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1324

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主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大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拘挛,不能屈伸,名曰鹤膝风

大防风汤

【处方】 防风(去芦)2两,白术2两,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2两,川当归(洗)2两,熟干地黄(洗)2两,白芍药2两,黄耆(微炒)2两,羌活(去芦)1两,牛膝(去芦)1两,甘草(炒)1两,人参(去芦)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半,川芎1两半(抚芎不可用)。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主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大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拘挛,不能屈伸,名曰鹤膝风。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大枣1枚,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各家论述】 《医学正传》:此方用归、芎、芍药、熟地以补血,用参、耆、白术、甘草以补气,用羌活、防风散风湿以利关节,用牛膝、杜仲以补腰膝,用附子以行参、耆之气而走周身脉络。盖治气血两虚、挟风湿而成痿痹不能行者之圣药也、观其治痢后风可见矣。然可以治不足之痿弱,而不可以治有余之风痹也。

【临床应用】 鹤膝风:善法寺僧如真师孙遂良,绍熙壬子年,患痢之后,足履痪弱,遂成鹤膝风,两膝肿大而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而已,拘挛,不能屈伸,待人抱持而后能起,如此数月,分为废人。淮东赵德远参议之甥李二十七官人,惠以此方,服之气血流畅,肌肉渐生,遂能良行,不终剂平复如故,真奇方也!

【摘录】 《百一》卷三

利胆汤

【方源】:《急腹症方药新解》

【组成】:柴胡、茵陈、郁金、黄芩、白芍、大黄(后下)各15克,金银花、大青叶、金钱草各30克,芒硝(冲服)10克,木香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肝利胆,清热解毒,排石止痛。

【主治】:胆石症及胆道感染。

【方解】:方中柴胡、茵陈、郁金可疏肝利胆;金银花、大青叶、金钱草可清热解毒、排石止痛。本方是青岛台西医院的经验方。他们根据胆石症极胆道感染的主要矛盾是胆道梗阻、胆汁郁滞和感染,因此,治疗中着重排石、疏通胆道和控制感染。使用本方治疗胆石症的排石率可达80%以上。

【按语】: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利胆、排石、抑菌作用。

排石浓缩剂

【方源】:《急腹症方药新解》

【组成】:茵陈、金钱草1800克,黄芩、枳壳、大黄各1250克,木香1875克,郁金2500克。

【用法】:加苯甲酸钠20克,加水80000毫升,浓缩到1000毫升备用。常规用量20~40毫升,日服2次。“总攻”时用量80~100毫升。

【功效】:清热利胆,理气泻下。

【主治】:胆总管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方解】:本方是大连铁路医院经验方。使用方便,便于贮藏,便于急用。临床上本方主要是配合“总攻”疗法时使用,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应配合抗休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疗法。

【按语】实验研究表明,通过胆囊造痿引流量的观察,服本方药后胆汁流量增加1~1.5倍,说明本方由明显的利胆作用。同时,本方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的作用。

【附】:总攻疗法

时间 治疗方法

9:00 排石浓缩剂100毫升,芒硝10克(冲服)

10:00 氢溴酸山莨菪碱(654—2)10毫克,肌注。

10:30 33%硫酸镁40毫升,口服。

11:00 电针:足三里(双侧)、阳陵泉(双侧)30分钟

阑尾炎合剂

【方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资料选编》

【组成】: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连翘、白花蛇舌草、冬瓜仁各30克,赤芍、大黄(后下)各15克,桃仁、川楝子、木香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破瘀行滞。

【主治】:急性阑尾炎瘀滞期、蕴热期、毒热期。症见高热、腹痛,右下腹压痛明显,白细胞增高,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滑数。

【方解】:方中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皆可清热解毒;赤芍、大黄、桃仁、川楝子、木香则可了理气活血活血化瘀。若有高热口渴,加生石膏、知母、板蓝根、天花粉;局部有包块,加穿山甲、皂角刺、薏苡仁、红藤。

双柏散

【方源】:《新急腹症学》

【组成】:侧柏叶、大黄60克,黄柏、泽兰、薄荷各30克。

【用法】:研末,混合,用开水或蜜调糊状。外敷阑尾压痛区、腹膜炎区或包块区,每日2~3次。

【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阑尾炎的蕴热型、毒热型和脓肿型。

【方解】:本方为治热结血瘀的外用方,方中侧柏叶、黄柏、大黄清热解毒、凉血,为主药。配泽兰活血化瘀、消肿;薄荷疏风,消肿。

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主痢风,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鹤膝风,两膝肿大疼痛,髀胫枯瘦,但存皮骨,拘挛跬卧,不能屈伸

大防风汤

【处方】 川芎(抚芎不用)附子(炮,去皮、脐)各45克 熟干地黄(洗)白术 防风(去芦)当归(洗,去芦,酒浸,焙,炒)白芍药 黄耆 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各60克 羌活<去芦)人参<去芦)甘草(炙)牛膝(去芦,酒浸;切,微炒)各30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主痢风,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鹤膝风,两膝肿大疼痛,髀胫枯瘦,但存皮骨,拘挛跬卧,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1枚,同煎至180毫升,空腹时去滓温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又治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大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拘挛卧,不能屈伸,名曰“鹤膝风”,服之气血流扬,肌肉渐生,自然行履如故

大防风汤

【处方】 川芎(抚芎不用)、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半。熟干地黄(洗)、白术、防风(去芦)、当归(洗.去芦.酒浸.焙炒)、白芍药、黄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各二两。羌活(去芦)、人参(去芦)、甘草(炙)、牛膝(去芦.酒浸.切.微炒),各一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又治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大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拘挛卧,不能屈伸,名曰“鹤膝风”,服之气血流扬,肌肉渐生,自然行履如故。

【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姜七片,大枣一枚,同煎八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去风顺气,活血壮筋;又治痢后脚痛缓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痛,脚胫枯细,名曰鹤膝风

大防风汤

【处方】 防风(一钱) 熟地黄(一钱) 白术(一钱) 羌活(一钱) 人参(一钱) 川芎(一钱) 黄蓍(一钱) 牛膝(一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半) 当归(酒洗.一钱半) 杜仲(姜汁炒.去丝.一钱半) 芍药(一钱半) 甘草(炙.半钱)

【功能主治】 去风顺气,活血壮筋;又治痢后脚痛缓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痛,脚胫枯细,名曰鹤膝风。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新备急丸

【方源】:(金如寿经验方)

【组成】:巴豆霜80毫克,生大黄末80毫克,生黄莲末140克。

【用法】:共和匀,装肠溶胶囊,每粒0.3克。1日1次,每次2~3粒(成人量),温开水送下,一般连服3日。

【功效】:通里峻下,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各种类型阑尾炎。

【方解】:方用巴豆通里峻下;生大黄、生黄莲可清热解毒。本方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瘀滞型)、急性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蕴热型)有良效。临床服药后,一般4小时左右开始排便,随之退热。

【按语】:(1)新备急丸一定要用温开水送下,服药后4小时未排便的,可再服1次。如药后腹泻不止,可口服5%颠茄合剂20毫升,或用硫酸阿托品0.3~0.5毫克,肌内或皮下注射。

(2)如腹痛剧烈,加用新针疗法,右侧取阑尾穴,左侧取足三里穴,强刺激手法,留针15~20分钟,或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穴位同上)。

(3)如体温过高,可用金银花30克煎水待冷却后送服本丸。

阑尾脓肿方

【方源】:(金如寿经验方)

【组成】:红藤、败酱草各30克,当归尾9克(即皂角刺)15克(或炮山甲9克),大黄15~24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重症1日2剂。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通里消积。

【主治】:阑尾周围脓肿。

【方解】:方中红藤、败酱草可清热解毒,化瘀排脓;天丁、大黄通里消积。本病除内服汤剂,局部须外敷如意金黄散(见外伤及疮疡剂),用蜡、水各半,或用蜜,或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乘热敷局部,每天换药1次,以包块消散为度。

复方少腹化瘀汤

【方源】:(天津医院方)

【组成】:红藤60克,牛膝25克,桃仁、红花、当归各15克,延胡索、赤芍、香附各10克,炮姜、桂枝、川楝子、小茴香各6克,柴胡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主治】:阑尾包块、腹部手术后切口炎性浸润、腹腔内炎性包块等。

中药治病治根、西药治病管当时。如果有久治不愈的病,发舌苔说病情,诊费

【方解】:本方实为少腹逐瘀汤合金铃子散组成。临床常用于治疗寒凝气滞,少腹淤血积块,或伴有腹胀痛者。方中红藤清热解毒兼以活血,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与牛膝活血化瘀、配炮姜、桂枝温经散寒,川楝子、延胡索、小茴香、香附行气止痛。

【按语】:本方的特点是在活血化瘀中注意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遇寒则凝、遇温则通的原理,因此方中配伍较多的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的药。

生脉注射液

【方源】:《天津医药通讯》

【组成】:人参100克,麦冬312克,五味子156克,注射用水适量。

【用法】:制成1000毫升。每次2~4毫升,肌内或静脉注射,隔1~2小时注射1次。

【功效】:益气敛汗,养阴生津,强心升压。

【主治】:四肢厥冷,汗出,口干,脉微细,血压低或休克。

【方解】:本方经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均证明有强心升压作用。

枳实注射液

【方源】:(湖南医学院经验方)

【组成】:枳实1000克,注射用水250毫升。

【用法】: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当原生药4克。一般先给静脉注射枳实注射液1~5毫升、继以静脉滴注,每100毫升10%葡萄糖溶液中加枳实注射液5~20毫升,酌情调整滴注速度,维持血压。

【功效】:升压。

【主治】: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汗出,心悸,脉微细欲绝,血压低或测不出。

【方解】:本方动物实验研究证明,枳实静脉注射后,有较持久地升压作用,改善心肌代谢、加强心肌收缩功能等;同时又有选择性地降低脑、肾及冠状动脉阻力,增加主要生命器官(如脑、肾及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抗休克合剂

【方源】:(中医研究院方)

【组成】:红参、麦冬、五味子、附子、干姜、炙甘草各9克,肉桂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回阳救逆,益气养阴。

【主治】:四肢厥冷,心悸气短,汗出,脉微欲绝,血压过低或休克。

【方解】:方中附子、干姜回阳救逆,生脉饮益气养阴。本方中红参若改用野山参其效更佳。临床上血压回升后,则可根据病情酌情加减。

大豆方

【处方】 大豆2升,白术2两,鲤鱼1斤。

【制法】 上以水和煮,令豆烂熟。

【功能主治】 水气胀满,手足俱肿,心烦闷无力者。

【用法用量】 空心常食之。食鱼、豆,饮其汁,尤佳。

【摘录】 《养老奉亲》

大豆麨方

【处方】 大豆黄卷(炒熟,捣末)1升,酥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诸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口疮烦闷,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 每服1匙,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大定志丸

【处方】 消石1两,丹砂1分,白茯苓(去黑皮)2两,人参2两。

【制法】 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弹丸大。

【功能主治】 心脏实热,狂言妄语,心神不宁。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沙糖新汲水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白秃疮方

【方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五味子22克,蛇床子22克,远志22克,菟丝子38克,苁蓉15克,松脂15克,雄黄8克,雌黄8克,白蜜8克,鸡屎白4克。

【用法】:上药10味,取饮片,将前8味分别为细末,以猪脂240毫升,微火融化,依次入诸药搅匀,煎成膏。先以硫磺皂洗头,待干即以此膏涂之,日2~3次,3日后改为每日1次,换药时亦当洗净头。

【功效】:杀虫止痒。

【主治】:治白秃、发落生白痂,终年不瘥。

【方解】:此方为治疗白秃症的膏剂。《诸病院候论》白秃候云:“白秃之候,头上白点斑剥,初似癣而上有白皮屑,久则生痂瘰成疮,……头发秃落,故谓之曰白秃也。”本方中雄黄辛温而苦,有毒,祛风燥湿,杀虫解毒,善于治疗疥癣秃疮。雌黄与雄黄性味功能相似。配伍蛇床子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菟丝子内服可补肝肾,外用可治癣疮。远志辛以解郁,故“一切痈疽,敷服皆效。”五味子外用亦可愈疡敛疮。其余有肉苁蓉滋润,配合白蜜,松脂,猪脂,鸡屎白制成药膏,故能止痒治癣,杀虫解毒,不仅白秃疮可用,即头疮赤秃(即黄癣)亦可使用,惟方中肉苁蓉、五味子、鸡屎白拟议减法,改为苦楝子,明矾,则疗效似乎更佳。

【按语】:以头皮部散发性灰白色脱屑痂状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毛发干枯拆断,白秃瘙痒为辩证要点。临床上头癣(白癣),黄癣均可以使用本方加以治疗。现代药理分析证实,本方对各种皮肤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痤疮煎剂

【方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银花30克,连翘12克,黄芩12克,川芎12克,当归12克,桔梗9克,牛膝9克,野菊花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主治】:痤疮。

【方解】:本方中黄芩、银花清肺热,配以连翘、牛膝、野菊花泻火清热之力更强,加上当归润肠通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功。

【加减】:头晕目痛者加龙胆草12克;便秘者首剂加大黄30克;胸胁痛者加柴胡9克;气虚者加党参30克;尿黄者加白茅根30克。

【按语】:本方的辩证要点为:青年男女面部、背部、胸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皮肤损害多数为散在性的脓疮、丘疹,特别是黑头粉刺。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各型痤疮。

现代药理分析证实,本方具有广谱抑菌抗菌作用。这对消除痤疮的致病因子以及治疗痤疮继发感染都有积极疗效。

玉容散

【方源】:《外科证治全书》

【组成】:甘松15克,山奈15克,茅香15克,白僵蚕30克,白及30克,白蔹30儿科,白附子30克,天花粉30克,绿豆粉30克,防风9克,寒陵香9克,藁本9克,肥皂子荚核9克(去皮弦),香白芷3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日早晚蘸末搽面。

【功效】:祛风除垢,消斑玉肌。

【主治】:雀斑、面生(又名黧黑斑,黧黑䵟黯)及面部一切斑点。并治酒制、白屑风。

【方解】:雀斑诸疮,概由火郁孙络,复因风邪外搏,或水亏火滞所致。外治应以疏风散邪,润肌消斑,发散郁火为疗法。本方中白芷能“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神农本草经》),“去面䵟疵瘢”(《大明目体诸家百草》)以其“温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风急去,留结痈潜淆”(《本草求真》)之功,功能行气散血,祛风燥湿,润肤泽色;白及能“除白癣疥虫……面上䵟疮,令人肌滑(《药性本草》);白附子“辛温善散,故能主面上病而行药势也。……治一切冷风气,面䵟瘢疵””(《本草经疏》);白蔹用其清热散结之功配入面药尤能除䵟黯面疮诸痰;白芷、白及、白附子、白蔹四药配伍,共奏肌润、消斑、祛风、散结之效,故合为主药。配以绿豆粉,天花粉清热散结;肥皂润肤合面;僵蚕化痰散结,疏风止痒;防风开发而能散为治风通用;藁本疏风散邪,更助白附子引药达面;寒陵香、茅香、山奈、甘松辛香行散,有助血行。诸药合用,使外搏之风邪得以散,内郁之火得以发,肌肤的以滋润,则面垢得除,面斑得化,面刺得消,而有玉容之效,故名玉容散。

【按语】:本方以面䵟疵瘢,面生斑点或斑片,无自觉症状或微痒为辩证要点。临床应用本方外搽或外洗以治疗雀斑、黄褐斑、痤疮以及脂溢性皮炎等皮脂分泌有关的诸皮肤病及色素沉着等病症。

【同名方】:

1、(古验方)玉容散;由白芷、滑石、白附子、密陀僧、冰片、荷花瓣、绿豆粉组成。早晚洗而搽之。功能祛风除垢,消斑玉肌。主治酒刺、雀斑、肺风及面上一切斑点。

2、《医宗全鉴》之玉容散:用白牵牛、团粉、白细辛、甘松、白蔹、白鸽粪、白及、白莲蕊、白术、白芷、白僵蚕、白茯苓、独活、荆芥、羌活、白附子、白扁豆、鹰条白、防风、白丁香构成。共研为末,早晚使用。功能祛风除垢,消斑玉肌。主治面部黑斑。

【附方】:

1、消风玉容散(《医宗全鉴》)由绿豆面、白菊花、白芷、白附子、食盐、冰片构成。共研为细末,每日洗面。功能祛风止痒。主治脸上风癣,初如㾦癗或渐成细疮,痛痒时发。

1、玉盘散(《疡医大全》)由白牵牛、香附、甘松、天花粉、藁本、白蔹、白及、白附子、白芷、宫粉、大黄、肥皂构成。主治祛斑、粉刺。功能消斑玉肌。

莹肌如玉散

【方源】:《鲁府禁方》

【组成】:楮实150克,肥白及30克,白升麻15克,甘松21克,白丁香15克,糯米2500克,连皮砂仁15克,三柰子15克,绿豆1000克,皂角1500克。

【用法】:上俱为末,入糯米、绿豆、皂角末,一处搅匀,早晚取末外搽。

【功效】:莹肌洁肤。

【主治】:皮肤粗糙。

【方解】:本方中,白及能“除白癣疥片,……面上䵟疤,令入肌滑”(《药性本草》),甘松、丁香、三柰子辛香行散,以助血行;皂角润肤合面;绿豆清热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玉肌洁肤之功。

【按语】:本方以皮肤粗糙,面色暗淡,无光泽等辩证要点。用于治疗皮肤粗糙,亦可作为日常保健护肤用品,日久则肌肤晶莹洁滑,细腻柔嫩。

澡洗方

【方源】:《重订瑞竹堂经验方》

【组成】:干荷叶1000克,藁本500克,寒陵香500克,茅香500克,藿香500克,威灵仙500克,甘松250克,香白芷250克。

【用法】:上为㕮咀,每用60克,生娟袋盛,用水二桶,熬数十沸,放稍热,放无风房内淋浴。避风,勿全风吹,光腻皮肤,去瘙痒。

【功效】:祛风除湿止痒。

【主治】:一切风痰、燥痒。

【方解】:本方应用祛风除湿之品,配合寒陵香、茅香、甘松辛香行散,以助血行,有“治风先治血”之特点,共成疏散风寒湿外邪,宣通毛窍之剂。

【按语】:本方以肌肤瘙痒,起丘疹,苔白,脉浮紧为辩证要点。临床上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亦可作为预防保健之品,日久则皮肤白皙,润肤美颜。

大调经散

【处方】 大豆(炒,去皮)1两半,茯神1两,真琥珀1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产后血虚,恶露未消,气血未平,气为败浊凝滞,荣卫不调,阴阳相乘,憎寒发热,或自汁,或肿满。产后肿满,喘急烦渴,小便不利,乍寒乍热。

【用法用量】 浓煎乌豆、紫苏汤调下。

【各家论述】 《济阴纲目》:此方重在恶露未消,而茯神之用,所以和阴阳也。有谓此方如神者,功在琥珀、大豆汤饮间也。

【摘录】 《三因》卷十七

大地黄丸

【处方】 熟地黄2两,乌梅肉1两,当归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血气虚,四肢不举,骨髓热疼。产前后腰腹疼,一切血疼。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白汤嚼下。

【摘录】 《妇人良方》卷十二引《信效方》

大道固肠丸

【处方】 阳起石(烧1日)1两,硫黄(水飞)1两,赤石脂(烧通红)1两,白矾(枯过)1两,肉豆蔻(醋面裹,烧熟为度)1两,白龙骨2两半,川乌头(炮,去皮脐)1两半,干姜(炮)1两半,木香半两,缩砂仁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肠虚滑泄,水谷直下,完谷不化,久寒积冷,心腹胀满,不思饮食,怠堕嗜卧。困倦少力;又治白带,脉候沉微。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心粥饮送下。

【摘录】 《御药院方》卷七

肥皂方

【方源】:《鲁府禁方》

【组成】:角子糯肥皂800克,真排草45克,绿升麻120克,白及15克,楮实子75克,白芷15克,砂仁(带壳)15克,糯米1000克(另研),绿豆15克(另研),天花粉15克,白丁香7.5克,杏仁45克(去皮,研如泥),猪胰子5个(另研),甘菊花15克,红枣肉(去皮核)45克,陵零香15克,大片脑9克,藿香9克,广木香90克,官粉45克,梅核21克,南桂花45克。

【用法】:上为末,加蜂蜜250克,金酒一盅,量末均调,捣为丸龙眼大。照常洗面,润开搽脸。久用斑滞自消,面如玉色。

【功效】:润肌香肤,消斑祛痣。

【主治】:粉刺、花斑、雀子斑,及面上黒靥,皮肤燥痒。

【方解】:升麻微苦、甘辛、凉、祛皮肤之风邪,解肌肉之风热,消䵟黯、粉刺,灭瘢痕。白及苦涩,祛风清热,除斑护肤,擅治“面上䵟疮,令人肌滑”,为美容之佳药。楮实滋肾助阳,健腰膝,补虚劳,强筋骨,清肝明目,有益于颜色。白芷祛风燥湿,通窍行表,长肌肤,润泽,止痒。陵零香祛风寒,辟秽浊,润面香肤,除皱。配伍砂仁、木香、藿香等芳香之品以行气化湿涤浊。诸药配伍,共奏润肤香肤,祛痣消斑之功效。

【按语】:本方以面生粉刺、花斑、雀子斑、面上黒靥、皮肤燥痒为辩证要点。

凉血消疮饮

【方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桑叶10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生石膏40克,黄芩15克,菊花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凉血祛风。

【主治】:寻常型痤疮。

【方解】:桑叶苦、甘、寒、入肺、肝经,祛风散热,凉血明目。丹皮、辛苦、微寒,归心、肝、肾经,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养阴生津,凉血生血。配以生石膏、菊花、黄芩等清热泻火,去邪解毒之品,加强清热祛风凉血之功。诸药配伍,共奏凉血清疮之效。

【加减】:皮疹色红加紫草;便秘者加大黄;有结节囊肿者加莪术、皂角刺、灵磁石;有继发感染者加忍冬藤、板蓝根;血疹型加紫草、忍冬藤。

【按语】:本方以青春期男女面部、背部、胸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形成的丘疹、脓疮、粉刺、结节或囊肿等损害为辩证要点。多伴有烦躁易怒、烦热口渴等病症。现代常用本方治疗青春期男女寻常性痤疮。

丹地汤

【方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丹参30克,生地30克,甘草30克,土大黄30克,川军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凉血活血,通腑攻下。

【主治】:寻常性痤疮。

【方解】:丹参凉血活血,生地、甘草清热解毒,补肾阴;土大黄性味苦寒,清热解毒;川军泻热通便、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凉血,通腑攻下之功。

【加减】:湿热型去川军加佩兰、藿香各9克,苡仁30克,茯苓15克,热重加槐花9克、丹皮9克;痒甚加地肤子、白藓皮各30克,苦参9克;脓疮型加苦寒之品,加鱼腥草30克、大青叶、蚤休、蒲公英各15克;疤痕型加马勃、牡蛎、当归、皂角刺、野菊花;血瘀加藁本、白芷、防风各6克。

【按语】:本方的辩证要点为:青春期男女面部、背部、胸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皮肤损害为散在性的脓疮、丘疹,特别是黑头粉刺,现代常用于治疗痤疮等病症。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与内分泌异常(如雌性激素水平增高)、细菌感染等有一定关系。现代药理分析证实,本方具有调整内分泌,抗雄性激素,抑菌抗菌的作用。用本方治疗痤疮有较好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体瘙痒不怕教你神奇止痒法
中医治疗银屑病大全
【金起凤:外科皮肤科方】
牛皮癣偏方大全
治疗银屑病的中成药(一)内服药
赵炳南应用秦艽丸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