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8盛衰之时:气之盛衰,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

微信公号:黄帝内经参详


言归正传,我们再回到本篇大论的正文中来。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

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本篇大论篇首黄帝曾有疑而问:“天之道可得闻乎?”岐伯曾许诺以“因天之序,盛衰之时”。天道六六之节问题岐伯已经对答完毕,而“盛衰之时”尚付诸阙如,故黄帝希望岐伯能再谈谈六气之盛衰问题。

一、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

“其”代指天之六气,“至”、“不至”、“太过”等为六气盛衰之情状。

天道六气之节序,气随时迁,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此去彼来,彼来此去,六气次第循环,如《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所言:“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

不同于地道六气初之气起于立春前十五日之大寒,天道初之气始起于立春前四十五日之冬至(地道、天道始起之不同,此当与精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时再专论之)。

冬至一阳生,为一岁天道阳气之初始,相应于《易经·乾卦》初爻之辞:潜龙勿用。龙以象阳,喻天之阳气,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唐代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干宝之言曰:“初九,甲子天正之位,而乾元所始也。”又引何妥之言曰:“以天道明之。当十一月,阳气虽动,犹在地中,故曰'潜龙’也。”

冬至为一岁甲子天正之位、乾元之始。《素问·六节脏象论》岐伯讲:“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冬至为端始,夏至为表中,以度天道,故冬至、夏至候气之至不可不慎,殷商时期甚至以冬至前两天为小年、夏至前三天为大年,还要举行盛大的天神人鬼、地祗物魅祭祀仪式,如《周礼·春官》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魅。”

故冬至、夏至乃“天运当以日光明”天道之气,天道之气既可用晷仪圭表测之,亦可用十二律吕以“葭管吹灰”之法以地气候之,地道和天道互参之。

如果气随时至,则为“至而至”。前“至”为时至,后“至”为气至。

如果时至而气不至,则为“至而不至”。前“至”为时至,后“至”为气至。

如果时未至而气先至,则为“至而太过”。

“何也?”为什么气之盛衰会有这三种情况呢?“何也?”表示欲明其因的疑问句,如西汉贾谊《过秦论》讲:“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二、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对于黄帝之问,岐伯并没有在“三”上纠结,而是分别解释了这三种“情况”的具体含义。

1.  至而至者和

气随时至,则其气平和。

2.  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

时至气不至,则其气不及。

3.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时未至而气先至,则其气太过有余。

问题是,怎样才能知道时气之至与不至呢?是以黄帝又发新问: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

明日将借“葭管吹灰”候气之法,来对这个新问题展开研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天道节序:天道六六之节,上下有位,左右有纪
化气的盛衰
五运六气进阶之——经文串解(三)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黄帝素问直解 卷之六六微旨大论第七十篇
​《黄帝内经365》--060.客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