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诗人穆旦画像

                  为诗人穆旦画像

    我这里说的为XX画像,不是如一般文人所说为XX立小传,文字描述,而是真的画油画像,这是为西南联大诸大师画油画像工程中的一项。

    穆旦,今人多不知。但文学爱好者也许听说过,我以前也听说过这个名子,只知是诗人。真要画像,才搜得材料一观。方知确是奇人。与其它学者教授不同,他除了诗人外,还曾投笔从戎,以校级军衔参加过赴缅远征军。正所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是也。

    穆旦是笔名,本名查良铮。武侠文学爱好者一望便知与查良镛(金庸)有关,果然,他祖籍浙江海宁,金镛是他堂弟。看来查家有文学基因。

    穆旦1918年出生于天津,11岁入南开中学,17岁入清华大学地质系,那时学地质很时髦,涉险攀峰,浪迹天涯,为科学献身。汪曾祺文章中有精彩描写:

    “学校对报考地质系的考生的体检要求特别严格,学地质的没有好身体是不行的……地质系的男同学大都身材较高,挺拔英俊,女同学身体也很好。他们大都是运动员,打篮球、排球,是系队、校队的代表。从仪表上说,他们都有当电影明星的资格……学地质,理科的底子,数学、物理、化学都要比较好。但是较特别的是,他们除了本门科学,对一般文化,包括文学艺术,也有广泛的兴趣。因此地质系的同学大都文质彬彬,气度潇洒,毫无鄙俗之气……在他们野外作业列队归来,穿着夹克,背着厚帆布背包,足登厚底翻皮长靴,或是平常穿了干净的蓝布长衫(地质系的学生都爱干净),在学校的土路从容走着,我都有好感,对他们很欣赏。”

    可知穆旦也一定是身体健美,一表人材,且理科底子好。但半年后又改读外文系,可知其青春燥动,浪漫自由之性格。抗战爆发后,清华等校南下,穆旦随学校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名躁一时的青年诗人。

    21岁,穆旦开始系统接触西方现代派诗歌、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40年代出版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22岁,穆旦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

    1942年2月,24岁的穆旦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以助教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杜聿明第5军司令部,以中校翻译官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至9月,亲历滇缅大撤退,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于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穿山越岭,扶病前行,踏着堆堆白骨侥幸逃出野人山。

    1945年9月,根据入缅作战的经历,创作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著名诗篇——《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极写原始森林的恐怖——“在横倒的大树旁/在腐烂的叶上/绿色的毒/你瘫痪了我的血肉和内心/欢迎你来/把血肉脱尽!”,另有相关创作《阻滞的路》、《活下去》。

    1949年8月,自费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    1952年6月30日毕业,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

    1958年,穆旦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

    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冬》等近30首作品。

    1976年3月31日右腿股骨颈折断。1977年2月26日春节期间,于凌晨心脏病突发逝世,终年59岁。

    死前,穆旦在《冥想》的诗中道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

    1979年平反。

    穆旦一生除了诗歌创作,还翻译了大量西方诗歌,包括:《普希金抒情诗集》、《欧根·奥涅金》、《唐璜》、《英国现代诗选》、《穆旦译文集》。

    1958年穆旦究竟为什么被打为“反革命”?既然不是“右派”,可知不是因为什么言论,据说就是因为参过军,当过“反动军官”。但我们知道,入缅远征军翻越野人山是中国抗战史中最为惨烈和悲壮的一幕,生死皆英雄,闻者无不泣下,这段历史应该是穆旦的光荣。

    况且穆旦从野人山回国后即退伍,从1943年起,穆旦经历了几年不安定的生活。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再后来就出国留学去了,53年才回国,并未参加过一天内战,何“反”之有?

    当我决定要为穆旦画像时,发现他的照片很多,对方给了我几幅照片,都很好,里面还有一幅“从军照”,也很精神。后来我又从网上找到更好看,更帅气的大头像照片,是影楼专业摄影师拍的,光感、形象、神态都极精到,诗才傲骨飘然画外。当已决定画这幅大头像时。对方要我一定要改画从军照,说有纪念意义。是啊,当年的不幸就因这幅照片而起。

    另外,看穆旦的人生,给我的印象首先是年轻健美,洋溢着青春风采。浪漫,好动,喜冒险,狂热爱国。的确这张军装照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我按照这幅军装照作画,原底是黑白照片,没有色彩。在我印象中,当年的国军军官应该是土黄呢军装,但画着画着就变了颜色,成了浅灰黄色,有点像十年内战时代的服色。到画第二遍前再查资料,才找到抗战时代的正确服色。领章也没颜色,也是查资料方知应为红白条银星。

    本来照片没什么背景,为了体现“投笔从戎”“马革裹尸”的气质,我觉得背景表现为战火硝烟更好。画出来果然不错,身后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仍笑得阳光灿烂。笑容告诉我们,眼前这位军官其实是位浪漫天真的大男孩。唯其浪漫,才投考地质,却成了诗人,唯其天真,才有后半生的不幸。

  

  

  

 

     西南联大的大师们,每人都是一部诗。

                   2021年9月16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穆旦
金庸的哥哥,诗坛成就堪比徐志摩,大咖:周杰伦跟他比就是垃圾
臧棣:诗歌的新旧之分被道德化,被当成风格选择
《南渡北归》中有一章专门写穆旦和巫宁坤,在《我的抗战》书中又见到
穆旦之子:父亲在世时,我们不知道他是穆旦
27. 大陆诗人“无气可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