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动力性心力衰竭治疗新方法

病因和治疗

(1)体循环动静脉瘘:动静脉瘘是指动脉与静脉之间有直接通口,常在通口处有动脉瘤的形成,因此也有动静脉瘤之称。体循环动静脉瘘是产生高动力性循环重要病因之一。

临床表现:在动静脉瘘处有一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在收缩期更为明显,杂音多伴有震颤。动静脉瘘通过震颤和杂音很容易确定。动静脉瘘处可发生动脉瘤。瘘的近段静脉的压力多不升高,其血液的含氧量可较一般静脉为高。瘘的远段肢体往往有缺血表现,如局部溃疡,甚至局部组织坏死。但因侧支循环的形成与心排血量的增加,肢体的血液供给可以恢复正常,有时可较对侧肢体的血液供应为多,以致有瘘管的肢体的皮肤温度可比对侧高。收缩压正常或略为升高,舒张压降低,因而脉压增宽。此外,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等周围循环体征也多出现。

治疗:较小的动静脉瘘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不大时,可暂时不考虑手术治疗,且某些瘘可以自行发生闭塞。一般较大的瘘均须考虑手术治疗。此外,体循环动静脉瘘管易于发生细菌性动脉内膜炎,因此在必要时应采取预防细菌性动脉炎的措施。

(2)贫血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严重贫血患者多有气急、疲倦、心悸等症状,有时可有心绞痛或阵发性呼吸困难,特别是在输血或输生理盐水时。体检可发现窦性心动过速,周围血管扩张,皮肤温暖,水冲脉及脉压增加。但血红蛋白降低到30g/L左右时,心脏有明显增大,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治疗贫血病因及输血配合利尿药可改善临床症状。其中在慢性心力衰竭时输血速度应缓慢并同时使用利尿药。贫血纠正后,心脏即可恢复正常。在治疗贫血性心脏病的过程中,应注意到大量输血的危害性。

(3)维生素B1缺乏性(脚气性)心脏病:饮食中缺乏硫胺(维生素B1)时可引起脚气病。脚气病可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干型脚气病)或以心力衰竭为主(湿型脚气病),或两种类型同时存在。

临床表现:运动后的心悸、气促,端坐呼吸,心前区痛,心动过速与水肿。病情较重时可有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上腹闷胀、发绀、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急性肺水肿、胸水、皮下水肿、颈静脉怒张、肝大、休克等。其诊断依据是维生素B1的绝对或相对缺乏、周围神经炎、心律规则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水冲脉、静脉压升高,循环时间缩短或正常以及可逆性的心脏扩大。

治疗:病因疗法是每日皮下注射50~100mg硫胺。此外,应多吃高蛋白质的食物,因充分的蛋白质摄入与机体利用硫胺有关。

(4)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时,心血管系统的表现甚为突出。心悸、气急、胸部不适等症状很常见,但还不足以作为甲状腺心脏病的根据。在少数患者中,可有心房颤动或心力衰竭,但并无甲亢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甲亢患者伴有阵发性或持久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增大或心力衰竭时皆可认为有甲亢性心脏病。上述表现中,心房颤动最为常见,占甲亢性心脏病的70%。由于患者可同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或风湿性心瓣膜病,在诊断甲亢性心脏病之前,应排除这些病因和判别哪些临床表现为甲亢所引起。

临床表现:甲亢心脏方面的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和心前区疼痛,心房颤动是甲亢心血管方面的重要表现,为产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

诊断: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除有甲亢的临床表现外,同时有①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增大或心力衰竭者;②排除其他原因的心脏病;③甲亢治愈后,心脏病表现随之消失。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可能仅有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表现。因此,凡遇到以下情况应考虑甲亢的可能:①原因不明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室率快而不易被洋地黄类药物控制;②无法解释的心动过速;③血压波动且脉压增大者;④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疗效不佳者,也应考虑到甲亢。

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基础是控制甲亢本身。不然,心脏病的一般处理对其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对甲亢合并心力衰竭者,应该是在应用洋地黄和利尿药等处理心力衰竭的同时,用抗甲状腺药物积极治疗甲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得了甲亢心慌难受!当心甲亢心脏病来袭
心房颤动的治疗,心房颤动应该如何治疗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疑难病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TSH显著增高
关于甲亢性心脏病的这些问题,你了解吗?
心内医生看过来,反复腹胀12年,她到底得了什么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