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0其约奈何: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

黄帝和岐伯在讨论完阴阳何以为三、阳明厥阴何谓之后,他们之间又开启了新的问答之辞。

先附录黄帝之问如下: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

一、气有多少

太极一气分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二气各有其盛衰,气有盛衰,气盛者为多,气衰者为少。《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讲:“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岐伯和黄帝前文刚讨论过“阴阳之三何谓也”问题,岐伯答之曰:“气有多少异用也。”气有三阴三阳,气之盛衰多少不同,气之作用各异,《素问·阴阳类论》黄帝向雷公讲:“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再结合刚讨论过的两阳合名谓之阳明、两阴交尽谓之厥阴,三阴三阳各具其名如下:一阴为名厥阴,二阴名为少阴,三阴名为太阴,一阳名为少阳,二阳名为阳明,三阳名为太阳。

二、病有盛衰

三阴三阳之气有多少盛衰,民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而为病,病亦有盛衰。例如,《素问·热论》岐伯讲:“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病由表入里、由经入腑、由腑入脏,病势渐盛,乃至死不治,是为“病盛”。《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中蔡桓公由疾入病为病之盛,疾在腠理、病在肌肤、病在肠胃、病在骨髓,病益深入为病之盛,再如《伤寒杂病论》伤寒、中风传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日传一经,病益日盛。“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伤寒传遍六经而不传脏腑,人体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素问·热论》岐伯讲:“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病邪之大气日去,病日已矣,是为“病衰”。

三、治有缓急

病治之缓急当视病之缓急,病来如山倒,卒仆昏厥等急病当治之以急,胃溃疡、风湿痛等基础病相对而言应缓以治之。如《金匮要略·卷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师曰:“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病盛而重者当治之以急,甚至施以虎狼之药,病衰而轻者当治之以缓,徐徐将养图之,欲速反而不达,救死扶伤之道自当如此。

四、方有大小

医工辨证施治开药方,病有轻重缓急,方剂理应有大小多少之别。例如,方剂中有大小之分的有:大小建中汤、大小柴胡汤、大小陷胸汤、大小半夏汤、大小青龙汤,等等,大汤证重小汤轻。

以大小柴胡汤为例附对照表如下:

五、愿闻其约奈何?

根据下文岐伯所言君药臣药之制,“其约”当为制方之要而约言之。约与博对举而为言,《论语·雍也》孔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老子曰:“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苏轼《稼说送张琥》讲:“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博观而约取,大道至简,要言不繁,黄帝希望岐伯能谈谈制方之约要的情况。

至于岐伯如何应答,明日继续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四圣悬枢》 > 卷三·痘病解第三 阴阳盛衰
《素问悬解》
《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六十八篇
重新学习伤寒论
精读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