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雷州华侨史话(二)

2002年,徐闻县县长黄心强前往马来西亚探视马六甲的雷州乡亲

每当雷祖诞日,雷州会馆内人声鼎沸,乡亲都齐聚在一起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 通讯员 何 强 特约摄影师 郑 勇 编辑/文 静)谋生历程:早年,雷州三县的“猪仔”大都被贩到星洲(新加坡)、安南(越南)、马来亚、巴达维亚(印尼)及暹罗(泰国)等埠。当年“猪仔”出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受尽虐待,死者不计其数,当时雷州三县流传这样一句话:“猪仔过番(出洋),无一生还”。足可见其实雷人的 “猪仔过番”是充满辛酸和血泪史的。如《徐闻县志》中有记载:民国14年(1925年)秋,流窜在徐闻县角尾一带的土匪在附近村庄抓走40多人,作为“猪仔”贩卖到南洋等地,船到海上时,30多人窒息死在仓内,尸体皆被抛入大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马来亚一户雷籍华侨全家合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马来西亚一户雷籍华侨全家合影

  即使是经过重重艰险到了南洋的雷州乡亲的谋生和立足过程也是历经艰辛和困难的,可谓是九死一生:比如说在马来西亚丁加奴州北加河Sg.Paka 上游甘榜公司Kg.Kongsi的范围都是旧锡矿地,而在这些锡矿旧址附近芭林内有乱墓二百多个,这就是一大片雷州籍华工的坟地,这些坟墓葬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和民国时期,都以圆河石作埋葬处的标记,圆石上名字刻作阿龙,妃福等等,虽然墓十分简陋,但据当地居民都说这些累死、饿死、病死的死难矿工都是广东雷州府人,因当时劳苦和在当地无亲属,所以从简埋葬,连墓碑也没有!可见当时雷州乡亲来南洋谋生之艰苦和巨大的风险性!而雷人到了南洋,都与当地人同甘苦、共患难,在丁加奴州的马来西亚抗日烈士陵园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位雷籍英烈:一位是林义成,牺牲时26岁;另外一位姓王,牺牲时仅22岁;分别来自雷州的徐闻县和遂溪县。

徐闻县县长黄心强与马来西亚万里望雷州会馆负责人交流,并询问旅外侨胞的情况

这是马来西亚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位雷州籍老华侨的葬礼,当时这位老华侨的弟弟、长子、四子及两位孙子都已返回徐闻县龙塘乡定居,由于远隔重洋,不能前往参加亲人的丧礼,在南洋的亲人遂照下这张照片带回徐闻

  职业模式:早期来南洋的雷人从事的行业都是仅为了谋求生路,起初是从事垦荒、种植、捕鱼、当筑路工、石工、矿工、泥匠以及肩挑、拉人力车等,但这是老一辈的雷籍华人的就业模式。而年轻一代的雷籍华人则几乎全在新马当地出生成长,有不少人受过高等教育。目前,雷籍的青年大都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人材辈出,新一代的雷人的职业已早突破了旧的形式,教育水准和经济地位都在逐渐地提高,并涌现出工程师、医师、律师、会计师、艺术家等专家、学者,有的还造诣颇深。他们与当地人民一起艰苦创业,成为国际科技界、学术界、文学艺术界的佼佼者。可以说雷籍华人与其他邑籍的华族同胞一样为发展居住国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和创造人类文明作贡献。我们看到,近五十年来,虽然雷人的商业形式已有所改变,有经营餐店饭店的,也有经营庄园、汽车行、金融贷款、建筑等等。但是由于资金数额和人数相当少,未能与其他邑籍的华人相竞争。可以说其经济力量和人数在南洋华人中都是最弱小的!

这是新加坡一户雷籍华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举办的婚礼

  宗教信仰:南洋雷籍华侨最多的是崇信妈祖和白马师傅,南洋到处都建有妈祖庙和白马师傅神像。1889年三宝垄华人就开始建有妈祖庙,白马师傅神像也随后被华侨们带到新马供奉。在新马,祭祀妈祖和白马师傅很容易。其次雷籍华侨崇敬雷祖和信佛的甚多,往往从国内运去塑像加以恭奉。第三是崇信关羽,一般是做生意的雷州乡亲都敬奉关帝君。还有就是土地祠和农历七月各地华人都大事举行的盂兰胜会,雷籍乡亲注重春秋报赛就和孝亲及感恩。而在国内春祈秋赛所敬的就是土地神,而一年一度庆中元盂兰胜会在中国南方沿海的意义也是共同合力推广饮水思源及感恩文化。这些礼节在旅居南洋雷籍华侨华人这里也不例外。

这是一户居住在马来西亚的雷籍华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全家合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说不知道,雷州半岛前辈在南洋奋斗史这么“威水”...
斑斑血泪下南洋
略说中国人移居海外的历史
航海往事专题之移民篇:下南洋的脚步从未停止!
马来西亚华人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华侨都那么土豪多金,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华侨背后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