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穿越2500年!大运河原点之城扬州了解一下

如果时光倒流千百年,去扬州,绝大多数人会走水路。

比如孟浩然,在长江边的黄鹤楼辞别好友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白居易的《长相思》中,“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不知月明夜倚楼之人在思念谁的行迹。扬州是盛唐的经济中心,有“扬一益二”之说,更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之叹。

扬州作为繁华中心,将近两千年,为诗人骚客所讴歌。这一切都离不开扬州的大运河交通枢纽地位,沟通南北,让其成为“重江复关之隩,四会五达之庄”。这里也是《红楼梦》《三言二拍》等小说、传奇故事诞生的舞台——江淮要冲、南北襟喉,河中樯橹如麻,岸上做买做卖,真是个繁华去处。

林黛玉因史湘云说起南边的话,便想到“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她的父亲林如海曾在扬州任盐业御史。这个二十四桥也是唐朝杜牧曾经心心念念的“二十四桥明月夜”。

在大运河扬州段与长江的交汇处瓜州古渡,宋代王安石曾泊船于此,眺望“钟山只隔数重山”。也是在瓜州,杜十娘最终怒沉了百宝箱。

对于现代人来说,诗歌与传奇中的扬州,影影重重。

2500多岁 大运河生长的原点

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共有6段河道、10个遗产点入选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是2500多岁大运河生长的原点。邗江区,螺丝桥一直往东到黄金坝,有一段一公里多的运河,那是古邗沟故道的一段。居民在沿河小公园和吴王夫差广场散步、休闲、跳舞,生活安静而惬意。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开邗沟、筑邗城,沟通江淮。如今,已没有行船的这段运河波澜不惊,历史长河深处却潮流涌动。西汉吴王刘濞,在扬州开挖运盐河,直通黄海边的盐场,扬州也因此成为千年盐业中心。公元605年,隋炀帝构建庞大的“Y”字形运河网,以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延伸至江南,沟通了五大水系,扬州处于交通枢纽地位。唐朝,数百首关于扬州的唐诗,是诗人某某、酒人个个流连忘返的见证,而鉴真大师却从这红尘中数一数二的繁华地一次又一次出发,历尽艰辛、双目失明,终于在第6次东渡,成功抵达日本传播佛法。清朝,康熙、乾隆都曾六下江南,都路经扬州并多次在扬州驻跸,瘦西湖边,趋炎附势的盐商创造了“一夜造白塔”的神话……

大运河孕育了扬州,扬州与大运河一起生生不息。

清风漾运河 文化通古今

近代以来,沿海航运开通,铁路不断修建,交通枢纽中心转移,扬州地位一度中落。今天的扬州,正在加快编织综合运输网。扬州市的宣传画册上这样写道——“扬州梦,首要是高铁梦”。连淮扬镇高铁刚开始铺轨,预计2020年通车。

如何让运河文化“活”在当代,是扬州于2014年牵头申遗成功后思考最多的问题。旅游业是扬州的“永久性基础产业”,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好。目前,大运河扬州段仍是全国航运密度最大的内河航道,2017年船舶通过量达3亿吨。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古老大运河依旧在造福一方。

不久前,我参加了由中国报业协会、扬州市纪委、市监委主办,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全国党报家风宣传·大运河城市家风建设研讨会”,与会代表对扬州家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繁华扬州、园林扬州、美食扬州不同,这是更深层次的扬州。

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之一的瘦西湖,一直往北延伸到平山,两岸数十里楼台相接。许多游客看到的是亭台楼阁点缀天然,琼楼玉宇、联络至山、气势俱贯。若再登上平山堂,看看欧公柳、初心石,体会北宋欧阳修与苏轼的为人、为文、为官,此行就不仅饱了眼福,而且丰富了心灵。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欧阳修在扬州为官时间不长,主要是三大政绩——治狱,减少死刑;御水,科学治水;劝农,农业丰收。

三过平山堂下的苏轼,缅怀老师欧阳修时发出“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的叹息。而扬州人民却记住了他为老百姓做的实实在在的事——废万花会,力戒劳民工程;准捎带,准许官船船夫捎带货物,让他们有以为生;免积欠,让丰年时老百姓稍知“饱之乐”。

在扬州,透露浓浓家风文化的地方还有很多。家风展示馆设在阮元家庙,集中展示了名家贤士的家风家训。阮元历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曾任湖广、两广、云贵总督等职,许多治家教子的诗句构成了特有的“家训文化”,例如他在孙儿出生时写下“男儿立志初生日,乳饱饴甘便要廉”。

晚清东南地区“四大藏书楼”之一测海楼,吴氏家训“成才未可忘忧国,有福方能坐读书”,百年间出了“两进士、四人杰”。此次获扬州首届运河主题国际微电影展最佳纪录片奖的《争千秋勿争一日》,其主人公中科院院士、植物学家吴征镒就是吴家四杰之一,一生不计名利,全身心献给中国植物学。

“晚清第一园”何园人才辈出,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何氏家训共11则,包括孝敬亲长、隆师亲友、鞠育教养、节义勤俭、读书写字、出处进退、待人接物、饮食服御、量度权衡、撑持门户、保守身家等内容。现在扬州很多学校将德育课堂搬进了何园。何氏一族成才如此之多,女性功不可没。

《扬州日报》曾刊登了这样一则家训故事。何氏后裔、江南大学图书馆原馆长何祚宏讲述,曾祖父何维键在汉口当道台的时候,在汉阳和武昌之间没有桥梁,只能靠小舟子摆渡来运送货物,无法满足需求,他就提出来要设官渡,遭到了同僚们的反对,唯恐影响舟子生路。他叔祖父在学堂里面听到了人家的议论,回家报告风声不利。曾祖母说:“你要想办一件大事、难事,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得到人家的全力支持,这是很难的。怎么样,你害怕了?你应该像你父亲那样,他是说到要做到的。”在20世纪50年代武汉第一座长江大桥诞生以前,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何维键倡议的官办渡轮。

扬州是温润之地、优雅之地、学问之地。过去未去,未来已来,通过与历史对话,激活家风文化,相信扬州运河文化会魅力常新。

在扬州的几日,从与普通市民的接触中深有感触。一次乘坐公交车,车上就我一名乘客,司机同我说了几句扬州话,发现我听不懂,才知道是外地人。得知我要去寻访古邗沟遗址,他主动介绍路线和附近其他遗址点,并在不违反交通规则和不耽误其他乘客上下车的前提下,在两站之间、距离古邗沟故道最近的地点停车把我放下。这就是和谐宜居之城——扬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里运河  古邗沟故道
碑刻中的扬州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最美的一段在哪里?(组图)
扬州——大运河东关古渡
政经微作丨原点城市的“三个锦囊”
摄影: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