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说郑孝胥的一幅佳联

1925年夏,岁次乙丑,有人向海藏楼主郑孝胥先生求书,并附一便签:“敬求单款墨宝,并恳赐书《阅心集·联语》句,抄录如下:知足便足,待足何时足;偷闲便闲,求闲何日闲。”

《悦心集》是清雍正皇帝将自己登机前在藩邸读书时抄录的各种人物所写的短文、诗赋、格言或社会上流传的趣事、谐语、歌诀等汇编而成的合集。需要说明的是,求书者所抄之语句,不是标准的对联。精通诗词韵律的郑孝胥当然看出了这点,书写时改为:“知足更无求足意,能闲便是得闲时。”意思没变,语句更加精炼、传神。

此联堪称励志修身类联语中难得之佳作,上联的意思是说人在生活和物质享受上要随遇而安。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满足感是相对的。“知足者常足,不知足者无足也。”(晋·葛洪《抱朴子·知止》)何时才能得到满足呢?能适可而止,知道满足便是足。下联是说想求得清闲而未得清闲,能在忙中“挤”出和“抽”出空闲时间便是闲。“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宋·程颢《春日偶成》)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即使是忙人,但为了提高生命质量,也注意忙中偷闲。

(三惜草堂藏品:郑孝胥 “知足更无求足意 能闲便是得闲时” 尺寸:36cm×146cm×2)

前人此类以“知足”与“求闲”为联内容相同或近似的还有许多,如:“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求闲不得闲,偷闲即闲。”(选自清·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求足何能足,知足便足;求闲安得闲,偷闲自闲。”(清·窦镇《师竹庐联话》)卷十一);“待足儿时足,知足自足;求闲何日闲,偷闲便闲。”(清·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等等,此类内容的对联最适合于书房联。

我们已无法考证郑孝胥先生在何处书此联语,但从历史上的时间推断,此时的郑孝胥不但没有这种“知足”、“能闲”之心境,而且正紧锣密鼓地走向人生歧途。

1923年,郑孝胥由陈宝琛引荐入故宫,任“懋勤殿行走”,为清室复辟出谋献策,被授为总理内务府大臣。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北京事变”。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郑孝胥与日本人密谋,帮助其辗转入日本使馆,1925年2月移居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9.18”事变后,郑孝胥正式向日本求援,以期复辟。不久,随溥仪赴东北,投入日军怀抱,卖国求荣,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郑孝胥出任伪国务总理。不久后,日方见郑孝胥难以驾驭,以其年高“倦勤思退”为名弃用。1938年4月18日,郑孝胥暴病死于长春,葬于沈阳市东陵区高坎镇七间房村。

郑孝胥书成此联87年后,我从义乌静逸堂购得此佳构,入藏三惜草堂。我喜欢这“知足更无求足意,能闲便是得闲时”的境界,愿以此自勉。然吾辈平常之人,达到此境界难矣。奈何!

                2012年10月10日22时20分王宝林于三惜草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事且从闲处乐 有书时向静中观
名随市人隐 心与古佛闲
溥仪在天津(2)
古人书房佳联赏析.2
人非有品不能闲
难得一见的名士书房对联,傲骨中见风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