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人佳作]《浮生六记》中最可爱的女人:芸娘

作者:素弦读书品历史   2021-09-13 10:45

关于爱情,泰戈尔曾说过:“相信爱情,即使它给你带来悲哀,也要相信爱情。从现在开始, 去彻底地爱一个人吧!”

从古至今,轰轰烈烈的爱情总是会给人带来抓心挠肺的意难平——不论是陆游唐婉的一曲钗头凤,还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美人江山,亦或是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的双双赴死,这些肝肠寸断、催人泪下的爱情,曾经引得多少痴男怨女为之赴汤蹈火,不顾一切。

然而,再壮烈的爱情最终也要归于平淡,我们向往来一场惊世骇俗的爱恋,最终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平淡的爱情,又何尝不生动可爱呢?

180年前的清代杰出文学家沈复,用一本《浮生六记》,记录了自己和妻子陈芸的爱情故事,虽然这对神仙眷侣的婚姻最终仍旧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但是书中记载的点滴浪漫和诗情画意,即使在180年后的今天,依然以其温暖的人间烟火气,将每一位读者包裹其中。

一、青梅竹马,双向爱恋,他非芸娘不娶

大多数人对沈复的评价仅限于“平庸的穷书生”,但却从不吝惜对陈芸的溢美之辞。

“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林语堂先生曾这样称赞陈芸。

陈芸本是沈复的表姐,长他十个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幼时便学习琴棋书画,《琵琶行》张口就来,不能说是堪比卓文君的大才女,却也称得上一声“大家闺秀”。

沈复也出生于小康之家,少时他常随父亲游学,对文学艺术颇有造诣,与陈芸也是志趣相投。沈陈两家一直交好,十三岁的沈复第一次去表姐家里做客便对陈芸一见钟情,赞其“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始于颜值,陷于才情,朝夕相处中,陈芸的生动可爱、书香气息令沈复深深着迷,加之陈芸儿时丧父,她学习女红和苏绣,以年幼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重担,这样坚强、独立的芸娘,怎能不令人心动?

她会为沈复悄悄留下他爱喝的淡粥,她会为出水痘的沈复祈福,吃斋几年只为他能健康,她也会写下“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佳句——这样温柔、有才情的芸娘,怎能不令人欢喜?

沈复坚定地告诉自己的母亲:“若为儿择妇,非芸娘不娶。”

这段爱情之所以如此打动后人,恰恰是因为这份平凡,符合大部分读者对爱情的期盼:门当户对,青梅竹马,双向奔赴——婚后,芸娘与沈复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开始了平淡而真实的二人世界。

二、梅妻鹤子,烹茶煮酒,他们神仙眷侣

《浮生六记》第一卷《闺房记乐》、第二卷《闲情记趣》,记录下了沈复和陈芸之间细小而又真实的婚后趣事,晚清有人评价《浮生六记》是小《红楼梦》,但《红楼梦》是高高在上的,是需要仰视的,而《浮生六记》便是满满的烟火气息,它才是平凡而又真实的我们的缩影,沈复和陈芸就像住在隔壁的幸福小夫妻。

林语堂先生评价陈芸是“可爱”的女子,确实不假。

她不是唯唯诺诺的小媳妇,被琐事渐渐消耗掉所有的热情和柔情,她对生活热烈投入,将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趣而生动,她和沈复的婚后生活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

夏天,为了消暑,两人便搬到“我取轩”消夏,每每遇到月白如水的良宵,两人便在院中饮酒作乐,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两人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陈芸喜欢写诗,最爱李太白,沈复同她探讨起杜甫和李白的诗作毫不费力——陈芸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知己。

后来,两人又搬到金米巷,结婚几年仍然如胶似漆,时常牵手同行,席间同坐,七夕刻“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情侣印章,芸娘会在蟹脚肥的季节邀请母亲来赏菊花、吃螃蟹,陈芸喜欢游山玩水,这也和沈复的爱好不谋而合,但是古代女子不能经常抛头露面,沈复便拿自己的衣服给芸娘,让她女扮男装一起出游,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

沈复对待陈芸一心一意,陈芸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丈夫身上,两人举案齐眉,同心同德。

木心说:“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芸娘于沈复,恰似那一碗不烫嘴,刚刚好的淡粥。

他们婚后半年的一个秋夜,芸娘陪沈复在沧浪亭乘凉,佳人在侧,推杯换盏,沧浪一亭,沈陈两人,摒弃了世间诸多繁杂,只能叫人感叹一句:“只羡鸳鸯不羡仙!”

影影绰绰的溪水,柔婉朦胧的湖光,前尘往事都化作眼前真实的神仙眷侣,而沈家三郎与其妻芸娘的爱情幻境,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鸣的终局。

三、公婆不容,家计清贫,无奈流落他乡

多么想让他们的爱情停留在沧浪亭、停留在金米巷、停留在点点滴滴的细碎温柔中,然而生活是残酷的,爱情终究要归于平淡,他们活得太纯粹、太天真,不能很好地平衡诗情画意与柴米油盐,最终被生活给了一个狠狠的巴掌。

陈芸初嫁进沈家之时,公婆对她很是喜爱,但随着两人坐吃山空、不思进取,总是要靠公婆接济后,公婆对他们的意见越来越大。

导火索是陈芸代笔事件,沈复的父亲稼夫公得知陈芸能写信时非常高兴,便让陈芸代笔写家书,婆婆却因闲言碎语怀疑陈芸,不再让其代笔,公公又误解陈芸,觉得是她看不起公公,陈芸两边受气——婆婆觉得她不识大体,不懂避嫌,公公又觉得她目无尊长,敷衍了事。

后来,陈芸又瞒着婆婆,为公公物色在他乡能照顾他衣食起居的人,还把物色好的姚家姑娘接到家里,这引得婆婆大为不快,婆媳关系迅速恶化。

再是小舅子问别人借钱,找陈芸做了担保人,后来借债人上门要账,小舅子怕挨骂,边推说自己不知此事,是嫂子污蔑他,这些事情让公婆对两人,尤其是对陈芸的误会越来越深,最终两人被逐出家门,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好不容易等到公公看不下去,准许他们回家后,芸娘又染了病,怕家里人嫌弃,两人又搬了出去,流落异乡。

而沈复与芸娘的一双儿女,因为家计艰难,同样没有逃掉悲惨的命运——女儿青君14岁便送给了表兄家做童养媳,儿子逢森,为了家里生计出去和别人学做生意,18岁便因病而死。

每一对璧人爱情的开头总是美好,结局却各有各的悲哀,爱情的物质性露出了尖利的獠爪,将这对神仙眷侣狠狠地拉到了凡间,孤苦无依,无以为家,连糊口都成了一种奢望,这种时候,一向潇洒自在的沈复沈三白才发出一声长叹:“处家人情,非钱不行!”

四、为夫纳妾,憨园毁约,陈芸含恨离世

而真正将芸娘击垮的,是一位名叫憨园的青楼女子。

憨园,何许人也?她是陈芸亲自为其夫沈复挑选的小妾。古代男子三妻四妾再平常不过,沈复的朋友纳妾后便极力炫耀自己的小妾,陈芸见后却只觉其妾侍空有美貌而无内涵,像一只毫无灵魂的花瓶,她便立志要为沈复寻一位才貌双全的妾。

后无意间结识了青楼名妓温冷香和她的女儿憨园,陈芸对憨园一见如故,心生喜爱,不仅和憨园结拜为姊妹,还将自己的珊瑚手钏作为信物送给憨园,竭力劝说沈复纳憨园为妾。


但事情的发展急转直下,沈复没有纳妾,憨园另嫁他人,陈芸含恨离世。

《浮生六记》对这一段记载甚少,“自此无日不谈憨园矣。后憨为有力者夺去,不果。芸竟以之死。”短短几句便道尽了陈芸之死——憨园虽然答应为妾,但是青楼女子哪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温冷香嫌贫爱富,将她嫁给了有权势的富商,陈芸大受打击,血疾复发,香消玉殒,临死前还在呓语:“阿双逃矣,憨何负我……”

芸竟以之死,陈芸果真是因为憨园负盟才死的吗——流落他乡,穷困潦倒,身体羸弱,素有旧疾,公婆不容,思虑心重,对陈芸来说,哪一条都是能要了命的,与其说陈芸“竟以之死”,倒不如说,这只是沈复软弱无能而又不思进取的遮羞布。

五、浪荡公子,不知上进,最终妻离子散

沈复其人,不能说是一个成功文人,虽然出身书香世家,却从未曾想过考取功名,养家糊口,他整日钟情闺房之乐,喜欢游园,最擅长的事情便是做一个“暖男”,哄得陈芸心花怒放,他的另一个特质便是有情趣,可以给予伴侣长久的新鲜感——但这种新鲜感,只是婚姻的粘合剂。

在褪去了爱情的浪漫和激情后,所谓的新鲜感并不足以支撑他们的婚姻,而沈复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依旧天真地活在自己的一方童话世界,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所以世人皆言说:“纵有千般意,不嫁沈三白”!

一个靠卖画为生的浪荡公子,一个不知道替妻子出头的软弱者,一个天真地活在童话世界的理想主义者,当一切回归平淡后,他需要面对的是人情世故,是柴米油盐,是养家糊口,这时,过于追求精神生活的劣根性便显露无疑,很明显,只剩2两钱还要去买酒喝的沈复,注定不会拥有美好的婚姻。

沈复和陈芸的爱情,深刻地诠释了爱情的纯粹性和物质性。

自古以来,这便是人类永恒的辩题——离开了金钱,爱情无以为继,和金钱捆绑,爱情失去了纯粹性,这种悖论也引发了多少劳燕分飞。然而我们不可否认,被金钱深度参与的爱情不会长久,而缺少了金钱的爱情像是一盘散沙,同样摇摇欲坠。

爱情是高高悬在天上的明灯,耀眼而夺目,而婚姻则是书桌上的一盏烛灯,平淡而真实,无论明灯多么令人目眩,我们最终需要的,还是黑暗中那一豆烛火。

内容来自素弦读书品历史的百家号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集,成书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该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渝。《浮生六记》原有六卷,现存前四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读《浮生六记》才懂:婚姻中让人绝望的从来不是贫穷
《浮生六记》:赢了一人心,却失了全世界,芸娘的一生,输在哪?
'浮生六记'的沈复和陈芸,再纯美的爱情,'没钱'最终也是悲剧
《浮生六记》:不能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的爱情,是很难长久的
她与青楼女子结拜,为公公和丈夫纳妾,为何还被林语堂盛赞可爱?
《浮生六记》:从风花雪月到家破人亡,沈复的爱情,败给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