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遇見·麗江(一)


千年古城(北門)


大研花巷古城-北门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五一街兴仁上段与金虹路交叉口南50米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以其「保存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與自然美妙結合的典型,具有特殊價值;歷經1996年二·三大地震,基本格局不變,核心建築依存,恢復重建如舊,保存了歷史的真實性」的總體評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門地磚上的龍



大研花巷觀景台



遠眺萬古樓



大研花巷



古法制糖



銅馬



熬鷹



麗江興仁方國瑜小學



怡馨亭



松竹居



方國瑜故居


方國瑜故居位於麗江古城五一街文治巷一所重點保護民居內,佔地1.98畝,共70余間房。著名學者方國瑜的故居,坐落在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東北邊。沿方先生的母校麗江市一中西邊的石板路,往北行500米即到。


方國瑜先生(1903-1983),出生於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大研鎮的一個書香世家,是中國當代知名的歷史學家、教授,納西族的傑出代表。他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實事求是的態度、刻苦認真的精神,撰寫了《雲南史料目錄概說》、《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彝族史稿》、《漢晉民族史》、《滇西論叢》、《抗日戰爭滇西戰事篇》《方國瑜文集》等大量傳世之作,在中國民族、中國西南邊疆史地、雲南史料目錄、東巴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傑出成就。著名史學家徐中舒教授稱他是「南中泰斗,滇史巨擘」。方氏家族勤奮、團結、重教。方國瑜先生10歲喪父,是他的伯父教育他、支持他成長。


方國瑜先生是雲南省第一、二、三屆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曾擔任中國民族研究會副會長、雲南省史學會會長等10多種學術團體的重要職務。他在參與有關邊界交涉、划定邊界、編輯中國歷史地圖等重大活動中,都作出了積極貢獻。


方國瑜先生求學、治學精神嚴謹,抗日戰爭爆發期間,他到保山收集抗戰資料,到各個戰場調查訪問,寫成《抗日戰爭滇西戰事篇》,為國內關於滇西抗戰最翔實、最珍貴的資料。方國瑜是雲南地方史、西南民族史、西南邊疆歷史地理諸方面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在中國民族、中國西南邊疆史地、雲南史料目錄、東巴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在很多領域的研究都是開創性的和奠基性的,為國家、為民族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給讀者留下「文章警天下、道德傳千古」的豐碑。


故居是一座有著近200年歷史的古宅。第一道大門上有一款白底綠字的匾牌,第二道大門門額上懸著清光緒年間的「世貢第」匾牌。整個大院由一進兩院的兩個四合院相連,每個院又自成三坊一照壁格局,故居既保留了徽式建築的細緻嚴謹,又體現了納西建築恢宏氣派的風格。這是一座漢文化和納西文化融匯貫通為一體的建築藝術奇葩。


本著尊重傳統、尊重歷史的原則,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專門成立了工作班子,斥資100多萬元,對舊居進行了修繕。相關工作人員上昆明、進北京,找尋了許多方國瑜生前好友、學生、親屬、校友,收集了大量珍貴的個人資料。整個故居由「求學之路、困而好學齋、方氏家族、故居建築、學術成果、社會活動、弔唁緬懷、方氏家塾」等8個部分組成。



福音堂(王家莊基督教堂遺址)


王家莊基督教堂遺址位於五街王家莊巷75號,是麗江古城多元宗教文化交相輝映的見證。


教堂由英國傳教士安永靜、傑西夫婦於1921年設計建造,結合了歐洲風格與麗江納西民居建築風格,是古城內一棟獨具特色的建築。


教堂為士木結構建築,高15米,頂部蓋瓦 呈東西向長方形佈局,四個角落分別立有四個磚柱,也是麗江最早的磚柱建築物。教堂頂部西側曾有一座鐘樓,所懸掛的銅鐘由英國生產。銅鐘直徑約0.8米,高約12米,鐘聲響起,方圓幾里都能聽到其悠揚的鐘聲。



拴馬樁



斤鬥客棧


茶馬古道斤鬥詮釋


滇藏茶馬古道興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即「茶馬互換」的交易。是西南地區及南亞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一條重要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人類歷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難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


麗江因其位於川、滇、藏交匯處,自古以來商貿頻繁,人丁興旺,為茶馬古道上的重鎮。當年,每日途經古鎮此處門前馬幫的駝鈴和馬蹄聲,從黎明至夜幕低垂,綿綿不絕於耳……


「鬥」、「斤」——均為古時人們用於計量的器具,此處納西庭院曾經的主人就是古麗江掌管計量的官員。……



浮雕



提水的女人



靜遠居



太史第簡介


太史,古代官名。在夏商周時為記錄歷史和曆法的官員。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因此又稱翰林為太史。


太史第因道光13年(公元1833年)李樾中舉入翰林而得名。


李樾是麗江歷史上唯一的翰林,是麗江人的驕傲,太史第也成為麗江的一個重要建築,這條巷子過去亦被稱為「太史巷」。


太史第建於道光年間,建制為廣亮大門,斗拱樣式為四層龍頭,在當時是僅次於清王府的最高等級。門口原址還有下馬石。


1996年地震後,太史第被麗江市政府列為「重點保護民居」。門頭上的「太史第」牌匾,為麗江市政府依照當年式仿制的。


2003年太史第對外開放,是國內目前為一能提供遊客住宿服務的太史故居。


讀書、清談不失文士傳統

養花、品茗尚存清流氣韻



官門口


官門口是麗江木氏土司所建。木氏土司是指古代的封建領主(納西族),他們是麗江土地森林河澤的所有者,也是政治上的統治者。木氏領主基本上通過繇役、代役普通老百姓,來維繫自己的利益。在以前官門口是達官貴人與窮人的分界線,裡面是富,外面是窮。這道門代表了權力、錢力和拳力,是不可侵犯的標誌。



2009年麗江市為了旅遊開發,把「關門口」改為「官門口」,使得這道門的含義更加具象化,更加富有神秘色彩。 官門口裡面是滿目琳琅的商品,也是古城旅遊商品的集散地,基本上每個遊客來到麗江古城都會進去走一趟,已經成了來麗江古城旅遊必不可少的項目。



東巴紙坊



春天百貨中心



蠟像館



銅人銅馬



百歲坊記事


百歲坊,原納西名「激魯瀑」,即「在水一方」之意。位於黃山古柏掩映之下,村邊楊柳梧桐,婆娑交蔭,民居庭院,四時群花爛漫,早夕鳥鳴魚躍;玉河如帶,日夜潺湲,與織機聲、磨坊聲、琴弦聲、誦讀聲相伴和,花竹魚鳥相親,鄰里安居樂業。乃鬧市中一清淨和諧境界,人咸為修身養性、頤養天年之福地也。


清代村裡有一位老人,名年世光,生於1738年,卒於1845年,享年一百零八歲,已歷乾、嘉、道三朝。時地方官奉旨為老人竪立百歲牌坊,並命名其村雲「仁壽村」。在玉河上建一石橋雲「仁壽橋」。今石橋還在,牌坊以蕩然無存。老人沒後葬於馬鞍山腳下,其墓碑上有麗邑先輩張愷、傅恩錫題銘並書丹,尚可辨認。



麗江大石橋

石橋是明代木氏土司建,是古城內最大的石拱橋,故名。北橋是中河上連接古城東、西兩個區域的主要通道,橋長106米,高2.2米,寬3.84米,拱圈石板並列砌置,拱背上的橫向伏石既加強了整體聯繫,又給人以美感。舊時曾是麻布專賣地,所以又稱賣麻布橋,納西語稱「培期笮」。


橋是聯絡貫通麗江古城水系和街道系統的結構關節,將古城的街巷、院落緊密聯繫在一起,也是古城最早的建築之一。



阿媽意


猜字壁



四方街


四方街是古城心臟,是麗江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這裡是歷代集市中心,每日萬頭躦動,熱鬧非常。這是一座真正與大地肌膚相親的小城。它堅持著傳統的棲居方式、美學風尚,和平靜得如山泉一樣的日常生活。



四方街全景圖



四方街幽深的街巷,人們可以從四面八方通過街道、小路、巷子、田野甚至山上的羊腸小道進入這個城市。麗江是一個日日夜夜和淙淙流水相約的城市,就像威尼斯那樣。不過大研鎮的水道,是經過設計用人工挖掘的。原始的河流只有一條,就是穿城而過的中河,從中河又人工開發出西河和東河,分為三支,像一棵大樹的主幹和兩個支乾。從它們又生出無數的小渠。居民們甚至可以直接飲用這泉水。四方街是一個梯形的小廣場,建造時被設計得中間稍微凸起,兩邊凹下,猶如一片巨瓦。


一條河道位於廣場的西面;河上設有一個水閘,每到傍晚收市,居民們就關上水閘,河的水位立即上升,順著瓦形的坡度漫過整個廣場,流到它四周的排污水的暗溝裡。廣場的四面都有一條寬30公分、深約45公分的排污水暗溝,每一條暗溝又與廣場四周鋪面後院的下水道連接。這樣,從地面到地下,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排污系統,把四方街沖洗得乾乾淨淨。



麗江古城的道路網格隨地形、水系自由佈局,空間生動而親切,體現著納西族先民將自然與藝術精妙融合的智慧。



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佔地約6畝。據說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璽形狀而建,由土司取名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是因為這裡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這裡是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樞紐站,明清以來各方商賈雲集,各民族文化在這裡交匯生息,是麗江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現在的四方街仍是古城中最繁華的地方,交通四通八達,周圍小巷通幽。每天清早,還有很多納西老人在這裡跳納西舞蹈。



四方街以彩石鋪地,清水洗街,日中為市,薄暮滌場的獨特街景而聞名遐邇。其四周6條五彩花石街依山隨勢,輻射開去,街巷相連。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彷彿步入了「清明上河圖」的繁華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築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式的瓦屋樓房鱗次櫛比,既突出結構佈局,又追求雕繪裝飾,外拙內秀,玲瓏清巧,被中外建築專家譽為「民居博物館」。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素來喜愛種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麗郡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的美譽。



麗江古城四方街幽深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道路兩邊,所有的房屋全是磚木結構。門窗欄棟、斗拱飛檐大都雕刻著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的花紋。這城市本身就是座公園,小橋流水、樹木花朵。耳聞玉笛銅蕭的悠揚,或黃鸝棲翠柳的鳴唱;它與中國古代那種普遍的有城牆的城市不同;除了木王府四周有圍牆外,麗江是中國唯一不設防的古城。


四方街是古城內有名的小吃一條街,短短窄窄的街道兩側有數十家小餐館,每家餐館都有雲南特有的米線,且種類繁多,因此這條街也叫「麗江米線街」。



銅版畫:紅谷



科貢坊


麗江古城科貢坊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是為楊家的「一門三舉」而建。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麗江實行「改土歸流」,由原來的土司世襲統治改變為由中央政府委派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統治,麗江從此由封建領主社會進入了封建社會,社會制度的變革極大的激發了民間子弟的讀書熱情。從「改土歸流」到清末廢除科舉180年的時間里,麗江先後出了六十多位舉人和七位進士。清嘉慶年間,家住科貢巷的楊兆蘭和楊兆榮兩兄弟雙雙中舉,接著道光年間楊兆榮的兒子楊碩臣又中了舉人,於是官府和民眾捐資在巷口建了樓高二層的科貢坊。1944年正月初三毀於火災。三年後科貢巷里的麗江最後一位進士和庚吉中進士六十大慶時,鄉民們在被燒後的原址上重建科貢坊,並升為三層。科貢坊流傳至今,成為了納西族崇尚文化、善於學習的又一見證。



兄弟連觀景客棧



天雨上院


天雨上院客棧(「天雨」在納西語中是「讀書」之意)天雨上院的「天雨」二字,與「天雨流芳、夢幻麗江」的麗江神韻渾然天成,酒店集中華文化、納西文化、「天雨」文化於酒店的琴、棋、書、畫四院。酒店建築特色為納西民居,天井、照壁,四合院一應俱全。酒店佈置陳列集中華文化大成之名家書畫、麗江文化精髓之東巴字畫、古玩。用具器皿體現納西族生活元素,別緻、新穎,彷彿置身於納西之家。



紅軍的故事


麗江群眾為什麼去迎接紅軍?和進士的建議起到了舉足輕量的作用。


和進士何許人也?


和庚吉(1864~1950年),字星白,號松樵,晚年又號退仙。出生在大研古城新華街的一個裁縫家庭。在四方街頭,有一座展翅欲飛的三層樓閣。上書「科貢坊」三個大字,據說是因居住在科貢巷最深處。和庚吉幼年勤奮好學,光緒十五年(1889年),他25歲時中舉。一同參加考試的同邑納西族王竹淇、李梅卿、周蘭屏同中舉人被後人稱為「松、竹、梅、蘭四舉」,成為麗江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光緒十八年(1892年),和庚吉進京應試,成為納西族改土歸流後的7個進士之一,也就是麗江歷史上的最後一個進士。他先在朝廷供職,任兵部主政,授中憲大夫。3年後請改外用,先後任四川樂至、石柱、秀山、溫江、遂寧等縣知縣。1904年辭官告退還鄉,雲南督軍蔡鍔十分器重他,特委以永昌府重任,但被他辭謝。川邊鎮守使殷叔恆邀他重新襄政,他也沒有去。回鄉後,與鄉人和積賢等協助知府彭繼志創辦麗江府中學堂,1908年繼任學堂監督。1913年被選為縣參議長。晚年辭去一切公職,修建一園,名曰「退園」,自號「退仙」,以一塵不染之胸襟抒寫大自然之天籟。


當年,紅軍長征過麗江,麗江古城人心惶惶,此時年逾古稀頭雪發的「退仙」卻走出家門、穩定人心,向大家解釋:「共產黨是一個政黨,一個政黨就是有政治綱領和目的的,不會隨便殺人放火的」。他建議古城人們要去迎接紅軍。於是麗江古城的納西人用最隆重儀式歡迎紅軍,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一筆光彩奪目的篇章。賀龍的指揮部就設在科貢坊巷「和進士」家裡。


新中國成立之日,和庚吉已是85歲的老者,但他用顫動的手揮豪寫下了一幅熱情洋溢的對聯,謳歌新中國的誕生,並帖在科貢坊前臨時召開慶祝大會的青松毛扎就的坊們上:


創前古未有之新中華,英雄時世;

擴養生大同於遙遠邑,衽席蒼黎。



古城區大研中心校 新華小學



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年會上,麗江古城符合文化遺產(ii)(iv)(v)三條標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觀景台



獅子山萬古樓景區



獅子山萬古樓景區位於麗江古城西側,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垂要組成部分,因山體宛如一頭睡臥的獅子而得名,古城建築群依山就勢環繞在獅子山山腳,是觀賞麗江古城全景的絕佳去處。登樓北望神奇美麗的玉龍雪山,東俯小橋流水的麗江古城,西瞰多姿多彩的麗江新城,南眺納西村落田園風光。景區總面積18公頃,山上綠樹成蔭,聲聲鳥啼,不絕於耳,森林覆蓋率達98%,是天然的森林氧吧。


據《麗江府志略》記載:獅子山古稱「黃山」,「鋒巒秀美,綴如連珠,為郡台右翼,居民市肆,環繞其下」。因獅子山古柏蒼翠的風景和觀瞻古城的絕佳地勢,歷朝歷代多有宗教建築建至山頂,供遊人觀瞻。現今秀居山頂的「萬古稜」就是在1996年麗江2·3大地雷後,在原唐代「普德壇」、清代「丹國樓」的遺址上興建的,其遺址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印記,是追尋麗江古城歷史文脈,發思古之幽的美景所在。



孔雀,脊椎動物,鳥綱,雉科。孔雀有兩種,一種生活在南亞,叫藍孔雀(Pavocristatus);另一種生活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和東南亞,叫綠孔雀(Pavomuticus)。綠孔雀的雄鳥體長約23米(其中尾屏長約15米)。羽色極為華麗,有翠綠、亮綠、青藍、紫褐色,多帶有金屬光澤。頭頂上長著1簇直立的冠羽(扇形),長約11釐米。尾上覆羽延長成尾屏(勿錯認為「尾羽」),上有五色金翠線紋,散布著許多近圓形的「眼狀斑」。眼狀斑從內向外由紫、藍、綠、褐、黃、紅6種顏色組成,開屏時特別艷麗。雌鳥無尾屏,羽毛顏色也不鮮艷。1雌1雄,或1雄數雌活動。性情膽怯,棲於山腳一帶溪河沿岸或農田附近,尋食種子,漿果等,有時也吃蟋蟀、蚱蜢及小蛾等昆蟲。春夏間1雄配數雌,連同幼鳥結群活動;秋冬時群集更大。不善飛行,遇敵害時,能突然開屏,抖動眼狀斑來恐嚇敵人,或迅速逃至密林中隱蔽。為留鳥除供展覽觀賞外,羽毛可作裝飾品。雖對農作物有一些危害,但由於野生種數量稀少,現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萬古樓旅遊可從四方街沿翻越獅子山的石階步行攀登至萬古樓,30分鐘即可到達,(獅子山在明清木土司時期即為木府的後花園),這樣可以一邊攀登,一邊觀景。登上萬古樓,便可北眺神奇美麗的玉龍雪山,東觀小橋流水人家的麗江古城,西瞰多姿多彩的麗江新城,南望如詩如畫的田園村落。南面遠處還有像支巨筆的「文筆峰」,旁邊又有可放「文筆」的筆架山,山腳恰好有個醮墨的「文筆海」,與形似硯台的大研古城,一同書寫麗江的大好風光。登上萬古樓,可以將整個麗江壩盡收眼底,腳踏獅子山漫漫林海,北望玉龍十三峰(如果天氣好的話)東俯麗江古城以及氣勢輝煌的仿故宮建築群。



麗水環門楹歌古樹風景秀

江流繞巷聯頌城樓韻味長



鐘樓



鐘叩金聲空際蕩

亭鑲玉雪月波回



聞鼓開懷作氣勵志凌雲

登樓放眼舒心參禪證道



財神殿


趙公關帝梓潼相揖升堂各司其職

雪岳玉泉文筆鍾靈毓秀共耀斯邦



觀音殿



萬古雪前萬古樓旁拜參蓮坐慈容普賢理性文殊智慧

平生意氣平生際遇來趁獅山清淨名都善緣半日閒心



萬古樓


萬古樓為塔式五重檐全木結構建築,高33米,象徵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33萬各族人民。主體柱子16根,都是通天木柱,是中國全木結構斗拱建築一柱通頂不連接的第一樓。柱長22米,反映民間「好事成雙」的說法,以及婚嫁選擇雙日為吉的習俗。採用16根通天柱,反映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中有開天九兄弟、劈地七姐妹的傳說,寓意納西兒女共同創造美好的世界。



萬古樓平面是正方形,面闊、進深均為18米,四面入口安放情態各異的四對石獅。樓內繪有2300個吉祥圖案,代表麗江的23個石雕圖案,寓意在一年四季的農時節令中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整座樓中雕刻彩繪龍的圖案有9999個,加上樓頂藻井之中蟠龍,足有萬個,是萬龍萬古只盛,寓意麗江是龍的傳人的美麗家園。樓頂藻井蟠龍張嘴形態,反映龍能吐水傳說,意在有水克火消災,預示人們在登樓觀景或林中散步時候,不要亂扔煙頭,注意防火用火。



萬古樓是麗江的標誌性的建築。它在東巴文中解釋為「千年萬代樓」,納西語稱「溫古輪」,意為觀覽暢懷於制高點,因諧其音,名為「萬古樓」。「萬」者,寓意俯瞰麗江古城及其田園風光,遙望玉龍雪山萬年冰川,又寓意麗江恢復重建家園,千古流芳,萬古不朽。



五重望景樓翅角飛檐一柱通天驚百岳

八卦連環鎮屏峰聳翠九龍織彩映三河

——江西·胡宜文


八百春秋金天玉地環球遺產無雙寶

三千夢幻畫水詩山魅力明珠第一城

——云南·杨世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丽江古城
十个最值得去的中国小镇:(二)丽江——云南的桃花源
壮哉!九州胜景:澳门邮票之中国内陆景观系列
【金門金城】莒光樓、水頭古聚落、金門古城、燕南書院、文臺寶塔、虛江嘯臥碣群、翟山坑道 @ 101上山...
中国的艳遇之都——丽江
沿着这条路,寻访丽江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