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素|哲学的价值是什么

哲学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应当研究哲学?在科学和实际事务的影响之下,许多人都倾向于怀疑:比起不关利害又毫无可取的辨析锋芒,比起在知识所不能达到的问题上进行论战,哲学比起它们来又能强多少?所以,现在就更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

读者们自然地想知道,哲学的价值是什么?以及哲学应该怎样被学习?这两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很多受科学以及其他实用学科影响的人眼里,哲学更像是一个无知与无用的闲情逸事,吹毛求疵的分门别类,以及对超越认知边界的知识地争论与探讨。

这些对于哲学的看法,一部分来源于错误地理解了生命的本质, 一部分来源于对哲学想达成的结果的误解。科学作为一种获取新发明的媒介,即使很多人对其一无所知,但仍认为科学是有用的。因此,人们鼓励对科学的学习,不仅出于对其学习者现实生活的考虑,更多地是希望利用科学来谋求人类的福祉。然而,哲学并不具备科学的作用。如果学习哲学除了对其学习者之外有任何帮助,那就是哲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那些学习者们的生活。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哲学价值根本的体现。

往更深一层去研究,如果我们探讨哲学意义的方法没有错误,那首先,我们应当在意识中去除自己对“实用主义”这个概念的执念。秉承实用主义观念的人,通常仅仅关注对实物的需求,通常认为人们仅需果腹,便已应满足,却忽略了精神食粮的重要性。如果人类的物质生活已足够丰盛,如果贫穷和疾病的存在率已被降至最低点,那离构建一个有价值的社会,还隔着许多需要被完成的事情。即使是在当今社会,精神世界至少也是和物质是一样重要的。而哲学的价值只有在构建精神世界的过程中才会得以体现;不仅如此,只有那些不对精神世界漠不关心的人,才可以被说服并同意学习哲学并不是浪费时间的事情。

哲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主要关注于知识。哲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那些可以为科学提供统一和系统的理论。哲学也关注于用思辨来解释人们恪守不渝的教条,根深蒂固的偏见以及不容置疑的信仰背后的基础认知。但哲学并没有很成功地回答并解释哲学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如果你问一个数学家,一个地质学家,一个历史学家或者任何一个研究知识的学者,在其所研究的领域中已被认定为真理的是什么,那么这些学者恐怕会滔滔不绝地讲述,直到你失去了聆听的耐心。但是如果一个人问哲学家这个问题,这个哲学家,假设他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恐怕会告诉问询者他所研究的知识,还没有取得一个确切的答案。这样的回答并不是因为哲学这门学科本身是有缺陷的。而是因为当哲学探讨的问题有了确切的答案后,此答案就不再被认为是隶属于哲学,而变成了答案所属学科的一部分。例如有关天堂的哲学研究现在隶属于天文学。牛顿的伟大著作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同样的,有关人类精神的哲学研究现在从哲学分离出来并从属于心理学。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哲学所研究的问题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显而易见的。那些已经有确切答案的问题,已从属于科学。然而那些,在当下,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组成了余下的哲学研究。

然而,仅仅只有一部分真理是关于哲学的不确定性。很多哲学问题,尤其是那些与人们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我看来,目前为止,人类的认知对此依然保持无解。除非有某种力量改变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先决条件所构成的已有客观秩序。这些问题包括:宇宙有一个统一的计划或是目标么?还是宇宙仅仅是一个无规则运动原子们的集合?意识是宇宙永恒的一部分么?乐观地讲,如果是,那智慧是可无限增长地。还是意识是一个在生命终将消失的星球里转瞬即逝的一个小东西?对宇宙来说善良与邪恶重要么?还是仅在人类的认知中这两个概念才重要?这些问题都由哲学提出,并由不同的哲学家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这些答案看起来,不管能不能在客观世界中被发现,现在都不可证实。然而,就算有朝一日答案被发现了或是证实了,哲学也会继续去思考更多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去探讨所有能够回答那些问题的方法,以及用怀疑和思索的目光来审视宇宙。如果人类把自己的认知封闭在确定知识组成的围墙中,那我们现在对宇宙的理解,也同时被扼杀了。

一些根本问题,在某些哲学家们看来,可以用哲学来回答并构建一个确切如真理的答案。这些哲学家们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些宗教中最重要的信仰与教义,可以通过严格地论证而成为真理。 为了评判这样的企图,我认为有必要对人类的已知知识,做系统地浏览,并在浏览后对知识的发展过程与其局限形成判断。这样的判断虽有武断地宣判之嫌,但如果本书之前章节的讨论没有让读者误入歧途,那判断使我断言,找到宗教信仰与教义的哲学证明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找到,因此不给根本问题提供确定的答案便成为哲学价值的一部分。因此,哲学的价值,不应该取决于任何学习知识的人所给出的确定知识。

哲学的价值,体现在哲学的不确定性。没有受到哲学熏陶的人们,往往在生活中,被囚禁在常识带来的偏见,年龄和所属群体带来的盲从,以及未经独立思考与论证就坚定不移追随的信仰之中。这些人的认知中,熟悉的事物如真理一样无可撼动地存在,而陌生的可能性被轻蔑地拒之门外;世界趋向于变为确定的,有限的,显而易见的。相反,当人们开始接触哲学,他们会发现,就像我在第一章中提到的,哪怕每天最常见的事物也会引起疑问,而这些疑问只有不确定的答案才能回答。哲学,虽不能确定得告诉我们疑问的正确答案是什么,但可启发我们思考更多的可能性,从而使我们的创造力,从习惯的独裁中解放出来。因此,虽然对事物确定的认知慢慢减少,但我们对事物未来可成为的样子有了更多理解与掌握。学习哲学也许可以消除那些从来没有经历过独立思考与怀疑的人们观念中,自大与无知的教条,同时通过展现熟悉事物的陌生面来让人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

除了揭示种种可能的未知知识,哲学还有一个价值,也许是它主要的价值:通过反思事物重要的方方面面来消除学习者狭隘与自私的目标。依靠直觉生活的人,往往被其私人利益圈所限制。私人利益圈包括家庭,也许还有朋友。只有当私人利益圈之外的世界帮助或阻碍了一些事物成为私人利益的一部分时,人们才会去考虑外在世界的存在。这样的人的生活往往变得焦虑与不自由。而相比之下,有哲学熏陶的生活往往是平静与自由的。私人世界中,本能的欲望所追求的利益只占客观世界的一小部分。而客观世界之复杂与强大会在不久的将来,把我们的私人世界掩埋在时间所产生的虚无中。除非我们可以把对客观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包容在自己无远弗届的求知欲中,否则,我们就像一个在被包围的孤城里的守卫一样,无可奈何地接受投降的结局。平和,在这样的生活中没有其存在的位置。对欲望的执念与其软弱的毅力之间的冲突,成为维系生命存在的主动力。无论怎样,如果我们想让生活变得伟大与自由,那我们就必须要逃离私人利益组成的监狱和解决前一句中提到的冲突。

逃离与解决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哲学思考。哲学思考,在其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并不会把宇宙分为两个敌对的阵营—朋友与敌人,有帮助的与有害的,好与坏。哲学公平地看待整个世界。存粹的哲学思考,并不把发现客观世界与人类世界相似的知识作为目标。事实上,所有对知识的获取,都是人类自我的延伸。但是只有间接得追求,才可得到最优的自我延伸。对知识的渴望,只有像做实验那样,通过适应性的学习,也就是说,在探索某种知识之前不先入为主地认定这些知识要有这样或那样的特性,而是发现知识本身的特性,并让自己的认知去适应发现的知识,才可以得到合理的满足并完成认知的进步。而当人们清楚地定义了自我,同时还不断地证明客观世界与自我是相似的,那么人们就会把陌生的知识拒之门外,而自我延伸也就不可能了。试图证明自我与客观世界相吻合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肯定(自大)。对所有自大者而言,自我肯定只会让其更加固步自封。自大者眼中的世界没有自我重要,而自我又定义了世界所能发展的边界。相反,哲学思考在一开始就消除了自我,从而通过思考无限的世界,不仅和世界分享了无限的可能,同时也扩宽了自我的认知边界。

因此,那些证明宇宙与人类相似的哲学,不会培养出伟大的灵魂。知识是一种自我与非我的联合。和其他的联合一样,是一种权利下的产物。因此,那些哲学是强迫地让宇宙和人类结合成一种统一的共同体。当下,哲学的趋势是告诉我们人类是其他一切事物的标准;真理是人类制造的。时间,空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概念都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如果在人类可创造的事物之外还有其他的事物,那人类不可能知道也不可能理解这些事物。此观点,如果我们之前的讨论是正确的,那是错误的。不仅是错误的,此观点还通过把哲学思考束缚在自我中,从而剥夺了哲学思考的价值。此观点中所描述的知识,不是自我与非我的联合,而是一系列偏见,陋习和欲望所组成的屏障,阂在我们与外部世界之间。那些可以在这样的思想中找到乐趣的人,往往封闭在自己的幻想中,因为他们害怕当幻想幻灭后,自己的污言秽语便不再是可施加权利的法律与教条。

相反,真正的哲学思考,通过扩大非我,与加深对客观事物的思考程度从而让思考本身更加完备来获取满足。那些被浸在习惯,私利或欲望中的事物,无论是私有的还是自我的,在被思考的过程中,都会被附上一些程度的曲解,因此也就伤害到了思想所追求的统一。因为这样,通过在思考本身与对客观事物的思考中间横置一堵习惯,私利与欲望所构建够的墙,那私有或自我的事物就变成了思想的监狱。自由的思想,会从上帝的视角,不带有“此刻此地”的束缚,不带有希望与恐惧,不带有习惯的枷锁与传统的偏见,平和地,冷静地,在对知识-人类可以获取的客观思想的渴望中,观察万物。因此,自由的思想,会认为抽象与普世的知识,比感知的,必须依存于感知器官所主导的个人视角所产生的知识更有价值。我们已经知道,感知器官会发现事物,但在发现的同时,也扭曲了事物的客观事实。

一个习惯了公正的哲学思考的人,会在行动与情感的世界中保存一份公正与自由。这样的人会不带执念地,把目的与欲望看作是整体的一部分。这里的执念,是由把目的与欲望看作是不受人的行为所影响的世界里无穷尽的小片段所产生的。思考的公正性,是对知识纯粹的渴望,体现在人的行动上,就是公平, 体现在情感上,就是可以给予不仅是所谓得实用或受追捧的事物,而是全部事物的普爱。因此,哲学思考所扩展的,不仅是我们思考的对象,还是我们行动的目标与情感。 哲学思考让人们成为宇宙的公民,而不是一个处于战争中的围城里的人。宇宙公民包含着人类真正的自由与摆脱狭隘的希望与恐惧后的解放。

因此,总得来说,哲学的价值体现在,学习哲学并不是寻找任何问题的确定回答,因为没有确定的回答可以成为真理。学习哲学更多是为了问题本身,因为问题可以扩展我们对可能事物的理解,丰富我们思想中的想象,以及减少剥夺怀疑精神的教条。不仅如此,通过思考无穷的宇宙,精神世界也随之增长,从而与宇宙合为一体,进而变为无穷。

作者罗素|节选自《罗素文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素论哲学的价值
罗素:什么才是哲学真正的价值?
哲学有什么用?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学点哲学
哲学的价值在哪里?
哲学态度
人类傲慢、封闭和愚蠢的心灵,谁来解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