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遗精论治

遗精论治


一、遗精概论

遗精是指不因交接而精液自行排出的病症。遗精有梦遗和滑精之分,因梦交而遗者,名曰梦遗;不因梦交而精自滑出,甚则清醒时精液流出者,名曰滑精;实是遗精的两种轻重不同的证候。

成年男子偶有遗精,多为“精满自溢”的生理现象,不需治疗,亦不必紧张。倘若遗精频繁,几日一次,甚或见于非睡眠时,则为病。

  二、病因病机

遗精一病,病因较多,病机复杂,但终归为精室不藏,精不内固而外流之患。精室乃藏精之宅,受不得邪气干扰,且精宜静不宜动,宜养不宜耗。凡能动精之因,皆成遗泄之果。

遗精主要病位在肾,但和心、肝、脾等其他脏器有着密切关系。先天之精,藏受于肾,填充于脾,主宰于心,疏畅于肝,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心肾功能失调,是导致遗精的主要原因,但也不可忽视它脏。

1、先天不足

先天亏损,禀赋不足,下元虚惫,精关不固,易于滑泄。正如《景岳全书?遗精》篇所云:“有素禀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气单薄也”。

2、后天伤肾

早婚纵欲,房事过度;或少年无知,频犯手淫,导致肾精亏耗,肾气虚损,失其封藏之能。其肾阴虚者,多因阴虚火旺,相火偏盛,扰动精室,使封藏失职。如《医贯》载:“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火不秘,以不秘之火,加临不藏之精,除不梦,梦即泄矣”。若肾气虚者,多因肾气不能固摄,精关失约而出现自遗,如《证治要诀》载:“有色欲太过,而滑泄不禁者”。

3、六欲所伤

耳听淫声,眼观邪色,鼻闻过臭,舌贪滋味,心思过度,意念妄生,此六欲者,皆可致形神俱耗,精血受损,君相火动,骚扰精室,而成梦遗之患。

4、劳心过度

思想无穷,曲运心机,劳神太过,心阴暗耗,致心阳独亢,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水亏火旺,扰动精室而遗。正如《折肱漫录》载:“梦遗之证,其因不同……非必尽因色欲过度,以致滑泄,大半起于心肾不交。凡人用心太过则火亢而上,火亢则水不升,而心肾不交;士子读书过劳,功名心急者每有此病”。

5、湿热下注

平素醇酒厚味,湿热内蕴,流注于下,扰动精室,精不内藏,发为遗泄。如《明医杂著》云:“梦遗滑精……痰火湿热之人多有之”。又如《医林绳墨》所载:“梦遗精滑,湿热之乘……湿热之气,蒸于精道,有动相火,君相交感,变化莫测,为物所有,因梦交而精道行焉,故曰梦遗”。

6、肝郁痰火

情志抑郁,气机失畅,气结停津成痰;或肝气郁滞,脾胃失运,则易聚湿成痰;痰浊壅盛,扰及精关,封藏失职,可为遗泄。若气郁痰结化火,痰火内蕴,侵扰精室,变可成遗泄之患。如《医碥》言本病“古方多治郁滞,庸医误用涩剂。一少年遗浊,少腹有气上冲,肝气逆也”。又如《杂病源流犀烛》所云:“有因饮酒厚味太过。痰火为殃者……精随而出”。

7、劳倦伤脾

久病体弱,或劳倦过度,致中气受伤,脾失健运,后天充养乏源,肾虚不足,固摄无力,而为遗泄。又五脏因虚劳各受其伤,心、肝、脾、肾各承其害,脏腑功能失和,精室焉能封藏固秘。

  三、辨证论治

临床辨治遗精当首辨虚实,一般说,初病多实,日久则虚证为多;实证以肝郁痰火、湿热下注、君相火旺,扰动精室为主;虚证则以肾虚不固、劳倦伤脾,致封藏失职为多。

临床还须辨别病位,一般认为,用心过度,或欲多妄生,至君相火旺,扰动精室,引起遗精的多为心病;精关不固,无梦滑泄的多为肾病。故历代医家多宗“有梦为实,无梦为虚”,“有梦治心,无梦治肾”之说。如《古今医鉴》所言:“至若梦中交泄,则当治其心;肾虚精滑,则当固其真,斯治之要也”。但亦有不同观点,如张景岳曰:“梦遗滑精,总皆失精之病,虽其证不同,而所致之本则一”。总之,临症之时,还须结合发病新久,临床脉证,才能正确辨别病位。

另外,尚当辨别阴阳,遗精属于肾虚不藏者,当辨别偏于阴虚还是偏于阳虚。偏于阴虚者,多伴头昏目眩,腰酸耳鸣,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偏于阳虚者,多见面白少华,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脉弱。

1、肾气不固证

症状:滑精频作,精气清冷,精液稀薄,时阴头寒,面白少华,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尤甚。

分析:先天亏损或后天戕伤,肾气虚弱;或病久不愈,阴精内涸,阴损及阳,终至下元虚惫,气失所摄,精关不固,故滑精频作,精液稀薄;阳气虚弱,虚寒内生,故精气清冷,阴头寒,畏寒肢冷;真阴亏耗,元阳虚衰,五脏之精华不能上荣于面,则面白少华,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尤甚,均为下元虚惫,精气俱虚之象。

治法:补肾固精。

方药:右归饮。或用济生秘精丸和斑龙丸。若偏阴精不足者,用左归丸或六味地黄丸。

2、肾阴亏虚证

症状:遗精频作,头昏目眩,耳鸣腰酸,神疲乏力,形体瘦弱,舌红少津,脉来弦细数。

分析:恣情纵欲,耗伤肾阴,阴虚火旺,相火扰动,骚扰精室,封藏失职,故遗精频作;肾虚于下,真阴亏耗,则精气营血俱虚,不能上承,故见头昏目眩;不能充养肌肉,故形体瘦弱,神疲乏力;腰为肾府,肾虚则腰酸;肾开窍于耳,肾亏则耳鸣;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壮水制火,固肾涩精。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水二仙丹。若遗精过频,日久不愈者,用金锁固精丸。

3、心肾不交证

症状:梦中遗精,头昏目眩,心悸心烦,精神不振,体倦无力,小便短黄而热,舌质红,脉细数。

分析:劳心过度,六欲所伤,终至心阴暗耗,心火独亢。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水亏火旺,扰动精室,精液遗泄;心火偏亢,故心烦;心阴耗伤,故心悸;营血亏虚,不能上奉外荣,故头昏目眩,精神不振,体倦无力;心火下移小肠,热入膀胱,故小便短黄而热;舌质红,脉细数,均为心阴被耗,心火偏旺征。

治法:清火滋阴,交通心肾

方药:三才封髓丹加黄连、灯心之类。若所欲不遂,心神不安,君相火旺,扰动精室,而致梦遗者,宜养心安神,用安神定志丸。

、肝火偏盛证

症状:多为梦中遗泄,阳物易举,烦躁易怒,胸胁不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来弦数。

分析:肝脉绕阴器,肾脉上贯肝,两脏经络相联,如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扰动精舍,则遗精;肝火亢盛,则阳物易举,烦躁易怒,胸胁不舒;肝火上逆,故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肝火偏盛之象。

治法:清肝泻火,益阴止遗。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根据患者肝肾阴伤的具体情况,加白芍、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等。

5、湿热下注证

症状:遗精淋浊,或尿时有精液外流,口渴心烦,口苦咽干,小便热赤,阴囊潮湿,舌质红,苔黄腻,脉动濡数。

分析:湿热下注,扰动精室,故遗精淋浊,甚则尿时流精;湿热上蒸,故心烦口渴,口苦咽干;湿热壅于下焦膀胱,故小便热赤,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内有湿热之征。

治法:清热利湿,化浊止遗。

方药:猪肚丸加萆?、黄柏、泽泻、车前子、猪苓等。或以龙胆泻肝汤加味。

6、痰火内蕴证

症状:遗精频作,胸闷脘胀,口苦痰多,小便热赤不爽,少腹部及阴部胀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痰火内盛,扰动精室,故见遗精频作;痰火郁阻中焦,故见胸闷脘胀,口苦痰多;痰火壅结下焦,故见小便热赤不爽,少腹及阴部作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火内蕴之象。

治法:化痰清火,疏郁止遗。

方药:猪苓丸加味,可加黄柏、知母、黄连、蛤粉等泻火豁痰之品。若患者少腹胀满,胸胁不舒,可加柴胡、郁金疏郁散滞之品。如患者尿时不爽,少腹及阴部胀坠,为病久有瘀热之征,可加败酱草、赤芍以化瘀清热。

、劳倦伤脾证

症状:遗精或滑精,四肢困倦,心悸失眠,食少便溏,脉虚弱,多伴有久病虚衰病史。

分析:劳倦伤脾,中气虚弱,后天充养乏源,肾虚不足,失于固摄,故为遗泄;脾虚失健,故食少便溏;气血不足,故四肢困倦,心悸失眠;多发于久病之后,当有久病虚衰病史;脉虚弱,亦为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补脾益气,固涩止遗。

方药:归脾汤加味,加覆盆子、五味子、山茱萸、芡实、金樱子等。

  四、治疗注意事项

首要嘱患者调摄神志,忌六欲之妄动,调七情之过用,力求清心寡欲,以使意定神清。并慎起居,戒手淫,少食肥甘酒酪及辛辣食物,每可使遗精的治疗收事半功倍之效。

治疗遗精切忌只用固肾涩精一法,而应该分清虚实。实证以清泄为主,虚证方可补肾固精。同时还应区分阴虚阳虚的不同情况,而分别采用滋养肾阴及温补肾阳的治法。至于虚而有热者,又当予以养阴清火,审证施治。

用药要慎用壮热温燥动火之品,因壮热温燥之品,易于生火而劫阴,且易动相火,扰及精室。如确属肾阳衰微,精滑不固者,亦要本着阴中求阳的原则,滋阴中微以生火,切勿一味桂附姜戟之品,而致釜漏未止,火炽精沸矣。

治当分清阴阳盛衰,本着《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同时必须遵循“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大法,促进肾中阴阳建立新的平衡。同时又要针对阳虚易复,阴亏难回的特点,在治疗因虚而造成的遗精的同时,或在遗精治疗后期的培本阶段,酌情选用一些血肉有情之品,重味填补阴精,以求肾中精气的早日充盛恢复。

若遗精较久滑泄较重者,又当先予固涩,后补其虚,或补涩兼施。否则,上补下泄,其流不断,而罔投重剂,徒充其源。另外,固涩药奏效不显者,适当地加些升提之品,气升精气亦随其升也。

在填补阴精的同时,特别是病程较长者,要适当地兼顾脾胃健运之能,以防滋腻之品,壅滞中土,呆腻脾胃,损伤后天精血化源。

遗精患者在治疗期间要节制房事,遗精本属精窍滑脱而精关不固之患,如房事频频,精室难安。且遗精之人,精本大亏,复重妄泄,必致精源枯竭,变证丛生,一病不复。故远房节欲实乃调护之首要,尤当切记。

  五、病案选粹

  ①丹溪治一人,年二十余。夜读至四五鼓,犹未就枕,故卧,茎一有所着,精随而遗,不着则否。饮食减而倦怠,少气。夫何故,盖用心过甚,二火俱起,夜弗就枕;血不归肝,则肾水有亏,火乘阴虚,入客下焦,鼓其精房,则精不得聚藏而走失矣;因玉茎著物,犹厥气客之,故作接内之梦。于是上则补心安神;中则调理脾胃,提掣其阴;下则益津,生阴固阳;不三月而疾如失(《名医类案·遗精》)。

  ②汪石山治一人,年四十余。溲精久之,神不守舍,梦乱心跳。用清心莲子饮,罔效。取袖珍方治小便出髓条药服之,又服小菟丝子丸,又服四物加黄柏,皆罔效。汪诊之,一日间其脉或浮濡而驶,或沉弱而缓;曰:脉之不常,虚之故也。其症初因肾水有亏,以致心火亢极乘金,木寡于畏而侮其脾,此心脾肾三经之病也。理宜补脾为主,兼之滋肾养心,病可疗也。方用人参为君,白术、茯神、麦冬、酸枣仁、山栀子、生甘草为佐,莲肉、山楂、黄柏、陈皮为使,其他牡蛎、龙骨、川芎、白药、熟地之类,随其变症而出入之。且曰必待人参加至五钱病脱。其人未信,服二十余日,人参每服三钱,溲精减半矣。又月余,人参加至五钱,寻愈(《名医类案·遗精》)。

  ③陈桂林秀才,患夜梦遗精,每月一二次或三五次。遗后神思昏沉,身体困倦。予诊六脉微涩无力,此阴虚火动之症。以辰砂既济丸加紫河车、龙骨服之数月奏效。奈其数患于不能谨守,因口占俚语一章以戒之曰:培养精元贵节房,更祛尘累最为良;食唯半饱宜清淡,酒止三分勿过伤;药饵随时应勉进,功名有分不须忙;几行俚语君能味,便是长生不老方(《万病回春·卷之四》)。

  ④缪仲淳治娄东王官寿,患遗精,闻妇人声即泄,瘠甚欲死,医告术穷。缪之门人以远志为君,莲须、石莲子为臣,龙齿、茯神、沙苑蒺藜、牡蛎为佐使,丸服稍之,然终不断。缪于前方加鳔胶一味,不终剂而愈(《续名医类案·遗精》)。

  ⑤朱工部,劳则遗精,齿牙即痛。用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芍药,并六味地黄丸渐愈。更以十全大补加麦门、五味而痊(《内科摘要·卷下》)。

  ⑥张,阴精走泄,阳失依附,上冒为热,坎水中阳不藏。古人必以厚味填之,介类潜之,乃从阴以引阳,一今人见热投凉不同。熟地、龟甲、淡菜、青盐、茯神、柏子仁、女贞子、山药、旱莲草(《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⑦顾十九,滑精,用阴药顿然食减,药先伤胃。据述梦寐惊狂,精走无以护神,当固无形矣。人参、生龙骨、桑螵蛸、益智仁、茯神、茯苓、远志、木香(《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⑧王某,男,32岁,病历号:519566。早婚又少节制,以致体力日弱,周身酸楚,记忆力减退,遗精早泄均现,舌苔薄白,六脉细弱。辨证立法:早婚纵欲,肾精消耗过多,阴阳两亏,症现遗精早泄,体质日衰。肾生髓,脑为髓海,肾亏之极,脑力不足,故有记忆减退之象,法当补肾之阴阳。处方:川续断10、川杜仲10、鹿角胶10、(另炖兑服)、紫河车10、砂仁5、大熟地10、益智仁5、破故纸10、山萸肉10、金狗脊15、甘枸杞20、淮山药25(炒)、炙甘草3、五倍子5、五味子5

二诊服药甚平妥,遂连服十剂之多,服药期间,无遗精现象,周身酸软大为转好。处方:前方加盐知母6、盐黄柏6、生龙骨10、生牡蛎10,再服十剂。

三诊服药后情况甚好,二十日来无遗精,早泄现象亦有所好转,拟予丸方常服。处方:紫河车30、鹿角胶30、山萸肉30、覆盆子30、破故纸30、甘枸杞30(炒)、益智仁15、春砂仁15、金狗脊60、川杜仲30、五味子15、五倍子15、酒杭芍60、老桂枝30、功劳叶30、桑螵蛸30、蛇床子15、大熟地30、炒远志30、节菖蒲15、胡桃肉60、桑葚子30。共研细末,金樱子膏180,再加炼蜜300,合为小丸,每日早晚各服10,白开水送(《施今墨临床经验集·泌尿生殖系统病》)。


大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教授石志超

大连市中医学会医院中医内科硕士石鉴泉

健康融于生活,爱心融于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遗精病机有四种,你属于哪一种?
四君子汤加减治遗精医案、配方
中医论遗精
针家精要|李世珍针治不寐验案举隅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中医学
失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