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 郭熙《溪山行旅图》高清赏析(云南省博物馆藏)

宋 郭熙   绢本墨笔  纵96、横46厘米

作为一座近70年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近20余万件藏品无疑是云南人民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无论是青铜、陶瓷,还是书画、工艺品,这里存放了千万年来云南这块神奇土地的文明痕迹。每一件国家宝藏,从来都不是与世隔绝的,古往今来,它都与你我有关。而正是这一件件国之瑰宝,组成了我们自信和自豪的基石。

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一方面,作为社会文化主流的上层建筑的产品,书画直接反应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风尚、价值取向和时代风格;另一方面,作为文人士大夫抒情遣性的艺术创作,书画成为我国文化精英的思想、艺术、品格修养的集中体现。

云南省博物馆藏历代书法绘画作品计以万件,从北宋至现代,各流派名家作品荟萃,其中许多精湛之作有着鲜明的时代演变特点,从中可以真实地看到中国书法绘画的发展历程。

郭熙《溪山行旅图轴》局部

北宋时期的绘画是以院体画为主流。北宋的山水画发展,在画史中成就最为突出,除了宫廷院体画外,在民间出现了李成、范宽、关全等山水画名家,他们创作的山水画因取材于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而与院体带装饰性的山水画有很大的区别。

以墨为主、掺以少量色彩表现森林及明暗,这种风格的山水画在北宋画坛延续了一百多年,同时院体山水画也没有发展。直至熙宁、元丰时期郭熙的出现,才使北宋山水画获得了新的发展。

郭熙《溪山行旅图轴》局部

郭熙早年曾下功夫学习宋初大家李成、范宽等人的画法,且能不拘一格,又能深入现实中去表现大自然的美,他饱览名山大川,其笔下山水皆来自真实景物。笔墨技法上纯用水墨来表现各种山石林木,使山水画显得更加秀润与真实。在表现手法上把景物分为近、中、远景,以及春、夏、秋、冬四时美景,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格调。

在文献记载中,郭熙的传世作品内容题材很丰富,有表现大自然气候特征的,也有表现行旅主题的,现今存世作品仅六幅半(包括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幅)。

《溪山行旅图》中,中景的行旅之人,近景的村居景象,都生动别致。郭熙运线运墨都极有生力和张力,线条有变化时,墨法就随着起伏收缩,扫的速度也快,整个山体看起来像云突风涌,有强烈的体积感,不虚名为卷云皴。郭熙以健笔中锋写巉岩危树,以浓淡墨色的过渡变化来推进前景,拉深远景,呈现前后距离。运笔厚而不滞,用墨鲜而不浮,绘画技巧极高。

郭熙《溪山行旅图轴》局部

在《溪山行旅图》中,郭熙绘画的面貌特征一览无余,例如山势多耸拔盘回,水源高远,又如笔法如乱云飞卷,笔法、皴法变化丰富,再如松叶攒针,杂叶夹笔,绘画左下角的树根处有郭熙之藏款,这和当时流行的署名方式不谋而合。《溪山行旅图》以表现烟云变灭为长,画中峰峦秀起,讲究布置造妙,以神奇幽奥、突兀险绝的构图取胜,郭熙特别在《林泉高致》中指出画山水要“远取其势”,以大的眼界去观察和摄取山水,显得气势非凡。

郭熙《溪山行旅图轴》局部

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人,生卒年不详。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奉诏进入宫廷画院,是一位出色的官廷画家。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郭熙《溪山行旅图》,堪称一件镇馆之宝。此图石法圆润,多卷石皴,树多虬枝,形似蟹爪。无论在笔墨技法上或表现手法上,都概括了郭熙运用笔墨的技法特点。此图有“乾”“隆”“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宝笈”“宜子孙”等鉴藏玺七方。另有“棠邨审定”“梁清标印”“蕉林”等收藏印,说明此画原为梁清标所藏,后入清内府。

郭熙《溪山行旅图轴》局部

《溪山行旅图》右下方署“臣郭熙”三字款,左上方有乾隆皇帝题画诗:“河阳行旅曾题句,彼似非真此似真。既日似应犹未定,真呼欲问彼行人”。紧接题跋:“向有题郭熙雪山行旅诗,图中既无款识,笔墨亦觉纤韵,因未入石渠宝笈之弁。此图古淡雄简,似是河阳真迹,然细观题名又似后人补署者,仍致疑当故诗句及之。戊戌季秋月中流,御题并识。”由此看来,乾隆见过此本不止一件,此件虽款为后补,却远比它件精妙,故以为真迹,并录入《石渠宝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山鼎峙,宋画山水高峰细赏
北宋山水画大咖 郭熙《雪山行旅图》
北宋 山水画(郭熙、 范宽、 李成)
北宋画家郭熙《雪山行旅图》高清大图赏析
唐宋元存世名画知多少?走进台北故宫历数真迹叹为观止!
[连载]程大利谈山水画--山水画史略说(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