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系列方6
中风伤酒,半身不遂,口目斜,肤肉(疒帬)痹,骨节疼痛,及年久疥癣、恶疮、风癞诸症
白花蛇酒
【处方】 白花蛇(1条,取龙头虎口,黑质白花,尾有佛指甲,目光不陷者为真。以酒洗润透,去骨刺,取肉)4两,真羌活2两,当归身2两,真天麻2两,真秦艽2两,五加皮2两,防风1两。
【制法】 上锉,以生绢袋盛之,入金华酒坛内,悬胎安置,入糯米生酒酷五壶浸袋,箬叶密封。安坛于大锅内,水煮1日,取起埋阴地7日取出。
【功能主治】 中风伤酒,半身不遂,口目斜,肤肉(疒帬)痹,骨节疼痛,及年久疥癣、恶疮、风癞诸症。
【用法用量】 每饮1-2杯。仍以滓晒干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用煮酒送下。
【注意】 切忌见风犯欲,及鱼、羊、鹅、面、发风之物。
【摘录】 《本草纲目》卷四十三
 
 
 
 
 
 
 
 
 
 
 
 
诸风无新久,手足缓弱,口眼斜,语言謇涩;或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燥痒,骨节疼痛;或生恶疮、疥、癞
白花蛇酒
【处方】 白花蛇(1条,温水洗净,头尾各去3寸,酒浸,去骨刺,取净肉)1两,全蝎(炒)1钱,当归1钱,防风1钱,羌活1钱,独活5钱,白芷5钱,天麻5钱,赤芍药5钱,甘草5钱,升麻5钱。
【制法】 上锉,以绢袋盛贮,用糯米2斗蒸熟,如常造酒,以袋置缸中,待成,取酒同袋密封,煮熟,置阴地7日出毒。
【功能主治】 诸风无新久,手足缓弱,口眼斜,语言謇涩;或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燥痒,骨节疼痛;或生恶疮、疥、癞。
【用法用量】 每温饮数杯,常令相续。
【摘录】 《本草纲目》卷四十三引《濒湖集简方》
 
 
 
 
 
 
 
 
 
 
 
拓子风。其形遍身如拓子,细突而起,久不出血,其痛难忍
白花蛇酒
【处方】 白花蛇1条,乌梢蛇1条(去头尾皮骨),升麻1两,紫苏1两,枳实1两,当归1两,香附1两,熟地1两,黄耆1两,天冬1两,丹皮1两,粟壳1两,川芎1两,茯苓1两,厚朴1两,枳壳1两,三棱1两,苍术1两,牛膝1两,芍药1两,玄胡1两,杏仁1两,红花1两,肉桂1两,逢术1两,防风1两,草果1两,杜仲1两,木香1两,陈皮1两,青皮1两,半夏1两,桔梗1两,荆芥1两,藿香1两,僵蚕2两,麦冬2两,人参2两,白芷3两,枫藤3两,麻黄3两,乳香5钱,没药5钱,核桃肉4钱,益智仁5钱。
【功能主治】 拓子风。其形遍身如拓子,细突而起,久不出血,其痛难忍。
【用法用量】 上药入在酒内封口,晨煮至晚,取出埋土中,去火毒7日,分作4小瓶,半月开饮。先服《千金》托里散,或用加减天麻散,后用本方。如疮口烂,外贴阿魏膏药。
【摘录】 《秘传大麻疯方》
 
 
 
 
 
 
 
 
气滞型便秘
典型症状表现: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一、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 鲜槟榔8克。
【功效】 行气消积。适用于气滞型便秘伴食积、腹胀便秘者。
【制法】 将鲜槟榔洗净,放入250毫升水中浸泡1小时,小火煎煮20分钟,弃渣留取药汁5070毫升。
【服法】 每日1剂,上午空腹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2周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偏方2
【组成】 人参3克,木香10克,槟榔10克,沉香10克,杏仁10克。
【功效】 行气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肠鸣矢气,欲便不出者。
【制法】 将上药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
【服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疗程】 服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便秘防治妙方》。
偏方3
【组成】 莱菔子1015克,白糖适量。
【功效】 消食降气。适用于气滞型便秘伴消化不良者。
【制法】 将上药用清水冲淋晾干后研末,开水冲泡,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糖。
【服法】 每日2剂,温开水冲服。
【疗程】 连续服用3日或服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常见病单方·验方》。
偏方4
【组成】 青皮6克,杏仁10克,瓜蒌仁12克。
【功效】 行气润肠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腹部胀闷者。
【制法】 将上药加水4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
【服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疗程】 服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家庭常用验方》。
偏方5
【组成】 柴胡10克,蜂蜜15克,陈皮15克。
【功效】 理气润肠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腹胀者。
【制法】 加水适量先煎柴胡、陈皮,煮沸20分钟后去渣取液,调入蜂蜜。
【服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疗程】 服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家庭常用验方》。
偏方6
【组成】 柴胡12克,大黄6克,桃仁18克,木香12克,枳实6克,甘草12克,蜂蜜适量。
【功效】 疏肝理气,润肠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便干腹胀者。
【制法】 将上药用清水冲淋洗净晾干,研为细末。
【服法】 每日3次,每次35克,饭前蜂蜜适量调服。
【疗程】 服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中国民间百病良方》。
二、食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 枳实15克,槟榔10克,瓜蒌15克,粳米100克。
【功效】 行气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便干,欲便不出,肠鸣矢气者。
【制法】 将前3味加水8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加清水适量,与粳米煮粥至熟。
【服法】 每日1次,趁热食用。
【疗程】 食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常见病单方·验方》。
偏方2
【组成】 木香10克,槟榔1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功效】 行气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腹胀者。
【制法】 将前2味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至熟。依据个人口味,加冰糖调味。
【服法】 每日1剂,趁热食用。
【疗程】 食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常见病单方·验方》。
偏方3
【组成】 枳实10克,白萝卜、虾米、猪油、食盐、味精、葱、姜各适量。
【功效】 顺气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腹胀,消化不良者。
【制法】 水煎枳实,去渣取汁;将萝卜洗净切块,用猪油煸炸,加虾米适量及药汁,煨至极烂,加葱、姜丝、盐、味精各适量调味。
【服法】 每日1剂,佐餐食用。
【疗程】 食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4
【组成】 茶末3克,葱白5克。
【功效】 导气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产后大便不通者。
【制法】 2味放入茶杯中,加沸水冲泡,稍闷即成。
【服法】 每日l2次,代茶温饮。
【疗程】 饮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便秘防治妙方》。
偏方5
【组成】 木香10克,降香5克,海参10克,猪大肠1具,葱、姜、精盐、酱油各适量。
【功效】 行气养血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产后大便不通者。
【制法】 将海参泡发,洗净切片;猪大肠洗净,切细;降香、木香装入纱布袋,加水适量,入大肠,煮沸去浮沫,加葱、姜,待大肠将熟时,放海参、药袋,煮至大肠极软,再加适量盐、酱油稍煮。
【服法】 每日1剂,酌量佐餐食用。
【疗程】 食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6
【组成】 木香5克,槟榔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功效】 顺气行滞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伴胁肋、腹部胀闷者。
【制法】 先用水煎煮木香、槟榔,去渣留汁;再入淘净的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冰糖适量。
【服法】 早晚餐食用。
【疗程】 食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来自民间。
偏方7
【组成】 糯米100克,槟榔(捣末)15克,郁李仁(去皮研为膏)15克,火麻仁15克。
【功效】 理气,润肠,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伴胸胁满闷者。
【制法】 将火麻仁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入淘净的糯米煮粥将熟时入槟榔末、郁李仁膏搅匀。
【服法】 每日1剂,空腹趁热食用。
【疗程】 食至便通。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家庭常用验方》。
三、外用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
【组成】 木香6克,槟榔9克,甘遂3克,葱白15克。
【功效】 行气通便。适用于气滞型便秘伴胁肋、腹部胀闷者。
【制法】 将前3味共研细末,加入葱白捣烂炒热。
【用法】 趁温敷脐部,胶布固定,可用热水袋熨敷,保留3小时后揭下。
【疗程】 用至便通。
【注意事项】 敷贴以皮肤潮红,不起泡为度,热熨时避免烫伤。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内服。
【来源】 《便秘防治妙方》
 
 
 
 
 
 
 
 
 
 
鼻炎秘验方
组成:猪牙皂15 瓜蒂30 白芷10 川芎5 细辛3 金银花10 麻黄10 辛夷10 苍耳子10 石菖蒲5
 共研细粉过百目筛,备用
 使用方法:取药粉适量,用香油调和,用棉签挑入鼻孔,顷刻间会连续打喷嚏,过一会会有大量黄色液体流出,每周做一次或两次。5岁以下儿童不适应本方!
 
 
 
 
 
 
 
 
中风三绝
磨坊街某板箱店主人徐先生,年近50,形体胖大,血压高亢,收缩压达210mmHg,忽然半肢不用,头昏而晕,两目模糊,言语密塞。延余治,脉象弦虚,舌苔光剥,乃肾阴久虚,肝阳亢盛之故。与泻阴包、曲泉、中封、太冲穴以抑肝阳,补肾俞、关元俞、命门、阳关穴以固肾元,凡针治2个月而痊。门人屈春水问曰:夫子之治此症,何以主重补肾?余曰:肝肾原属母子,补肾方能平肝,水足火自息也,重补肾,肝得滋养,火自平矣,若粗工只治其肝,难以得效。且也,此症危急时,瞳孔放大,气息奄奄,余亦末敢言必效,惟认症既确,守此不摇,方能得救。舌光如镜者,胃气绝矣,古人所谓不茅之地者是也;瞳孔放大,肾气绝矣,以瞳人属肾也;神智昏糊,心气绝矣。有此三绝,当然危险达于顶巅,乃与法外之法,针外之针,寻命门,采阳关,病人由死以入生,医者履险而如夷。然而焦头烂额,莫若曲突徙薪,故预防之治,不可忽也。当血压稍觉高亢,即与针治,泻丰隆穴,泄太冲穴,针飞扬穴,摇昆仑穴,血压即可下降,自无脑出血之患矣。
 
 
 
 
 
 
 
 
 
 
 
祛雀斑黑痣寻常疣鸡眼
1、祛雀斑黑痣寻常疣鸡眼 组方:
石灰粉60克、食用纯碱20克、鸦胆子15克、木贼15克、紫草10克、五倍子炭1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加水250毫升,密封玻璃或瓷皿中七天,七天后即可使用。
用法:用棉签沾药膏涂于患处,20分钟后搽掉。
疗效:一般反复点涂三次,一周后即可脱落。
2、二乌消白酊 白癜风特效方组方:
补骨脂100克、乌梅60克、红花25克、凤仙花15克、75%酒精500毫升。
上药共同捣烂浸泡于酒精中,密封七天,涂于患处。专治白癜风。
付济华献方
透骨草:全株全草。急性子:透骨草的种子。凤仙根:透骨草的根。
凤仙花:透骨草的花,又叫指甲花、金凤花。
3、消臭灵 专治脚臭腋臭组方:
郁金20克、陈醋30克、绿矾30克,共同放入纯度95%的酒精300克内,浸泡15-20天。
再把朱砂10克、冰片10克共同粉碎过筛,与95%酒精200克混合中,密封三天后,过滤清渣即可。
将患处清水洗净,擦干后涂擦本药液即可见效,
每天一次,三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一到两个疗程即可根治。
此药液具有杀菌收敛,减少汗腺分泌之功能。
 
 
 
 
 
 
 
 
 
 
 
 
风,骨髓及腰脚疼痛,行步稍难,急风毒攻注皮肤,痒痛不知
白花蛇浸酒
【处方】 白花蛇1条(重半斤者,去皮骨,炙黄),虎胫骨1条(涂酥炙微黄),当归1两半,芎藭1两半,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桂心2两,熟干地黄2两,防风2两(去芦头),山茱萸2两,萆薢2两,石斛2两(去根),牛膝2两(去苗),独活3两,细辛2两,黄耆2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天麻2两,肉苁蓉2两半(酒浸1宿,刮去皱皮用)。
【制法】 上锉细,以生绢袋盛,以好酒3斗,于瓷瓮子内密封。
【功能主治】 风,骨髓及腰脚疼痛,行步稍难,急风毒攻注皮肤,痒痛不知。
【用法用量】 7日后,随性暖饮。常令熏熏,勿令大醉。其酒旋添,酒味稍薄即换药。
【注意】 忌生冷、粘滑、动风物。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五
 
 
 
 
 
 
 
 
 
 
 
风毒攻身体生疮,或时发痒肿痛
白花蛇煎
【处方】 白花蛇1条(去皮骨),海桐皮白芷1两,防风(去芦头)1两,独活1两,羌活1两,白术1两,附子(去皮脐)1两,天南星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前胡(去芦头)1两,细辛1两,干蝎1两,桂心1两,汉椒(去目)1两,木鳖子(去壳)1两,当归1两,吴茱萸1两,苍术1两。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风毒攻身体生疮,或时发痒肿痛。
【用法用量】 以米醋2升,煎2-3沸,匀拌药1宿,用腊月猪脂炼了者3斤,于铛内煎令沸,渐渐下药,候白芷色赤黄,用绵滤过,瓷盒盛。先以苦参汤淋浴,后以暖酒下半匙。外以膏涂在疮上,令热为度。日3次。
【摘录】 《圣惠》卷六十四
 
 
 
 
 
 
 
 
 
 
 
支气管哮喘单方验方
支气管哮喘早在《内经》中就有吼病喘息呷咳等名描述,至金元时期才以哮喘命名。它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无论成年人与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寒冬季节及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一旦罹患,每多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多因身体素虚或因肺有伏痰,遇外感风寒、精神刺激、抑郁或环境骤变、吸入粉尘、煤烟以及饮食不节等因素,皆可触动肺内伏痰而诱发本病。当发作时,痰随气动,气因痰阻,相互搏击,阻塞气道,肺气上逆而致哮喘发作。
突然发作,呼吸急促,胸闷气粗,喉间有哮鸣声,喘息不得平卧,多呈阵发性发作,可伴有烦躁或委靡,面色苍白或青紫,出汗,甚则神志不清。临床一般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前者病变在肺,证分寒热。后者累及脾肾,三脏皆虚。
·防喘汤·
【组成】 冬虫夏草10g,黄芪12g,大枣10枚,猪肺1具。
【用法】 取猪肺(不蘸水)与诸药清水炖烂,饮其汤,食其肺。每于哮喘有发作先兆时用。
【功效】 保肺益气。【主治】 支气管哮喘(预防发作)。
·麝香膏·
【组成】 麝香5g,生姜15g(冲汁)。【用法】 将麝香用姜汁调成糊状,蘸在小胶布上1.5g,贴于膻中穴或定喘穴上。夏季初伏时贴,10天换1次,贴至二伏、三伏为止。连贴12年即愈。
【功效】 止咳平喘。
【主治】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辰砂草汤·
【组成】 鲜辰砂草30g,鲜猪肉(瘦肉佳)200g
【用法】 将鲜辰砂草洗净、切碎与猪肉入瓦罐内加水同煎至肉烂,饮汤食肉,每日早、晚各服1次。一般连服4剂为1个疗程,间隔一周后再服。一般服47个疗程。小儿剂量减半。
【功效】 扶正止喘。
【主治】 支气管哮喘。
【附记】 炖服本方时不能加食盐、辣椒等佐料。
·蛤蚧散·
【组成】 蛤蚧1对,海螵蛸24g
【用法】 将上药焙黄后研为细末,加入白糖或冰糖(研细)500g混匀,装瓶备用。用时每次服21g,空腹白开水送服。
【功效】 纳气平喘。
【主治】 支气管哮喘。
【附记】 笔者用本方治疗15例,均在服药36天见效,逐渐停止发作。其中8例仅用药1次便获得痊愈,并经多次气候变化而无复发。
·哮喘膏·
【组成】 麻黄、紫菀、杏仁各45g,川贝母15g,鲜姜汁、蜂蜜、芝麻油各300g
【用法】 先将芝麻油煎沸,加入蜂蜜再煎沸,再加入姜汁煎沸后,加入上述药末(前4味药共研细末)调匀,煮56分钟即成膏。哮喘严重者,每日早、晚各服1茶匙(饭后半小时服);症状轻者,用量减半。14天为1个疗程。未愈者隔5天后再服第2疗程。
【功效】 宣肺化痰,润肺平喘。
【主治】 支气管哮喘。
【附记】 笔者用本方治疗56例,经观察3年余,其中35例愈后无复发;12例服药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但2个月后又出现轻微哮喘;9例症状有所好转。总有效率达100%。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苓姜汤·
【组成】 茯苓10g,干姜5g,甘草5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共研为粗末,加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候温,代茶饮用。
【功效】 温肺散寒,利湿化痰。
【主治】 哮喘发作期(肺寒哮喘)。
·芦根汤·
【组成】 鲜芦根100g(洗净切碎),竹茹30g,桑白皮10g,生姜2片。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清热利尿,清肺止喘。
【主治】 哮喘(风热型)。
·润肺散·
【组成】 冰糖120g,蜂蜜120g,黑芝麻250g,川贝母100g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取1.53g用生姜汁调成稀糊状,每日早、晚各服1次。常服有效。
【功效】 润肺止喘。
【主治】 老年哮喘。
·参核汤·
【组成】 人参5g,党参15g,核桃仁4枚。【用法】 上药共捣碎研末,一同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待温,代茶饮用。每日1剂。或水煎服。
【功效】 补脾益肺,利湿祛痰。
【主治】 哮喘发作期(脾肺气虚型)。
·杏仁二子汤·
【组成】 杏仁10g,紫苏子15g,白芥子10g,蜂蜜适量。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蜂蜜兑入药液内)。或共捣碎研末,放入杯内,冲入沸水,加盖闷1015分钟,调入蜂蜜,代茶饮用。
【功效】 宣肺利气,祛痰平喘。
【主治】 哮喘(痰浊型)。
·紫河车方·
【组成】 紫河车1个,青松针120g,冰糖120g,黄酒60ml
【用法】 将紫河车洗净,用清水浸一昼夜,与青松针一同入罐煨煮至烂,加入冰糖、黄酒,文火煨化,去松针,分数次服食。
【功效】补虚、益肺、平喘。
【主治】 虚证哮喘。
·矮地茶汤·
【组成】 矮地茶10g,麻黄6g,甘草6g矮地茶30g,黄芩6g,地龙6g,甘草6g
【用法】 任选一方。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方清热、宣肺、平喘。方清热、搜风、平喘。
【主治】 热哮。
【附记】 或取丝瓜藤汁、南瓜藤汁、白萝卜汁各适量。任选一种亦可。每服30ml,日服2次,煮热服。用之临床,效果亦佳。
·杏仁丸·
【组成】 杏仁、大黄、葶苈子各等份。【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枣泥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晚临睡前用生姜乌梅汤送服1015丸。
【功效】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主治】 热哮。
【附记】 或取麻黄、地龙各10g。将麻黄、地龙装入一个猪苦胆中,焙干研细末。每次服2g,日服3次,开水冲服。验之临床,效果亦佳。
·莱菔丸·
【组成】 莱菔子300g,猪牙皂(烧存性)10g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以姜汁为丸。每次服6g,日服3次,开水送服。
【功效】顺气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哮喘(痰阻型)。
·杏贝汤·
【组成】 杏仁30g,海浮石12g,川贝母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宣肺化痰,润肺平喘。
【主治】哮喘(痰阻型)。
·沙参百合汤·
【组成】 北沙参30g,百合20g,麻黄10g,桔梗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养阴益肺,宣肺平喘。
【主治】 肺虚哮喘。
·地龙丸·
【组成】 地龙60g,百部50g,杏仁50g,麻黄4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9g,日服3次,饭后用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 祛风化痰,镇咳平喘。
【主治】 肺气肿哮喘。
【附记】 或取川贝母、射干各10g,肉桂、杏仁、猪牙皂各6g。共研细末。每次6g,日服2次,开水送服。效果亦佳。
·参蛤散·
【组成】 人参15g,蛤蚧1对,杏仁、川贝母、紫河车各30g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3g,日服2次,开水送服。
【功效】 补肾益肺,纳气平喘。
【主治】 肾虚哮喘。
【附记】或取地龙9g,贝母15g,五味子15g。共研细末。每次服10g,日服3次,开水冲服。用治本病之轻者,效佳。
·鹅石散·
【组成】 钟乳石(鹅石)适量。
【用法】 上药用黑醋浸泡1夜,取出晒干,用炭火烧透后研细末备用。每次服6g,日服2次,开水送服。
【功效】 温肺平喘。
【主治】 冷哮。
·皂角丸·
【组成】 皂角60g,肉桂30g,金礞石30g,炒紫苏子10g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于每晚临睡前含服3g
【功效】 温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支气管哮喘(冷哮)。
·麻胎散·
【组成】 紫河车粉300g,麻黄粉50g,地龙粉20g,百部粉20g,侧柏叶粉20g
【用法】 将上药混匀后装入胶囊(每粒装0.2g)。每次服3粒,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白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 扶正益肺,搜风凉血,镇咳平喘。
【主治】支气管哮喘。
【附记】 笔者用本方治疗100例,服药13个疗程后,痊愈61例,好转39例。总有效率为1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穴位贴药加艾灸治疗支气管炎
8大常见疾病的独家小药方
瘀血阻窍眩晕实用偏方
中医实用治疗哮喘小偏方
哮喘方
?6大食疗偏方快速缓解嗓子疼 咳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