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泰字与分娩有关还是与排泄有关?“春字头”简体汉字的表意尴尬

春、泰二字从字形上看,上部均有“春”字头。但是,它们给我们的构形特征却是一种假象,二字呈现相同的头部特征但古文字中二者却大相径庭。下面我们就逐个剖析它们的真面目。

“春”字:阳光、草和树木的世界

提起“春”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草木披绿、百花盛开,这种情景也应该映射到我们祖先的脑海里。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看看甲骨文“春”的字形吧:

图一

“春”字从甲骨文字形看,印证了古人同今人脑海中有着同样的“春景图”。甲骨字形“春”为形声字,从日,屯声。以上“春”字突显了从木或从草,描画出了春天草木繁茂的勃勃生机的景象。“屯”字甲骨文金文形如籽芽破土而生之形,正合春天到来万物萌生之貌。

后来,随着字形的不断演变发展,“春”字开始趋向于简化,由原来的多木或多草、屯、日组合演变为草、屯、日组合。至隶书便演变成了“三人”形的春字头。具体演化轨迹如下:

图2 参1

泰:为大、廾和水的组合,与妇女分娩有关还是与男人解手有关?

“泰”字依据字形的解释说法不一,但作为会意字并无异议。有学者从由“水滴”和“大”构成的“泰”形阐释“泰”之本义,认为从大有水滴,表示人在洗浴,本义当为洗浴。此种说法的不妥之处在于,该说法只是针对“泰”字古字形发展中的其中一个字形而做出的解释,“大”有水滴只是“泰”字的其中一个形体。

“泰”字后来发展为上从大、下从一双手中有水之形,形似一双手在水上清洗。学者们从此之意释“泰”为洗濯。这种说法认为“大”不再表人义,而是作为声符。因为如果“大”仍释为“人”,则人在上手在下便难以自圆其说。

图三 参2

这种解释看似符合逻辑,但依然陷入了抽取“泰”字某个发展阶段字形进行阐释的泥淖,无法系统性地解说“泰”字。从整个字形发展来看,“大”字在“泰”字的最初阶段就存在,表示一人。这一阶段把该构形只是草率地处理为声旁,显然是不合古字形发展的历史逻辑的。另外,从字形清晰可见,水从人下两手之间流出,因此本义释为“洗濯”很难服众。

为了让人大家更为直观地看清楚“泰”字各个阶段的发展轨迹,我们把该字从最初产生到现今的字形呈现给大家。

图四 参3

“泰”字的不断解读中,观点分歧,但是不断接近更能说服人的本义。在众多的解释中,其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插曲,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服大家,但也值得我们重视。此种观点是由刘汉生、阎鸿提出的。其观点认为:

“泰”从大,从廾,从水,大亦声。其篆文本义与妇女分娩有关,为“生子滑利”之意。

而后二位先生又给出了“泰”字在不同阶段的字形发展简图,并与“娩”“冥”“字”三字形作对比:

图五 参3

刘、阎二位先生分析了甲骨文和古陶文的“泰”字,字从二大,形如一人胯下有一人,为分娩之意。我们先抛开所选字形是否可靠不说,但从二“大”基本无别就可判断不当为分娩,古文字中女人分娩产子均为大头婴儿之形或作圆圈状。图中所举的“冥”、“字”以及“毓”等字的婴儿或胎儿形状明显被表示出来了。“泰”字篆文如下:

图六

针对图三“泰”字的篆文,刘、阎二位先生的解释认为,“大”下部件像助产者双手接生之形。下部“水”为羊水或为洗净产儿之水。后来,对“泰”的总结也似乎能自圆其说:

“泰”的本义既然是分娩,则有“脱”义。林义光:“泰,脱也。”“泰”“脱”双声。羊膜破裂,羊水流出,胎儿脱离母体,降临人世。

此种解释看似很有道理,但既然为妇女分娩之形,为何只有水而无婴儿形象?省子而留水?在妇女胯下直接洗净婴儿更是难以理解。可见,这一说法也很难让人信服。

另一种解释认为篆书“泰”字为双手往活动的人身上泼水之意,表示为凯旋的将士洗尘,意味着战争结束,便有安宁之意。此种说法不但与字形不符,因水在“大”下,根本无法展示往身上泼水之意。另外,泼水庆祝胜利的方式也需要考证。

以上各家解释,于字形观之未免过于迂回曲折。

“泰”与人体的生理排泄有关,以此引出通畅、美好之意,后又滋生出“汰”字

“泰”字本与太、汰、汏本文同源字,其实“泰”为“太”的繁化滋生字,“泰”字初形为“太”,以上甲骨字形亦可清晰可见。“泰”字又为“汰”之本字。《说文》古文的“泰”字为大下“=”,此为指出人体的部位的符号,即下体。

至小篆之“泰”字,我们看“泰”字则更容易理解了,该字形既不是女人分娩之形也不是往身上泼水之形。为了便于观察,以上字体再复现于下:

篆书从大从水从手,很明显为人体的生理排解的描述。下为“廾”的双手是人宽衣解带之意。“水”则是人体排除的排泄物,人完成排泄之后便觉通畅、安舒、美好。

“泰”字后来发展呈现两种途径:一为“泰”,指称美好、安宁、顺利之意;该意从人体排泄之后的舒适心理反应而来;二滋生出“汰”表示淘汰、除去舍去不需要的东西。该意从人体清理排出排泄物引申而来。

结语:“春”与“泰”二字“春”字头的殊途同归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形体的不断变化,其中的隶变和楷化直接造成了不少汉字形体的混同。本文的“春”和“泰”字的“春”字头就是各自构形部件的黏合体,最终让二者构件趋同但却失去了构形的理据。春”字的“春字头”原本是草和屯的象形,“泰”为大和双手的组合。与此种情况类似的还有秦、奉、奏字,这里就不再一一解说。

参考文献:

1、原始图来源于国学大师网站。

2、窦文宇,《汉字字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1月。

3、李圃,《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228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字头的小篆字形各有来源,你分清了吗?
“泰”很难写?往往是“春字头”搞不好,这样书写是不是漂亮多了
李明正:《姓名的故事》----李渊
字形和字义的关系
甲骨文部首详解:「子」的二形和两用,倒「子」与「生育分娩」
汤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