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科岐:20年绿化一座山
中国绿色时报 2021年9月17日星期五
刘科岐:20年绿化一座山
作者:秦风明
植树归来的刘科歧
秦风明 文/图
平顺有两样东西最宝贵,一是树,二是路。在山西省平顺县青羊镇崇岩村,刘科岐,这位有着73年党龄的耄耋老人硬是在20多年的时间里,用一双手、一把镢头、一张钎,染绿了一座荒山,创造出播绿护绿的奇迹。他也因此获得山西省长治市“创先争优十大先锋模范人物”、长治市“十大好人”等荣誉称号。
平顺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属典型的石灰岩干石山区。说起栽树,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干石山坡和尚头,土比纸薄鬼发愁。”
刘科岐所在的崇岩村,在距离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一个山坳之中,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背后的山就叫石岭山。
初夏时节,笔者在崇岩村石岭山的半山腰,见到一位头戴帽子的老人正挥锹挖坑。只见他身着深黑色中山装,黑色的裤子和布鞋上沾满了灰尘,红润的面颊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一双厚实的手布满老茧,但老人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这位老人就是刘科岐。
刘科岐1946年参加工作,1948年入党。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后,他先后担任县水利局局长、农委主任、乡党委书记、县委委员等职务,兢兢业业为党工作40多年。1988年,刘科岐离休了。离开了忙碌的工作岗位,他忽然觉得浑身不自在起来。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干,他喂猪、养蜗牛、组建安装公司、办奶牛场,不断地寻找着自己晚年的人生坐标。
他告诉笔者,20世纪90年代,崇岩村搞荒山荒坡承包,村后的石岭山因缺水少土,条件恶劣,树木不宜成活,没人愿意承包。“看着岩石裸露的石岭山,再看看周围一天天变绿的山梁,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我主动找到村委会,希望能把这面山坡管护起来,却遭到村民的不理解、儿女的不赞成、老伴儿的不同意。村民说,'真傻!挣这么多工资,真是有钱烧的哩!’家人说,'这么大年纪了,别去受那个罪了,享几天清福不好吗?’”
“承包不出去的山梁,也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前辈们能把江山打下来,我们就有责任把荒山绿化起来。我离休了,不愁吃、不愁穿,这都是党的关怀。干部可以离休,党员不能退休。我们以前天天讲,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对党的事业追求不能停止!我是宣过誓要奋斗终生的,更何况自己身体还行,能动弹就要做一些有益的事。”他的反驳让所有人无言以对。
于是,他找到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岗位——栽树。
1999年秋天,老人开始上山栽树。他先垒下一片鱼鳞坑,花钱雇农用三轮车买来树苗,全部栽了下去。第二年春天,树苗死了一半多。原因是土薄水少。村里的老羊倌笑他:“搁着好日子不过,来受这个罪哩,这石岭山要是能种树,早就让人承包了。”
“这山真的不能栽树?”望着对面阴面山坡郁郁葱葱的松柏,老人心里五味杂陈。
他在山上转了好几天,想起了全国劳动模范李顺达说过的一句话:“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40多年前,当干部的他曾经用这句话教育过群众,今天,他又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我种的树还活了很多呢,希望比他当年大多了,能活一棵,就能栽活一坡。”
此后,刘科岐老人埋头栽树的场景成为石岭山上一道风景。
垒鱼鳞坑,他像蚂蚁搬家一样,一步步把周边的石头一块块集中在一起,有些石头埋在地下,他就找来钢钎撬,一撬下去石头纹丝不动,就换个方向。撬起来搬不动,就找来铁锤砸碎,有时候为了一块石头老人要折腾大半天,累得汗流浃背。有一次,他在搬动一块大石头时,把一个手指砸得黑青,还留了一道疤,至今没让家人知道。
干石山上没土,要在石头缝里刨。老人用最原始的工具镢头,一镢头一镢头地刨够两箩筐,再用扁担挑到树坑里,坡陡的地方,就用编织袋背。有时候,他为了一担土要走上几里山路。有一次,他为了把两棵2米多高的柏树栽起来,垒了一个大鱼鳞坑,担了30多担土。
平顺县造林专业队一位20多岁的农民告诉笔者:“往山上背土非常累!不足百斤重的编织袋,走不了多远,两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抬不起来,挪不动步,每走一步,两眼直冒金星,把土背到山上,身子骨都要散架了。”可刘科岐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把三面阳坡、一个山头栽上了4万多株树苗,而每株树苗的下面大都有刘科岐老人背来的土。
比取土更难的是取水。栽活一棵树,得浇几桶水。石岭山地势陡,植被少,雨水存不住,近处又找不到水,老人只好从家里挑水上山。
“没上山时还是满满的一桶水,左碰右磕,挑到山上就剩大半桶了。”刘科岐说,第二次,他换了一副有盖子的桶,就要上到位置了,结果脚下一滑,连人带桶摔倒在山上,桶破之后,水劈头浇下来,他浑身都湿透了……
后来,刘科岐和老伴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盛食用油的塑料壶往山上送水,既轻便又不容易洒。他们把用过的食用油壶和矿泉水瓶子都收集起来,无论什么时候上山,从不空走,每次捎上两三壶,到了山上就存放在树坑边,栽树的时候用。
天旱的时候,为了让小树苗喝足水,几公斤的油壶刘科岐一次背六个,一公里的山路一天要往返五六个来回。老伴儿拗不过他,又担心他的身体,便也默默地跟着他帮他提上两壶。儿女受到老人的影响,也常送水上山,帮老人栽树。
功夫不负有心人。垫了土、浇了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达到80%-90%。
据平顺县林业局粗略统计,从1999年至今,他共栽植松柏树、核桃树、山桃树、花椒树等4万多株,垒梯田150多块,总长2800米,刨育林坑1500多个,动用土石方近1万立方米,绿化荒山120亩。就这样,他凭着坚强的毅力终于把一座石岭山全部绿化。
栽下去的是树苗,长出来的是精神。刘科岐说:“造林先造人,栽树先栽心。人没有精神就是活死人。共产党员没有一点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就失掉了政治灵魂。”虽然他的树越栽越远,山越爬越高,水越取越难,但老人栽树的信念却越来越执着,栽树的意志越来越坚定。
有的村民看他栽的树越长越大,开玩笑地跟他说:“老刘,你栽了这么多树,可值老多钱了!以后儿子闺女光卖树也够活几年的!”
虽说是句玩笑话,可刘科岐却当了真。是啊,自己年纪也不小了,该考虑考虑以后的事了。
他又一次找到村委会,提出要把自己栽种的百余亩松柏林无偿捐给集体。他说:“这山是国家的、树是集体的,我只有'经营权’,只负责栽种和管护,将来不留给孩子,只留给社会,留给子孙后代。”
村支书对他说:“老刘,你看你生活也不是很富裕,这些年为了栽树把积蓄都花到这山上了,要不村里出点钱算是给你的补偿吧!”刘科岐却说:“到石岭山上栽树,我本来就没图什么,就想趁着身子骨还硬朗,能干点事就干点事。将来我死了,树不会死,它们还会一天天茁壮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说起刘科岐,长治市委常委、曾任平顺县委书记的吴小华感慨地说:“刘科岐身上闪耀着3种最宝贵的品质,那就是坚定的党性、执着的信念、为民的情怀。”
时代呼唤这样的共产党员,时代需要这样的共产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种树
97岁老人承包荒山20年种两万棵树
耄耋老人7年的义务种树情怀
​刘睿博《种树手记》指导老师:李丹
刘翠艳 | 春天来了,梦还会远吗?
八旬老人深山播绿30载 从未用树换过一分钱(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