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室是个什么地方?

教室是个什么地方?

 

                    王晓春

 

     教室是个什么地方?我们先从教育者角度看一看。如果不是光听一个人的言词而是侧重看他的行动,我们会发现,许多老师实际上是把教室首先看成了一个“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地方,学校的量化评比也是朝这个方向引导的。在这种教育理念下,重要的既不是学生,也不是教师,而是“任务”。教室于是变成了一个“加工车间”,老师是机加工,学生是被加工的零件。另有一些老师与此有所不同,他们把教室首先看成是“杏坛”,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这种老师的特点是,当学校布置下来的任务与传道授业解惑的宗旨发生冲突的时候(这种冲突很常见),他不会机械地执行任务,而是真正为学生的一生着想,因材施教。第一种老师实际是“目中无人”的管理者,第二种老师才是心中装着学生的教育者。但是这两种老师有一点是相同的,都以教师为中心,他们看待教室这个场所的功能和性质,都是从自己的目的出发的,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教室的性质应该由教育者来决定,这一点是不含糊的。雷夫老师属于第三种情况,他认为教室首先是一个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过日子的地方,师生首先要在这里把日子过好,在这里共同成长,教室的性质是由师生共同决定的。我国也有这样的老师。这种对于教室的定位是比较先进的。

     再从学生角度看看教室的功能。学生本能地有一种把教室当成游戏场所的冲动,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经过成人不断的教诲,孩子总算明白了,教室是读书的地方,进来就得干活,像工人进了车间那样。他们对教室的认识有了进步,然而同时也就增加了对教室的陌生感,尤其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室对于他们,不是好去处。所以你会发现有些学生只喜欢下课十分钟的教室,而不喜欢正在上课的教室。再加上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教学往往枯燥无味,于是教室成了很多学生每天不得不去待6、7个小时的地方,这当然是折磨,肯定影响学习积极性。

     教育者也都看到了这个问题,于是许多人就在想办法,尽量把教室变得不那么招学生讨厌。比如搞课外活动呀,美化教室环境呀,努力搞好人际关系呀,搞快乐教学呀,等等。这都是对的。但总的感觉,还是打“外围战”较多,做表面文章较多。雷夫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各科教学本身弄得十分情境化和生活化,以至于模糊了上课与过日子的界限,学生不知不觉就把该学的东西学会了,还超额完成了任务。雷夫老师本来就不是以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为目标的,他也抓应试,但应试对于他更像是“副业”,他的目标是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生存能力,即使有些能力与考试无关,他也抓得很起劲。56号教室对于学生首先是一个生活环境,一个有吸引力的去处。然而56号教室并不是娱乐场所,不是网吧,它是学习的地方,只不过这里的所谓学习,指的是学习生存,而不是狭隘的学会功课。使教室生活化,既不是教师中心地管控课堂,也不是迁就学生的娱乐本能,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在这里过一种有意义有乐趣的生活。

     我国中小学课堂管理十分死板,控制过严,教师很难有雷夫老师那样的自由空间(其实雷夫老师也受到过行政管理方面的责难),但是有改革意识、有专业能力的教师仍然可以努力使教室增加一些生活气息。这里关键是把教学本身情境化和生活化(这很难),不能走投机取巧的作秀之路。在枯燥无味的课程之外加点调料,搞点小组讨论、才艺展示(有些公开课就是这个路子),偶尔地或者时不时地将教学“晚会化”,靠这种办法让学生喜欢教室,不是正路。教室必须是学习的场所,问题是你能不能把学习本身变成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即生活。这话谁都会说,真明白它的含义是很不容易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室是个什么地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原创)读书随笔:教育的眼里应该有学生
美国最佳教师”雷夫十大经典语录
《第56号教室的奇观》读后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