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怀说伤寒(29)——大青龙汤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昨天

条文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条文39.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条文38转诉——“太阳中风,脉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大青龙汤,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设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按:仲景大师这两条文的写法给学习的人留下很多口实,争议很大。争议就在于中风伤寒。中风、伤寒的区别这篇文章是讲不完的,要讲要花费很大心力,而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区别是汗出与否。

我不赞成其他学习伤寒论的医家,在这两条文中,把中风、伤寒看成互文,初学者也不能这样记得,不能让自己的思维去偷懒,没想通就说中风、伤寒是互文,这是不行的。

为什么不是两者不是互文,因为仲景大师大胆的跟你说的明明白白,用“大青龙汤主之”,什么是“主之”,就是有百分之九十的信心,仲景大师就跟你说你就这样去用就好,不会出事。

这样说明什么情况?就是仲景大师对疾病有十足的把握,才敢这样说!既然有十足把握,仲景难道就无法能把中风、伤寒的区分出来吗?所以我们要去把两者理解成互文互通作甚?用在病人身上的药,仲景大师敢放心写出“主之”,区别是有理由的。

切记这里的中风、伤寒是有区别,不易理解成一样,不然学不到辩证思维,临证加减在变通,我们要勤思考、会变通!

条文38是说太阳中风,出汗后伤寒,出现伤寒的症状“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恶风”这些症状就可以用大青龙汤,不是用桂枝汤。

条文39,是说太阳伤寒出汗,但是又没汗,本来身体津液调动到体表防线想凭借出汗而自愈,但是出了一点汗,但没出完,反而出现汗出不畅、不彻,体表津液失去方向,所以“但重、乍有轻时”这样水性变动的症状。

小孩碰上大青龙汤的情况不少,但是没人敢用,因为大青龙汤出汗力度特别厉害,是重汗剂,大青龙汤用法上说:“汗出多者,温粉扑之”,说明也怕汗出太多会亡阳,另一个要当心的是会出现电解质紊乱,比如“厥逆,筋惕肉瞤”。

老人遇到大青龙汤的就比较少,也会有,所以有“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法之”的鉴别。

小孩与老人的区别是另一讨论的话题,不讲多,记住小孩是春天,老人是冬天,小孩阳常有余,老人阳气自半而常不足。

大青龙汤,体壮者得得几率大,体弱便是小青龙汤了,后面讲小青龙汤,学会了小青龙汤的运用,临床上基本不用辩证,不管老人小孩,照用,就能解决临床上百分之八九十的外感疾病。

既然有太阳中风伤寒,为什么不是麻黄汤桂枝汤的合方?第一,有烦躁症状,太阳中风伤寒皆无,不纯粹用麻桂类,第二有水气逆乱现象,不可麻桂类力有不逮。

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桂枝汤,去芍药的妨碍,加石膏驱烦躁,重用麻黄引领水气。更像麻黄汤与越脾汤了。

切记加减临证在变通,不能孟浪用药,也不能束手束脚,做医生都是胆愈大而心愈小。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出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方歌: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      

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作者介绍:远怀中医,温煮经典,崇尚岐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伤寒金匮的脉证初探:缓脉篇(续)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15期
回归经方,体系认识,分层解读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
麻黄石甘汤 的特点 应该是〔无大热〕,这是仲景在伤寒论的条文中 明确强调的,就是
李赛美教授:漫画图解《伤寒论》,毫无代沟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