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接风”(一)——(四)
人的小时候,对动物都感兴趣,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特别喜欢!一说起它们来就会摆出欢天喜地,手舞足蹈的样子。会说小狗“汪汪汪”,说猴子的灵活调皮时会用小手抓自己的头发;说长角的水牛力气大;说老虎的凶猛时张嘴“啊呜”;会用恐怖的眼神说大象的腿像柱子;说飞奔的马儿嘴里还会“嘀咕噜,嘀咕噜”的发出声音来。总之,没完没了!

    没准,父母亲高兴了,说: 只要不闯祸,好好读书,就有奖励,带你们上动物园去。哈哈!这可是很大的喜讯了,也是最大的奖励了。一定会特别高兴,特别激动。得激动好几天呢!于是,掰着指头数日子,不闹,装乖。好容易熬到了出发去动物园的那一天。带着发狂一样的心情直奔动物园而来。进入宽阔气派的大门,走上幽静的石子路,面对碧波荡漾的宽阔的散发着淡淡雾气的湖水,以及飞鸟盘旋,树木茂密,葱翠欲滴的假山,却视而不见。直奔猴山而来,看那些红脸红屁股的大猴子和一刻不停的跳跃打闹的小猴子。将大把大把的时间和所带的干粮都扔在那里了。末了,看了打盹的老虎;高大的大象------它们已从室外回到了很臭的馆舍里了;远远的望了一下马啦,牛啦,骆驼啦。就匆匆的从地处农村的动物园赶回家了。腰酸背疼的大人还要抱着睡着的小孩。却从来没有一次是玩够的。有时,特意想去看马,看它们如何吃草,如何撒尿,如何撒开四蹄矫健的飞奔。结果都是令人非常失望的。只能隔着铁丝网,远远的看见几匹零落的马,漫无目的懒懒地走着,有的干脆呆呆的站立着,既不吃草,也不喝水,连身上的虫子也懒得用尾巴去扫一扫。尽管如此,还是爱看!流连忘返!

    人们从小喜欢动物的天性,可以维持很长很长的时间,甚至一生。

    刚来到安徽农村,什么都感到新鲜,啥都好玩。从火车上下来,出了异常简陋的砀山火车站。又走过了中间淌着黑水,狭窄而脏乱不堪的站前路。路的两边小店门前搭着用竹竿支撑的歪斜的破旧而肮脏的雨棚。在去砀山果园场的路上,已看见了三匹马拉着的,马蹄“嗒嗒”敲打路面和套具绳索“零朗”作响,并有着两个汽车大轮子的马车。还有牛拉的慢悠悠笨重的牛车和毛驴拉的小板车,见人坐在小板车上一颠一颠的,不知是难受还是快活。然而,近距离看到骡马和牛羊还是在马棚。当然果园场各连队,都有养着不少牲口的马棚。

   马棚,它镶嵌在茂密的果树林之中,一边靠着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的大路边。它一般占地约200公尺见方。四面盖起平房围成一方形圈,有一面留有两间房宽度的缺口,就成为了马棚的出口,两扇用树杆木板和铁钉连起来的栅栏式的大门把守着它。它是一个院落,中间是一块很大的场地上,堆放着象小山一样的干草。还堆着一垛垛盖着土的粪堆,正在发酵着,时时还会冒出刺鼻的青烟来------。

   马棚里坐北朝南最好的一排房子里,养着十几头马,牛,骡,驴。还有猪羊等等。里面有一排一个个用整块石料凿成的马槽,架起马槽的架子的上端常年挂着点亮着的油灯。喂牲口的人们都住南边朝北的房子,那里晒不到太阳。他们常年熬夜,个个眼中布满血丝,红红的。马无夜草不肥嘛!这些骡啊马啊牛啊,可是整个连队的宝贝。是不可或缺的劳力和运输命脉!它的重要性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并且带着希望,期盼和依赖。拖拉机?有。那台崭新的手扶拖拉机像观赏品一样供着,养着,看着,仅此而已。没法子啊,缺油,缺配件!于是一时马车就是连队对外界的最可信最可靠的,也是唯一有效的运输工具了。连队的生活物资和生产物资,一切的日常用品都要靠马车去拉回来,粮食,油盐,药品,就连人们每年回家探亲,去砀山火车站也要靠它拉去。于是,赶马车的车把式就成了抢手的工作和显眼的公众人物了。


“接风”(二)

(2011-03-07 21:21:33)
   马棚一般得连长亲自来管。令人尊敬的连长,的确是整个连队的家长了。大伙儿都听他的,信他,服他。他中等身材,黝黑健壮的肌肤;长方脸,轮廓清晰;两眼炯炯有神。一身军装,军容仪表齐整。说话大嗓门,走路生风,常常一路小跑,俨然一色军人作风。

   他是淮北人,果园场有名的实干家,老黄牛。不论拉车,挖沟,跑茅草,只要见了就会一起大干一场。一次,我们正开始挖沟,只见他脱掉棉衣,拿过铁锨,靠在肩上,腾出双手,用嘴对着两个手心,用力吐了两口唾沫,两手一搓,抓起铁锹就干起来了。就像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挖战壕的士兵。不一会儿挖了一个样子,“就这么干”他气喘吁吁的说道,“我要去马棚看看”。跳上沟,拿起棉袄,一阵风似的走了。他文化不高,平时话不多,一旦说起来却非常有哲理。只要一说话,脱口就来。比如:

    “不吃馒头(争)蒸口气。”

    “活着干,死了算!”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人活一张脸,馍蒸一口气,树活一层皮。”

       ......

       还有呢,可多啦!这些话经他用典型的淮北口音,大声的,高着嗓门一喊,就特别有力,传神。而且,入耳声声,叫人印象深刻,就像座右铭,使你很自然的就记住了。

      

   为了保障对外交通的畅通无阻,连队领导们都将很大的精力和物力花在了这里。连长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蹬蹬蹬”跑去马棚看一下,昨晚马儿喂的怎样?晚上睡觉前必须要去马棚,看到一切安好才回家休息。这事情其实上一级的领导,包括场部领导,县里各级领导也都非常重视的。确实,骡,马,牛一出生就要登记,报户口。死亡后则要上报,报到县一级。谁斗胆杀了牛和马,去吃它的肉是要被判刑的!这可真的,不可有半点含糊。连里就有因在饥饿年代,偷偷杀了耕牛吃肉,而被判刑的刑满就业人员。此人被判了三年,刑满后却不愿回老家,因为老家农村的生活比之果园场更为不堪。

   然而,淘汰老马老牲口,养育小马小骡子的任务也在不间断的进行着,为下一代的马车做准备。不然,到驾辕的老马拉不动了,整个连队的境况就惨了。只能去兄弟连队借用会驾辕的骡子了,这可是最难的事情了,叫谁都不愿意借的。生怕自己幸苦熬夜喂壮的骡马,让他人不知好歹的给跑坏了,养马人心疼啊!

 

 

   清晨,太阳刚刚完整的探出身来,树叶,小草还带着露珠。小鸟欢快的在树上叫着,飞着。

   大家情绪饱满,整队出发,去果园劳作。刚到连队不久,一切新鲜,去干啥活都不太明白。只顾整齐列队向前走去。女生排走在最前面,后面紧跟着男生排。领队喊着口令,步伐整齐,脚板拍地狠狠地。“嚓,嚓,嚓。”一路走来。转眼来到路口,对面就是马棚。“一,二,三,四。”领队的喊道。回应也是“一,二,三,四。”神气十足,声音十分响亮,响的有些过分,有些恶作剧。

    突然,从马棚窜出一匹马来。“哒哒哒”“哒哒哒”直冲人群飞奔而来。这是一匹漂亮的马,膘肥体壮,毛色发亮,通身上下枣红色,头部的鬃毛色略深,整齐飘逸,十分神气,人见人爱!这马脾气十分暴躁,谁胆敢惹它骑它,立刻,瞪起眼珠,打起响鼻,扬起后蹄,朝你踢来。然后,乱蹦乱跳,不顾缰绳的束缚,直累得鼻孔气喘声声。因此,难以驯服用以驾辕。

     话说前边的女生,看见那马不管不顾径直向着人群狂奔而来,吓得乱作一团,大声尖叫起来。眼看就要撞上了,有人喊道:“快闪开!”哪里来得及!那马已到跟前。在不到一米的地方,只见它一声凄厉的嘶叫,抬起两条前腿,立了起来,落地后扭头一转弯顺着大路奔去。虽然,没伤着人,可惊魂未定的人们却清楚的看见,马肚子底下露出了一根肠子,有两尺左右,鲜红鲜红的。它跑起来肠子拖在地上,沾了不少泥土。“不好!”“肠子掉出来了!”有女生尖声大叫起来。赶紧跑去报告连长。

   连长赶来了,只见他急得满脸通红。那马却已跑没了影子。叫通迅员赶快打电话,让场部兽医赶紧过来看看。通讯员抱着电话机“哗哗哗”一阵猛摇,电话到底没打通。这电话机是宝贝又像一捣蛋的小孩,平时还能勉强通话,伴着很大的杂音,紧要关头就别指望了。连长大声说:“别摇了!骑自行车叫去!”通讯员骑车走了。

   这边被惊吓后凌乱的人群从新整队,仍向果园里走去。大家虽然拿着工具各自干活,可心里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那马的肠子怎么会跑出来呢?那肠子都掉出来了,那马还能活吗?怕是性命难保!休息时大家议论纷纷,不知就里。


“接风”三

(2011-03-15 00:00:33)
   通讯员走后连长转念一想,“不对呀?”“马棚咋没动静?出了这么大的事,也没见人来报告?”不免心中有气。

   急忙,气呼呼“蹬蹬蹬”一阵小跑到马棚询问。见有个喂马的在马棚外的路上,正忙着找马呢。劈头大声问道:

   “怎么回事?”

   那喂马的用布满血丝的有些恐惧的眼睛,看着连长。战战兢兢的呆着,半天才胆怯的说道:

   “报告连长,你看这事情,嗯------。正配着呢,好好的。谁知道听见外面传来巨大的响声,突然间那马就惊了。我,我,拽着缰绳,拽不住。竟让它跑了。你看,唉!这可怎么好。我,我拽不住它,我------。”他结结巴巴,边想边说。

    “怎么搞的,干什么吃的!赶紧找去!看好喽!”

   连长看着那张哭丧脸回道。

     那喂马人诺诺连声,低头转身走了。

   他暗暗的长长舒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了。

    

     中午,大家知道那马没事,十分奇怪!特别是走在队伍前面的女生,看得真真切切。于是到处打听,都说不知道。去问连长,也是吱吱唔唔,像没听见似的,惶顾左右而言他。说是,“没啥,一匹受惊的马,别问啦。”“以后,开会我要说的,马喜欢安静,去马棚千万不可大声叫喊!”

     可是 人的强烈的好奇心,如何能消除的了!他们似乎对牲畜更感兴趣了!

   大家问多了,听多了,也就知道一些,好像与马的习性有关。只是懵懵懂懂,更不知道那“肠子”是怎么回事。都知道肚子里装的就是一包肠子,就像一只鸡,一条鱼被破开肚子后看见的都是肠子一样。既然都不知,知道的也不说就别问啦。在农村未知的事情太多,也不仅仅这一件。于是,渐渐的就淡忘了。

    当然,不了解的也好,淡忘了的也好,都知道这里面一定是有故事的。明白的更是神秘兮兮,想着生出一些事端来。

     此后,有知道的人看见这匹枣红马,就会学着女声恶作剧的尖叫道:

   “肠子掉出来了”!

   随后都会禁不住,“咯咯咯”,“哈哈哈”,大笑一通。似乎以此要发泄一番,发泄最原始的狂野,发泄出内心的郁闷,焦虑和不平!自我陶醉一番开心一番。就像一个捣蛋的顽童,用弹弓打碎了窗玻璃,还要看从窗户里探出的怒气冲冲的,又有些惊恐的脸神。然后才大笑着四散逃去。

 

     果园场的果树林一眼望不到边,一片片碧绿而茂密。可她几乎不长青草。连队喂牛马用的和越冬储备的主饲料------干青草,是在集市上收购的。夏末的星期天,天气晴朗。正遇上赶集,那地方叫权集。经连长批准,同意出车,去收购干青草。

   在马棚,老周将三匹马套上了,前头两匹,后一匹驾辕。它是连里仅有的一匹会驾辕的瘦骨嶙峋的黄色老骡子。透过失去光泽的皮毛,似乎能看清它的根根骨头,瘦的如同一具马的骨架。马脸筋脉清晰,眼睛大而突起,像是神气十足。他默默无语永远也不会说出自己的感受来。巨大的马车车辕架在它的身上显得那样力不从心。同去的不但有会计,保管员。还有去集上买些东西和看热闹的年轻姑娘们。第一次坐马车好奇心占据了大半,却嫌脏都不愿坐马车的前端。会计,保管员是老乘客了,她们坐得靠近马屁股很近,能看清那马屁股和尾巴上粘着的粪和它的颜色,以及抽搐的肌肉,摆动的尾巴和闻到散发出的气味。

   老周,是就业人员,上海人。年轻时捣蛋。据说在街上撬了一块铜牌,这在当时也不算啥大错,被送进了派出所。等到家人来领人了,却被告知,已经稀里糊涂被送去劳改了,从此,音讯全无,那个年代哪里去找。这也许是他后来能被分派去赶马车工作的原因之一吧。

     他个子不高,瘦瘦黑黑的脸,健康壮实,是个聪明人。做事又极为认真肯干,乐于助人,他为人随和,敦厚实在,却不善言辞------。人们想要从县城稍带点啥物件,没有二话,件件办到。因此,在连里口碑很好!

     他学得一手驯马,驾驭马车的技术,没说的,绝对一流。

   长期的安徽淮北生活,使他说话的口音完全变了。变成另一种含混不清的不易听懂的,南方口音的淮北话了。     

   集市------就是公社一级政府所在地。淮北大地逢五逢十有集市。到了那一天人们带上货物纷纷前往,一时热闹非凡。说是集市,其实就是在一个大村庄的边沿,整一块宽阔平整的长方形的泥地。它的两头有小路,通向各个村庄。空地的北边建有一排两三栋连着的大屋子,每间大屋子各有三个门。它的底部是红砖,上部是用麦草和泥砌成的泥胚墙;墙厚窗小,黑瓦黑门,坐北朝南;望去黑乎乎的,这是商店。几乎与农家的草房没什么两样。供应的是日常品,油盐酱醋,烟酒饼干,衣服鞋袜,花布床单,农用器物,农药化肥,还有打马掌,补铁锅,修农具的铁匠铺等等。然而,在这个极普通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令所有城里来的青年男女为之兴奋不已!


“接风”(四)

(2011-03-22 21:00:16)
   是个啥秘密?就是能买到城里凭票供应的紧张物品,并且,不用票!买香烟不用烟票,买饼干不用粮票,买纯羊毛的毛线不用工业卷。最诱人的还是买全棉的床单,大被套竟然也不用布票!这在七十年代的城里简直匪夷所思!那时要想添置一床被套,用去全家一年的布票恐怕还不够,于是全家人一年就不能添新衣服了。农村庄户人,即使结婚生孩子,也只有少数人享用这些物品。在缺乏购买力的地方,这些紧俏物品自然就成了摆设。于是,集市对他们的吸引力似乎更大了。   

    马车沿着弯弯曲曲有些坑坑洼洼的小路,向前移动。赶车的老周,坐在马车的最前面。眼望空无一人的前方,两手拢在衣袖里抱着竖直的马鞭,悠然自得,任由老马一路慢慢走来。黄河故道上的农村,四周满眼都是起伏不平的黄土地,宁静,旷阔。远处几棵稀疏的小树点缀其间,微风轻轻地吹着。转眼来到集市。

   看去黑压压熙熙攘攘的,一番热闹景象!人的嚷嚷声各种动物的叫声和打铁的“叮咚”声混杂在一起。高音喇叭播放着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迎来春色换人间------”。两边一溜排放着物品,中间留出路来。天并不太冷,可老乡们几乎都穿着黑布棉袄,敞露着骨骼清晰的胸口。好像他们只有这一件出门的衣服似的。整个集市看去没有其他色彩和亮点。他们有的站着,有的席地而坐,有的拿着烟杆抽着旱烟。物品的排放很有秩序,就地放在各自的面前。让我们挨个的浏览过去。最前端的是用布袋装的一袋袋粮食,竖着敞开了袋口。有玉米,高粱,大豆,麦子,红薯干片,还有各种粉状的做糊糊汤用的粮食;也许是喂牲口用的精饲料。后面紧挨着的是各种蔬菜,白菜,萝卜,冬瓜,大茄子,青辣椒和红的干辣椒以及一堆堆黄褐色的粉条。再后面是各种农具,铁器,锅碗瓢盆。还有粗布,麻绳,长长的一捆捆用来搓各种麻绳用的麻线。再就是桌子板凳和杂用的木器家什,柳条编制的各种大小的筐和背粪用的背筐。接下来是鸡鸭鹅各种禽类。最后,留有一块较大的空地,才是最大的猪牛羊马市场。它的前端摆着的是放在框子里的小猪,小羊,小鸡,小鸭。最后面的场地上,有零散的栓在木柱上和树杆上的牛马骡驴。不时有人扳开牛和马的嘴看牙口,有的两人在拉着手,手上却盖一块粗布,粗黑的脸上两眼目光炯炯,像是在玩一种游戏。要知道他们正在默默无声的谈论价钱。沿着集市一路走来,马车到最后边找空地停下来。放下木槽子,把马喂上,就等着了。其他人各自四散开去。当然,他们的大多数是直奔那黑洞洞大门的商店而去的。不仅如此,还有店门前支起的那口大锅,香气扑鼻。锅里煮着羊肉,羊杂碎,羊头,沸腾的奶白色的汤漂着油,十分诱人。另一口锅里还有那种,个头挺大的油煎成金黄色的粉丝包。来一碗羊肉粉丝汤,四个油煎包,就着脏兮兮的小桌坐着小凳,那叫一个美呀!这是人们的最爱,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天下美味!

   上几回,看到果园场马车来了,就有老乡一家一户的把干草送来。今天却有些异样,奇怪了!一直等,没人送草来。大家渐渐地失去了耐心,日到晌午,仍然如此,没草!马车空空的。眼看赶集的人收拾物品一个接着一个散去,老周更是纳闷,急得四处打听,说是前几天刚叫人收走了。郁闷啊!白跑一趟。唉!回吧,改天再来。当他回到车旁却又呆住了。怎么这许多人呢?看马车上已坐得满满当当,车下还有人站着。他们是走着来赶集的同一连队的人。看见马车来了,自然高兴,纷纷的坐上车去。此时,会计和保管员仍站在车下,担心的对老周说道:

 我们都走着回去吧?”

   好心的老周却说:

  “都上吧!没事的!”

   接着安排一下坐车人的位置,调整好马车的重心,拉着满满一车人就上路了。黄河故道的路,村与村,村庄与各集市的路,是土路,仅一辆马车的宽度。这是机耕路,路上基本没人,偶尔有一辆板车经过,远远望见会在较宽的地方停下,等你过去。路两边挖有浅沟,没种树,望去一览无余,不久前收了麦子的田地空旷而平静,远远望去有一辆“东方红”牌的大型拖拉机,在犁地。“突,突,突”发动机的声音隐隐约约的传来,也飘来了淡淡的泥土的气味。

   话说“人倒霉,喝凉水也塞牙。”返回的路上,恰巧遇见了一段,来时没有的搓板路。“咯噔”,“咯噔”。颠的车上的人坐不住,就像热锅里的炒豆。颠得肚子生疼,实在难受。有的就被颠下车去,自然最后边压车的人也颠掉了。老周感觉车头太沉立即跳下车来,心里暗暗叫苦,嘴里压着嗓子“娘的!”一声骂道,清脆又憋闷。这是他的口头禅,不知骂得是马,是人,还是这可恨的路。话音没落,那驾辕老骡子的后蹄和车轮一前一后陷在两道坑里了。坑不算太深,可有几条比后面的要深些。马车却硬是动弹不了了。老周着急,一挥鞭前头两匹马立即昂起头用力拉紧绳索,可怜那驾辕的老骡子一起用力向前,将马车拉出坑去。而出坑后车速加快,又一次下坑时的车速更快,老马跟不上,重心不稳前脚又让坑边绊了一下,两腿一屈,顺势就摔倒了。顿时,粗粗的两根车辕头部狠狠地插进路面的土里,将倒地的老骡子压得动弹不得。车上人大声尖叫,震得七倒八歪,有的被摔在地上,一时吓得不知所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说||找 马
铜车马的系驾关系
旧事新忆-坠马
马车
揭秘黄帝升天之谜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赶车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