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战中的民族企业家
抗战中的民族企业家
  刘国钧
  荣德生
  匡仲谋
上:范旭东 中:卢作孚 下:荣宗敬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然而,随着1937年全民族抗战的爆发,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结束了。在抗战中,中国的民族资本家不仅在逆境中奠基了中国的现代工业,也留下了实业救国的精神。

  范旭东:“宁肯为工厂开追悼会,决不与侵略者合作”

  范旭东是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奠基人,他先后在国内建立了多家工厂,在天津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精盐工厂,还开办了当时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永利化学公司碱厂,以及远东第一化工厂———永利南京硫酸厂。

  在抗战初期,永利南京硫酸厂就已能生产大量当时极为匮乏的化工产品。刚竣工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工厂改生产化肥为生产硝酸铵,赶制炸药,以供应军需。

  日本深知永利南京厂战时可以生产硝酸,于是一再要求合作。但范旭东和厂子的领导层发下誓言:“宁肯为工厂开追悼会,坚决不与侵略者合作。”日本军部无奈,出动飞机三次轰炸厂。

  在沪宁战争进入最危险的时候,范旭东痛下决心,命令凡是可以搬动的机器材料、图样、模型都抢运西移。笨重巨大无法移动的设备,则将仪表拆走,其余设备拆下投入长江,并布置全部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向内陆转移。

  范旭东决心为中国在内陆再造一个化工中心,为抗战提供最需要的军需物资。1938年7月,范旭东在四川自流井开办了久大自流井盐厂。同时,又在四川犍为县五通桥开办永利川厂。1940年春,范旭东经香港、菲律宾到美国旧金山采购工厂技术设备和深井工程设备,办理通过中缅公路线运到四川的运输事宜。他先后购买了货运卡车200辆,除运输永利川厂所需设备器材外,还承担了抗日时期部分军需物资的运输任务,正是在这条线路,成为支援抗战重要战略物资的生命线。

  荣氏家族: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

  荣氏兄弟,即面粉大王荣宗敬、棉纺大王荣德生,江苏无锡人。他们所创办的企业,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初创于1896年。至1931年,荣家企业已在上海、无锡、汉口、济南等地创办面粉工厂和棉纺工厂21个。1932年,荣家企业的日产面粉能力达10万包,这一数字约占除东北地区之外的全国民族面粉工业总生产能力的1/3;同时拥有52万余枚纱锭和5300多台布机,分别占全国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设备总数的1/5和1/4以上。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及之后上海、无锡的相继陷落,荣氏兄弟苦心经营多年的荣家企业蒙受巨大损失。1937年11月25日,日军攻占无锡,无锡的面粉厂被日军付之一炬,茂新一厂被日军抢走四万袋面粉,亦被防火焚烧,熊熊大火一直少了5天5夜。几个月的时间,荣氏在沪、锡和济南的14个工厂横遭日寇的毁坏和洗劫。

  个性刚强、视企业如生命的荣宗敬五内俱焚。他痛恨、悲愤、绝望,一病不起,1938年2月10日,含恨而逝。

  面对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荣氏家族牢记荣家的信条:世道变,但商道不变。从1939年到1941年这段时间里,他们借助上海租界重整旗鼓,尤其在这期间在上海租界所恢复的纱厂也得到发展。抗战期间,将面粉和小麦运出来给中国军队做军粮;入川后的荣家企业所生产的棉纱,全部用于抗战的前线。

  匡仲谋:抵制日货,筹建蓬莱国货市场

  匡仲谋,出生于无锡杨墅园匡村,少年时只身来到上海。由于善于经营,匡仲谋在业务上一帆风顺, 1926年,成立永宁地产公司。

  鉴于日货充斥市场,匡仲谋毅然决定将永宁地产公司所有的南市蓬莱路黄泥墙土地24亩,独资筹建蓬莱国货市场。1926年,蓬莱市场开业。由于提倡国货的宗旨符合民族工商业者的共同愿望,很快得到许多厂商的热情支持,纷纷向筹备处预订铺面,准备到蓬莱市场来设立门市部。当时的市场中心有两层楼的集贤楼酒菜馆、迎宾馆、茶楼、书场等,在南部还有跑驴场、锦秀阁等,东部有蓬莱照相馆、青年弹子房以及有1000只座位的蓬莱电影院(当时称蓬莱大戏院)。这个吃、穿、用、玩齐备的国货市场,在30年代成为南市商业中心。

  在蓬莱市场的全盛时期,匡仲谋还曾利用市场的西面,举办过多次国货展览。蓬莱市场开业10多年间,一直生意兴隆,各项营业收入甚巨,加之上海地产价格急剧上涨,匡仲谋已成为一位可以周转数百万银两的殷实户。在家乡无锡,形成与荣家对峙之势,流传过“南荣北匡”的说法。

  不料好景不长,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日军进占南市,第一把火就将抵制日货的基地———蓬莱市场焚烧干净,成为一片瓦砾。

  刘国钧与卢作孚:抗战烽火促成千里“姻缘”

  刘国钧与卢作孚都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著名爱国实业家。一个出生在长江下游的江苏靖江,一个出生在长江上游的重庆合川。抗战的烽火,促成了两位爱国实业家这段千里“姻缘”。

  “七七事变”后,日寇战机继“八·一三”上海轰炸后,又对江南古城常州进行轮番轰炸。刘国钧二十余载呕心沥血创建起来的集纺纱、织布、印染于一体的大成企业,几乎被摧毁殆尽。幸得重庆著名爱国实业家、被誉为“中国船王”的卢作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才为他解了燃眉之急。  

  1938年,临危受命担任交通部常务次长的卢作孚,亲自坐镇汉口,负责组织指挥长江大撤退,他的民生公司轮船也全力投入。在紧急抢运十多万吨军工器材到大后方的过程中,卢作孚主动替刘国钧排忧解难,利用民生公司的剩余运力,赶在长江秋冬季节还剩40天中水位期间,更是赶在日机大轰炸之前,将大成企业一部分从国外购进的纺织机械,经镇江拆运到汉口,后又撤运到重庆。

  两位实业巨子一见如故,达成了合作办厂协议。撤迁到重庆的常州大成纺织印染公司、汉口隆昌染织公司与卢作孚兴办的三峡织布厂,于1939年2月合组为大明染织公司。公司借鉴刘国钧在大成的成功经验,使布厂迅速闻名于大后方的市场,为抗战胜利和日后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时期的血与火,促成了两位民族实业家的不解之缘,更锤炼了两位著名爱国者的伟大民族精神。魏 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上海的痕迹(九十三,沪南、蓬莱电影院拆得实在没有道理(下))
【百年锡商】匡仲谋: 中国国货市场的先驱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绝不能忘记这四个人
他们被是万万不可忘记的人,一个是化工之父,一个抑郁而亡!
盘点民国时期各行业“实业大王”,他们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骄傲
[我是吕律] 我是吕律(系列连载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