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代 扬州盛世乐章之开篇
汉代 扬州盛世乐章之开篇

扬州日报  2014116

 

    西汉蝉形玉琀

    贴金箔彩绘神兽云气纹五子漆奁

    扬州曾历经数度兴衰,毋庸置疑,汉代是扬州鼎盛期的开篇。政治上,诸王侯与中央政权的明争暗斗使汉代广陵城成为郡县制与分封制搏斗的中心;经济上,吴王刘濞“开山冶铜、煮海为盐”,大大推动了扬州经济迅猛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国力昌盛;对外交流上,江都公主刘细君远嫁西域,促进了汉王朝与乌孙国的友好关系。

    穿越时光,今人沿着肌理清晰的城市格局与俯拾皆是的文化遗迹,回顾来自2000多年前的汉扬州踪迹。一位历史人物,一处文化遗迹,一份珍贵史料……丰富的历史信息拼出了一幅汉代广陵城文化活跃、经济发达、都市繁荣的画卷。 

    扬城四国见证汉代政权变迁

    寻踪 在扬州蜀冈古城遗址南缘的汉广陵王墓博物馆,陈列着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与王后墓葬。黄肠题凑和金缕玉衣,使得这个全国罕见的大型汉代墓葬,更为世人惊叹。黄肠题凑,结构细密。2000多年前,勤劳的工匠就地取材,以856块金丝楠木为构件,每块题凑大小尺寸都不相同,四面企口高低错落有序,全凭榫卯相连而成。黄肠题凑,俨如方城,生动地反映了扬州汉代的经济、建筑、工艺和生活水平。作为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金缕玉衣是最为直观的身份权位的象征。除了汉广陵王墓出土了黄肠题凑和金缕玉衣,2009年考古发掘的盱眙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园中,也有黄肠题凑和金缕玉衣。    

    讲述 “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兴盛期,也是扬州的第一个兴盛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高峰。”我市知名学者韦明铧介绍,汉代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与地方分权的分封制并存的时期,两种制度出现了深刻的矛盾。广陵是分封割据势力的重要据点。汉景帝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藩王向中央政权提出挑战,最终招致失败。吴王刘濞与其他王侯与中央政权的明争暗斗使汉代广陵城成为郡县制与分封制搏斗的中心。

    西汉时,扬州地区的封国主要有荆国、吴国、江都国和广陵国等,皆为刘氏同姓王。东汉时,扬州还有广陵国的封国,也是刘氏同姓王。“汉代皇帝把这么多亲贵的弟兄子侄封在这里,一是因为苏北不但是高祖的老家,而且控扼江淮,地理位置重要。二是这里沃野平畴,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农业、手工业发达。”韦明铧介绍。

    唐代以前,扬州城且均以汉代广陵城为基础。“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南朝人鲍照在《芜城赋》中,对扬州盛衰作了最早也是最生动的描写,这句话正是汉代广陵兴旺发达的写照。《汉书·地理志》云:“广陵为吴王濞所都,城周十四里半。”汉代的广陵城见证了西汉初年扬州的强盛,却终究在南朝时坍圮了。“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芜城赋》以清丽的辞藻和鲜明的对照,极写汉代广陵的繁盛和南朝芜城的破败,它除了文学上的成功之外,更唤起了读者对人间兴亡的无穷感喟。

    刘濞“煮海铸钱”首迎鼎盛

    寻踪 2009年沈家山发现的汉代夫妻合墓葬中出土了五铢钱。扬州铸钱历史久远。西汉后,扬州留下了大量铜币。历史上有三次铸币高峰,分别在汉代的仪征、隋唐时的磨剑池、南宋时的高邮,因此汉钱、唐钱、宋钱特别多。    

    讲述 西汉初年至东汉初年,今扬州作为封建藩国的封地,曾先后有荆、吴、江都、广陵等诸侯国在此建都,受封王侯达十六人之多。荆国、吴国辖有三郡五十三县,疆域辽阔。尤其是吴国,实力最强,国库富饶,国民富裕,有“歌吹沸天”的赞誉。这是扬州历史上第一次大繁荣,这种盛世的出现,要归功于励精图治,振兴地方经济的吴王刘濞。

    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封其侄刘濞为吴王,领有三郡五十三城,都城即为广陵。踌躇满志的刘濞,利用封地内南有铜山,东临大海,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条件,招回流亡百姓,招纳才士,“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致力于经济建设。史载,扬州城西北72里处有大铜山,仪征县西北20里为小铜山,皆为吴王铸铜之地。其时,天下铜钱一半出自广陵。在刘濞的政策鼓动下,设灶煮盐、垦荒种粮的海陵,盐、粮大幅度增产,随后增设了许多仓库,故得名海陵仓,闻名遐迩。为调运资源,加速发展经济,刘濞便从茱萸湾(今扬州湾头镇)开河直抵海陵仓(今泰州市),与邗沟相接。同时,在今宝应北面筑黄浦堰,用于平缓水势,以利航运和灌溉。得力于这些措施,广陵城商贾云集,百业兴旺,开创了扬州首次鼎盛期。 

    “刘濞一方面发掘铜矿,自己铸造钱币,另一方面煮海水变盐,又出口到中原,经过一年左右的经营,不仅官员们的收入日丰,老百姓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活。”韦明铧表示。

    高祖死后,刘濞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王国,与朝廷分庭抗礼,并发动了“吴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息后,汉景帝和汉武帝推行削藩政策,诸侯王势力范围逐渐缩小,然觊觎皇位者不乏其人。昭帝和宣帝在位时,广陵厉王刘胥为谋求王位,多次指使女巫下神祝诅,终因事发自杀。类似的悲剧在东汉广陵思王刘荆身上重演。

    琼花观见证道教文化扬州起始

    寻踪 位于市区文昌中路北侧的琼花观,始建于西汉成帝元延二年,原是供奉主管万物生长的后土女神的后土祠,现成了我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步入观内,由淮南节度使高骈于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所建三清殿、欧阳修所建“无双亭”和一座玉钩古井犹在。宋徽宗赵佶曾赐金字匾额将该观题为“蕃厘观”。“蕃厘”出自《汉书·礼乐志》“惟泰元尊,媪神蕃厘”,蕃指多、大,厘代表福气,蕃厘即多福大福。举世无双的扬州古琼花就生长在蕃厘观,因此俗称琼花观。

    讲述 “琼花观是一处道观,见证了道教在扬州的最早出现。道教产生于老子、庄子,它充分反映了古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韦明铧说,交通的便捷,区域的中心,人才的集聚,物产的丰富,文化的繁荣,都是汉代扬州繁荣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越是繁荣之地,人们会更为关注思想与精神世界。

    两千多岁稻谷种子

    折射汉代发达农耕

    寻踪 上世纪70年代,我市考古人员曾在邗江区甘泉公社发现一座大型西汉木椁墓,后称为“妾莫书”墓,该墓应是山阳王刘荆的家族墓。从墓葬灰陶罐内和陶灶的周围发现了一些种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后经过江苏农学院园艺系蔬菜教研组同志初步鉴定,这些种子为水稻、小麦、菠菜等等。

    2011年,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刘非陵园的考古过程中,考古人员也曾在规模宏大的墓葬中发现了稻谷、高粱、小米等植物,这些就是当时古人餐桌上的主食的原材料。    

    讲述 “汉初,西汉政府实行减税免赋、鼓励耕种、与民生息的政策,促进了楚汉战争后的经济复苏。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推动了广陵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表示,汉代扬州,地理条件有水有旱,五谷俱有种植。随着时光流逝,扬州地区的很多植物也顺应着“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比如楠木和高粱,在汉代很常见,到现代已不多了。

    “这些小小的种子,见证着汉代扬州的富庶生活状态。”知名学者韦明铧说,据史书记载,汉代扬州农产品中有稻米、小麦、高粱,果蔬中有菠菜、西瓜、芥菜等,至于牛、羊、猪等家畜,更是比比皆是。百姓生活富庶,家中建有米仓、谷仓。

    束家平说,从扬州考古工作起步以来,几代考古人在扬州地域内考古挖掘了数千座汉墓,除了种子外,还曾出土过铁质农具等,这不仅佐证了汉代冶铁技术的成熟,同时也见证了锋利的铁制品提高了农耕效率。 

    实际上,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特别注重农耕。汉代任职扬州的官员一向注重农业发展。汉代广陵太守陈登,就曾在仪征挖修水库,可灌田一千余顷,史称“陈公塘”。而另一位太守张纲,也曾在江都掘沟引水入田造福农业,被当地百姓称为“张纲沟”。随着历史演变,“张纲沟”逐渐成为“张纲”,至今仍是江都的一个地名。

    玉器、漆器工艺反映扬州先进工艺

    寻踪 1988年出土于邗江甘泉姚庄西汉木椁墓中曾出土一件西汉蝉形玉琀,以新疆和阗玉雕琢而成,洁白无瑕,光质茔润,具有极强的透明感。蝉头部略呈弧形,眼目突出,嘴角分明,弧线形的蝉翼覆盖着蝉身。蝉腹部刻有十二道弧形内凹的横纹,表现出蝉的有伸缩功能的腹节。蝉的琢磨工艺极其精良,线条洗练、流畅、挺拔,造型准确、逼真,反映了汉代琢玉技艺深厚的底蕴。

    上世纪70年代,邗江县甘泉公社发现一座大型木椁墓,该墓虽曾遭盗掘,但墓葬中尚存随葬品200余件,以玉器和漆器最为突出,墓中100余件珍贵漆器中针刻和贴金银箔漆器造型优美,彩绘工细,堪称汉代漆器的代表作。此外,邗江区杨庙乡昌颉村汉墓还曾出土过贴金箔彩绘神兽云气纹五子漆奁,堪称汉代漆器的代表作。    

    讲述 汉初,西汉政府实行减税免赋、鼓励耕种、与民生息的政策,促进了楚汉战争后的经济复苏。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推动了广陵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冶炼业、制盐业、手工业和商业也逐步走向繁盛。著名文学家鲍照在《芜城赋》中描述的“才力雄富,士马精妍”,反映了当时广陵城人丁兴旺、经济活跃、都市繁荣的景象。

    经济的繁荣使汉代扬州的玉器生产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同时,这一时期的玉雕技艺,也表现出雄浑博大、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对于邗江甘泉姚庄西汉木椁墓中出土的西汉蝉形玉琀,扬州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庄志军介绍,“琀为古代的一种葬玉,通常作蝉形,古人希望死后能像蝉那样高洁、蜕变,以求来世再生。”

    除了“汉八刀”声名远扬之外,汉代漆器是我国实用漆器制作的鼎盛时期,《盐钱记》载:“一文杯得铜杯十。”可见当时漆器的价格昂贵。资深考古工作者吴炜说,邗江区杨庙乡昌颉村汉墓出土的贴金箔彩绘神兽云气纹五子漆奁,堪称汉代漆器的代表作,这些都说明贴金银箔漆器工艺到西汉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为未唐代扬州发展金银平脱工艺奠定了技术基础。

    这些精美的漆器玉器,勾勒出了贵族家庭歌舞升平的生活图景,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欣赏品位,再现了扬州手工制造技艺炉火纯青。与漆器同属生活用品的还有铜镜,汉代是铜镜发展史上的高峰期,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有了很大的发展。

    文化高潮引发名人辈出

    寻踪 在扬州以名人命名的街巷中,若论年代,以董仲舒最为久远——距今至少2100年;若论数量,除了明代常遇春,就推董仲舒为多。在扬州老城区走一走,可以看到,纪念他一代儒宗地位的大儒坊(今北柳巷)、纪念他贤良方正身份的贤良街(今萃园路)、纪念他提出仁人正谊(义)国策的正谊巷,可见扬州人对董仲舒的怀念之深。而在历代扬州诗词中,写“董井”的不少于10首,写“董祠”的更超过20首。如今,扬州人已经修缮了董子祠,那座庄重的殿堂又重新肃穆在北柳巷内,追思着董子在扬州儒风流泽的日夜…… 

    讲述 在扬州历史上,董仲舒无疑是一个彪炳千秋的伟大人物。他提出的“独尊儒术,正谊明道”的思想,对于千百年来中华帝国的超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主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可以诠释为现代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思想先锋;他还特别倡导理义、道德,认为这些东西比实际利益更为重要,这种影响了东方文化长达两千年之久的价值观,其影响至今也无法忽视。

    当“素骄、好勇”的武帝之兄刘非任江都王时,武帝派董仲舒为江都相。刘非希望他像文种、范蠡辅佐越王勾践那样帮助他,董仲舒则以柳下惠忠君的事例说明了“正谊明道”的观点,并由此表达了忠于国君的志向。面对28岁傲才自负的刘非,年近不惑的董子以“大一统”的仁义礼乐与他坐而论道,终至将这匹野马匡正成尽守臣职、修身养性的贤人,一场一触即发的政治纷乱被他化解得无影无踪。 

    不仅汉武帝要感谢董仲舒,董仲舒也要感谢扬州,因为这里是他成功实践“三纲五常”课题的试验田。当然,扬州更要感谢董仲舒,因为扬州不但因此得以享受和谐安定的26年,而且得以享受扬州史上第一次普及性的儒学理论教育和道德建设的润泽。     

    经济的繁荣,也引发了扬州第一次文化高潮的出现。著名文学家枚乘、邹阳,就在扬州留下辞赋名篇。枚乘的《七发》,在汉赋中独创一体。《七发》,应认为是讽刺刘濞之作。是篇尤以描述扬州曲江“广陵涛”一段最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壮观,喧涛盈耳的美感,叫人心醉。

    此外,汉代的扬州还有两位很有名的女性,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传奇般的重要角色。江都公主刘细君,为了大汉的利益远嫁乌孙国,在民族团结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位江都王的孙女姑苏郡主,生下了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其中赵飞燕以其花容月貌和超人的才艺,成了中国古代女性美的典范。

    新闻链接

    汉代文物趣赏

    青铜卡尺是游标卡尺鼻祖

    1992年5月,扬州邗江区甘泉镇姚湾村发现了东汉早期砖室墓,在这座墓中出土一件青铜卡尺。这枚距今近2000多年的青铜卡尺,与现代游标卡尺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枚文物卡尺由固定尺和活动尺等部件构成。固定尺上端有鱼形柄,中间开一导槽,槽内置导销,可循着导槽左右移动。拉开活动尺,把器物放在卡槽里,就可以测量圆形器物的直径、器物壁的厚度。在活动尺和活动卡爪间接有一环形拉手,便于操作。两个爪相并时,固定尺与活动尺等长。使用时,将左手握住鱼形柄,右手牵动环形拉手,左右拉动,就可以进行测量了,既可测量器物直径,也可以准确测量深度等数据。 

    “从青铜卡尺的部件构成可以断定,现代游标卡尺是由汉代的青铜卡尺演变发展而来的。”市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庄志军说。据1973年出版的《英国百科全书》记述,游标卡尺是法国数学家维尼尔·皮尔在1631年发明的。而中国东汉青铜卡尺的出土,将游标卡尺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多年。“东汉原始铜卡尺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数学史和度量衡史提供了实例,弥足珍贵。” 

    铜阳燧见证汉代对太阳能的利用

    1988年,同样出土于甘泉的一件西汉铜阳燧则进一步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常态。这件文物高2.1厘米,直径8厘米,形似铜镜,燧面内凹,呈圆弧形。背面顶部中心饰三旋钮,圆形钮座,内区饰蟠螭纹,间饰草叶纹,外区为素宽唇边。

    “燧”为取火的工具,有“木燧”和“阳燧”之分。木燧即钻木取火的工具,发明较早。阳燧发明比木燧晚,又名金燧,是一种曲率很大的凹面铜镜,可利用日光取火。庄志军介绍,“该阳燧为国内仅见,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展现了扬州古代先民在利用太阳能寻求生存、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

    本报记者 孔茜 赵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扬州绘画史考述
【71】扬州游
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
扬州变迁(六)张纲古镇
江苏扬州地名由来
城韵·华章 世界地标上的通史扬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