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看这些晚清官员在老外眼中啥形象:李鸿章高大、英俊、有见识

西洋镜

(一百多年前漫画中的李鸿章)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说到清朝的官员,人们对清朝早期官员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到了晚清时期,提到这个时期的官员,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嗤之以鼻,因为这个时期的官员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多数是腐败、无知。而真实的晚清官员是否如此呢?下面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看看西方人接触过的中国官员在他们眼中的形象。这些官员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也有我们从未听说过的。

高大、英俊、有见识……——老外对李鸿章大人的印象是极好的!

李鸿章,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没有任何一位国家大臣的官僚生涯能像他一样充实和辉煌,他是洋务运动第一人,是实现中国近代化第一人,是为国为民第一人,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晚清第一人。就连慈禧老佛爷都称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不过,子也曾经曰过:“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这位中国人眼中的杰出老人在西方人看来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甲午战争期间,《画刊》记者享利·布理约瓦斯曾经有幸见过李鸿章:

我逗留于天津的时候,曾有幸见过李鸿章。他是赴法国全权公使李梅先生的邀约,来到了法国领事馆。李鸿章个子很高,身材颀长匀称,是我在清朝见过的身材最好的人。由于清朝有剃发的习俗,他的前额显得很大。77岁高龄的他依然精神矍铄,一双丹凤眼里透着敏锐的目光。嘴角垂下的花白胡子和下巴上的山羊胡子使李鸿章看起来有军人的风度,但从他的容貌中,看不到粗鲁、生硬或暴力的影子,反而给人一种慈善的感觉。看到他的样子,绝不会想到他就是那个战胜太平军的厉害人物。

1867年至1872年,一位名叫约翰·汤姆逊的摄影家在中国游历,期间在中国拍摄了许多精彩的照片,在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汤姆逊为李鸿章拍了人物照,并这样评价:“他是汉族最伟大的儿子,也是我遇见的汉人中最优秀的楷模。他有6英尺高,举止稳健而高贵,相貌极为英俊,眼睛乌黑而又具洞察力,嘴唇上有两撇深棕色的胡子,显示出坚定的决心。

(外国画家笔下的李鸿章大人)

下面这段《纽约时报》刊登的对李鸿章的采访,他的回答可以说既坦诚得体,又不乏幽默。尤其是关于引进外资和保障主权的看法很有先进性:

问:“尊敬的阁下,您已经谈了我们许多的事情,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您认为我们做得不好的事呢?”

答:“我不想批评美国,我对美国政府给予我的接待毫无怨言,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只有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在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而我只对其中一部分有所了解。”

问:“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百姓都接受教育吗?”

答:“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有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入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问:“阁下,您赞成妇女受教育吗?”

答:“在我们大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问:“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答:“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大清国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神圣的权力。”

问:“阁下,您赞成将美国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与他的家人)

答:“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爱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一份伟大的报纸必是文明精神的一种体现,而我们的报纸还承担不起这份责任。”

问:“阁下,请问您对您本人的画像出现在这个城市有何评论?”

答:“不怎么样,他们画得不像。”(摘自《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有教养、外交能力超群的卖国贼耆英

耆英,清朝皇室爱新觉罗的后代,在道光、咸丰年间位高权重。在中国近代史上,他与英国人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不但让中国损失了2100万银元,而且还将香港割让给了英国。也因为这件事耆英成了人人唾弃的“卖国贼”。但很人多也许不知道,耆英也为中国做过这样一件好事:香港的维多利亚城曾因英国当局接待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而成了一个举行盛大庆典的喜庆场所,而耆英的这次香港之行可以说是为中国跟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自由交往迈出的第一步。关于这次访问盛景的具体细节描写曾经占据了香港官方喉舌《中国邮报》上五个专栏的篇幅。我们从中摘取了一段《中国邮报》对耆英的描述,它体现了耆英高超的外交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养:

耆英的和蔼可亲和富有幽默感,高超的外交技巧和良好的教养,几乎无人出其右。他在宴会上谈笑风生,但又极有分寸。在他主动唱了一首充满激情的满文歌曲,为大家助兴之后,耆英主动跟屋内各个角落的人友好地打招呼,跟每一位女性宾客握手,并向其中的一两位赠送了香袋和佛珠等小礼品。

(清朝钦差大臣在香港的随行队列)

这位清朝官员的和蔼可亲和良好教养还集中体现在对待一位小姑娘的态度上,他把她抱起来放在膝盖上,亲切地打招呼,并将一件饰品套在她的脖子上。坐在旁边的一位已婚女士吸引了他很大的注意力,他吩咐一位随从去取来一块丝绸手帕,作为礼物赠送给她,并请求得到她自己的手帕作为交换。对方一时不知所措,耆英马上就解释说:“我不希望做出任何违背适当礼仪的事情。”对方立即接受了他的道歉,并且表示能够理解他的做法。

在直隶总督家中

《时报》的一位编辑成功获得采访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机会。他受到总督很有礼貌的接待,被邀请一起用餐,并享用了丰盛的甜点,包括各种水果、蛋糕、香槟等。质量上乘的雪茄也被呈了上来。下面这幅插图出自《全球画报》,从插图中可以看出,总督身后站着一名侍从,手里拿着一支燃烧的长长的火折子,用来为宾客点烟。显然,清朝越来越文明了。

(在直隶总督家中)

热情的大总办与大都统

1907年,在中国第一次举办了汽车拉力赛,其中的参赛者之一——“伊塔拉”车队在经过张家口时去拜访了当地的大总办与大都统,并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伊塔拉”车队随行记者吕吉·巴津尼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况:

这一天都用来社交了。中国官员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卫兵,还在全城发布了关于我们的公告。公告提醒张家口人我们到了,他们要视我们为朋友,我们没有敌意,因此他们要尊重我们。张家口人要给我们的车子让路,不要接近它,更不能碰它,因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灾难,违者将被抓起来,罪名日后再议。告示上盖着红色方形官印,张家口人聚集起来读着。我们应该向官员们致谢,所以去拜访了外务部大总办。他大权在握,掌管整个蒙古地区,也几乎掌管着边境,他叫戴萃。

大总办的家里展开着一面绣龙黄旗,他正盛装等着我们,绣花礼服,礼帽的顶珠五彩斑斓,尾羽垂在高贵的颈后,彩色佩带,缎面鞋子。他看到我们之后,热情地拱手,行中国礼。每个人都拱了拱手,鞠躬,互相问候,祝愿长寿,等等,这些都伴着玫瑰或茉莉味的好茶,还有稀奇的甜点,大总办用留着长指甲、戴着黑玉戒指的手亲自端给我们,这是对我们极大的尊敬。

(赛车手们在张家口进行了休整,所有的汽车都停在了华俄银行的大院里整装待发)

戴萃的考虑跟外务部其他官员相同,他问我们旅途中是否做了记录,沿途是否在观测什么。

“记录?观测?从来没有!”亲王说。

“在伊尔库茨克,”大总办问,“在伊尔库茨克,当然,你们会坐火车吧?”

“不。”

“可是所有穿过蒙古去往欧洲的人都在伊尔库茨克坐火车,”大总办惊讶地说,“很方便。10年之内这里也要通火车。”

拜访完大总办,我们拜访了都统,他是一位蒙古将军,北京的宫廷任命他掌管政府军——他权力很大,所有下级官员都要听命于他。张家口都统叫陈松。他住的宫殿像一座寺庙,四周红墙围绕,高高的旗杆上写着“府”字,与军旗和上有龙形图案的国旗一起招展。

又是绣花礼服,又是带有长长的红流苏的礼帽、顶珠、玉饰、尾羽,又是彩色佩带和缎面鞋子,热情地拱手、鞠躬、互相问候,香茶、美酒、甜点。

都统也对铁路感兴趣,如果铁路完全是中国人的,但他不喜欢隧道。他曾在汉口铁路坐过火车,因此他对事情的判断不全是外行—他消息灵通,而且可以凭经验判断。只要是在露天旅行,一切都好,然而一旦进入“巷道”,真是令人不悦。

(伊塔拉车的车手们在整理行装,准备踏上新的征程)

“但并不危险。”博盖塞亲王说。

鞑靼将军知道并不危险,但接下来呢?这种不悦来自黑暗。

“你就假装是晚上。”博盖塞亲王微笑着建议。

“啊,不是一回事。”都统陈松通过翻译,继续解释他的意思。他所描述的区别将遮盖着中国人内心的罩纱拉起了一角,流露出一点点东方人的敏感。

“夜晚的黑暗跟隧道的黑暗完全不一样—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夜晚的黑暗是甜蜜的,而隧道的黑暗是残酷的;……就像欢乐和悲伤的区别一样……夜晚的黑暗是开放的,隧道的黑暗是封闭的……”

结束了对不同种类的黑暗的讨论,我们回到银行,刚好来得及接待大总办的拜访。汽车跟官员同时抵达,附近传来了人们的呼喊,提醒我们官员来了。一大群人抬着轿子在士兵的护卫下,走进院里,大总办走了下来。他身着彩绣盛装,戴着紫晶项链,手持扇子。华俄银行顿时充满了缎面衣物的沙沙声。

大总办走出来的时候,想看看汽车。他极大地赞美了不用嘴就能吹喇叭的神奇装置,仔细地看着汽车前进后退,考虑到我们和我们的(欧式)住所,按欧洲人的礼节跟我们握了握手,然后就回到了他的轿子里。“出发!”“让开!”士兵们喊,举起了棍棒,队伍就离去了。

(伊塔拉车在蒙古的边界上停下来,稍事休息)

都统带着更为庞大的队伍来了。我们满怀自豪喝着茶水。出于礼貌,我们喝了一杯又一杯茶。夜幕已经降临,还是有很多人前来拜访,多利亚柯先生的茶炊像火车头一样一直运转。晚饭的时候鄂勒豪泰来了,他在外务部担任翻译官,可以说也可以写英语,但在与大总办会面时,没有机会将对我们的赞赏之情充分表达出来,因此他前来表达了。他穿着一件红色丝袍,像中国的红衣主教。他拿着贵重物品,一定要送给我们留作纪念。他给了亲王一个绣花大包,给了我一小包香草,就像中国人为清洁口气而咬的那些—闻起来像衣柜的气味,又给了埃托尔一个烟袋。鄂勒豪泰请求我们说他想坐一下汽车,我们同意了。我们这位正统的中国朋友似乎思想很自由,但在蒙古地区思想自由很危险:真实有效的“逐出教会公告”将违反者彻底摧毁!

这些官员只是代表了晚清官员的一部分,正如我们看到的,他们并不像许多网络上流传的清朝官员那样迂腐、肤浅、毫无见识甚至古怪。当然,这样的官员也并不是没有,只是没有流传中的那样夸张罢了。而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清朝官员到底是什么样子,还需要历史学家们不断地寻找和挖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清 李鸿章的书法
晚清名臣 | 李鸿章书法精选
晚清名臣李鸿章书法精选
晚清名臣李鸿章书法欣赏
晚清老照片:李鸿章弯腰驼背疾病缠身,衙门前犯人列队受罚
此人的人品远胜李鸿章,为官30年坚持不贪污受贿,为后世留下一宝贵财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