,首先要对知识谦虚,然后肯学,用行动来修正自己的错误。家长要放下架子,要敢于反省自己。
  同时也想提醒在座的孩子们,人在少年时是可以想这些问题的,并且在思考中,这些问题将会带着你走向丰富和强大。作为过来人,我与学生们分享这条快乐的通道。告诉大家,有这么一条路的存在,你们不妨试着找一找看。
  
  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市面上一直有许多关于教育的书籍,林林总总。
  你要说书店没有关于教育的好书,当然不对。问题是,有多少人肯买(这是观念问题),有多少人认真看了(这是态度问题)?有多少人看得懂呢(水平问题)?然后有多少人做得到呢(这是执行力的问题)?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可以挑出来讲半天的。我们先不说。
  有些人看了许多书,但是他们跟我说,这些书看了,可是概念一大堆,缺少具体的方法和手把手的操作细则指引啊!
  
  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家长。
  没有专家愿意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即使有明白的人,也闭口不谈。为什么?因为真相不好听,没人敢说。
  就像我在书中说的,家长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专家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份,不愿意得罪家长们,所以讲话处处小心,务求四平八稳,模棱两可。很无奈。
  
  真懂的人为什么不能把方法说的太具体了呢?有一个难处,因为在教育上,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经得起任何角度考验的真理。最好是提供一些又大又宽松的木箱子,最好什么都能装进去的,好用。
  比如有些口号是最漂亮又安全的。谈爱呀,给孩子自由啊!让孩子玩啊!
  这些口号当然漂亮,也很感人,但未必实用!
  这些口号让大家听得高兴了,把这些空空的概念带回家之后,难道家长从此就解决了自己家庭教育的烦恼了吗?情况就彻底好转了吗?
  恐怕未必吧!相信许多家长对此深有感触,书读了,可是问题依旧。
  有些名词是放之四海而皆知是空洞的,比如“民主”,比如“自由”,比如“爱”。还有中国家长口中最常见的“玩”.
  为什么说这些口号是空洞的呢?因为问题不在于如何高喊这些漂亮的口号,而是需要追问:
  你说给我民主,到底是怎么样的民主?
  你说给我自由,自由的尺度如何把握?
  你说把“爱”给他,到底怎么才算爱?
  你说让孩子玩,我说玩从来都不是问题,怎么玩才是问题!
  
  许多名词其实是空洞的,别人这么一说,你也就这么一听,算了。回到家,把这些名词琢磨琢磨,发现里面的意思其实语焉不详。
  
  但是谈方法,手把手落实到实处地教,行不行呢?关起门来小范围讲可以,大范围说也不行。为什么?因为讲得太具体,就象是手把手做出一些量身定做的小木箱来。木箱小了,就像鞋子,有不同的尺寸码数,每一个型号都只能让脚掌的大小适合的人穿。
  
  因为培养人,教育人,影响人的方法不能是死方法,一套方法未必适合所有人。如果把方法看得太死板,就等于是做好一个硬硬的木箱,拿去套不同的树苗。
  当然不是全部都刚刚好,都适合的,所以,通过看书,把别人的方法简单拿来套用的人,有些会不合适。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其实关键点就在家长们的身上。
  家长应该努力去学做木箱的原理和制作手艺,自己具有好的手艺。看到别人的木箱,仅作为设计参考。然后结合自身的情况,灵活打造。这才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有一本书,叫《消费社会》,里面讲过一个故事:有个非洲土著部落,那些土著望着天上飞机来来去去,不由心醉神迷。可这玩意儿从来没在他们那里降落过。于是,土著人用树枝和藤条建造了一架模拟飞机,精心划出一块夜间照亮的地面,然后他们等呀等,他们虔诚的以为,这样做了个仿造的机场,有一天,真正的飞机就会降临他们的村庄来了。
  这是一个傻得有点可爱的幻想。
  (拿出一个手机)
  我这里有个手机,别人看了都说漂亮,想不想要?一个人说:想要,多少钱?我买。
  另一个人说,想要,你等着,我拿纸和笔来照着画。
  我说,这东西不好买,照着画也不大靠谱。你们想获得它,最终的办法是要学会看懂这个,
  (大屏幕播放出一张电子维修的电路图来)
  
  这个是什么?能看懂这个图的人才有可能做出这台手机啊。否则你光临摹它漂亮的外表有什么用呢?
  
  所以有些人写书,这个说我把孩子培养成名牌大学生了,那个人又说把孩子培养成天才了,这个15岁上北大,那个12岁上清华,他们的成果就像是对别人展示手中的精美设计品,我承认它好看,但是读者想复制人家手上的东西是很难的。因为重点不是临摹外貌,而是家长们要认真学习背后这些枯燥、但是威力巨大的知识。等到你能够看懂这些人生成长线路图了,好好琢磨它,也就很可能自己出作品了。除此以外的,大都是舍本逐末的办法。
  引导人生成长的知识里,有没有这种电路图呢?有,下面我们先看其中一段。
  (大屏幕播放纪录片片段)
  
  在教育上,人生成长线路图的基础知识就是心理学,人格发展,乃至哲学和社会学等等知识。所有教育名家的思想,创意,作品都是从这些知识里研发,派生出来的。你要是死盯着人家手上的精美产品,不学习背后的基础学科,就只能生搬硬套,刚好合用的运气就好了。如果不合用,只能空着急了。
  就是这样,很无奈。
  下面,请大家看看这些成长的线路图里面的细节是如何学习的
  (大屏幕播放纪录片片段)
  
  所以,我不主张对读者讲些空话,大家可以看看我6年来关于教育的笔记,基本上都是谈具体的方法原理。就是给别人提供方法和思路,带领别人慢慢学习这种基础学科,帮别人看懂人生发展线路图。
  
  古人先贤告诫我们要“读书得间”,什么叫得间?看书要看字里行间呀,不要死盯着看文字的本身,而是要看得出人家方法背后的味道出来,不要拘泥,不要死板,否则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我在书中,也是尽量把方法背后的原理点出来,给读者提供一种思路。顺着思路,也许能打开其它的灵感吧。
  所以,我现在招收青年班,也是为了找到一些打算努力学习教育方法的青年,关起门来传授方法,关起门来讲课比较放得开。
  
  所以,家庭的教育,就是家长用某些方法来影响孩子的过程嘛。既然你想为孩子好,那家长当然就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呀,否则你怎么把孩子培养好?不但在认识上要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在操作上,在落实上要有持之以恒的执行力。没有这两点,就等着望天打卦,随波逐流吧。自己不够努力,就没资格怨天尤人了。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生早期对一生的影响再怎么说都不过分。太重要了!
  什么是环境的产物?简单讲,孩子就像一块铁皮,是原材料,环境就像一个模具,“碰”,在啤机上被压一下,
  这个原材料就成了各种样子了。这是教育的朴素道理呀,正因为环境的重要性,模具的好坏决定了孩子成长的大部分潜力。
  (大屏幕播放纪录片片段)
  
  所以在谈什么方法之前,家长对模具的道理要有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夫妻之间的关系,家庭老人的意见,居住环境中的邻居,还有孩子结交的朋友,等等。这些东西全都是模具的一部分。你们要想把孩子培养好,塑造好,首先要研究这个模具的有没有问题。怎么研究?就是反省自身,理顺各种关系,统一协调好各方意见。
  这样做累不累?当然累的,代价也会不小。关于改善成长环境,古代最有名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孟母三次搬家,不就是为了帮孩子打磨“环境”这个模具吗?当然,我不是说搬家就能解决问题,每个家庭具体的问题都不同。
  有些家长自己不能以身作则,你自己做的不到的事情却整天要求孩子这样做,当然就会受到孩子的质疑,多次之后,就会损害了父母说话的威信。
  还有过分保护,过分溺爱的问题,你在孩子童年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会造成孩子的性格有毛病。影响一生,比如说软弱,自理能力差,心理脆弱等等。
  父母说工作忙,没有时间精力理会孩子结交什么朋友的问题,那么由此带来的后果你们自然也要承受了。还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带来的各种问题。太多太多细节了,这些就是孩子成长的模具了。
  只要家长能想明白,找到原因,才有可能去修改模具。
  
  像我培养小松那样,采取嫁接式培养教育。有人问我,曾老师,你为什么要把学生放在自己的身边,跟一家人那样来教导培养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要让孩子暂时离开原先的模具,来到我身边这个新模具中生活,通过时间,双方逐步互相适应,润滑一下,双方都变一变,那么时间长了,学生也就在新环境下适应下来,慢慢变成另一个样子了。
  
  所以,要能理解“环境”这个模具的作用很重要。你们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自身就要努力调整,改变。否则就会毫无方向感。家长先要学习,然后思考分析环境的影响,有这种能力,才能细致地发现各种问题背后隐藏的原因。
  喜欢逃避责任的人是找不到原因的,因为总觉得原因在别人身上,自己没有过错。既然这样,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要狠得下心,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承担责任。
  有些人说,你光谈教育现象,但是什么都改变不了,政治形势就是这样了,每个人该干嘛干嘛。这种人不少,好像都看破了,无所谓了,其实这是弱者的思维模式。他们的眼光为什么总要向外望呢?为什么总希望别人来打救自己呢?什么叫谈现象没用?什么叫该干嘛干嘛?谈现象是推动改变,鞭策他们,但是并不能指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种美事你别想。
  在任何时代,任何大环境下,不管大形势如何,对于自己的家庭和个人而言,总是要反求诸己嘛。宏观上,对于社会而言,要推动事情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微观上,千万不要寄望于整体形势的变化来迁就自己。这些人难道就不曾想过,谈了问题之后,可否自救?这说明了他们的思维定式是首先依靠别人,没有仔细想过自己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眼光一直向外望的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导致了无法发现内在的通道。其实在自己的脚下,一直都有条逃生通道的。
  
  我们看看,影响孩子们成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粗略地说,有4个:
  1,中国目前整体的人口素质,观念,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如何?注意,我说的是整体,今天来参加讲座的各位,都是个例。你们对教育的期望和行动力都是比平均值高的,所以才会把周末时间放到这个会场上来。但是要想到,社会这个大海的平均值目前并不高。
  
  2…就是目前政府的教育政策。包括学校的教学目标,还有应试教育模式,高压式的功课等等,是否合理等等现状。相信大家心中自然有一杆秤,满不满意?不必我多说。
  
  3….就是孩子自身对学习的态度,自我成长动力的强或弱。也就是上进心强不强,是否懂得自爱?人的主导意识在成长中占了决定性的作用。
  
  4….就是家长给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包括了父母的性格,自控能力,言传身教的影响,还有家庭中夫妻之间,和老人之间的意见是否协调,居住环境,父母自身对教育的理解深度,方法正确与否等等。
  
  
  好,这是目前制约孩子成长的最主要的四个条件,第一条,就是全国家长对教育认识水平的平均值如何?我们心中清楚,距离在座各位心中的标准应该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是传统农业大国和具有中国特色民主集中制决定了的的国情。作为渺小的个人,我们无力左右这种现状。好,既然无力左右,认不认?应该认。
  
  看看第二条,现政府的教育制度大家是否满意呢?今天的天气,哈哈哈!对于无法撼动的现状。算了,别理他。
  
  排除了上面两条因素之外,哎!剩下的两条就是留给我们的出路了。也就是学生自己和家长的努力相结合。求生通道就在脚下啊!
  
  家长们很想听具体的方法,我要讲方法,可是在讲方法之前,一定要让家长清醒认识自己的关系重大,家长要是没有承认错误,承担错误的勇气,这一关就很难过。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谈方法也用处不大,结果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家长自身的思维素质问题是教育中的大问题!虽然政府制定的教育制度责任重大,可是说到底,在大环境下还是主要依靠个体的小环境来调节。
  这不,今天各位这么辛苦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寻找个人如何努力、如何超越大气候之困局的办法吗?至少你们有了行动。
  
  出路在哪里呢?
  就在孩子自身的努力、以及家长尽量为孩子创造出良好的成长模具上。
  要有准确的行动,首先要清醒认识到现状的局面如何,所以我才花那么多时间来分析现状。如果对形势的判断失误,或者干脆采取鸵鸟策略,不闻不问,听天由命,那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分明。也就不要抱怨结果了。
  
  一个人想不想成为勇者?能不能成为一个勇者?首先要看看是否具有勇者的态度。勇者的态度是什么?就包括冷静,理性,勇于反省自我。敢于承担责任。
  对于外界无法操控的因素,要冷静认识,承认他们的存在。不要光是抱怨,抱怨是很不好的情绪。抱怨的背后是推卸责任,不敢面对困难。
  
  话说到这份上了,形势逐条逐缕的理清了,这就是务实的思路。这是在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前提下的求生通道。
  
  孩子自己和家长都要承认现状不可寄望于他人,唯有靠自己动手动脚来自救吧。只有在这个角度上,才能明白我一直所强调的父母要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行动力,把责任勇敢地承担起来。
  也许有些家长心中会说,凭什么?凭什么是我们来承担起来,我又不是没有给政府交税?我又不是没有投票权,只是被人代表了投票而已嘛,我又不是工作不努力,凭什么他们不创造出合理的好环境,但恶果却要我们自己来承担呢?
  像这些话,关起门来骂几声就好了,再不行,哭一场吧,心情缓和一点就好了。
  这就叫无奈。在任何国家,在任何时代都没有普遍的乐土,在每一种大形势下,都一样强调个人的努力,去挣脱环境的束缚。人是活的,双脚是自由的。我叫家长和孩子自己承担起来,这并非说别人该不该承担的问题,别人没有做好,那是一回事,没做好的人该不该骂?该骂!但是要不要因为他们不作为,而选择自焚呢?没必要嘛!自爱,自救可以,不要自焚。
  
  
  在教育上,一定要明白到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
  假设你们家起火了,你们还不赶紧弄点水去救火,或者拔脚就跑,逃生,千万别搞成一个人呆在原地哭泣,另一个人跑到阳台上对楼下的围观者引经据典,痛骂小区的消防设施不足,救火车为什么还不来等等,这不是有毛病吗?
  火就要烧到自己身上了,哪里有时间去讨论消防设施的设计是否合理的问题?那些问题都是等你们在火场里不幸被烧死了之后,由街边的邻居们在路边乘凉时街头巷议的话题。这些话不是身在火场中的人该去说的。场合不对,身份不对,时间不对。所以结局就会悲剧!
  
  好了,今天是我四场讲座中的第一场,作为整个教育系列话题的开场白,首先开宗明义,提醒大家认清现实的迫切性。接下去,将会在另外几场讲座中继续展开其他内容。
  谢谢大家!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表明:父母常对孩子说这8句话,孩子长大后绝对大有出息!
家长激励孩子教育成长的16个方法
教育孩子,你的方法真的用对了吗?这四个问题家长要了解
家庭教育每日精进分享100
怎么样对孩子进行鼓励教育?
教育分享丨写给急躁的家长:你永远无法代替孩子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