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巍作品欣赏

论画的标准与创新

倪巍

每一个体,无论是作为艺术家的个体,还是作为形式风格的个体,虽各有特征,但却都是从传统这棵共性的主干中抽枝发芽而出的,可谓大同小异。我们重视这些“小异”的价值,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变异,生长便不会发生,传统便不会积累而成。另一方面,正因为是重视,所以我们必须随时提醒自己,不能将这些变异孤立地看待。这些变异是个体和共性的大背景自然交汇的产物,实际上,它们本身并没有超越共性的范畴,而只是共性在某个方面或者点上的显现而已。共性投射于不同的材料,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于是便有了所谓的变化与创新。人与材料在各自本身的不断变化中互动,形成相互之间新的关系,是为创造。故曰:共性属于精神,个性属于材料;共性属于表现,个性属于接受。

早秋树色,纸本水墨,34cm×34cm,2014年

其实所谓新旧,本为一体,艺术中的“新”原本便存在,故艺术的创新并不在于推翻旧有的形式,与过去决裂,无须为新而新,只自觉以过程为主便是。国画中的创新,是一种“新生”的观念,即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自然生出新意,遂有别于所谓的“创意”。 画之本性,超于形式之上,而非指向形式,故其既不为了不变而不变,固步自封,亦不为变而变,以至于抛弃底线,自我取消。这是一种内部的超越,而非从外部追求形式更迭和否定传统。是故艺术之创新乃是向后看,是不同个体对于共性(小我对于大我)的分别体悟,是存异而求同。艺术的标准是行动的准则,是个体行为之于共性的符合程度。在艺术中,共性是差异的基础,它通过文化与遗传渗入个体,个体的因素最终又重新融合到传统中,如此累积,传统正如个人一样,时时更新,又时时如一。

秋江渔父,纸本水墨,22cm×45cm,2014年

画之标准之所以泛化,是因为我们没有从画本身出发,而仅仅停留在标准本身。于是误以形式风格的丰富性为标准的多样性,将材料的区别等同于标准的区别。画以视觉之形式论,便有无数标准。然而,标准这个词仅从字面上看便是具有唯一性的。所以,标准泛化的实质便是取消标准。事实上,被取消的只是一个广义的“画”的标准,亦即作为名词的视觉意义上的“画”。就此而言,绘画的去标准化有其合理性。误会在于,视觉的绘画观念,习于以形貌为标准,故以形貌之无高下,断定标准之无高下。形貌与标准,遂相混淆。“画”之本体被等同于广义而名词的“画”而同样被置于无标准化的境地。

小品1,纸本水墨,19cm×28cm,2012年

当下社会,崇尚所谓个性之张扬,并以标准之破坏为个性之创新。所谓个性自我,无非有别于人。然效果无尽,且多数又为画所不能及,故有所谓拓展取消之说,以求自由。如今不择手段模仿制造各种效果者极多,各是其是,人皆尧舜。当代艺术家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形式仅仅是由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决定的,如同丹纳所说:

“……每个形式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品。因为这缘故,每个新形式都要产生一种新的精神状态,一批新的作品。也因为这缘故,今日正在酝酿的环境一定会产生它的作品,正如过去的环境产生过去的作品。”

此论显然不错,然若艺术家完全接受之,却易形成难以觉察的立场上的错位:这是置身变化之外旁观变化得出的结论。所以,他们只见变化之现象,却不自觉于变化本身,不自觉于在变化内部时时努力,点滴积累,实实在在地推进着变化的自我的存在。他们没有将自己融入变化,发现自己在变化中的主动性,却反而将自己孤立出来,继而固化了自己,反为变化所束缚。他们为了变化而变化,所以为了形式而形式,并为这种“变化”找到了所谓时代性的理由。然而这恰恰不是变化,而是切换,因为其缺少的正是真正变化所需的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寄托自我的唯一载体。在绘画中,画家处于变化内部,融于变化本身,而观众看到变化的现象、形式和时代性只对他们有意义。

小品2,纸本水墨,19cm×28cm,2012年

柏拉图言诗、画之类为“模仿之模仿”,为下等;在中国,人曰画非高人逸士不能。虽同曰“画”,然在各自文化中所占之地位悬殊。西方之“画”,由下而上,是分析形式的手段;中国之画,自上而下,是对形式的生成。两者方向不同,故内涵亦截然不同,一为广义之“画”,一为狭义之“画”。西“画”重目的,过程亦目的;国画重过程,目的亦过程。目的者,物质也,精神物质化;过程者,精神也,精神化物质。国画之起点,西“画”之终点。西方之“画”,皆含制作之意,无论古今,似从未摆脱工具性之地位,譬如油画为公认之纯绘画,然“oil painting”中之“painting”显然绝无汉语“画”之形而上内涵,其或约略等于中国之“图”。格林伯格曰:

“架上绘画,挂在墙上的可移动的绘画,是西方的独特产物,在世界其它地方没有真正对应的东西。它的形式是由其社会功能决定的,亦即能够挂在墙上。为了欣赏架上绘画的这一独特性,我们只需将它的统一模式与波斯细密画或中国立轴画进行一番比较,它们当中没有一个能在独立于装饰的要求这一点上与之相比。”

小品3,纸本水墨,19cm×28cm,2012年

无独有偶,郑午昌亦有言:

“……魏晋图画,有为工匠所作者,有为士夫所作者。士夫所作,多讲习笔法,其迹多留传于卷轴;工匠所作,皆注重实用,其迹多附丽于工艺。自是以还,士夫画日以昌明,几视工匠画为不足齿;工匠画日以隐匿,至不以绘事自居,仅以为工艺上一种点缀品而已。”

足见中国之画,早具自觉而自脱于实用功能,亦不以单纯视觉表象为其本质特征。虽然晚近以来,西画自觉渐启,但此自觉仅止于画之题材形式,于绘画性上,未能彻底。反之,中国之“图”受“画”的影响,亦时时传达出无尽画意。所以,与其说是画因文化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如说是不同的文化对画的定义不同,故不同文化中的绘画实为外同而内异的两个概念。

水村图,纸本水墨,28cm×19cm,2014年

显然,所谓“画”者,乃是中国独有之概念。整体而论,真画在中国。中国画对于画与非画之标准的区分方式极具时间性意味。如无笔非画、气韵生动、解衣盘礴等,皆言作画之主体状态,而鲜以明确基于视觉之形式标准论。黄宾虹曰:

“面貌随时可变,精神千古不移。”

画之标准,在乎精神,不在面貌,若依面貌,则无标准。纯画非一基本之技术底线,其直接与精神人品挂钩,故实为至高之境界,此狭义之绘画标准。所以艺术看似无标准,实为标准只为极少数人所识,此其可贵之处,亦其垂绝难继之由。自古以来,能真画者几人?西方画家之高者,虽以形求画,而时见生意,其心力之强,不自觉间溢于形外,个别而言,亦不失为真画者。然却不能因此而否认西洋绘画观念整体上的空间化倾向。譬如渐修之比于生知,是文化使然,诚非个体所能左右。

游春图,纸本水墨,28cm×19cm,2014年

我国文化,恒重整一,故其绘画,终渐以文人之水墨为其主流。水墨材料之特性,最易将绘画过程暴露于外,无可删改,加而不减,与时俱进;其于材料构成上最为简单朴素,少到最为必要,而越多的物质铺垫反而越易有伤于精神之纯粹。故若强以画种整体而论,水墨写意最近乎纯画,然亦取决于具体的个人,下者局于形式,为水墨而水墨,为写意而写意。郑午昌言:

“画固有浓脂积粉而不伤于雅,淡墨数笔而不解于俗者。”

能至于纯画之境,则又不拘于材料画种,高者惟心与笔而已,自然合于水墨之性,便觉“水墨为上”,是为真写意,近于真画。

1979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美术学博士,师从王孟奇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讲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水墨缘工作室成员。

展览

2015年2015上海中国画作品展第八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美术奖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2014年第十五届海平线绘画——雕塑特别展2012年具象·那边——2012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个展:笔在当下2011年第六届上海美术大展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2009年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开放的表达——2009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三等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2008年上海水墨人物画艺术展中国青年艺术展(维也纳)

收藏

维也纳青年美术馆、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上海徐汇艺术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幻尘绘画之鼻祖•善旦
【关注】画家桑蕾·案边随笔
中国现代人物画珍藏精选
对绘画语言的探讨
这画,美醉啦!
现代文人画家杨光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