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马元驭就是不想端皇帝老子的饭碗

马元驭(1669-1722),字扶羲,一作扶曦,号栖霞,又号天虞山人。冯金伯在《国朝画识》中,引长洲人李果《在亭丛稿》所记:马处士,元驭,字扶羲,常熟人。少聪敏,长于画,其点笔信手皆有生趣。好读书,嗜酒,间从里人钱孝廉,陆灿、严高士熊游学益博。老屋数椽,杂树竹木,琴尊棋矢,与诸名流日觞咏其中。有田数十亩,在尚湖之滨,困于徭役,率不计值售以去家,由是日落而画益工。王石谷翚以画名,尝称之日:“扶羲神韵飞动,不泥陈迹,高于陈道复陆叔平矣。”继又师恽南田寿平,尽得其传。相国蒋文肃公处士同里也,尝与处士讲论六法,其时若汪殿撰绎、杨处士晋无一日不聚青桐轩。及蒋公官禁近以书招处士入都,数以疾辞。处士为人孝友,与人交诚信而负意气。尝曰:“盈天地间,随遇可以移情,惟山水入人最深。俯仰往事,如空花流水,此心不拘于物而游乎物之外,栖退林谷可自娱矣”,遂自号栖霞,年五十四卒。

马元驭《双鹤图》

从这则记叙中可知,马元驭追求适志的生活,不慕富贵,昔日好友蒋廷锡几次请他进京,都予以推辞。使他受益的老师是恽寿平,平生最要好的朋友是汪绎,杨晋、蒋廷锡。蒋廷锡号青桐居士,青桐轩是蒋廷锡的居所。在绘画上与蒋廷锡切磋最多。梁廷枏《藤花亭书画跋》录有《马扶曦墨水花卉册》。

马元驭《琳池鱼藻图》

乙酉春二月,摹北宋人墨花十二种,虞山栖霞马元驭。扶曦嗣响南田,为蒋文肃座上客。其家矩渊源花鸟号称神品。雪渔之有肖嗣,庶几乃祖钦山,驰声两世,后则江香衣钵不亚清于。然则声华之在海宇,纵非日月之光,亦何至同爝火之熄。设使前此无恽,并世无蒋,则渲染勾勒之妙,固昭代之徐黄矣。八巨幅并以浓鲜取胜,洵为格韵双绝。视胜代周少谷、吕廷振之流夫,岂第把臂入林已哉。因风成籁,而籁每掩于风;兴雨在云,而云海洗于雨。在风与雨本出无心,其相值之时然也。马生不藉相国齿牙,未必遂至湮没,顾阶前盈尺之地,声价十倍矣。然而齐驱并驾,则道旁属耳目者,往往先取旗旐和鸾,相与揄扬而夸美。载后车者虽安乘蒲轮,自非只眼英雄,有意物色,于风尘中,鲜不过而忘焉者。百十年来,功名富贵,陈迹皆销,独两人画名,同留天壤。故扶曦生,前不可无文肃,后不可有文肃,盖在幸不幸间已。澹缘居士。

马元驭《琳池鱼藻图》

此则所论马元驭与蒋廷锡的关系。因马绝然相辞,不凭借蒋而趋富贵,所以更为世人所重,然又因蒋之画为时人所尚,使马有所冷落,故说“前不可无文肃后不可有文肃,盖在幸不幸间已”。“澹缘居士”即梁廷相之父,梁廷相在此评后有言:“即先子此题亦似持平之论”。“设使前此无恽,并世无蒋,则渲染勾勒之妙,固昭代之徐黄矣”,此语乃是对马的偏爱。

局部

谢希曾《契兰堂所见书画》云,扶羲善没骨花卉,工翎毛草虫,妙于浓丽中独得古意,尤为画家所难。虽师法南田,实有过蓝之美。国朝写生,格律高古,当推忘庵。规仿宋元,而出以新意,当推南田。师法南田,而力追古人,当推南沙马公。三君堪为鼎足。

局部

谢以恽寿平、王武、马元驭“三君鼎足”之说有一定的道理。说马元驭“虽师法南田,实有过蓝之美”有所夸大,说其“妙于浓丽中独得古意”则不无道理。梁章鉅《退庵所藏金石书画跋尾》录有《马扶羲写生册》:纸本册凡十二帧。末帧自跋云:“辛已夏,避暑栖霞山房,偶写此,自谓得沈陆笔法。”案:马元驭,字扶羲,又字栖霞,又自号天虞山人,常熟人。写生得恽南田亲传,又与蒋南沙讨论,作没骨花卉最工。王石谷尝称其画曰:“扶羲神韵飞动,不泥陈迹,高于陈道复陆叔平。”盖扶羲画本有家学。父眉,字子白,又字雪渔,写花鸟芦雁入神品,叩见《琴川新志》知其过庭指授者深矣。余有题句云:“写生妙以写枯传,托始包山与石田。谁识雪渔家法近,栖霞逸笔本天然”又案:前跋云自谓“得沈陆笔法”,此语未免稍夸。愚谓扶羲画不过能品,于陆氏尚可肩,随而老健,远不及石田,惟人品甚高。当蒋南沙里居时,扶羲常与讲论六法,无日不聚青桐轩。及南沙官禁近以书招之入都竟以疾辞。尝曰“盈天地间,随遇可以移情,惟山水入人最深。俯仰往事,如空花流水,此心不拘乎物而游乎物之外,栖退林谷足以自娱又何能随人作计哉。”此其品藻则真沈陆之俦矣。

局部

此则因马元驭自跋“自谓得沈陆笔法”而引出对王晕评马元驭之句的讨论。愚谓扶羲画不过能品,于陆氏尚可肩随而老健远不及石田”,“陆”指明代画家陆治,目马元驭为“能品”略有贬意,而“于陆氏尚可肩随而老健远不及石田”则属的论。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有马元驭花鸟册页两册,其一末,有张远跋一页,其中有句:“余侨居海虞,与栖霞数相交好,得其笔墨甚多。皆随意点级,大略法石田、白阳者十居六七。此册则以没骨见长,直追宋元大家,其生动渲染俱见意匠。”马元驭法石田、白阳类型的作品,是以写意为主要特征的,而其没骨则是师法恽寿平的,然而恽寿平的作品,中也有追沈周和陈淳类型的。此册作品题材分别为萱花、凤仙花、鱼藻、茶花、月季、麻雀,天竺、梧桐,知了、鸽子等八页。鱼藻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略加处理,有与他人不同之处;麻雀,天竺,学明人写意法;梧桐,知了,写意、没骨相结合;其余则均为没骨写生。其中鸽子的画法在前人处,不太见到,是其察而得之。其第六开写生月季,自题:

马元驭《鹰栗图》

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知渲染拯难,画至著色,如入炉锻,重加煅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三折肱知为良医,画道亦如是矣。此语道出他的经验体会,谓设色渲染之不易,“画至著色,如入炉锻,重加煅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此论本于他对设色效果的深入把握,没有极高要求是不会有这种体会的。

马元驭《南溪春晓图》

张大镛《自怡悦斋书画录》录有《马扶羲紫芝翠竹图》,张有这样的描述:“正中拳石上挺生五芝,色泽鲜湛。盖用丹砂胭脂和墨,细意渲染数十次,始能精气内含英光外发也。其旁竹枝用极细石绿撇叶,如翠羽飞绕,恰与红芝相映,夺目具见匠心。”“精气内含”是所绘物象神气凝注,“英光外发”则神采跃然纸上。可知其用色极为讲究,而能达到由色的调用营造特有审美效果的境地。

马元驭《桃柳八哥图》

首都博物馆藏有马元驭《仿宋人写生花卉》一册,十开,第十帧上有一段跋语:“徐崇嗣没骨法传人间,如景星庆云,以得见为幸。不特写花之性情,至于萦烟笑日、浥露酣风,无不尽态极妍,真与花传神,非牵纽取媚为工,学者当知此。戊辰夏初马元驭识。”“萦烟笑日、浥露酣风”是花在不同的时间、在变幻的环境下的情态、风致,是在自然中的生命状态,与俗工画之“媚”不同。

马元驭《梅竹石雀图》

中国文物商店总店藏有马元驭《花果图》一轴,上题:“昔于吴门见沈孟坚花果长卷,随笔点染,各有逸趣,戏临数种,虽刻意摹之,正不能及。时甲申中秋前一日,栖霞道人马元驭。”“随笔点染,各有逸趣”,这种追求与恽寿平完全一致。

马元驭《汀鹭图》

张大铺《自怡悦斋书画录》录有《马元驭桃柳白头》一幅,是这样描述的:“枝干流逸,含雨带烟之致,真能写到十分,白头一双,亦飞鸣活泼。”此语亦可知其写生境界。

马元驭《白鸡图》

方濬颐《梦园书画录》载王武题《马扶曦画册》云:“马子扶曦,得写生家学,本于侯伯阳而以秀腕出之故,扫尽工习,天然尔雅。”一个“秀”字,确实是马元驭风格的特征之ー。“天然尔雅”,谓自然雅致之意。

马元驭《牡丹图》

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桃柳八哥图》立轴,绢本设色,为其三十五岁时所作。作品中有桃花、柳枝和八哥三种物象,在画面右侧及中间部位桃柳交错两只八哥分布于其上下,一站一蹲,画面上部有小簇柳枝垂下。画面的构图比较完美,但是人工痕迹很重,这是画家营造出来的图景,并非如自然界中随意截取的。柳枝、桃花、八哥本于写生经验而略加处理,多典雅精致而少了一些野逸天趣。在恽寿平较大的作品中,也需要由几种不同的物象组织而成的,但是他尽可能地保持物象的天然生意,这是马元驭作品与恽寿平有所差异的地方。

马元驭《山茶花图》

马元驭与时辈,以及后来者,多作尺幅较大的作品,反映了其时将画用于悬挂的社会需求,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如此,恽寿平笔下以册页、手卷为主的写生不可避免地向大幅立轴的方向发展了。大幅立轴所绘对象,往往大于物象实际大小,这与尊重物象形神的一般写生方法不同,必需根据画面需要而对技法有所改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く《鹰栗图》立轴也属于同样的情况,这种类型在华喦的创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

马元驭《双雏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宝琛《沧趣楼诗集》注译171
喜欢“没骨花鸟”的一定不要错过
马元驭的八哥
《雍正王朝》品读:办差阿哥胤禛一开场就很厉害了
蒋王
八哥、喜鹊、翠鸟、马的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