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语中的博弈论

成语中的“博弈论”

智者博弈,博,局戏;弈,围棋也。 博弈又称博戏,是一门古老的游戏。《世本》说,“乌曹作博”,乌曹乃是夏代著名之能工巧匠。千百年来,博弈更是与人们的生活紧紧相连,从围棋、象棋到马吊、纸牌,一直到各种各样的彩票游戏„„于是我们的历史长河中就这样形成了别具风情的博弈文化。

回顾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古人对于博弈也有深刻的诠释,他们或用成语,或用俗语,或用典故将其流传下来,下面我就来聊聊成语中的“博弈论”。

一、知彼知己

说到知彼知己我想起“惟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我觉得这个成语博弈思想的精华:信息集、策略、行动等。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为、信息、战略、支付函数、结果、均衡。 二、囚徒困境——事与愿违、约法三章、鹬蚌相争、假途灭虢

“囚徒困境”包含了几个基本的预设前提:处于困境下,各方都不知道别人的选择,因而只能猜测;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作出选择;他们与困境之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关系,即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左右局势,只能在困境的局势下想办法尽可能让自己的损失最小。

这就是一种弱者的选择。

当然,这只是一种博弈论的模型,具体到现实领域,没有哪个具体的事件是完全符合“囚徒困境”的模式的。但是,这种“弱者对损失最小化的选择”的基本精神却是存在的。

从“囚徒困境”的模式,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个模式中,理性的人最后的选择都是“背叛”,不通过合作的方式与他人共同摆脱困境。而现实之中,背叛与合作是并存的,而且各方之间的信息也并非都是完全闭塞的。所以说,现实比理论更精彩,“囚徒困境”的理论模型固然高明,但现实中的事件则更发人深省。在具体的现实中,合作还是背叛,弱者的选择都不是固定的,不过尽可能减少损失,让自己得利,则是不变的原则。 1、事与愿违、约法三章

这个是我们大家最先接触到的,最经典的到博弈均衡案例——“囚徒困境”。

在“囚徒困境”的例子中两个囚徒都希望自己获得的得益为0即不用判刑,但实际上事与愿违,最后的结果为都坦白(-5-5),如果事先两囚徒约法三章,两人都选择不坦白,则可为(-1-1),对两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2、鹬蚌相争

假设鹬在啄蚌时咬住了它的肉,而这时蚌夹住了它的嘴,且蚌很重使鹬无法飞行,于是可以得到下面矩阵:

1/3页

不放

00 -105

不放 5-10 -5-5

即:1.蚌选择放。若鹬选择放,那么大家都没效用都是0;若鹬选择不放,那么鹬就可以吃

,蚌被吃掉效用为-10 掉蚌,效用为5

2.蚌选择不放。若鹬选择放,那么蚌就可以最起码白白夹鹬两天,如果下场雨还能把鹬饿死,实在不行两天后还可以选择松口掉入水中,达到一定的报仇需求,所以它的效用为5,而鹬的效用为-10;若鹬选择不放,则大家可能最后都死,但因互相害死了对方,所以都得到了一定的效用,所以都为-5

由此可知,不管鹬如何选择,不放都是蚌的最优策略,鹬也相同,这就变成了囚徒困境。 3、假途灭虢

这是在合作中的敌我,同盟之间的博弈。当时摆在虞国君臣面前的选择有以下几种:

A(接受晋国的建议,背叛自己的盟友,保持自己的国家不受战争侵扰;

B(接受晋国的建议,背叛自己的盟友,但自己也被晋国消灭;

C(不接受晋国的建议,直接被晋国攻击,国家灭亡;

D(不接受晋国的建议,晋国不进行报复,国家能够保持独立。其具体的博弈矩阵如下:

从以上的矩阵可以看出,接受贿赂是虞国的严格优势策略。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接受贿赂,增强了国力,晋国即使攻打,也有力量抵抗;如果晋国当时不攻打的话,那虞国就毫无损失地拥有这些珍宝,真是何乐而不为的事啊~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就是不接受晋国的请求,两国开战,打败晋国——按照当时的军事力量对比,这是不可能的。这充分说明了不背叛就会被淘汰。

三、斗鸡博弈——破釜沉舟、穷寇莫追、哀兵必胜

这三个成语都是描述在动态的斗鸡博弈中威胁有效的现象。在动态斗鸡博弈中,后动的一方处于劣势,为了改变博弈的结果,后动的一方可以选择实行有效的威胁。对于理性的对手,要让威胁有效,后动的一方可以有两种选择:使对手相信自己是非理性的或者使对手相信自己不能选择后退。前者描述的是“哀兵必胜”的现象。后动的一方相信自己是处于正义,无论对方选择什么行动都会选择前进,这时获知这一信息的理性对手反而会作出对后动的一方有利的决策。后者可以说是“穷寇莫追”“哀兵必胜”描述的现象。另外,当后动的一方切断自己的退路或被逼入绝境时,先动的一方也会作出对后动的一方有利的决策。

以破釜沉舟为例,假设A为破釜沉舟方:

B

进攻 后退

A 破釜沉舟 5-5 100

不破釜沉舟 -510 150

因为B不可能后退,所以A采取破釜沉舟的策略更好。此时的纳什均衡为(100)。 四、合作博弈——相辅相成、狼狈为奸

1、相辅相成

以政府税收与社会福利为例,若低税收,一方面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了消费的自由度,加强了个人福利;但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政府收入,从而降低了政府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多方面的投入,损失了社会福利。高税收则相反。

2/3页

第一种是高税收、高福利,就是通常所说的福利国家,像法国、瑞典等北欧各国;第二是低税收、低福利,也称自由国家,像美国、新加坡等;第三种是低税收、高福利,这种模式基本上不可能存在;第四种是高税收、低福利,这显然不是民之所愿,非长久之计。

政府

高税收 低税收

居民 高福利 1010 155

低福利 515 1010

所以,总体而言,只有税收和福利同高同低、相辅相成的状态才能称之为“合理”。 2、狼狈为奸

狼狈为奸是合作博弈的典范。

据说狼和狈是一类动物。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有一次,狼和狈走到一个人家的羊圈外面,虽然里面有许多只羊,但是羊圈既高又坚固,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狼骑在狈的脖子上,再由狈用两条长的后腿直立起来,把狼驮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两条长长的前脚,攀住羊圈,把羊叼走。

合作 不合作

合作 1010 00

不合作 00 00

此矩阵中只有(合作,合作)才是最优策略。

五、其他博弈

1、两害相权取其轻

我们所熟知的纳什均衡是建立在参加者的理性行为基础上的,各博弈放得策略选择不仅依赖自己的理性,而且也依赖于其他博弈方的理性。但有些博弈中的博弈方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这会使得某些博弈方达不到纳什均衡。以二手车市场上买不到好车为例。这恰好符合二手市场的情形——极大化极小策略。卖方知道自己车子的质量但买方却不一定知道,为了避免可能遭受的巨大损失,买方可能采取比较保守的策略,即采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策略,最终造成二手市场上买不到好车的尴尬局面。

2、还有一些博弈,例如货比三家,最简单的信息不平等博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静态博弈不足取,通观全局才最重要;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搭便车的想法不可取;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很多博弈最终的结果都是如此。还有以直报怨,也可以用重复博弈进行分析;以静制动是动态博弈应该考虑的问题等。

结语:成语中的博弈论还有很多,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些,就会发现历史的长河中到处都闪耀着博弈的光辉,大浪淘沙,它们是智者留下的瑰宝,是历史的记忆;如果把目光拉近些,就会发现我们身边也不缺乏关于博弈的例子,借用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乏博弈,而是缺乏发现博弈的眼睛。

3/3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说博弈论:何为囚徒困境?
博弈论:囚徒困境、智猪博弈、拍卖陷阱
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
博弈论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及其实证分析
《博弈论与生活》
从博弈论看电信价格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