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人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文:老猫在村里


    苏东坡的最后一次盛宴是和好友米芾吃的,吃后没几天,他就因为肠胃病,加上内热,离开了人间。

    那是在常州,老苏人生的最后一站。此前,他似乎有预感,为了吃,可能要泼出性命。那是他刚到常州,当地富户就请他去吃饭,吃的是河豚。富户家有个上好的做河豚的厨子,想让苏学士评价一下。河豚上桌,众人躲在屏风后,想听老苏说些什么。可只见老苏埋头大吃,一言不发,吃得干净之后,抹了抹嘴,说了一句话:也值得一死。
    
    实际上,他还有首诗,关于河豚的:竹外桃花两三只,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有人附会,说苏东坡很讲究吃喝养生,从这两件事情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吃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满足口腹之欲,又何必增加那么多包袱。

    苏东坡为什么到了常州就大开吃戒呢?那是因为他刚从海南回来。倒霉的老苏一生三次被贬,最远的一次就是海南。宋代不杀文人,到荒凉的海南岛去,应该是最严厉的惩罚了。苏东坡抱怨:“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甚至还遇到了粮食短缺,老苏不得不开始科研,科研题目是“阳光如何止饿”。一旦回到江南,能不大吃吗?但即便如此,苏东坡还是在海南发现了美味,跟当地人学会了吃牡蛎。本来看着都害怕,吃进去,才发现这么好吃,苏东坡叮嘱儿子:“吃牡蛎这事,千万别传出去,要让朝中士大夫知道了,肯定争先恐后来海南,那咱们就吃不上了。”

    其实那个时候的苏东坡,早就没心思和朝廷里的官员们斗心眼,只是特想回老家隐居。可朝廷不答应啊,非要起用他,一用就得罪人,就被贬。刚开始不是贬海南,是岭南惠州。老苏在岭南吃得爽,来了几句:“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朝廷一看,不成啊,他过得不错,不能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于是,就海南儋州了。

    上一次被贬,是从湖州太守任上直接抹成黄州团练副使。同样也是食物短缺,害的老苏自己在东边山坡上开垦荒地,种粮食种菜,所以落了个“东坡”的名号。那一带的人不爱吃猪肉,苏东坡就精心烹调,把猪肉做得好吃,据说这就是“东坡肉”的来历。关于“东坡肉”,一直有公案的,四川人说是苏东坡在眉州发明的,湖北人说是在黄州发明的,浙江人说是他在杭州发明的。其实还是黄州更靠谱些,老苏眉州人,可致仕后没怎么回去过,而杭州太守时间靠后,那时东坡肉应该已经出名了。恰恰是在黄州,他大搞猪肉宴,当时传说陕西汧阳猪肉好吃,特意派人去买两头。宴席一开,大家大快朵颐,纷纷称赞汧阳肉就是不一般,老苏最后揭底:“你们上当了,这就是隔壁肉铺的猪。汧阳猪我是买了,可半道上逃跑了,哈哈哈哈……”

    老苏著名的打油诗《猪肉颂》也是在黄州写的: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诗,就是东坡肉的做法。

    苏东坡发明的吃食很多,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羹,他也写过做法,就是用白菜萝卜之类的汤汁蒸米饭。后来的传说就多了,有东坡鱼、东坡虾、东坡猪头、东坡豆腐什么的……有的是他真做过,有的呢,就是后人硬贴的。但不管怎么说,“东坡”二字,成品牌了,不只是文学品牌,还是餐饮品牌。

    每次被贬,苏东坡的烹调才能都会来一次大爆发,以至于他写下了很多歌颂吃喝的诗文,比如《菜羹赋》、《豆粥》、《鳆鱼行》、《酒颂》等等。人们总念叨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其实他后面还有话呢:“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时间倒推到苏东坡刚出生的时候,那时候家里穷,只能吃白米、白萝卜、白盐做的三白饭。可能就是因为小时候吃得太寡淡,才让苏东坡变得很馋,很爱吃,后来他写《老馋赋》,道:“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这气派,真豪放啊。

    正是因为以好吃贯穿一生,让老苏总觉得生活充满希望。不管人生沉浮,到哪里,就吃在哪里。难怪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夸他:“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钩沉:苏轼赌命去吃饭
古来“吃货”第一人,东坡美食知多少
吃货苏东坡的美食哲学:不会做红烧肉的哲学家不是好词人
人生当学苏东坡,即使贬谪流放的生活也能过成舌尖上的中国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苏东坡与他的美食/任青春
流于唇齿间的香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