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坚守传统是孤独的,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礼记》


秦川大地哺育着中国历史上气势最恢宏的文明时代,秦始皇从这里出发征服了整个华夏大地,这里也是源远流长的汉唐文明的发祥地。前段时间陕西作家陈忠实去世,他的小说巨著《白鹿原》详尽描述了在时代变革和岁月洪流的腐蚀冲击下,传统中国的伦理道德、信仰操守和人文精神日渐衰微乃至消失殆尽。白嘉轩和朱先生是《白鹿原》中传统体面的最后守护人,随着他们的死去那个古老的中国也彻底沦陷。


同样发生在满天黄土、芦苇丛生的秦川大地,电影《百鸟朝凤》和《白鹿原》一样,也是一曲讲述传统丧失和道德沦丧的最后挽歌。故事的一开头,古老传统的作风气息就扑鼻而来,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带着自己的儿子向一位老师傅拜师学艺。这位师傅是镇上才艺双馨的唢呐匠焦三爷,按照旧有习俗镇上的红白喜事都需要请他领头的唢呐班助兴致哀。除了丰厚的物质报酬,唢呐匠在社会人群中还享有崇高的精神地位,焦三爷每次演出都要坐在代表无上尊荣的太师椅,表演之前还要接受严格的乐师礼义。

古语有云“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苍天神灵,下跪父母师长”,游天鸣的父亲却为了能让焦三爷收自己的儿子为徒,不停向焦三爷磕头下跪。游父让儿子学唢呐其一当然是期望儿子扬眉吐气、光宗耀祖,其二也是弥补自己年少时无法学习唢呐的遗憾。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子女的个人意愿一直是被忽略的。

游天鸣一开始就吐露了自己拜师学艺前对唢呐一无所知的困惑,乃至被强求学习时表露出了一丝怯懦的反感。可是传统的中国,孩子没有抗拒选择的权利。在无从选择的天然命运面前,善良隐忍的内里特质使其能表现出发奋图强的坚持行动力。为了练习吹唢呐必须具备的吸气能力,游天鸣无论刮风下雨日复一日在河岸边顺着长长的芦苇管吸水,乃至感动了路过的成年人。

唢呐匠在当地小镇之所以受人景仰,不仅因为能吹出悦耳动听的音声,更是在一个人去世时一生道德高低的评判大师。根据功德程度的高低不同,唢呐班会决定吹奏不同的曲目。《百鸟朝凤》是等级最高的一曲,只有唢呐班的班主焦三爷一人会吹奏,只会为德高望重的逝者吹奏。在唢呐的世界里,《百鸟朝凤》地位犹如武侠江湖的打狗棒法。打狗棒法只在各代丐帮帮主之间传授,《百鸟朝凤》也只是唢呐班班主之间的独家传承。

唢呐班班主不仅有技巧功夫的要求,其人品行也必须端正厚实,所以班主挑选接班人是意义非凡的一件大事,必须慎之又慎。从电影剧情中可以看出,收游天鸣为徒之前,焦三爷已经收了好几位年长徒弟,然而他们都没有得到师父的传家本领。在游天鸣拜师后不久,焦三爷又收了一位天分颇高的徒弟。蓝玉的角色存在是为了突出游天鸣的德行本分,也更加明确表现了唢呐匠的道德标准。

不过电影中因为天鸣的品行更高选择他做接班人却略显牵强附会,游天鸣和蓝玉在一场意外的失火中都忘了“唢呐离口不离手”的规矩要求,游天鸣逃离火场前只拿出了蓝玉的唢呐。焦三爷事后因为天鸣丢了自己的唢呐打了他一巴掌后,蓝玉随即向师父诉说师兄的勇敢无私行为,这应该也体现了蓝玉的诚恳和担当。每个经历过童年的人都应该懂得,蓝玉的诚恳和担当并不容易。

也许是意识到剧情发展的逻辑说服力不足,在尾声阶段天鸣和蓝玉时隔多年重逢的时候,蓝玉自己解释了自身缺乏坚持毅力的缺点。在整部影片中,由于电影语言的张力不足,导演为了达到自己的述说效果,解释的旁白和补充的台词似乎过多的出现。

当然本片也不乏剧情突出的亮点和演员到位的表演,焦三爷带着天鸣和蓝玉在野外倾听不同鸟叫的声音并且张嘴模仿的时候,观众可以立即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童年记忆,直抵深情却不矫揉做作。

深厚的传统需要仪式的慰藉和敬重,焦三爷宣布游天鸣为唢呐班班主接班人,以及游天鸣正式接班时,传授仪式都十分隆重,电影中门可罗雀的景象表现十分到位。焦三爷似乎希望庄重的仪式感能让唢呐的传统得到牢固的传承,然而他的徒弟天鸣第一次带班演出就出师不利。在为发小的婚礼演奏的时候,虽然得到了更多的报酬,却没有得到足够尊重的礼数。

发小也许是无心,随手打断天鸣的演出却深深刺痛天鸣的自尊心。在那一刻,似乎传统已经到了搞别的时候。讽刺的是,发小的婚礼却是遵循他奶奶的意见,选择十分传统的抬轿进门方式。当传统已经失去内心敬畏的时候,敷衍的表面就已经是最后的遮羞布。

在消费主义洪流的淹没下,任何无用的传统都是多余的摆设,唢呐班如此,管弦乐队也会如此。天鸣因为对师父的誓言在贫困中坚守,而当初千方百计送他去学唢呐的父亲已经嫌弃他不切实际的摆弄,他的母亲整天在发愁他的终身大事。

电影中最能表现唢呐工艺不能坚守的无奈一幕是,天鸣的二师兄拒绝天鸣的演奏邀请准备出门打工,被焦三爷连人和行李打翻在地。二师兄一边跪着一边把衣服装回行李袋,却被焦三爷用脚踩着不断阻止,一攻一守之间,藏着无尽的现实悲叹。那是电影中最精彩的一幕,无需话语的言说,生活的无奈和苦痛一览无余。在焦三爷与二师兄焦灼的期间,屋中一位卧病的老人双眼张望的惆怅更是将悲剧推到极致。人到中年的二师兄不到万不得已,怎会离开他相陪半生的唢呐呢。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教科书里被奉为权威,其实在生物学界一直饱受争议。消失的东西一定有其原因,但是这个世界越来越证明优胜劣汰的粗暴可笑。最可悲的是,焦三爷眼睁睁看着唢呐传统被消费主义侵蚀,却在行将就木前看着他一生的坚守被非遗保护的名义再一次消费。

天鸣的二师兄在城里打工失去了一根手指,了却了此生与唢呐的最后缘分。最后焦三爷的坟前只有天鸣一人孤独的吹奏,那也算是践行了焦三爷对天鸣的教诲: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

本帖内容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海阳 :背影——读小说《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黄河岸上不能没有唢呐”
《百鸟朝凤》:为没落的传统技艺献上一曲
《百鸟朝凤》:传统衰落深刺痛,唢呐声动放悲音
鸟啼花落人何在——《百鸟朝凤》观后
让人尊敬的民间艺术——《百鸟朝凤》观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