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怀说伤寒(19)——条文廿五、廿六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昨天

中医随笔 第95篇

25.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按:桂枝汤是煮一次分三次喝,伤寒的方都是这样的,煮一次分三次喝,因为他开的量大,桂枝、芍药开三两,三两大概是我们现在的45g,也有人认为古之三服为一剂,所以桂枝汤是开三服合在一起来煮的,古之一两约是现在一钱,但绝不是说一两用现在一钱来计算,如果这样算,煮一次分三次喝——那还有效果?药都淡成水,能起什么效果。

这条文,写着,先服用一次桂枝汤,大概是一升,也就是200毫升左右,服药之后,还得啜热稀粥,再盖被子等着出汗,但是呢,患者不出汗反而“烦”,之前说过“烦”就是“乱”——不知其处、不舒服,《说文解字》——“烦,热头痛也”,这里患者他会出现热、头痛更厉害,好像喝了药之后更严重,汗就是不出,这是瞑眩反应,是斗药的现象,药用得对,但邪它顽固要与药效斗一斗,这时针刺风池,风府穴给邪出路,别逼急他,再送服一升桂枝汤,如前法,汗一出,病就解,就不必在服了。

26.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按:这里脉洪大,胡希恕认为是其传抄错误,应是脉浮,脉洪大是后面的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条文。

我觉得可以脉洪大,脉洪是个兼脉,其本身就有脉浮,为什么说洪大,因为阳盛,所以脉给你的感觉就是这样。

我一直在思考仲景大师自己感受的脉可能与我们书里写的不一样,他们那时的脉又没有硬规定这样就是洪,我个人理解,仲景大师记录的是自己的感受吧,像这个病人,喝了桂枝汤,汗是大出,说明下一步还是大出,犹如洪水一样制不住,来势汹汹,切他的脉,感受就是洪大,当然脉是浮的,但不一样在于他比较大且有力,给人感觉就像洪大,而这里的“洪大”不是特定指邪热亢盛。

脉给你感觉阳是足的,所以可以继续用桂枝汤,不然你还敢用,都大汗出,还敢用,不怕汗出亡阳?这条文得和“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那条做鉴别,这条用桂枝汤它能止汗,因为这里的阳浮比较厉害,“阳浮者,热自发”——脉洪大,“阴弱者,汗自出”——大汗出,可以用桂枝汤,而条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不行,为什么——因为他阳不浮啊,“其人恶风”啊,他都有亡阳之险,怎么阳浮热出?赶紧加和附子固阳啊。

这两条文还告诉我们,汗出了表不解,用桂枝汤法来发汗,本条文脉洪大(其实里面有脉浮,还是有表证),后者其人恶风,但两者汗出,都得用桂枝汤法来解表,这是一个定法。

本条文后半段,“若形似虐”,就是发汗了,还没好。

伤寒论,给了桂枝汤的药味、剂量、服法、忌口等,但人体体质不同啊,有的照样喝了做了,他就好了,有的出汗出太多,有的出汗出太少,像这条文一样,“形似虐”,虐——就是发热恶寒,休作有时。

发汗后,未净之邪有转入少阳之机,邪又不离表,所以不是邪入少阳的往来寒热,而是日再发,因为发汗后,桂枝汤证多麻黄汤证少,用桂二麻一汤,微发汗则解。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

方歌:

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 

 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作者介绍:远怀中医,温煮经典,崇尚岐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伤寒】背诵条文第35条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精解
多汗是有原因的
1800多年前的桂枝汤,现代人应该怎么用
伤寒论核心条文解读26
反复汗出不止2年,5剂而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