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洛阳:牡丹花开神都苑——从唐代诗人舒元舆《牡丹赋》说起

神都天香 王绣 画

《牡丹赋》是唐代诗人舒元舆的代表作,是辞赋中的上品,也是第一篇咏颂牡丹的辞赋。赋前有序,序中追述了唐代洛阳牡丹的起源、来历,以及写赋的动机等。其赋优美豪放,颇有气度,是研究武则天时代洛阳牡丹特别是神都苑牡丹的重要文献。

为君先道神都苑

洛阳是古代园林的发源地,夏商已有帝王苑囿,魏晋时的华林园有着更严谨的规制,表现出一种人工建构结合自然山水之美,标志着皇家园林已升华到较高的艺术水平。而隋炀帝所建的西苑,其规模远远超过华林园。

西苑的建设开始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五月,是东都建设的一部分。《隋书·食货志》记载:“苑囿连接,北接新安,南及飞山,西至渑池,周围数百里,课天下诸州各贡草木花果,奇禽异兽于其中。开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元河南志》说:“西苑初名会通苑,又改称上林苑。”清人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云:“隋之会通苑,又曰上林苑,武德初,改为芳华苑,武后曰神都苑。”无论当时名字如何变,后人习惯称其为上苑、西苑或神都苑。

为了美化西苑,隋炀帝下诏,全国各地往洛阳进献花木。南宋学者王应麟的《海山记》说,易州进献的一批花木中,有二十箱牡丹,品种有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牡丹入西苑,标志着中国牡丹由野生阶段过渡到园林种植。

隋炀帝雅好文学,常在西苑游览赋诗。其《晚春诗》云:“洛阳春稍晚,四望满春晖。杨叶行将暗,桃花落未稀。窥檐燕争人,穿林鸟乱飞。唯当关塞者,溽(rù)露方沾衣。”

隋炀帝建造的西苑仅是游乐之用吗?不是。西苑的建设实际上与大运河的开凿有关。大运河的中心正是西苑,西苑有浩瀚的水面,它有调节水量的功能,实际上是一个水利枢纽,古代称为水柜。运河水浅时放水入运河,运河水大时放水入水柜。同时,东都洛阳是一个山水园林城市,水系遍布全城,如果没有西苑进行调节水流,城市用水安全无法保障。十几年前夜叉磨村发现的隋唐水闸遗址,证明大运河及东都的水系是有科学调控手段的。

西河牡丹入上苑

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闰正月,唐高宗与武则天率满朝文武来到洛阳,十二月大唐帝国正式迁都洛阳,称洛阳为东都。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十月,唐高宗患风眩病,百司奏事请武则天裁决。武则天生性刚强,机智明敏,涉猎文史,处事都称皇帝之意,从此委以政事,权力与皇帝相等。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八月,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从此,武则天在国内外威望更加提高,外国使臣都共称唐高宗、武则天为“二圣”。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驾崩。次年,武则天废中宗李显,开始临朝称制,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于神都,国号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下诏退位,唐中宗李显复辟,改神都为东都。

在此近五十年间,唐高宗、武则天对洛阳进行了大规模城市建设,特别是对西苑进行了扩建。《唐六典》说:“神都苑中有合璧、冷泉、高山、龙麟、翠微、宿羽、明德、望春、青城、黄女、凌波十有一宫。芳树、金谷二亭,凝碧之池。”

西苑广种花木,特别是引进了一批牡丹新品种,这在舒元舆《牡丹赋》的序中作了记述。舒元舆,婺州东阳(今浙江金华市)人,是唐文宗时的宰相,著名诗人。

《牡丹赋》的序说:“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寝盛。”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武则天皇后的家乡西河,有很多僧、道居住的房屋,那里低洼的地方有牡丹花,它的花特别杰出。武则天皇后感叹上林苑中缺少牡丹,便命人将这些牡丹移栽入上林苑。从此京城洛阳的牡丹便一天天兴盛起来。

这里的西河,指今山西汾河一带。上苑,就是上林苑,即西苑、神都苑。

该序接着说,西河牡丹入上苑后,从宫中到官府衙署,向外发展到士大夫及百姓家里,处处都广为栽植,多得像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条大河流向大海的水,不知到何处停止。每到暮春时分,游览、观赏牡丹的人如痴如狂,成为国都洛阳的一大盛事。

诗人深情赋牡丹

舒元舆是为牡丹作赋的第一人。后世将牡丹推为国色天香、花中之魁,此赋功不可没。此赋以拟人手法,频频采用排比句式,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从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角度,将牡丹的形色神韵摹写得淋漓尽致。

该赋先写牡丹集大自然之精华,具出类拔萃之美:“英之甚红,钟乎牡丹。拔类迈伦,国香欺兰。”再写牡丹从含苞到盛开的情景:“暮春气极,绿苞如珠”,“淑色披开,照曜(yào)酷烈。美肤腻体,万状皆绝”。接着,用拟人手法写牡丹的形和色,连用十八个排比句,如“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将牡丹写得情态万千,栩栩如生;继而又连用十二个排比句,如“或带风如吟,或泣露如悲”,“或迎风拥砌,或照影临池”,将牡丹写成情切切、意绵绵的解语之花。

该赋还写了 “公室侯家”和“九衢游人”观赏牡丹的盛况。最后连用八个排比句写牡丹艳压群芳:“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天桃敛迹,辕李惭出,踯躅宵溃,木兰潜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

洛阳牡丹繁盛于唐朝,与武则天对牡丹的推崇密不可分。比如,武则天一生不饮用南茶,只饮用牡丹花茶,她说南茶“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害斯大”。

关于武则天与牡丹,近人有一首《神都天香》的诗写道:“濯濯盛唐,伟哉女皇。穆穆圣心,泽被八荒。丝路绵延,运河通畅。神都御苑,亲植天香。湖光山色,花飞禽翔。朝野欣欣,祈福穰穰。岁岁花开,伊洛传芳。国花倩影,妙手显彰。巍巍中华,被泽无疆。”

作者单位:洛阳市文物局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 武则天贬牡丹玄虚之外的那些事儿
牡丹花与武则天,爱由恨生,恩恩怨怨,终有时,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牡丹遭贬的故事
牡丹: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唐【舒元舆】牡丹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武则天将一朵花贬到洛阳,却让她成为“甲天下”的国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