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補中益氣湯 補脾胃祛百病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補中益氣湯,可補脾胃。補中益氣湯亦不只是甘溫以除熱,其于脾胃氣陰不足而致的虛證,適應範圍非常廣泛,用之得當,莫不效同桴鼓。

補中益氣湯補脾胃祛百病

誠如趙獻可所說:後天脾土,非得先天之氣不行,此氣因勞而下陷于太陰,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故用升、柴以佐參、芪,是方所以補益後天中之先天也,凡脾胃不足,喜甘而惡苦,喜補而惡攻,喜溫而惡寒,喜通而惡滯,喜升而惡降,喜燥而惡濕,此方得之矣。

補中益氣湯主治脾胃氣虛,少氣懶言,四肢無力,困倦少食,飲食乏味,不耐勞累,動則氣短;或氣虛發熱,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渴喜熱飲,其脈洪大,按之無力,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頭痛;或氣虛下陷,久瀉脫肛等症。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

中醫 為,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古時判斷一個人的生死,常常摸一摸這個人嘴裡還有沒有氣,有氣則生,無氣則死,故而有了人活著就是一口氣之說。氣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另一個則是脾胃所化生的水穀精微之氣。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認為,人體的元氣有賴於脾胃之滋生,脾胃生理功 能正常,人體元氣就能得到滋養而充實,身體才會健康。因此,古人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說法,即一個人如果脾胃不好,陽氣就會不足,各種疾病也就隨之 而來。

補中益氣湯方藥

宋金時期著名醫學家李東垣是補土派”(五行中對應”)的代表人物,他以人以脾胃中元氣為本的原則,結合當時人們由於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寒溫失所導致的胃氣虧乏,創制了調理脾胃的代表方劑--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湯組成如下:

【組成】黃芪1.5(病重者可加至3),炙甘草1.5克,人參(去蘆)0.9克,當歸身(酒焙乾或曬乾)0.3克,橘皮0.60.9克,升麻(不去白)0.60.9克,柴胡0.60.9克,白術0.9克。

【用法】上藥切碎,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功用】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補 中益氣湯中黃芪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為君;人參、白術、甘草甘溫益氣,補益脾胃為臣;陳皮調理氣機,當歸補血和營為佐;升麻、柴胡協同參、芪升舉清陽為使。 綜合全方,一則補氣健脾,使後天生化有源,脾胃氣虛諸症自可痊癒;一則升提中氣,恢復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脫、下垂自複其位。

另外,補中益氣湯的適應指征為脾胃氣虛,凡因脾胃氣虛而導致的各類疾患,均能適用,一般作湯劑加減。使用藥物的分量,也可相應提高。一般用量為:黃芪、黨參、白術、當歸各9克,升麻、柴胡、陳皮各5克,炙甘草3克,加生薑2片,紅棗5枚,或制丸劑,緩緩圖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
脾虚还不重视,人就废一半了!老中医教你一招,调好脾胃百病全无
人之阳气取决于脾胃,脾胃虚寒则百病丛生!教你一招,...
脾虚是百病之源,该如何调养脾胃,或许太多人不清楚
皮纹诊百病
百家养生堂 2013 调理脾胃治"百病" 13012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