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一下高手,理中汤,四君子汤,黄芽汤的共同点和区别?
理中汤:      人参9克,干姜9克,灸甘草9克,白术9克 《伤寒论》
四君子汤:   人参6克,茯苓6克,甘草6克,白术6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芽汤:      人参9克,干姜6克,甘草6克,茯苓6克 《四圣心源》
四君子汤是在理中汤的基础上去掉干姜 , 然后加上茯苓
黄芽汤是在理中汤的基础上去掉白术 , 然后加上茯苓
这3个方子都有人参,甘草,四君子汤和黄芽汤都加了茯苓,只是代替的药物不一样。
高手讲解一下,为什么都用茯苓代替?
---------------
“四君子汤”中的茯苓合白术为佐药以健脾渗湿。“理中汤” 除去甘淡之茯苓,加入辛热之干姜为君,是为了温运中焦,祛散寒邪,恢复脾阳。“黄芽汤”温运中焦,健脾渗湿?去白术渗湿之力稍弱?
个人觉得 :黄芽汤的创立,思维火花之一可能是由茯苓四逆汤去附子而成。去附子则不偏而平。相对而言,较理中汤(人参汤)更着眼在旋运上——其中茯苓主下气(这个在本经上有)。理中汤,相对更着眼在填平补实上面。四君子汤,运动性看来是最差的,要加强人体消化吸收的能力,是需要加强能量热量的,这时候很需要干姜而它没有。
-------------------
不过,按黄元御的理论,他一贯强调中气脾胃的重要性。所以,他的黄芽汤,是第一个方子,也就应该是关于中气最基本的方子。况且,黄芽汤本身就出现于四圣心源中,卷四,劳伤解“中气”一篇中。所以,黄芽汤是关于崇阳补火,培土泄水,治理中气的方子。是旋运的基础,但并不是旋运的方子。黄元御认为白术有壅滞中宫的弊端,所以,作为治理中气的基础方,甘草本身也有些壅滞中宫,他不用白术,也是不奇怪的。
我刚看医书不久,都是瞎琢磨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多指教.
另外,黄元御的第五代传人麻瑞亭在他的《下气汤解析》一文中说,“云苓健脾渗湿,治在脾而助其升。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可见,黄芽汤里的茯苓意图还是围绕着中气的健运来考虑的,脾燥则升,而不是旋运、下气来考虑的。
---------------------------------------
黄芽汤就是一个基本核心方,它是与他药组合的基础构件.本身不应该单独使用,如单独使用,我体会泻肺之水饮倒挺强.
运中焦力量最强的还是理中汤
-------------------------------
用辅行诀的理论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黄芽汤,3甘+辛的组合是纯补脾,助力脾升,名之曰黄芽汤;理中汤,2甘+辛+苦的组合是理脾兼顾肾的方子,是经典的小补脾汤。补脾化苦坚肾。有见脾之病,知病传肾,当先实肾之意。四君子汤是3甘+苦意不在补脾而在泄肾,通过泄肾化咸,而强心。四君子汤的病机在于水盛火弱,用泄南补北的方法。
----------------------------------------
个人看法,还是通过药性来区别,白术苦温燥湿最好,茯苓是甘淡渗利,更偏向于水。从这个角度考虑的话四君子汤重去湿及水更好,但无寒相,而理中偏于湿,黄芽偏于水。茯苓味甘正好泻肾水,也比较符合黄师说的补火泻水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它被誉为“《四圣心源》第一方”,专治脾胃寒湿、升降失调的疾病
古代诸多健脾传世名方哪一种最适合现代人
千古名方(11)四君子汤
脾虚有4证,4个方子就搞定!1、脾气虚服用四君子汤【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补气健脾第一...
方剂分析:一药之差的理中丸和四物汤的区别在哪里?世上有很多健脾补
黄芽汤漫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