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关于中国思想史课程的一点反思:现在读先秦之后的儒家思想家的思想观点,因为大多基本上是承袭先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根据时代变迁的需要,或是重新解读,或是融入新的内容,但自我感觉总是跳不出原先的思想框架,所以,现在每次读后来的著作,都会感慨要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其实最重要、最值得和最应该认真研读的永远是先秦思想家的著作,四书五经、孔孟之学,至于先秦之后的儒家思想基本上都可以看作其注脚,所以,至少在现在的我看来,学完一学期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课程,如果连最基本的《论语》《孟子》都没有认真完整地研读一遍的话,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说得好听一点的话),比如我自己。

关于陆九渊和本书

1、没有注解的文言文对我来说依旧是座大山,所以选读了部分原著,最直观的观感是陆九渊对孟子心性之学的继承和发展,书中大量引用孟子的论述,尤其在其核心的本心论上,同样是从孟子的思想引申出来。

举例:“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卷十一《与李宰》)

思想来源:孟子:“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谓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2、核心思想:发明本心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千万世之后/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理之所在,安有不同?”。(我竟然读这本书才第一次细致的了解“宇宙”二字的具体内涵,包含的空间和时间上的无限。)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卷二十二 《杂著》)

陆九渊对本心的定义:仁义为本心。“仁义者,人之本心也。”“仁即此心也,此理也。”“仁,人心也,心之在人,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草木异焉者也。”

与孟子不同:陆把心提高到本体的高度,认为“仁即此心也,此理也。”

心即理:仁义礼智就是理。

本心的性质特点: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人所固有,非由外铄,陆也认为,本心是超验的、先天具有的,不论什么人,即尧舜等圣贤或平民百姓都是一样的,因此,“人人皆可为尧舜”

一般人不能成为本心明盛而纯善的人,原因是一般人“本心”放失。

3、发明本心的方法:

人在富贵利达的诱惑下,在习俗的熏染下,在私意的蒙惑下,在权势和名分的威逼下,“本心”就不易发明,因此提出要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激厉奋迅、冲破罗网、焚烧荆棘、荡夷污泽”(卷三十五《语录下》),在立志知本的基础上,通过讲明、辩异、省察、剥落、存养、浸灌、鞭策等内外工夫,使“本心”得以“发明”,善道得以发扬,使道德主体在内心挺立起来。(参考自代序)

4、修身

“自谓知非而不能去非,是不知非也;自谓知过而不能改过,是不知过也。真知非则无不能去,真知过则无不能改。人之患,在不知其非不知其过而已。所贵乎学者,在致其知,改其过。”(卷十四《书· 与罗章夫》)

此为心学改过迁善的要义世上未有知而不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此非真知

总体上,陆九渊的心学强调人的自觉、自得、自成和自道,是一种高度自律的道德主张,从其最根本的人性论上也间接地决定了这一要求的高度。

最后,从根本的人性观上看,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但不同读者总是带着自有的不同的成见或偏见去认识和看待一些观点和意见,所以,从人性观上,自己并不赞同性善说,从为学或是格物的具体方法上,也并不倾向于“顿悟”这一体悟本心的方法论。不过内容上我也只读了很少的一部分,所以评价难免掺杂着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宋05-陆九渊心性一物的思想
【名家论孟子】(12)陆九渊:因读孟子而自得之
胡赳赳:陆九渊心学大要
陆九渊心学“格物”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
【心学开山之祖陆九渊】影响王阳明一生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