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养”的孩子性格最好也走得最远

本文摘自《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各大电商平台有售

儿子放假前拿到了学期成绩报告单。因为没有横向对比,所以只能对照看看跟上学期的自己有什么进退变化。

儿子十分淡定,因为有些科目比他预想的竟然还好。而我和韩先生,也觉得整体满意。即便看到个别小分有那么一点点拖后腿,也相信孩子心里更清楚,不需要多说。

今早刚一睡醒,儿子就钻进卧室,跟我聊上周刚买的《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那是一个完整版的英文原版全本,儿子说刚看了几十页,决定暂时放弃,还是回去看Classic版(给青少年的简化版)的名著。

这些话不是来征求我意见,而只是一个正常告知。我追问了一句这个决定的原因,他说,开头介绍部分太繁琐了,看着有点累。

我笑笑说,挺好,怎么舒服怎么来。他走出卧室前回头说,事实证明你说的还是对,直接读全本压力太大,先读Classic版,再往上读可能更合适。

愈发觉得,对孩子可以慢养,但养的是慢下来的心,而不是慢下来甚至停滞不作为,大撒把的行动。而如此,或许孩子会回报给你一个快进版的结果,也或者并没有。但无论怎样,你都会看到他们越来越独立,自信,有主见,以及愿意拼搏向上的主观意愿。

谈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一段往事。

从学过、学会到会用,父母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很重要

有天放学回家,儿子没有例行从学校带每天的阅读书回来,问他原因,他一笔带过地告诉我,老师说今天起我达到free reader(自由阅读)程度了,不需要从学校再带书,回家自己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每天写读书笔记就行了。

学校里学霸很多,所以我估计肯定是班里大多数孩子早就达到这个程度,而我们只是正常进度略慢,因而并不觉得意外。无论怎样,总是为孩子的小小成就开心的。

唯有心里的一点点遗憾是,学校的书,无论难易程度安排,还是类别交替,都既科学又经典,是很好的循序渐进锻炼。但如今可以自如选择了,肯定不能由着孩子成年都读那些他读来打发时间的书,因此选择和安排的重担,就得落在家长身上了。

于是我和儿子开始以周为单位制定书单,他每天倒是如约读完然后写笔记,一切都挺顺利,但我观察他所写,心中总觉得他的实际水平,并没有老师评估的那般好,因此决定找机会跟老师谈谈。

时机来得很巧,那天去学校取东西,正好碰到副班老师。非常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告诉我,班里竟然只有三四个孩子达到free reader程度,大部分都在兢兢业业地按照学校的书单每天继续读着。

我详细询问了这种进度的评定和考察标准,老师告诉我说,最初会有一个测试,确定了孩子的阅读级别后,就以此作为起点,按照固定书单往下继续。

简言之,同时开始按书单阅读的两个孩子,一个从中级开始,一个从高级开始,那肯定是后者先达到终了。儿子成绩较好,因此起点定得较高,又每天都高速完成阅读计划,所以进度一点都没落下就完成了。

这基本印证了我心里的猜测,虽然完成了书单,但从孩子的写作输出来看,大量阅读,并没有大量转化为生产力,他的阅读难度,与写作产出质量,完全不成正比,因此我并不认为他真的达到一个扎实的free reader水平。所以我问老师,是否可以返回低一个级别,让他重新回到书单行列,继续每天带书,同时我们也会帮助他选择一部分进行精读?


老师的脸上是大写的意外,她有点犹豫,但继而又说,如果您这样说,那么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家长自己提出让孩子降低级别这实在比较难得。其次,从读书笔记来看,他真是班里读书最多的孩子,甚至连课间户外活动,他也经常抱着书在看。但是,从课上观察,我确实也认为外教给他定的级别略高,可能是源于他最初的考试成绩确实很好。

我赞成您说的,他更多地关注故事情节,而对写作的基本要素,比如一些情境、环境、人物心理描写,他是不太关注的。对于formal and informal language(正式与非正式英文),有时也不是驾驭很好。

因而老师也赞同儿子继续书单+精读的计划,只是她怕刚被告知升级不久,再重新开始,会打击儿子的自信心。这我一点都不担心,以我对儿子的了解,他完全不介意也不知道别人的进度,只要不告诉他降级,继续带书他不会有异议。于是和老师商定,告诉儿子他进入了free reader plus(自由阅读附加计划)阶段,他肯定能接受。

果然,两天后,儿子开心地又带书回来了,皆大欢喜。

解决了学校端的问题,我开始考虑我们在家能帮他些什么。每天学校指定的一本书,平均100页左右,他基本从无例外都能当天完成。但这种速度下,确实只能关注情节,很难注意细节,因而也缺乏思考和总结。


可同时,精读这件事,是需要有人陪伴和引导的,每天这么大的阅读量,家长想提前备好课陪孩子,可行性也不是很高。

此时如果降低阅读量,单凭孩子自己,依然是无法进入精读状态的,反而可能因为强度降低而懒散。所以思来想去,我觉得可以在保持当下阅读量的情况下,通过深度讨论,让孩子自己去书里找他需要的东西。

方式上,我们从两个角度切入:

第一,在他每天给我的数学课中,加入更多互动元素。

第二,每周安排一到两次精读,外加拓展话题的深度讨论,并行之于文字。

听上去有点繁琐,但执行起来我却无比享受和庆幸。曾经觉得关注孩子已经很多了,可在这个过程中,我才发现,学过到学会,学会到会用,会用到成为下意识,中间有很多路,你不能告诉孩子怎么走,更不能替孩子走,但却至少可以扶他们一把。

“孩子做老师,我做学生”的数学课

如前所写,数学课是为了帮他织补知识体系中的漏洞而为之。一年级的部分,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作为老师,儿子十分尽职,为了给我讲解明白,他开始对题干格外上心,对题目中的小小陷阱,也都能及时识破。做一个主动的讲解者,其收获远远大于被动的听者。

但这些知识是不是稳固呢?未必。所以学生我就对老师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我都不用做作业呢?

儿子一拍大头,对啊,这不行。很快,他给我做了属于我的笔记本。

然后又准备了作业。

这里面细节就多了。要求我做一张数学海报,里面要包含所学的数学知识点。要做彩色的,还要求用丰富的形容词,连词,用词得体,内容有趣。

达不到要求会被打回返工,还得用铅笔,错了可以改。

作业描述,细节要求,完不成的后果,以及背面我没拍的交作业截止时间,一项也不少。

写这份作业要求,他参照了之前学校给他们布置的作业,又结合了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最终呈现出这个结果,我觉得我要求他去关注细节、思考和总结的目的就达到了。

做这件事孩子为难吗?痛苦吗?一点也不。他无比热情地张罗着写好,颇有些也难倒妈妈的小傲娇,还安慰我说:给我时间比较宽裕,做不好可以随时问老师,未来会经常有类似作业,让我做好心理准备。

常与孩子进行深度话题的讨论

便于锻炼逻辑与思考力

原本我选择了一些日常生活话题想跟他做一些拓展性讨论,但正巧那周学校有话题性作业,我们就以此作为素材。

学校要求针对你曾去过的一个国家,写游客对这个国家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儿子就此写了一个初稿,选择的城市是洛杉矶。最直白的方面,他能表述清楚,游客多对一个城市旅游业带来的经济益处,就是游人多花钱,本地商店和制造商品的工厂都能赚钱。而负面影响呢,就是人太多了,车多塞车(其实这些题干基本都给了)。除此以外,他就想不出来了。

我没有直接跟他讨论洛杉矶的旅游市场,而是跟他扯闲篇。我说你们几个上次去日本同学家玩什么了?儿子说,我们穿他家木屐赛跑了,我们几个都跑不过她。还吃她妈妈做的饭团子,比我做的紫菜包饭还好吃。

我又问他,过新年时,让你去邻居家送什么了?儿子想了想说,去送饺子了啊,Vivi(美国孩子)说她从来没见过饺子,开始不敢吃,后来吃完又跑咱家来要。


所以,木屐和饭团算是日本的一种?饺子算是咱们中国的?我又问他。

他想了下说,哦,应该算是habits and culture(习惯和文化),别的地方没有。

我们继续讨论,每次回老家,去海边喂海鸥,好几次都看到海面上什么样子?

儿子想也没想地说,好多塑料袋,脏死了,鱼和其他海洋生物这样就没法生存了。

噢,他立刻顿悟说,游客多了,可能会乱扔垃圾,污染环境,我还看见好多乱扔瓶子什么各种垃圾的。

我又补充说,当然也会有不讲公德的本地市民,所以不能全部归咎于游客,但客观上,游客多了,确实这样的风险增加。

前后讨论了一个多小时,以上只是其中儿子能用于写作的一部分节选。

这是一个看上去很耗时,但原本三言两语就可以告诉孩子结论的事情,可通过讨论,它就完全是孩子自己思考和总结了。

整个过程,让我欣慰的是,读了这么多书,孩子确实受益匪浅,所以知识积累还是不错的。


让我略感抱歉的是,因为过于相信他的自主能力,所以其实生活中跟他的讨论还是相对少了些。很多孩子知道的事实,化不成逻辑链条中能够供他们调遣的素材,很快就会淡忘。当所有的阅读都成为消遣时,爱读书这件事,很可能到头来只剩“读”这个动作了。

当我们讨论完,他重新写了二稿,观点有了,结构也过得去,但从头到尾,句式非常单一。所有的论述观点都是:In my opinion,所有的开头都是There be,所有的转折词都是so。。。

我跟他说,对于写作,我的要求是,同一个词,在一篇文章里不出现第二次。除了排比句,同样的句式,也尽量避免重复使用。他觉得这种说法比较抽象,于是我们就随手找了一本书,一起看作者如何表达观点。

除了最常用的 I think,书中儿子发现了 I believe, I agree that… 等等。继而我又给他举咱们中文的例子:

我和Michael去商店。

我们去商店买牛奶。

我们去商店买蔬菜。

我们去商店买水果。

我们去商店买饮料。

儿子大笑着说,除了妹妹,哪有人这样说话?

我说你看你写的,就是这样说话啊!

儿子凝眉一看,立刻了然:我和妈妈去商店,先买了牛奶,又挑了蔬菜,给妹妹选了水果后,还买了妈妈喜欢的饮料。

连词准确,动词不重复,爸爸给他的中文启蒙真的做得让我服气。

回头再看他写的英文作文,几乎每句开头都是,在洛杉矶会怎样怎样......他说可以自己调整,我就等来了他的第三稿。


可以看出句式和词汇已经比原来丰富很多,几乎没有重复的使用,观点虽然很浅,但也都表达清楚了。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觉得很棒。

对日常问题的讨论

改变孩子看世界的方式

这种讨论,现在在我们家慢慢多了起来,虽说总喊着以平等身份去平视孩子,但很多时候,我们是不太会跟孩子讨论日常话题的。而一旦开始,你会发现,对中英文写作,乃至孩子看世界的方式,都有很大帮助。

韩先生现在带儿子去给车做保养,会和他一起聊关于车的话题。我带他去超市,我们也会聊聊物价和过度包装,以及除了距离原因,为什么我们会格外喜欢来这个超市,而不是周边其他的。

有天儿子用零花钱买了些猫粮和狗粮,在小区里喂流浪猫和流浪狗。我对他说,你的好心妈妈特别赞同,所以爸爸妈妈帮你出一半猫粮狗粮钱算是支持,但长期这样喂它们,从更全面的角度看是不是妥当,我希望你观察然后咱们讨论下。

不久的一天晚上睡前,几只猫在我们楼后面狂叫,成人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儿子却不清楚,只是那些猫吵了大半夜,弄得一家人都没睡好。

早上儿子顶着黑眼圈说,如果不是这些猫老来咱们这里吃猫粮,他们是不是就不会在咱们楼下闹了?他们这样邻居们是不是也睡不好觉呢?

又过了几天,我给他看业主群里别人发的牢骚,因为小区里总有人(当然绝对不止我们一家)喂流浪猫,所以更多流浪猫涌来,有时夜里猛然蹿出来吓人一跳,有时“尾随”人回家,对有些天生怕猫的人,造成很大困扰。


儿子陷入了沉思,在这之前,他从没想过,自己的善心可能会成为别人困扰的一部分。他问我是不是不喂流浪猫就是对的,我说这也未必。我没有给他答案,而希望他自己去找合适的结论。他跑去翻书和上网查资料去了,完全不用督促。

我与韩先生就此有过很多讨论。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孩子的状况,这段时间应该是一段轻松的岁月静好日子。孩子升级,每天能自己读书,多么省心。

可这样看起来给双方,甚至算上学校有三方都“自讨苦吃”的一系列动作,才是事情应有的真相,也让我们和孩子都走得更从容扎实。

前几天学校有wacky day(疯狂日)活动,儿子自己画了件T恤,让我和韩先生都特别感动。

Have the courage to do what's right(有勇气做正确的事)!对孩子如此,对成年人亦是难得。

在不少家长都求快的今天,我们跟儿子的每位老师,无论是学校还是课外课,都表述了同样的诉求:我们不追求速度,相反希望他慢下来,没有做好的事情,宁可返工,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向前走。

我很喜欢的梁静茹,有首歌的名字,或许会告诉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慢慢来,比较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子上初中后,我才发现,过去6年的焦虑和内耗,浪费了太多的人生……
你的爱,正在成功的害死孩子
愤怒的妈妈!来自一个俩宝妈妈的真情分享
你的气质里,有你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语言艺术与操作
三月书单📖慢下来的时间里,做生活的潜行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