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大运河》第五集首亮相 扬州成大运河城市缩影


《中国大运河》第五集首亮相 扬州成大运河城市缩影

2014-07-14 11:34中国江苏网-扬州

  中国江苏网7月14日讯昨晚10:00,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中国大运河》第五集,与之前的央视版相比,第五集是首次亮相。以《南来北往》为主题的第五集中,讲述了运河在改变国家经济的同时,为沿岸人民带来的富庶文化积淀。扬州作为南北文化的交汇中心,在第五集中亮相,“徽班进京”等文化盛事也一一呈现。

  镜头

  扬州成大运河城市缩影

  “12世纪的运河沿岸,矗立着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三座城市:杭州、开封、扬州,它们构成了运河最初的城市群。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人口比例迅速增长,而构成人口增长的主要是商人和城市手工业者。期间,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中产阶级。”

  伴随着缓慢的解说词,扬州再一次走进《中国大运河》的镜头。“扬州的早晨,古运河边的冶春茶社一如既往地热闹。大煮干丝、蟹黄汤包、千层油糕,再来上一壶香浓的龙井,扬州人一天的生活就此开始。”短短几句,将扬州人安逸闲适的一天尽数展现。

  “这是一个安逸而且享受的城市。”大运河开通以后,天下财富汇聚扬州,正是商人改变了这座城市。

  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带来了四面八方的味道,鲁菜的咸鲜、徽菜的酱香、浙菜的鲜甜……在这里五味调和,产生了新的味道,淮扬菜就此诞生;商人们讲究生活的品位,他们的住宅就变成了花园,来自北方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融合江南园林的精巧雅致,造就了扬州园林的独特风格;商人们喜欢热闹,天下的戏曲汇聚扬州,昆曲、徽剧、清词,这里是东方的好莱坞,是戏曲的梦幻之地。

  “明清时期的扬州,是大运河城市社会的缩影。”明清时期富庶的扬州经由一句话精准概括。

  揭秘

  “徽班进京”由扬州始发

  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财富的河流,更是浸润着民俗文化的河流。在大运河沿岸,无数文化得以滋养、繁荣,其中“徽班进京”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1790年,乾隆八十寿辰,天下戏曲应诏乘船北上赴京演出。“站在扬州的运河码头上,徽剧"三庆班"班主高朗亭没有想到,这次的北京之行,将会影响到中国戏曲的发展进程。”

  所谓的徽班不是徽州,而是由扬州来。当时,扬州有不少徽商聚集,他们雇了班子给自己唱戏,这就是“徽班”的由来。史料记载,乾隆八十寿辰,进京贺寿的地方戏班中,来自扬州的徽班三庆班崭露头角,引人注目。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徽剧广泛借鉴其他戏曲的曲目、唱腔、表演,经过不断的碰撞融合,最终在大运河的最北端诞生了一个全新剧种—京剧。

  扬州盐商想通过戏曲的方式取悦当朝皇帝,让皇帝开心之余,也让其看到了来自民间的戏曲艺术。进京献礼结束后,一炮而红的三庆班扎根北京演出。到了清嘉庆年间,其中的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声名鹊起,多年后徽班进京被公认为京剧发展的最初源头。

  “因为有了运河,才有了戏曲的传播;因为有了运河上的商业文明,中国的舞台更加多姿多彩;更因为有了观众,文化从庙堂走向民间。”除此之外,天津杨柳青年画、淮扬菜、扬州八怪、西湖烟雨等,都是来自运河的文化记忆。节目最后对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做了如下点评:“大运河改变了这些城市的风貌乃至品格,而这些城市也与大运河一起改变了中国文化。这正是大运河与中国文化绵延千载的不解之缘。今天,运河文化已生长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运河与中国戏曲传播
「永和话梨园」徽班之首的三庆班和北京西城
徽班进京
扬帆起航 | 重走千里进京道路,致敬百年京剧先贤——京剧《进京》创排
清代前中期繁华的扬州城
人文周刊·记录 | 一条大运河,从水路到戏路||新闻~江苏有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