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游巴黎——欧洲游之十

       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初游巴黎

  1,从阿尔隆到巴黎

  巴黎是世界花都,是我们去欧洲的首要目地,游巴黎也是我们欧洲游的第三高峰。

  法国美到什么份儿?连加油站旁边都是花园,我俩坐在花园长椅上喝茶,其悠闲自得之态,你绝对想不到这儿居然是加油站。

  

  小胡又开始聊法国:

  法国新总统上台那天,我正在巴黎协和广场吃饭,目睹了广场的狂欢。法国人其实是赌了一把,新总统的政策,结果可能很好,也可能很糟,这次还不错,赌赢了。

  巴黎在法语中实际上叫“巴黎西”,不是像英语的“帕里斯”。

  十六、十七世纪,巴黎大规模改造扩建,十八,十九世纪精雕细琢。今天巴黎的雏形是拿破仑三世定的。德军占领巴黎后还算理智,没有毁掉巴黎。

  巴黎一天能给法国人带来几十亿法郎,是世界第一大旅游城市,意大利比萨斜塔,一个豆腐渣工程也能带来大量收入。

  法国的大系统工业非常发达,比如幻影战斗机、名车。法国人几乎看不起全世界所有的人,在他们眼中全是土包子。(就像在上海人眼中,全国都是“乡卧宁”(乡下人))

  在法国人眼里,没我法国就没你们美国,当年美国独立战争,全靠法国向美国提供军事援助,经济援助,尤其是思想输出,所以法国在美国面前总有老师的感觉。

  前些年来法国旅游的主要是日本人,后来就是韩国人、台湾人,现在主要是中国大陆人,塞纳河一半的生意都是面向中国人。后面接着将会是印度人。

  汽车已进入巴黎,小胡接着说:

  巴黎有20个区,像陀罗似的从中心往外转。今天午饭我们在一区吃,那儿等于巴黎的肚脐眼儿。

  你们看,咱们现在走的这条地下通道,也叫阿尔玛桥,戴安娜王妃的车就撞在第十三根柱子上,对,就是这儿!当时坐的是宝马车。

  我还没来得及看清第十三根柱子,已经闪过去了。但记者像苍蝇一样的追逐不舍,却深深地印在第十三根柱子的血痕中。

  汽车还经过金色的圣女贞德像,我隔着窗玻璃赶紧抢拍了两张,效果还过得去。

  

  十七岁的贞德姑娘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曾身披铠甲带领军队打败英军,等于中国抗金的穆桂英。高中历史上学过。

  2,旺多姆圆柱

  在北京饭店吃过饭后,一出门,便远远看到著名的旺多姆圆柱,那上面高傲地站着拿破仑。但我们没有时间走近去看。

  

  我们在高中历史课本上就学过这根青铜圆柱,巴黎公社时期,公社委员会通过法令,拆除象征资产阶级和对外侵略的旺多姆圆柱。当时课本上还有一张正在拉倒旺多姆圆柱的插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巴黎公社失败后,旺多姆圆柱又重新树了起来。

  2,塞纳河

  我对巴黎确实比欧洲其它城市了解得更多,也更感兴趣。还在去年,我已经通过电脑软件,调用网际卫星照片,模拟从太空下降,从空中俯瞰到地球,再逐次下降到欧洲、法国、巴黎,先找到塞纳河,再顺着香榭丽舍大街依次找到凯旋门、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最后返回来,定格在埃菲尔铁塔。有趣的是,从空中往下看这座300米高的铁塔,简直就是个小板凳。

  

  来到巴黎,第一个项目就是游塞纳河,游之前,小胡又宣布,那几位不游塞纳河的“领导”,一个小时后在这儿等着我们。

  现在我好像有点儿明白那些“领导”为什么不参加自费游了,这些项目多为文化旅游,比如威尼斯水巷、比萨斜塔、卢浮宫、塞纳河、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阿姆斯特丹运河游等等,这些爆发户恐怕没太听说过这类洋玩艺儿,去了也白去,看不懂,倒不如用这些时间采购点儿欧货更实际。

  我们从塞纳河的某一点下船,船很大,能坐几百人。

  船一开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有四座金色雕塑的彼得三世桥,接下来一路上,那些熟知的,精美绝伦的建筑排闼而来:卢浮宫、先贤祠、市政厅、巴黎圣母院、奥赛博物馆、爱丽舍宫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手忙脚乱。大家或坐、或站,或跑来跑去,都在发疯似地拍照,结果镜头中便总是躲不开攒动的人头和高举着的相机。

  

  前面出现了自由女神像,跟美国纽约的那座完全一样,只是小得多。小胡说:这本是美国独立一百周年时,法国人送给美国的纪念品。法国人只以塞纳河的景观空间感觉来建造,谁知运到美国纽约,往哈得孙河口一放,方知这里比塞纳河辽阔得多,自由女神简直小的没法儿比。只好运回法国,再重新建造一座放大若干倍的自由女神像,后来我去美国才知道小胡是胡聊。

  

  最后艾菲尔铁塔也来到了我们面前,一见到它,大家全都照疯了,我明知自己的相机电力不足,前面一直省着,现在竟也控制不住了,左一张,右一张,后来回去一看,很多都是重复。

  在船的行进中,广播上用六种语言轮番解说,其中居然还有汉语,而且还是普通话,显然是针对大陆游客的。看来现在中国人出来的确实多了,是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只要一放出国门,就得塞满世界。

  塞纳河真是巴黎的骄傲,集中了全巴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在船里转这么一圈,巴黎美景已经尽收于存储卡中。

  世界各大都市差不多都有河流,但像塞纳河这样正好穿过市中心繁华区,集胜景于一线的,恐怕绝无仅有。上海黄埔、广州珠江、南京秦淮、重庆嘉陵、天津海河,均无法与之相比,而北京连条像样的河都没有,到了乌鲁木齐,哈哈!只剩下一条干河滩了。

  待我们上岸后,那三位B旅的“领导”也过来了,得意地向我们宣布:

  “你们上船以后,我们也上了另一条船,一比较才发现,胡导游把你们黑了一把,我们才不上那个当呢!”

  怪不得我们当不了爆发户,论起精明,我们这些“吃食分子”确实差得太远。唉,反正我的脑子是算不了那么细的帐,只要玩得高兴就行。

  3,“葡萄干儿”游客

  在船上,爱跟洋人打交道的孙志黎又和身边一位聊上了,孙问人家是哪国的,洋人连说带写:Portugal,我俩都闹不懂,孙志黎说是不是保加利亚?而我拼读起来,似乎有点儿像“葡萄干儿”,“葡萄干儿”是哪国呢?

  

  洋人问我们是哪国的,我们也是连说带写——China,这时洋人在这两个国名之下又写了一个词——Macao,然后用箭头把Macao先跟Portugal连起来,然后再把Macao跟China连起来。噢,我明白了,Macao(妈港)是澳门,先前统治澳门的那个国家,后来把澳门归还了中国,这个国家当然是——葡萄牙!怪不得跟“葡萄干儿”这么像呢。

  我指着洋人说:“葡萄牙?”他却说:“No!No!”我知道毛病出在汉语发音上,是咱们的音译太不准确了,尤其当年多半是按广东音翻译,就更走样了。想当年清朝官员第一次听说“葡萄牙”时,坚决不肯相信这是一个国名。“葡萄”怎么能长“牙”呢?肯定瞎编出来的国名嘛。那现在我怎么才能跟洋人说清楚呢?

  有了!我也连说带写:“菲戈?Figo?”洋人立刻高兴了:“Yes!Yes!”

  

  菲戈是我最喜欢的葡萄牙足球巨星,我尤其欣赏他那副思想家一般深邃的目光和忧郁的表情,今天想不到球星在国际交流中居然能起到如此奇妙的作用!

  5,凡尔赛宫

  吃过午饭,坐车直奔郊外的凡尔赛宫。路过荣军院时,小胡指那些青铜大炮说:

  在拿破仑时代有500名将军,其中100名是从士兵提升上来的,所以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和希特勒最后都失败了,而且都是被俄罗斯终止的,但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却截然不同。

  路过一草坪时,小胡又说,这块是谈恋爱的地方,天儿热的时候,男女全都脱光上身躺这儿。法国人的浪漫可见一斑。

  凡尔赛宫是法国大革命前的王宫,位于巴黎城外21公里的凡尔赛镇。

  凡尔赛宫如同中国的故宫,都具有非凡的气魄。但西方跟东方的宫殿差别太大,故宫可以说是一个大四合院里面套无数个小四合院;而凡尔赛宫却没有高墙挡着,只是一座巨大而复杂的楼,任何一位市民都能从铁栏杆外看到宫殿

  

  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东方文化的封闭性与西方文化的开放性之间的区别。

  别看小胡“黑了我们一把”,却为我们聘来了巴黎第一位中文讲解员,这位先生很有些名气,报纸上也介绍过他。这是一位中年人,一口京片子,挺幽默。

  

  宫殿里不允许大声喧哗,我们每人发一副耳迈,只要导游轻轻一说,我们的团员都能听到。

  他说:你看旁边那印度团,跟五年前的中国团一样,导游还是可嗓子喊,不像中国现在全有耳迈。那三位不去凡尔赛宫的“领导”,请六点钟在铁门集合。

  法国皇帝以前住在城里的卢浮宫,后来,路易十四时代,强人冲进卢浮宫的路口,吓得小皇帝尿裤子(这种事儿在封闭的故宫绝对发生不了),所以长大后就迁往原来当行宫的凡尔赛宫,它既相当于故宫,又相当于颐和园,因为它在郊外。

  

  电影《茜茜公主》曾经在这儿拍外景。欧州各国的王宫都模仿凡尔赛宫,所以称小凡尔赛宫。

  我们进入凡尔赛宫后,最强烈的第一印象是金碧辉煌,看起来不管东西方,所有君王都喜欢黄金的色彩。

  

  

  到处都是油画和雕塑,西洋古典油画的真迹以前在国内经常参观,而这里展出的多是王室人物肖像,并非名画。油画中有一幅表现拿破仑战争的,场面极宏大,拿破仑骑马挥刀,冲锋杀敌,跟常山赵子龙似的,未免太不合理,一是拿破仑身为统帅,没必要这么玩儿命,二是那个时代枪炮已代替了刀剑,拿破仑本身就是炮兵中尉出身,干嘛还得玩刀?被砍倒的敌人却是赤身裸体,这更不合理,不过西洋画家为了炫耀肌肉画得好,往往不顾常识。倒是一尊凯撒大帝的彩石雕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皇帝的那宝座,太小了,形状太一般了,连扶手都没有,只是比一般椅子多闪了些金光而已,比起中国皇帝的龙椅,规模和气魄就差远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真正坐在中国龙椅那硬梆梆的紫檀木椅面上其实并不舒服。

  

  凡尔赛宫后花园也很有意思,它与中国花园太不一样了。几条笔直的大道横斜交叉,把公园划成规整的几何图形,长方形的水池,立方体的绿篱,没有大树、花墙、月门,假山,偌大的花园一览无余。与中国园林那种小桥流水,山林掩映,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意境相比,截然相反,一是严肃的男科学家,一是含情脉脉的女诗人。

  

  这又是西方文化的开放性和东方文化的含蓄性的强烈对比。

  花园中唯一具有美感的,是一组组青铜雕塑,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却从来没有过。

  

  还没到后花园,我的电池就没电了,幸亏我比别人还多一手,立刻掏出速写本,画那组最美的裸体母亲与孩儿的青铜雕塑。

  

  6,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可以说是巴黎的市中心。

  往西,穿过香榭丽舍大街直达凯旋门;

  往东,可达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和市政厅;

  往北,是巴黎歌剧院,直到红磨坊;

  往南,则跨过赛纳河,可达罗丹博物馆和艾菲尔铁塔。

  总之巴黎胜景全在协和广场周围一圈。

  

  

  可惜的是,游协和广场,我的机子已彻底没电,力凡的机子存储卡已满,我俩只好完全缴械投降了。

  在万般无奈之下,我想起“领导”的临行嘱托,于是厚着脸皮去找`“女儿”于真借机子,于真二话没说借给了我,自己与红发女郎薛连生共用薛的机子。

  当然,于真机子的存储卡有限,“老爸我”也不好意思倚老卖老,略微照几张“留此存照”也就知足了。

  协和广场是巴黎最大的广场。

  广场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方尖碑”,形状简单得如同几何体,23米,它原是埃及文物,有3400多年的历史,碑面上刻满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由埃及总督送给巴黎。

  

  协和广场有两组喷泉,它们是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喷泉的仿制品,分别叫做河神喷泉和海神喷泉。西方园林特别重视喷泉,要靠它营造那种朝气蓬勃的,活生生的动感意境,而中国园林则注重池塘,要营造的是那种“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的静态美,

  

  7,红磨坊歌舞

  因为今明两天都在巴黎,所以今晚可以安排观看一场红磨坊歌舞,自费,135欧元。小胡在车上向大家征求人数。

  估计表演中可能有点儿法式浪漫,大家纷纷开玩笑说:自由男士(包括暂时逃离“妻管严”压迫者)尽管放心去看,两口子一起出来的,男士们只好免谈。

  真正的自由男士孙志黎跃跃欲试,但他的习惯是干什么都得有伴儿,故极力蹿掇“半自由男士”的我俩一道去看。

  如果“白坎儿”请我们去看法国歌舞,我们当然不会拒绝,但如果让我们掏一千多人民币打水漂儿玩,我们坚决不干,太不值。

  征求了半天,只有几位山东哥们儿去看了,看起来,只要自己掏腰包,所有男士甚至包括大款们,头脑都很清醒。

  第二天,山东那几位回来给我们讲,那是一座阶梯式剧场,每两人发一瓶法国香槟,味道不行,难喝。

    

  演出的节目无非是歌舞、小品、逗乐,其中有个节目,表演四位中国人在排练电影(估计可能因为现在中国观众越来越多),一人扮剧务,有一对恋人,还有一位第三者(法国人大概不整个第三者就不会生活了)。舞蹈动作还算不错,有男女双人托举,臂力好。要说歌唱水平,也就中低层次,还不如维吾尔歌舞热烈。服装上倒是色彩鲜明,都是比较俗的时装,也就那么回事。

  想象中的红磨坊歌舞非常贵,非常刺激,实际上已经麻木了。

  以前每天一场,五六百人,现在每天两场,每场上千人。


  8,RELAIS酒店

  晚上住PALAISEAN小镇的RELAIS(休闲)酒店,离巴黎不远,酒店装修也很有艺术气质。

  

  

  住下后时间还早,大家都去外面逛,我得抓紧再画一张彩色的。画着画着天就黑了,画面上也从夕阳晚霞一直表现到华灯初上,红通通地闪着光芒。

  

  远处似乎有一街市,红灯闪烁,似乎挺热闹。孙同学约我去玩,可我忙着画画,抽不开身。

  B旅几位款爷跟我们A旅同仁闲聊,一笔笔清算小胡一共黑了我们多少钱,鼓动大家找小胡算帐,大家似乎反应并不热烈。款爷又慷慨激昂义正词严地控诉:

  “你们看看,我们这一路上吃的都是什么玩艺儿?难道那是人吃的东西吗?”

  我听了不禁惭愧,比起海参鱿鱼都吃腻了的款爷们,老夫见识的大餐太少,饮食鉴赏水平忒低,那些“不是人吃的东西”我却觉得非常可口,非常好吃。顿顿都吃得胃口大开,以致同桌的杨琳女士对我的不雅吃相不时发出诚心诚意的劝戒:“你就不能吃慢点儿吗?”。

  我也确实享受不了美食,只要吃席,凡是大家都说好的,比如海参、鱿鱼、龙虾、螃蟹之类生猛海鲜,我是一概不沾,反倒是家常小炒吃得津津有味,唉,没法子,土包子上不了台面呀。

 

                             2011年7月1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黎塞纳河
浪漫巴黎游记
旅欧印象之三 巴黎各景点及凡尔赛宫
欧洲行之五
巴黎——法兰西之魂1
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协和广场.凯旋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