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维生素怎么补才对

专家简介

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主任医师,营养科副主任,出版过《临床营养治疗学》《临床营养医师速查手册》《作自己的营养医生》等专著。

一、认识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有鲜明的个性:它们既不像蛋白质一样可以构成身体和生命活性物质,也不像脂肪和糖一样,可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一旦缺了它们,身体构成和能量供给都会出现异常,甚至中断。

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通常用毫克、甚至微克这样小的单位来计算其数量。但就是如此小的需要量,人体内却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因此必须经常由食物或维生素制剂作外源性补充。

二、正常饮食下,是否还要“补”维生素

从理论上讲,如果我们的膳食能做到“全面、均衡、适度”,那么,每日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素(包括各类维生素)就不会缺乏,也就无需再靠其它方法补充。然而,烹调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上述好的作用,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在高温或其他条件下被破坏。这对于那些理化性质不稳定的营养素而言,尤其明显。

大米

1.淘米:从淘米开始,就会导致维生素、无机盐和糖类的损失。根据实验,大米经过淘洗,维生素B1损失率为40%-60%,维生素B2和尼克酸损失为23%-25%,碳水化合物为2%,无机盐为70%。大米被搓洗次数愈多,洗米的水温愈高,以及在水中浸泡的时间愈长,各种营养素的损失就愈严重。

2.蒸米饭:米饭在烹调时加热,还可使维生素再损失一部分,如维生素B1可损失原含量的17%,烟酸损失约20%。如烹调方法不当,则损失将更多。有些地区制作米饭用丢弃米汤的蒸饭法,大量的营养素会随米汤的丢弃而损失。一般捞米饭可损失67%的维生素B1、50%的维生素B2和76%的尼克酸,同时还可使部分矿物质损失掉。

面食

1.碾磨:面粉越精制,其营养成分损失越严重,粮食在碾磨过程中如将小麦磨成面粉,叶酸盐减少90%,维生素E损失90%以上,维生素B5损失60%,铬、锰、铁、钴、铜、锌、镁等矿物质的含量减少70%以上。

2.制备:面粉经不同发酵方式制成馒头后,维生素B1、维生素B6含量分别降低10.85%~21.02%与5.85%~11.53%;而维生素B2含量会增加14.70 %~ 38.24%,烟酸含量增加35.20 %~116.20 %。水煮面条、烙饼、油条的维生素B1损失分别为19.60 %、3.39%、64.75%;维生素B2的损失分别为2.94%、14.71%、69.12 %;油炸麻花维生素B1的损失为92.20%。相比较而言,蒸馒头、包子、烙饼时的营养素损失较少,而煮面条的营养素损失相对较多,大量的营养素会随面汤丢弃而损失,一般可损失49%的维生素B1、57%的维生素B2和22%的尼克酸。炸制的面食,如油条、油饼,由于温度高,制作时加碱,维生素B1几乎全被破坏,维生素B2及烟酸也各损失达50%。

蔬菜

1.切菜:蔬菜中的维生素C在切菜过程中,部分与空气接触被氧化破坏。浸泡也可使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损失。果汁打开后,维生素C的含量迅速下降,14天后损失殆尽。

2.炒菜:“急火快炒”时,营养素损失较少,总的维生素损失约为30 %~40 %,胡萝卜素损失约25%。如将蔬菜先于沸水中漂烫,挤去菜汁后再炒,这样总维生素的损失率可高达80%左右。采用煮的方法时,维生素C的保存率约80%以上。如用蒸的方法,维生素C的保存率约为75%,以短时间蒸气加热(一般为10分种)损失最少。烹调时加盐量越多,维生素C损失越大。

3.贮藏:罐装会破坏蔬菜中20%~35%的维生素A、80%的维生素E和20%的维生素B6。冷冻蔬菜在解冻和烹饪时会损失40%的维生素B6。食品冷冻14天后,维生素E损失70%,水果和蔬菜在冷冻中会损失50%以上的微量元素镁。另外,食品保鲜膜在6小时的储存过程中,对9种烹饪蔬菜中的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在24小时储存后,由于各种因素,对烹饪蔬菜中的维生素C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在冷却时,加盖食品保鲜膜反而会导致烹饪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

肉类及鱼类

1.红烧、清炖:肉类的营养素,随着加工方法不同其损失的程度不同,相比较而言,红烧、清炖时维生素损失最多。一般的,猪肉中的维生素B1在红烧或清炖时损失可达60%~65%,蒸、炸时损失约45%,炒时仅损失20%。维生素B2在蒸时的损失约85%,红烧或清炖时的损失约40%,而炒时损失也仅20%。

2.炒、炸:炒肉及其它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损失最少。炸食品可严重损坏维生素。

3.烧、烤:各种烧烤食物因色鲜、味浓、肉嫩、油而不腻,为许多人所喜爱。但是从营养与卫生学的角度来讲,吃烧烤食物应适可而止,尤其是儿童更不宜多吃。因为在烧烤时维生素被大量破坏,脂肪、蛋白质发生变化,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如3,4-苯并芘等,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和灰尘,既污染空气,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三、缺不缺维生素,你的身体有信号:

信号1——夜晚视力降低 可能营养缺乏:维生素A(夜晚视力降低可能是维生素A缺乏的早期表现。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夜盲症,并出现角膜干燥、溃疡等)

信号2——舌炎、舌裂、舌水肿 可能营养缺乏:B族维生素

信号3——牙龈出血 可能营养缺乏:维生素C

信号4——嘴角干裂 可能营养缺乏:维生素B1和烟酸

信号5——皮肤干燥、粗糙 可能营养缺乏:维生素A

信号6——皮肤淤斑 可能营养缺乏:维生素C

信号7——肢体感觉异常或丧失、运动无力 可能营养缺乏:B族维生素

四、如何科学地补充维生素

1. 从食物中补(以下列出主要维生素的食物来源,以供参考)

维生素A:动物肝脏、蛋黄、鱼肝油、番茄、胡萝卜、红薯等;

维生素D:充足的光照、鱼肝油、蛋黄、牛奶等;

维生素E:植物油;

维生素B1:粗粮、豆类、花生、瘦肉、内脏及干酵母等;

维生素B2:蛋黄、河蟹、鳝鱼、口蘑、紫菜等;

叶酸:动物肝脏、水果、蔬菜、麦麸等;

维生素B12:肉、乳及动物内脏等;

维生素C:新鲜蔬菜水果等。

2.适量服用维生素合剂。

应特别注意选择有卫生部部颁批号的药品。这些维生素药品属于非处方药(O T C),可在各大医药商店买到。它们一般包含十几种维生素,均按照中国健康人群的每日膳食供给量标准(R D A)设计配方,每日按其说明服用,不会过量。这些合剂中,有专门针对儿童或孕产妇需要设计的配方,须注意选择使用。单纯服用维生素C或维生素E等,效果往往不及维生素合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味过后你的营养过剩吗?
选择合理烹调方式留住维生素
别让食品的营养在烹饪中流失
食品营养素并非恒定 烹饪不当加速营养流失
烹调得当,饭菜才健康营养
比丢弃食物更可怕的浪费是我们不懂食物营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