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族「扎染」之鄉(上)


马湘衡
2019-04-01 阅读15


蒼山腳下,洱海之畔,汩汩的泉水順著七拐八彎的巷道流淌,圍繞著一座古樸幽靜的自然村落——周城。作為雲南省最大的自然村,周城 人口近萬,幾乎全是白族。因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著白族的各種傳統習俗,所以周城又被稱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儘管昔日周城白族先輩們的「趕馬馱貨走夷方」已經成為老人擺古的話題,但傳承數百年的扎染手工技藝至今仍然在周城綻放著流光溢彩。


從古至今,周城的手工製品一直是「滇藏古道」上重要的輸出貨品,村裡自然有不少能工巧匠。周城村新一代扎染民間工藝大師、白族扎染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段銀開和丈夫段樹坤便接下了之前由張士紳一直經營的扎染廠,成功地接過白族扎染這門技藝的接力棒。


周城村洪積扇


周城洪積扇是洪水從霞移溪狹窄的山谷奔流而出時,攜帶的泥石等物質在溝口沈積形成的扇形地貌。在這片洪積扇上逐漸發展成中國最大的白族自然村落。周城的白族扎染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享有「扎染之鄉」的美稱。



蒼山巍峨,洱海清澈,山水之間的大理周城因白族扎染更增添了一種韻味。坐落在蒼山雲弄峰麓,洱海之濱。南距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大理24公里,北距著名旅遊景區蝴蝶泉2公里周城村的大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館,佔地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970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個白族扎染博物館。


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滇藏公路61号


地址:雲南大理喜洲周城滇藏公路60號



白族「扎染」技藝


是流傳於大理白族群眾中的一種古老的染織技藝,以「民族扎染之鄉」周城的扎染最具代表。是用白棉布為原料,天然植物為染料,通過手工扎花、浸染、拆線、漂洗、脫水、碾布等工藝製作而成的紡織品。藝術表現形式多數為自然、花鳥和寓意吉祥的紋樣。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璞真扎染博物館


博物館由白族民居建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扎染源流」、「扎染世家」、「精品展示」、「繁花似錦」、「扎染體驗館」等構成基本陳列。此外,扎染學習體驗、技藝傳授、扎染學術研討、對外交流和扎染旅遊商品銷售是博物館開展的業務範圍之一。


博物館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方針的指導下,現已初步建成大理地區獨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旅遊景點,年接待遊客達20多萬人次,在保護傳承扎染技藝,促進大理旅遊事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了應有作用。



博物館導覽圖



三方一照壁


「三方一照壁」是白族民居的一種建築形式,即由三方三開間硬山頂的樓房和一堵照壁組合而成。白族民居以西方為主房,南北兩方為廂房,照壁設在正對主房東面,為一高兩低造型,與穿過北屋東廈的大門形成合院,俗稱「三方一照壁。



青出於藍原有本

白翻乎黑豈無因



扎染源流


兩漢時期,生活在大理地區的白族先民已經有了紡織業,會使用植物染料染制紡織品。唐(南詔)、宋(大理國)時期,白族扎染已成為一項成熟的技藝。據傳生活在大理周城的段氏始祖段隴,曾經管理過大理國織染之業,歷經數百年的世事滄桑,到了明代這一傳統技藝才得以重新面世,經段氏祖先代代傳承達18代,至段樹坤一代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光大,2006年,白族扎染技藝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段樹坤、段銀開夫婦也分別被命名為州級、國家級白族扎染代表性傳承人,2015年,璞真扎染坊被命名為國家級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2017年11月,被命名為大理傳統工藝工作站大理基地。這表明傳統文化強勁的生命力和認同感,也充分體現了國家高度重視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



大理周城段氏(家譜世系)



《藍染裹被》


被小孩之用,此裹被保存已有花甲年紀。


《扎染頭巾》


白族中老年婦女專用,凡包有藍底紅白色扎染頭巾的婦女,標誌著她已步入50歲左右的中老年階段。



《扎染圖樣》


通過幾十年的搶救、收集,整理現有館藏各式扎花圖案達上千種,它的保存對於研究、傳承、發展扎染事業將發揮重要作用。



《傳統扎染》


白族扎染使用的染料為天然的板藍根、紅花、杜仲、大黃、黃芩、紫草等等,板藍根為冷染料,其它為熱染料。



《小竹籮》


已過了耄耋之年的小竹籮,是扎花布使用的工具之一。



《扎染棒》


染布用的攪棒,是扎染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小木染缸》


為小件染品之用的木制小染缸,已保存有近百年歷史。



《竹簍》


染布瀝水的工具,此簍已保存有70多年。



《菱角擺團花床單》


徵集收藏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現為博物館精美展品。



《藍染女上衣》


保存有近百年的藍染軌邊女上衣,現已成為博物館的珍藏品。



傳承人簡介



《傳統女服飾》


上世紀五十年代製作的藍染大襟軌邊女衣褲,及圍腰、領掛、包頭。



麥浪



山巒疊翠



金鳳花開



怒放



層林盡染



藝林藏秀



彩蝶飛舞莊周夢

藍靛飄香梅葛花



扎染世家


世居大理周城的段氏與宋代(大理國)王族同出一脈,據傳其始祖段隴曾在大理國王府管理過織染業,明代開始段氏後裔承襲先祖的紡織和扎染事業,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段氏子孫不畏艱難困苦,一直守護和繼承著祖傳的扎染技藝,並使這一民族文化瑰寶得到傳承和發展。



段氏璞真扎染坊



扎龍扎鳳扎三春錦繡

染草染花染七彩人生



活態、珍品展示


扎染古稱「絞纈」,是我國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藝,分為扎花和浸染兩個主要工序,即先用手工在織就的白棉布上一針一線扎出不同類型的圖案,再用板藍根植物染料染出藍底白花、生靈百態。活態和珍品展示,旨在讓客人們親眼目睹心靈手巧的白族婦女,憑借嫻熟的技藝扎染出傳世的珍品力作。



左:蒼洱大觀 右:雲中人家



雞足勝景



染缸簡介


已過花甲之年的大小木制染缸,裡面曾染出過無以計數的山光水色、蟲魚花草的扎染製品,如今它們已經「改行」作為展品和消防儲水用具。



民族團結一家親


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館的中心展區、以突出民族團結為主題,力圖通過富有民族節慶氛圍的陳列展覽,體現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以及保護傳承發展白族扎染技藝的共同願望。


有詩雲:

千秋扎染民族花,用心培育靠大家。

傳承發展保遺產,錦上添新花。

民族團結一家親,建設小康事業興。

共同來圓中國夢,團結一條心。



染水清光曰濃曰淡隨意就

布帛合色或淺或深任人為



扎染服飾廳


璞真白族扎染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展出的各類服飾,在手工扎花之後由純植物染料浸染的純棉布製作而成,其款式既保持了一定的民族風格,又能滿足各類群體的情趣愛好和審美需求,同時讓客人在參觀的過程中接受優秀民族文化的熏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奇的白族扎染—板蓝根原料
苍山脚下的一抹蓝 | 大理周城白族扎染体验
在大理古城旁,藏着一个被人遗忘的天堂~
非凡匠心:跟着张国立寻找中国最美扎染
云南导游资料
白族扎染——大理神韵绘于其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