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瘿瘤

瘿瘤

2009-09-15 10:44:58 来源:www.med66.com

  中医病因  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

推荐阅读

  中医病因

  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

  病机探微

  中医认为,由于七情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攻于头,故甲亢患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肝郁化火,的伤胃阴,胃火炽盛,故消谷善饥;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消瘦乏力;肝郁气滞,影响冲脉,故月经不调,经少,经闭;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则遗精、阳萎;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手舌震颤;心肾阴虚,则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多汗;阴虚内热,则怕热,舌质红,脉细数。患者素体阴虚,遇有气郁,则易化火,灼伤阴血。总之,患者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痰气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

  中医诊断

  辨 证:

  (1)肝郁脾虚痰结型, 胸闷胁痛,吞咽不爽,胃纳不佳,餐后饱胀或有恶心,有消瘦乏力,大便溏薄,又目突出,甲状腺在大,舌质淡胖,可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细,或细滑。肝郁木气不达则精神抑郁,胸闷胁痛,突眼;气机郁滞,脾虚生痰,痰浊壅阻颈部,故见吞咽不灵,颈前肿块。脾失健运,胃失受纳,不能升清降浊则纳差,餐后饱胀或有恶心,消瘦乏力,便溏。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腻,脉弦细或细滑,为肝郁脾虚、痰湿内结之象。

  (2)气阴两虚型,神疲乏力,怕热多汗,心悸怔忡,腰膝酸软,甲状腺肿大;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气虚气不化血,阴虚阴精失于充养,则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阴虚内热则怕热多汗;心阴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肾阴亏损则腰膝酸软。气虚气不化津而生痰则颈部可见肿块。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为气阴两虚之象。

  (3)阴虚阳亢型,气阴不足,虚阳上潜,证见心烦失眠,心悸怔忡,腰酸乏力,怕热多汗,面红升火,急燥易怒,手指震颤,多食易饥,口渴,消瘦,舌质偏红或边光红,脉弦数或细数。心阴虚,心失所养则心烦失眠,心悸怔忡;肾阴虚则腰膝酸软;阴虚火旺则怕热多汗;阴虚阴不敛阳,肝阳肝火上炎则面红升火,急躁易怒;虚风内动则手指震颤;肝郁化火,的伤胃阴,胃火炽盛故多食易饥、口渴、消瘦。舌质红或边光红,脉弦数或细数为阴虚阳亢之象。

  治 疗

  治法与方药:

  病初治宜理气化痰,软坚散结;后期治宜柔肝滋肾。

  (1)肝郁脾虚痰结型:

  治宜健脾解郁,化湿豁痰,软坚消瘿。方用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当归、白术、茯苓、甘草、制半夏、陈皮、香附、白芍、白蒺藜、夏枯草、白芥子、泽漆等。

  (2)气阴两虚型:

  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饮合六味地黄汤加减、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萸肉、白芍、黄杞、枸杞子、生牡蛎、制首乌、生甘草等。

  (3)阴虚阳亢型:

  治以益气养阴,滋肾潜阳。基本方可用黄杞、党参、生地、枸杞子、制首乌、山药、龟板、白芍、鳖甲、夏枯草、香附等。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加白芥子;心悸失眠加远志、灵磁石;手震颤剧者加珍珠母,钩藤;胃热重、易饥者加生石膏、知母;伤阴明显者加天花粉、麦冬、玄参等。

  对甲亢患者的多汗,可用牡蛎散,或用大剂量的黄芪、浮小麦。对甲亢中常见的心悸、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症状,可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用酸枣仁、远志、龙骨、夜交藤、珍珠母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传千年的治甲亢中药方,历经岁月考验,效果让你叹服,建议收藏
距20考研仅剩45天—【中诊】常考点汇总三
中药功效大全
高血压中医治疗法
明师问答 | 身体哪些脏腑出现问题会引起眩晕?
【中医治疗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