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剑奇谭二 沈谢解析

沈夜谢衣这两人间的悲剧实在太虐人,一直耿耿于怀地在想是否有破解的可能。

但最后我发现,从故事的背景和他们两人的性格等主客观因素来说,悲剧是必然的,从心魔入侵起便已注定。

下面是我的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探讨。

化解他们两人间的悲剧,有几种可能。

第一种,在与心魔结契一事上,双方或其中一人妥协退让。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两人对自己的“道”都一样坚定,而这两种道之截然对立冲突,并无妥协退让的可能。

第二种,也是很多人讨论过的一种:为什么不能是沈夜在流月城与心魔结契周旋,而谢衣在下界寻找备用方案?

这个,我只能说是性格的悲剧了。这看起来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他们两人都不可能接受。

首先,前面说过,他们两人都对自己的“道”很坚定。对谢衣而言,这种做法相当于让他默认沈夜与心魔去屠戳下界,起码是要视而不见。在谢衣一方,这绝无可能,惟有反抗到底。

而在沈夜,也绝不会放任谢衣怀有异见另寻他法。从剧情中看得出来,这是个掌控欲非常强的人。他只能接受百分百的服从,你可以提意见,但这得建立在你最终还是忠诚于他听从于他的前提下,例如华月屡次劝他放过无辜属下一样但最终还是得服从一样了。

这一点,别说当时还不道昭明的存在,就在算知道了,也不能化解他们间冲突。是对计划的初充,但不能改变沈夜还是要与心魔结盟还是要杀下界人,而谢衣找昭明是为了杀掉心魔,阻止下界人被杀。而且,沈夜绝逼还是会要谢衣服从他。

那么,谢衣是否要能不叛逃下界?

如华月和瞳所讨论的一样,如果谢衣不逃,沈夜迟早会杀了他。这是出于沈夜对异见者的一贯不容忍,更是出于流月城当时的政治局势。

在与心魔合作一事,流月城内部的反应力量其实也很强烈,游戏开头那一场动乱正是明证。可以想像,沈夜此时正在以铁血手段肃清异己。而此时,谢衣反对他。

谢衣是谁?沈夜的亲传弟子,流月城的下任大祭司人选,相当于政治二把手。一把手和二把手起冲突,你要下面的人怎么办?对反对力量来说,这是一面多大的旗帜?对沈夜来说,威信何存?!

而且这两人间的冲动之激烈,根本无法长久隐瞒。

所以,为了局势的稳定,沈夜必须要处理掉谢衣。可能是公开杀掉以震慑族人,也可能是像对待初七那样悄悄把谢衣给洗脑。这对谢衣来说,都与死无异。

所以,谢衣逃离是必然的,他不可能留下来同流合污,也不可能得到沈夜让他离开的同意。所以,谢衣就这样离开了流月城,并且是“不声不响”地。

为什么谢衣没有给沈夜留信解释?

这有可能是因为情况突发,例如可能是华月与瞳骤然创造的机会让他离开。

但我更相信,是因为谢衣已经无话可说。他和沈夜的冲突,已经旷日持久,两人的想法都对彼此说得够多够清楚,互相间却还是没法接受。沈夜其实相当清楚谢衣为何要离开,再解释,也是枉然。

况且,留不留言,沈夜一样憾恨难释。因为他所痛恨的是,在谢衣心中,对他沈夜的感情、对流月城的忠诚、族人的生死,这些竟然都比不过坚持“道”的重要?

谢衣的行为,是不是背叛?

有人认为,谢衣始终都在为流月城寻找解决办法,并没有背叛。是的,从回护“一城”来说,谢衣始终忠于流月城。

但从“一人”的角度说,沈夜确然会认为谢衣背叛了他。从理念上,谢衣对抗他。在进行过“谁赢谁说了算”的比武后,输了的谢衣仍违背了他。在面对内部斗争需要支持时,作为继承人的谢衣离开了他。

这一切,对沈夜来说,就已构成了背叛。更关键的时,谢衣试图阻止他。有人说谢衣寻找昭明是在为沈夜的计划善后,这句话的前提,是在百年后,沈夜大计将成,要除掉砺罂的时候。但如果把时间推回到百年前呢?如果那时谢衣寻到昭明,并且成功杀掉砺罂,就只能意味着沈夜的大计刚开始就毁于一旦。

寻找昭明的行动在当时没有成功,但由此就可看出,谢衣在下界游历时,确然是有在寻找阻止流月城的方法的。这也是沈夜为什么一定要抓回谢衣的原因之一:那是个有能力有动力去破坏他计划的人。其它的,还有被背叛的愤怒和深深的执念吧。

第三种,谢衣有否可能不死?

这点是最让我抓狂的地方,大祭司你别这么偏执,谢衣你别这么刚烈,谢衣就可以不死的好吗?!

那些说沈夜杀了谢衣三次的人请认真看剧情。

第一次,真谢衣之死。

不是沈夜杀的。沈夜有说:……他宁死不肯落入本座手中……本座不让死的人,就算化成了灰本座都要让他从黄泉路爬回来……(原话记不清,反正大意是说不让死的人就死不成)。
摸了三世石的初七也有说,他被送到沈夜面前时,就已经伤重垂死。还有其它前后说法,加起来就是谢衣不肯被沈夜抓住,自爆了。

沈夜得到一个濒死的谢衣,怒而把他做成了活傀儡,就是初七。

第二次,偃甲谢衣之死。

从西域归来后,同去的祭司问沈夜:没想到那人死前竟然还会负隅顽抗,发出自杀性攻击,大祭司为什么不避开,还要冒着危险进去砍下他的头。(大意)
总结起来是:谢衣又自爆了。

第三次,初七之死。

我觉得有为了救人的善心,有为了送剑心出去完成任务的死忠,也有不想活了的心灰意冷吧。
反正是被动自杀。

总之,三次,谢衣都是自爆的。

沈夜会不会杀谢衣?难说。

一方面,他绝对是恨不得杀掉谢衣,另一方面,他却不想谢衣死,不想谢衣就此消失。
带回偃甲谢衣的头,他说是为了读取记忆。但这里面,未曾不是因为留恋,因为执念。
所以,沈夜如果真的抓住了谢衣,把他做成初七比杀掉更有可能。
谢衣大概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宁死不肯落入沈夜手中。

所以,从我能想到的角度来看,这两人的悲剧根本无解,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总得来看,我觉得沈夜的性格缺陷要对这场悲剧负更大的责任吧。他完全就是悲剧的主动制造者啊。谢衣相对被动。

 

 

沈夜

沈夜是雄才大略的领袖,谢衣是心怀悲悯的仁者。

  沈夜带领谢衣走上了自己该走的道路,但谢衣最终比师父走的更远。

  沈夜一生,童年经历对他的影响最为深刻。他本来是一个心有善念的人,但是身负不幸命运的族人,等级森严的流月城,冷酷霸道的父亲,孤独寂寞的童年生活,这一切一起构成了沈夜的梦魇,这梦魇发展到最恐怖的时刻,就是沈夜连相依为命的妹妹也无力拯救,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亲为了上级(城主),将亲生儿女送入了人间地狱。

  沈夜,深夜,夜色最为浓重之时,无论是外部的世界还是内在的人心,光明被彻底摧毁,连一丝微弱的暗光也没有。

  沈夜是雄才大略的领袖,谢衣是心怀悲悯的仁者。

  沈夜带领谢衣走上了自己该走的道路,但谢衣最终比师父走的更远。

  沈夜一生,童年经历对他的影响最为深刻。他本来是一个心有善念的人,但是身负不幸命运的族人,等级森严的流月城,冷酷霸道的父亲,孤独寂寞的童年生活,这一切一起构成了沈夜的梦魇,这梦魇发展到最恐怖的时刻,就是沈夜连相依为命的妹妹也无力拯救,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亲为了上级(城主),将亲生儿女送入了人间地狱。

  沈夜,深夜,夜色最为浓重之时,无论是外部的世界还是内在的人心,光明被彻底摧毁,连一丝微弱的暗光也没有。

  沈夜的一生是作为王者的一生,最后他死去了,我以为沈夜最让人动容的地方,也是他最打动人心之处,就是他意识到自己的罪,并且坦然接受最后的惩罚。好像一个一步步向黑夜更深处走去的人,明明知道走得是不能回头之路,走得是尸山血海,但却心甘情愿的继续前行。沈夜是一个肩扛着黑夜闸门的人,他肩扛着无边黑暗,甘心让双手沾满鲜血,只是为了放其他的人到光明里去。

  游戏里,沈夜的这种心理,是慢慢展现出来的。沈夜为什么会成为沈夜?他的父亲推了他第一把。在那之前,沈夜还是那个单纯的孩子,心怀善念,心有光明。

  而那个久远之前的沈夜,被沈夜压抑了百年之久的沈夜,那个沈夜最想成为的沈夜,最终还是回归了。游戏最后,牵着妹妹的手走在生死之间的沈夜,重又回到了自己幼年时候的模样,他再也不用压抑自己,再也不用默默忍受一切痛苦和不甘,他终于回到了自己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光,那一刻让人动容,因为沈夜终究得到了赦免,而这赦免来自于最高的天道。

  天道慈悲。

  谢衣

  谢衣是谁?本体谢衣也罢,偃甲谢衣也罢,初七也罢,谢衣始终是谢衣。你可曾见过谢衣这样的人,即使失去生命,失去记忆,失去情感,却仍然本心不灭,本心不改,本心不悔。

  执着如斯,坚定如斯,大哉谢衣。

  谢衣一生,最符合那句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如果说成长,那么谢衣才是真正成长的那一个。谢衣从心性纯正坚定的少年起步,几生几死,历经坎坷,可以说是火里淬过,水里浸过,最终脱胎换骨,成为了一名心怀慈悲的指引者。游戏里唯一一处探讨“道”,就是由谢衣告诉主角的,谢衣的确是最合适的“道”阐释者,他是本部剧中最好的导师。

  谢衣比流月城更高,比他的师父沈夜更高,虽然他一直那么尊敬他的老师。可以说,沈夜对于谢衣而言,亦师亦父,亦兄亦友,他们两个人之间情感的浓烈厚重,无论对沈夜还是对谢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认识谢衣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道,第二个是行道。

  谢衣之道,就是对生命,对人的心性、灵魂的尊重。这“道”,既是谢衣天性而来,也是他在漫长的历练过程后,发自内心的坚定确认。这“道”,既是先天的,也是后天的,既是自然存在的,也是艰难追寻的,这“道”,发自生命,又直达上天,因此,谢衣对自己的道,认识的非常清楚,信仰的非常坚定。

  谢衣是流月城人,他怎么会没有作为一个流月城人的立场?但“道”比立场更高,而谢衣坚定的选择了前者。当然,选择前者是非常痛苦的,“道”不是空口说出,它需要人的实践才能得以确认。行道,就意味着背叛师父,痛别同道,永离故乡,失去一切,颠沛流离。论失去,沈夜谢衣师徒有共同之处,但沈夜的失去,全都是被动的,因为对沈夜而言,他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抓住,留住。而之于谢衣,一切的失去全都是主动的,为了内心的信仰,他选择主动的放弃了一切。

  当然,即使坚持大道,也并不意味着谢衣对一切的问题都有答案。谢衣同样热爱族人,但他不能用违背正道的方式来拯救族人,何况谁能预测这所谓“拯救”的真正后果?这与他的信仰相悖。沈夜质问谢衣如果是你你怎么做,谢衣当然明白,他不知道,他没有答案,到最后他也没有答案,如果所谓答案的含义在于,一个上古部族可以永远存活下去。

  还是要重申一下那句话,生,并不比死更高,活着,并不是天道存在的唯一证明。

  谢衣珍视生命,热爱生命,他对于生和死的理解,更深刻,更超脱,更高明。

  漫长的岁月,艰难的磨练,受尽折磨的生命,这一切都没有改变谢衣,要用肉体的方式去改造谢衣,实在是太小看他了,此心已得大光明,正所谓,持此一念,可见皇天后土,可见天下万世,正所谓,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有些人,历经磨难,就会被磨难改造的面目全非,有些人,历经磨难,却会在磨难中变得更成熟,更坚定。

  谢衣正是后者。

  谢衣有情,归根结底,他是一腔深情之人。有情的人,才会有缺陷,有毛病,他不能得道成仙,但是最终,他怀着一片大悲悯心,成为了这个黑暗世界中的亮光。

  谢衣是执灯者,他是持伞者,这人世黑暗无光,这人世萧萧风雨,谢衣来了,他微微一笑,百年沧桑,终究沉淀为他心底的光芒。

  在游戏的最后,谢衣不是最初那个爽朗少年,不是流月城时的破军祭祀,不是惟沈夜之命是从的初七,他是唯一一个成长的人,他成长为师父的保护者,成长为流月城五人组的指引者,只有谢衣,不辜负这岁月漫长,不辜负他所承受的一切苦难。

  生死大海,君为舟楫,无名黑夜,君为灯炬。

  而这时候的他,依然记得对故友微微一笑,俯身为师父撑起伞,来实践那句自己从未忘记的诺言:此生此世,只为回护一人一城。

  沈夜和谢衣就说到这里,下面简单的说说我对主角结局的看法。

  对主角四人行而言,四个人平均年龄不到20岁(阿阮论心智),对他们而言,生命中彼此相遇相伴,和流月城产生瓜葛的这段经历,是人生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看到吧里有人不满,说为什么相比流月城,主角如此轻描淡写,好像人生既缺乏分量,也缺乏最后的结局。可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主角一行只有十几岁,他们的人生,哪里能和流月城上百年乃至千年悲剧纠葛的分量相提并论?同样的,他们只有十几岁,这段经历,对他们的人生固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毕竟这只是人生的开端,难道有人会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走向结局吗?

  一切尚未确定,前景广阔,未来无限,主角们还要再上路,再出发,因为他们还年轻,还有长长的未来。

  这么年轻,要结局作甚?我个人很喜欢目前的这种安排。

  再来说一说沈夜和谢衣的恩怨纠葛

  论关系,他们是同族人,是师徒,是知己,是领导和下属,是敌人,是背叛者与被背叛者,沈谢百年纠葛之深,可以说远比一般人想象的复杂。

  这种纠葛,既有现实中的刀兵相对,也有理念上的激烈交锋,又夹杂着人心的复杂、误解、偏执等情绪,对沈谢,没有人能简单的给出一个结论。

  沈夜和谢衣,谁都不是完美的人,他们都做过错事,都有遗憾,都有迷茫。

  先说沈夜,华月杀死了他的父亲,沈夜的反应是片刻后轻笑,说,好像我应该感谢你。游戏里用几句文字,轻描淡写的带过了这处剧情,但是细细想来,难道这里不够惊心动魄吗?

  说到底,华月是替沈夜杀的人,夏夷则想弑父,沈夜却是真的杀了父亲。

  关于沈夜的很多惊心动魄,就像弑父一样,在游戏里要么一笔带过,要么隐晦暗示,因为沈夜的暗太深,这暗稍微露出一点马脚,就足以击碎很多脆弱的光明。

  还有在矩木里的三天,沈夜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间地狱式磨练,谁敢细想?

  而这些都只发生在沈夜的童年、少年时期。

  后来谢衣出现了。

  谢衣是一个本性纯正的人。听过五人组互动音频的人肯定会发现,沈夜对谢衣的培养方式很奇怪,他从未试图改变谢衣的本质。沈夜欣赏谢衣,将他当做下一任大祭司着力栽培,但是面对谢衣经常流露出的善良和单纯,沈夜通常只是置之一笑。因此,谢衣之所以成为谢衣,一步步走上背离师父的道路,本质上来说,与沈夜对他的放纵有很大关系。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如许多人所言,沈夜是非常具有控制欲的人,那么这样的人,为什么不把自己看重的下任祭司改造成自己的样子?单纯算什么,善良算什么,以沈夜的想法,要做大祭司,这些玩意儿纯属只能用来拖后腿。

  沈夜不改造谢衣,因为谢衣像少年时代的自己,而那个时候的自己,才是沈夜从心底真正认同的。毕竟,哪怕都是活,光明正大的活和苟延残喘的活,哪个更好?

  沈夜已经回不去最初的自己了,那么就选一个最像过去自己的人,让他带领族人,过上好的生活。

  沈夜再暗,还有微光。

  那么谢衣呢?

  谢衣也并不是十全十美,光芒万丈到毫无阴影的谢衣。

  片头动画时,谢衣明知沈夜已经与心魔达成协议,却没有选择在那个时候叛逃。另外三名祭司攻击沈夜时,谢衣第一个做出反应保护沈夜,在看到沈夜无事时,也是发自内心的露出笑容。可以猜测,那段时间,在关于如何处理心魔事件的拉锯战里,师徒关系虽然已经出现裂痕,甚至趋于崩裂,但沈谢二人的关系仍然是非常紧密的,这种紧密甚至超越了道义,一定要说的话,它就是一种本能。

  所以,完全可以说,谢衣最后离开流月城,肯定是与沈夜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境地。游戏未对这情景做直接描写,但是请注意,是瞳和华月提醒谢衣,可以送他离开流月城的。

  而谢衣没有打算要走,一是与师父的深厚情感,二是对心魔事件有愧疚。流月城的屏障是谢衣打开的,事情发展到如此境地,谢衣自己要负很大责任。

  可以说,即使是事情一发不可收拾,谢衣也从未想过离开师父。

  但局外有明白人。瞳和华月分析利弊,认为如果谢衣不走,他和沈夜肯定会两败俱伤。最重要的是,根据谢衣的话,他对残局似已有另外的考虑方式,不管谢衣的想法是否正确,瞳和华月都愿意助他一试(沈夜和心魔达成契约之事,在大部分人看来都是欠妥的。比如城主沧溟,甚至要以生命为此事布置一条后路;比如瞳和华月;比如刺杀沈夜的几位祭司)谢衣就是在这种极端紧张的情况下仓促离开流月城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动的,而非主动。不要问为什么他不跟师父说清楚,有些话,不是你想说清楚就能说清楚,也不是你想说清楚,对方就能听进去,相信你。

  当时的沈夜和谢衣要是见了面还能心平气和的对话,那么瞳和华月根本不会力劝谢衣离开。

  谢衣就这么走了,然后就到了西域,沈夜最终找到了他。

  这一次,沈夜的暴怒是因为谢衣的背叛。他对谢衣如此看重,谢衣却不发一言离开流月城,自己闯的祸不管不顾,直接撂挑子走人。谢衣的拔剑相向是因为他了解师父,他知道沈夜要与心魔长期合作,他明白,一旦昭明剑的秘密被沈夜知道,自己用昭明杀心魔的计划就全完了。

  谢衣在人间历练几年,发现了巫山残简,对昭明剑的秘密略知一二,他所想的是,先杀心魔,然后再回到旧思路,探索人间有没有适合族人居住之地。

  天下这么大,谁又能轻下结论说没有这么一个地方呢?

  至于沈夜的思路,则是将计就计,既然心魔可以用魔气感染烈山人,使他们慢慢适应人间浊气,那就让心魔这样做好了,如此一来,岂不是比找适合土地更实在一点?

  这两种思路都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都要面临不可测的变数,因此我认为,没有高下之分。

  可惜沈夜与谢衣相对时,两人的问题并不在于探索哪条道路更适合流月城。他们已经有非常深的误会,以及对彼此的怒气、怨气,所以,拔剑。

  谢衣死了,初七诞生。

  这一次,沈夜要确保每个环节都准确无误。因此他让初七参与一切黑暗狡诈之事,让初七整个浸没在黑暗里,让初七只面对他一个人,让初七与他之间等级森严,只能称他为“主人”。当年沈夜培养谢衣的方式,现在完全颠倒了过来,沈夜这么对初七,只想保证这一次徒弟不会背叛他,不会再离他而去。

  对沈夜而言,谢衣的悲剧就是在说明,所谓善意和温暖,都是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

  沈夜忽略了一点,初七是没有记忆的谢衣,但他还是谢衣。

  就像谢衣偃甲,即使只填入了谢衣一部分情感和想法,他也是谢衣。谢衣,就是这样强烈执着的存在。

  游戏中提示有好几次,沈夜问谢衣(偃甲)是否后悔,他说不悔。

  其实这两个人所问非所答。沈夜是问,当年叛逃我,叛逃流月城,逃脱责任,自己为此失去一切,乃至生命,你可有后悔?

  谢衣(偃甲)是答,离开流月城,坚持自己的信仰,追寻另外的方式解决问题,我没有后悔。

  非常遗憾。

  你可以说,这两个人都太固执,太偏执,真不愧是好师父教出来的好徒弟,但是这才是真实的人,他们有缺点,有情感,做事免不了犹犹豫豫,或者冲动莽撞,他们做错过事(无意或是有意),看问题没那么全面客观,因为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这样的情况下,沈夜当然百思不得其解,他这个徒弟,到底在想什么?

  即使拆了偃甲谢衣的头颅,这些问题也当然得不到解答。沈夜只能一再试探初七,确保初七始终是忠实的。

  然而三生石让初七回想起了过去的片段,原来当年,我是这样的人?

  当年的谢衣是什么样的人?对师父的感情深厚浓烈,对信仰的坚持始终如一,而且,即使残酷如沈夜,也没有改造谢衣,毁去谢衣的信仰。

  你可以说,这是沈夜的疏漏,也可以说,这是沈夜的幸运。

  初七不可能想起过去的一切事情,他只要明白了这两种感情,就够了。

  他又成为了自己。

  就是这个初七,以自杀的方式了结生命,然后放主角一行带着昭明剑离开。初七知道,唯有昭明能够毁去心魔。

  都说世间焉有双全法,但上天这一次真是厚待初七的。初七没有背叛师父,同时又借主角之手,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哪怕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论心性之热烈,信仰之坚定,初七就是谢衣,毫无疑问。

  游戏结局,沈夜最终为谢衣救赎。

  也可以说,沈夜是被自己救赎的。

  毕竟是他自己在百年之前,默认谢衣成长为谢衣。沈夜不曾残暴的改造谢衣,不曾毁去他的天真和善念,他留下的种子,终究在谢衣心中长成参天大树,他保护的微光,终究成为足以照彻黑夜的明灯。

  这一段百年纠葛,曲折复杂,可是回顾整个历程,看到结局,我们还是想感慨一声,天道不仁,却自有因果。

  谢衣犯的错,最终由自己来弥补。

  沈夜得到救赎,源于他内心不曾泯灭的光。

  这一段师徒的百年纠葛,最终殊途同归,为流月城写下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谢衣:信仰——对生命的怜惜

 

烈山部是在伏羲上元太初历(见古剑奇谭世界观衍生小说《神渊古纪》)时就存在的上古人族,他们这时候的人是盘古死前最后的一口清气所化,虽然不及诸神,却比之后的人类强上许多,各有威能。

 

烈山部人属于神农信仰,天生擅长驾驭灵气,寿命长久,在天柱倾塌(古剑奇谭一的故事起源)后,神农以矩木为基建造了流月城作为补天的大本营,烈山部自请入城帮助补天,神农应允。

 

很久后,补天完成,然而补天后的人界却浊气蔓延,不再适合烈山部居住,神农允许他们住在流月城,并将神血封入了矩木令城内清气通达,并承诺会为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生存的地方,之后离去,从此神农再也不知所踪。

 

矩木是建木天梯的枝桠插杆而成的,伏羲担心烈山部人会泄露矩木和五色石的秘密,在神农离开后设下封印结界将烈山部困在了流月城中。

 

数千年里,下界浊气越来越重,甚至能侵透结界感染流月城,烈山部人的寿命也因此越来越短,并且很多人会得一种怪病,在还年轻的时候就全身溃烂,逐渐死去,无法可医。

谢衣本性极其善良,他从小见惯这些惨像,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之不易,生命之脆弱,他学习法术和偃术的初衷,只是想让族人能过得好一点,

 

 

他寻找解救族人方法途中,行经巫山,因为看见刚刚化为人形,懵懂不知世事的阿阮,出于担心把她带在了身边教导,

他只因看到小时候的无异哭泣,就把珍贵的偃甲鸟送给了他,

他帮助世人建造了很多生活工具,留下无数传说。

他天赋卓绝,十一岁即被沈夜看中收为亲传弟子,两个人同样优秀,有同样的理想,谢衣对沈夜尊敬孺慕,沈夜也把谢衣视为自己的衣钵传人,悉心教养。

 

二十二岁的时候,谢衣研究出了破解伏羲结界的方法,这是自伏羲封印流月城来,几千年里唯一一次有人能破开伏羲封印,然而,心魔砺缨乘机而入,引诱沈夜和他立下盟约,沈夜权衡之后答应,这个盟约触及了谢衣的原则与底线,不久后,谢衣叛师,出走流月城。

 

怀着对师父和族人的愧疚,谢衣在人界的几十年里一直都在寻求为族人脱困之法,在巫山神殿里,他找到了神剑昭明的线索,然而谢衣西行被沈夜截获,线索至此沉寂一百年,此后,谢衣经瞳之手被做成活傀儡初七。

这一百年里,代替谢衣行走世间的,是谢衣西行前制造的一副偃甲,继承了谢衣的行为和意志,捐毒遗迹再遇沈夜,谢衣毅然选择了赴死,并将遗志托付给了无异他们。

巫山神女墓,初七本来可以抢走昭明剑心后安然离开,但是他最后却为无异撑起了逃生的结界,自己永眠巫山水底。

 

 

谢衣变成初七的时候是个矛盾的人,虽然他记忆全无,只按照沈夜的命令行事,本质上的他仍然是善良的,从进入神女墓,受到三世镜影像,他疑惑于自身的身份,却再没有背叛过沈夜第二次。

 

作为古往今来天下第一的大偃师,谢衣偃术成就前无古人,然而正因偃术已窥天道的他也不能做出完全独立的生命个体(这点连神农也没成功过,参见巫山神女),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生命的宝贵和不可复制性,也比任何人都更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可以说生命就是他的信仰,他学习法术和偃术的初衷是拯救族人,然而在他知道拯救族人的性命要用下界千万人的性命来换时,他激烈反对,甚至不惜背叛了对自己有教养之恩的沈夜。

 

他至始至终都认为再珍贵的偃甲都比不上哪怕一只飞虫的生命,在他眼里,真正的众生平等,每一个生命都拥有生存下来的权力,为此,他辜负了沈夜的信任,背叛了流月城,舍弃了尊贵的身份,不惜与师父反目成仇,不惜用自己的性命去捍卫,独自一个人在下界默默寻找两全之法,就算他变成了初七,最后,他还是把活着的机会留给了无异。

 

在我心里,无论是偃甲谢衣、初七还是谢爷爷,他们都是谢衣,是同一个人,他们都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悲有喜。

谢衣是整个剧情中最关键的那根线,把所有人串联在一起,不可或缺,不可代替,

 

他是乐无异生命中的一盏灯,于黑暗中绽放起独特的光华,温暖明亮,让人留恋,让人坚强。

沈夜:责任——一个人的担当

 

沈夜是一个从片头CG就出现的人物,一开始就用雷霆手段展示了他的心狠手辣。

 

然而,沈夜并不是一出生就是那样的人,他小的时候,父亲为了寻找出救治城主继承人沧溟的方法,不惜将他和他妹妹送入了矩木的核心,经受神血灼烧之苦,古剑世界观小说《神渊古纪》中记载,伏羲的一滴神血可以令人肉身化为灰烬,想必同等级的神农应该也差不多,大约因为神血几千年神力弱了不少,他和沈曦没有被烧死,他也意外获得神血的神力庇佑,然而沈曦从此精神失常,每三天就回重新经历被送入矩木的记忆,而且再也长不大,这对于一个妹控来说想必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

 

沈夜从矩木中活了下来,并意外得到了神血中的部分神力,被认为永远也不会得病,而后被作为大祭司培养,不久继任。

 

至此,沈夜都是身不由己的。他接受神血身不由己,继任大祭司身不由己,然而此时放在他手里的已经是整个部族——自上古延续至今的烈山部的生死存亡,或许也是此时,他知道了神农之血即将枯竭,五色石也行将燃尽,至多一百年,如果不能破除伏羲结界,整个部族也会随着矩木的枯死灰飞烟灭。虽然沈夜不是出于自愿接受大祭司职位,却不可能坐任部族灭亡,从这个时候开始,沈夜就接过了烈山部生存的责任,开始计划迁移的事情。

 

在还没找到破除结界的方法前,沈夜开始收徒寻找继承人,因为神农之血并没有完全祛除他的病症,在日日忍受神血灼烧的同时,还要感受自己的身体日渐腐烂的痛苦,这一点谢衣到死都不知道。

 

在谢衣偶然一次的试验中,伏羲结界破开裂痕,心魔乘隙而入,砺缨以用魔气渐渐侵蚀烈山部人使之不惧人界浊气为条件,要求沈夜为他用矩木枝收集下界人类七情,沈夜答应,为此,悉心教养信任的徒弟谢衣不理解他,叛出流月城。

 

沈夜其人,有大心智,大毅力,决断果敢,万事万物能一身担之。

 

沈夜的本性也是善良的,不然不可能因为小时候不忍心华月消失而承认她,他和谢衣的心愿都是一样的,希望部族能够生存下去,族人能够过得更好,然而却是志同道不合,作为大祭司,沈夜不可能用全族的性命和部族的延续去堵一个微小的可能,他选择了牺牲下界人。

 

他同样认为生命只有一次,永不重来,所以,他认为族人能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哪怕牺牲再大,哪怕烈山部人成为不人不魔的怪物。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罪人,百业加身,他一直为把矩木投放入人界的事情耿耿于怀,他曾经说,万事万物,有所得,就必有所失,这世间,想要得到什么就必定会付出一定代价,那么我又会为我做的这一切付出什么样的带价呢?

 

沈夜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他也是人,也渴望被人理解,然而他一生内心都十分孤独。

 

华月为他而生,并不把烈山部的存亡放在心里,瞳是亲信的属下,把下界人类看为兽类,并不把下界人的生死放在心上,他们纵然听从于他,却不是那个他能言无不尽的人,他亲手培养、最为信任并视为继承人的谢衣不理解他,反对他,背叛他,剧情里可以看出一百年里沈夜变化巨大,不再辩解,不再手下留情,想来徒弟的出走还是给了他很大的打击。

 

沈夜狠毒决绝,他对别人是寡情,对自己是残忍。

 

是他一百年里亲手将喜欢的人渐渐推到了灰飞烟灭的地步,是他下令将自己的弟子做成了活傀儡,也是他为了消灭心魔砺缨,亲手杀了最疼爱的妹妹。

 

从他当上大祭司的那刻起,他没有一天是为了自己而活着的,没有一天开心过。

 

他想要留住的,统统留不住。

 

他留不住徒弟,不管是谢衣还是初七,前者不愿留在他身边,后者他给过机会,然而还是为了他的命令永眠于巫山水底……

 

他留不住同伴和属下,只能眼看他们赴死。

 

 

留不住妹妹,更是为了消灭砺缨,亲手杀了她。

 

 

沈曦死前记忆又回到了进入矩木的雨夜,亲手杀死自己最想呵护的人是什么感觉?沈夜恐怕在想自己不配做哥哥吧……

 

 

最后沈夜死了,从和砺缨结盟开始,他就计划好了自己的死,他一生都作为烈山部大祭司而活,也从容地选择了赴死,万千毁誉加诸一身,生前身后任世人诋毁指摘。

 

 

沈夜是古剑2里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他的一生太累了,所以他休息了,愿此梦永不醒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绣文锦章·古剑二】沉夜
《古剑奇谭2》关于谢衣、沈夜和初七的分析
[古二同人]此身吾身,装果汁的杯子(上)
花辞旧时锦 文/小毛
《少年歌行》6位演员演了《莲花楼》,你认出几个?
大祭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