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最早的民主主义在中国

沧海之瓠 今天

来源:征稿网

“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

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毛泽东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墨子是诸子百家之中,唯一不是贵族出身的人物,他来自于农民家庭,自小爱好手工艺和耕作。墨子虽然出身农民家庭,却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一度师从儒家学说,非常喜欢儒家的忠孝仁义,但是最终实在受不了儒学中的繁杂礼仪而退出儒家行列。

    退出儒家之后,墨子便在儒家的忠孝仁义学说的基础上,加入科学技术和和平思想,并最终推出“选天子”学说,成为了独树一帜的墨家学派。墨家学派一经推出便迅猛发展壮大,与儒家学说同时并称当时的两大最重要显学。
  但是,墨家的命运与儒家截然相反,儒家自汉之后便一家独尊,墨家却在秦汉时期就销声匿迹,徒徒留下《墨子》一书传世,却少有门徒发扬光大。这一切都是因为墨子的“选天子”学说。所谓“选天子”,就是墨子在儒家学说中的“禅让制”之上发展而来。墨子非常敬佩古代尧舜禹三代相互禅让,因为禅让者不以私心左右天下,完全为利益天下故而择贤让位,从而保证了天下在贤者手里得到了和平健康的发展。但可惜的是,禅让制无法永久流传,仅仅禅让了两次,就断送在了禹的儿子启的手里,从此以后家天下成为了社会主流。家天下虽然能够稳定传承很长时间,奈何家天下以天下为自家私产,所以无法公心利天下,再加上家族传承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暴君和昏君,从而导致天下不断出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局面。更何况,以天下为私,不仅助长帝王家族的私心私欲,也会引发其他有实力的人或家族的觊觎,从而导致逐鹿中原争夺天下的战争不断发生。为了天下人的和平,为了天下人的公利,墨子想出了“选天子”的办法以取代禅让制和家天下。
  墨子的选天子又是怎样的呢?就是天下置天子之位,但天子之位不能是一家或一族的私产,而是天下公器。天下公器惟有德有才者居之,怎样评价谁能担任天子之位,那就是天下公选,“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墨子的这一学说,可以说是开世界民主理论之先河,比之于爱琴海的民主理论不知提前了多少个世纪。

      然而也正是这个理论成了历代王朝帝王们的忌讳,因为如果真的让它发展壮大起来,就真正成了家天下催命鬼和掘墓人。也正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彻底败落和各诸侯国相互敌对未能统一天下,才让墨家学说有了发展壮大的肥沃土壤。秦灭六国后,墨学连同儒学一起都受到空前的打压。

   汉初墨家虽有所恢复,但汉武帝时墨学被视为异端邪说,不仅遭到摒弃,甚至遭受封杀。这一次,墨家陷入空前浩劫,墨学和墨者遂迅速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天下流传的墨家历史资料遂变得稀少,以致司马迁做《史记》时都无资料可循,只能短短24字为墨子立传。
  墨家虽然作为一个流派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但残缺不全的《墨子》一书还是流传下来。然而,《墨子》一书虽能流传,但墨家的组织和信徒都已消失,甚至后世之人虽对墨家学说感兴趣,但无人敢建立组织和聚拢新的信徒,因为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和诛九族的造反行径。 
  当然,因为时代的制约,墨子的“选天子”学说尚不完备,比如怎样选举,谁来选举,怎样才能成为候选人,这些墨子都还没有考虑成熟。再比如,天子权力太大,终身制是否有害,以及谁能够来监督和制约天子的权限从而避免任内天子们的胡作非为,这些墨子虽然有所考虑和安排,却依然不够完备。然而,不管怎么说,我们可以由衷认定,墨子是世界最早的民主理论的开创者,他不仅是个科技大师,更是政治革新的大师!

墨子经典30句:

劳动者的民主文化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与现代的科学、民主、和平、博爱、关注民生等有很多共通之处。 

1.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释义】君子不用水来当镜子,而是拿别人来当镜子。用水当镜子可以看到的是容貌,用人当镜子则可以知道吉凶对错。
2.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释义】卒:同“猝”,指突然事变。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
3.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释义】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4.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释义】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也不会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也不值得和他交游。
5.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
【释义】办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要做很多事。
6.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释义】好弓难以拉开,然而可以射得高射得深;良马难以驾御,然而可以负重行远。

7.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释义】假使人人都彼此爱护,则天下安治;倘若人人都彼此交恶,则天下大乱。墨家主张兼爱。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墨子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8.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释义】所以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9. 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者代御,必为圣人。
【释义】静默时就能思考,说话时就能教导人,有符合道义的行为就能成就事业,如果这三者交替运用,就能成为圣人。

10. 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释义】江河不嫌弃用小溪的水来灌注自己,所以能汇成巨流。被称为圣人的人,不推辞难事,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能成为名扬天下的大人物。
11.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释义】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也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用身心戴道而行。以身戴行,是一个成语,意为言行合一,用身心戴道而行。
12. 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
【释义】所以根基树立不牢的人,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叶。

13.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释义】 (把丝)放于青色的染料中,丝就染成青色;(把丝)放于黄色的染料中,丝就染成黄色。墨子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墨子有一次看到染丝的,感叹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刚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其寓意是说环境的熏陶、社会风气的感染,会对人的思想、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它可提醒人们要十分注意社会影响、文化氛围对人的感染,熏陶作用,切不可掉以轻心。
14. 万事莫贵于义。
【释义】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15.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释义】钓鱼的人躬着身子,不是要对鱼恭恭敬敬;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也不是因为喜爱老鼠。

16. 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释义】如果谋虑不到,那么就根据过去推知未来(主要强调凭借经验),根据明显的事推知隐微的事。像这样谋虑,那么所谋必得(成功)。
17.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释义】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处,也会遇到坏处。对待好处,无疑应择其大者而取之,以获取最佳利益;对坏处,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择其小者而取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18. 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释义】即使做很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没听说过想达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难的。遇事不怕事,人是要有些胆量的。拿得起、放得下、有担当,不逃避,才能直面凛冽的人生。

19. 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释义】最好是不失败,其次则是败了却还有办法成功,这才叫善于用人。
20.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
【释义】名声不是凭空产生的,赞誉也不会自己增长,只有成就了功业,名声才会到来。
21. 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释义】这些人很少不是死于自己的所长,所以说,事业达到顶峰就难以持久。守住成功很难,站得更高,看到的风景就更多,面对的诱惑更大,某种诱惑确实能满足你当前的需要,但却会妨碍达到更大的成功或更长久的幸福,这个时候,守住寂寞往往就意味着守住成功。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

22. 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
【释义】善不是出自内心的,不能保留;行为不能从自身辩明的,不能去做。善不是出自内心的,只能够勉强支撑一时,必然不能长久。所以也只能使伪善。
23. 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释义】天地不夸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的德行高远,这样才能做众人的领袖。
24. 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
【释义】一只眼睛不如两只眼睛看得明白,一只耳朵不如两只耳朵听得清楚。

25.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释义】江河的水之所以浩浩荡荡,并非只由一个源头流出来;无比珍贵的皮衣,并非只由一只狐狸腋下的毛皮所能制成。
26. 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释义】世上所有的鸡蛋去碰石头,石头也会依然如故,不会被毁坏。
27. 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
【释义】好人得到奖赏,坏人得到惩罚,国家必然会太平。

28. 贫则见廉,富则见义。
【释义】贫穷的时候最能表现出一个人是否清廉,富裕的时候最能表现出一个人是否讲求仁义。
29.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释义】读书人虽然有书本知识,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行动。
30. 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释义】言:言谈。称:称扬。汤文:汤,成汤,商朝的建立者;文,周文王姬昌,商末周族领袖。行;行为。譬:比如。豨:猪。这两句大意是:言谈必称扬商汤周文,行为则比如猪狗一般。这两句以言美行恶的反差对比,十分典型地概括出那类言行不一的人的低下品格,可用以形容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的虚伪可耻的两面派人物。此处还有一个成语:行同狗豨,意思是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

墨家是以劳动者为视角的基础性社会文化,属于民众主体,也就是俗称的民主文化。
据记载,有一次,某君请墨家钜子帮助守城,钜子带着一百多名弟子前往,后来某君因为国君不信任而出逃,守城承诺再难完成,钜子就带着那一百余名弟子自杀了。钜子自杀之前,委任两名弟子去远足任命新的锯子,完事后,那两个弟子也自杀了。
这就体现出了墨家的规矩有多严,孟子说墨者“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身”,所以墨家消亡的原因主要有三:
1、墨学跟帝王术有冲突,思想不被统治者所接受,入墨家必须宣扬墨家学说,不然就算辞官也不能宣扬其它学说。
2、墨家思想过于理想化,如“交相利”理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讲究“从而利之”,以“交相利”为基础,已达到“兼相爱”再达到“非攻”,然而“交相利”过于理想化,统治者根本不可能会和被统治者分享权利。
3、墨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就像刚刚的那个故事,承诺的事做不到就自杀,而且所有人包括锯子都甘愿自杀。这是一种多强大的凝聚力。墨家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可以将社会底层人员凝聚在一起,而这种力量对于统治者是最大的威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懂这些受益终生《2》
悲天悯人的呼号──墨子哲学纵横谈
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
易中天
墨子是如何贬斥孔子的,孟子又是如何评价墨子?
早期儒家体系矛盾之周公真是圣人吗?孔子竟说周公非仁,周公不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