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宗教]“小国寡民”新解
据笔者的研究,“小国寡民”章是《老子》书中一个独立单元中的一部分,其旨意为以周初自豳迁岐,文王治岐而至“治之极”的实例来说明“柔弱胜坚强”和“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而这个“实例”也就是《国语•郑语》中史伯对郑桓公所说的“故王者居九垓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将这个独立单元强行分章的做法,本身就没道理,再经后人或穿凿补缀,或拆句删字,“小国寡民”章的真实意思自然也就模糊难辨了。
   《史记•周本纪》载:“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幼,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这一史实可与“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对应上。显然,“小国寡民”四字,并非后人理解的“国要小,民要少”的意思,而是老子对公亶父居豳为王时周族国力的描述。 放弃祖先的土地,这是被视为大屈辱的事件。因此,公亶父的决定必定是占卜的结果;考虑到当时天下皆以天文化、鬼神文化为意识形态的背景,这一结果也只能是占卜的结果。这样,“谁”使公亶父“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远徙”的问题就解决了,即“上天”。特别值得说明的是,“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主语应该是“戎狄”,而非公亶父。这样分析下来,就会发现在这个句子里实际上有三个主体:上天,公亶父,戎狄。全句的意思是:上天使公亶父选择放弃武力对抗,使各族民众甘愿追随亶父远迁;使戎狄的暴力无法施展。全句上承“天道无亲,恒与善人”,意思连贯,语气顺畅。
   公亶父到达岐下后,“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这句话大致可与“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对应。当代注家固然不知此种对应关系,将“结绳”释为“结绳记事”,也属望文生义。《易•系辞》有“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句(网,捕兽;罟,捕鱼。佃,耕种土地;打猎),因此,“结绳”并不一定专指“原始社会”的“记事”。在这章里,结绳恰恰是“以佃以渔”,捕兽捕鱼、恢复生产之意,与公亶父在位时周族渔、猎、耕三者并举的生产模式相吻合。
    经太王公亶父、王季二世,周族在岐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出现了“王天下”的苗头。《史记•周本纪》载:“公季行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文王在位时,“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与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这一史实中反映出来的周国国境内各族民众之间的关系,又恰可与“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对应。此处的“往来”专指因矛盾、争执而来往于“官府”,即诉讼活动,请求“决平”;“不相往来”之意,实为“不讼”。将“往来”解释为“交往”,显然属于以今释古。
   这样,原文先遭删改字句,分章,混句,又由后人因无法明确章旨而将“小国寡民”曲解为“国应小,民应少”,因不理解“使民重死而远徙”的意思而加“不”字,根据误解的“结绳”、“往来”来释文,至近、当代,再结合意识形态的影响,于是出现了“国应小,民应小;民众之间互相不往来”这样的荒唐译文。
   那么,此章字句及意思应该是怎样的?笔者以为,若将散失在其他章中的句子找回,再订正改动的字词,补齐原文,“小国寡民”章字句大致应如下: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太王居豳,)小邦寡民。(戎狄侵之。)(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既至岐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文王治岐,)(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成现代文如下:
  
   天道无亲无疏,公正无私,对任何人都只以善、恶作为评判的标准,因此有德之君必定会得到上天的扶持。周太王居豳时,面临戎狄夺地威胁。其时太王城邑很小,民众很少。但上天总是救助立身于道中者,因其“善”而保护他。因此,上天使太王不做武力抵抗的选择,使民众甘愿放弃土地而以生命为重,追随太王远迁。于是,戎狄虽然舟舆齐全,但却无处使用;甲兵坚锐,也无法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到达岐下后,在太王的安排下,百姓织罟编网,垦田造屋,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其后太王传位王季,王季传位文王,三代周王都以德政教化民众。至文王为方伯时,周国已经成为“治世”的典范:各族民众都以自己的食物为甘,以自己的服饰风格为美,以自己的家为安乐,以自己的风俗为欢乐之源;彼此友好相处,即使土地相互接壤,可以遥望到对方的城郭,听到对方的鸡犬之声,终其一生也不会发生冲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它是重要经典之一,版本繁多,到底哪个才是老子原版?(十八)
《百家论道》系列之•周高德道长《道德经》简读(79-81)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什么意思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小国寡民章——诗读老子80
历史典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