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伤血性气胸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外伤血性气胸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因胸部损伤造成胸膜腔内积气积血,称为外伤性血气胸。多由于严重的胸部外伤引起胸膜、肺或支气管的损伤而发生。多因胸部挤压伤、肋骨骨折、胸部锐器伤所致。外伤性气胸的发生率在胸部外伤中仅次于肋骨骨折。肋骨骨折时常发生气胸,多合并血胸

胸膜腔是由脏、壁两层胸膜在肺周围所形成的密闭的左右各一且互不相通、腔内成负压仅有少量浆液的潜在腔隙,对保护肺扩张和通气功能十分重要。因此,任何损伤或破坏胸膜腔的完整性,使胸膜腔的负压消失,都将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紊乱,严重者将危及病人生命。

根据空气通道状态,胸膜腔压力改变,及对呼吸回流影响的程度,将外伤性气胸分为以下三类。

一、 闭合性气胸:多并发于肋骨骨折,由于肋骨断端刺破肺,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或胸壁或肺的伤口,当空气进入胸膜腔后,伤口迅速闭合,空气不再进入。胸膜腔压力仍低于大气压。伤侧肺部分压缩,健肺可代偿功能,故对呼吸回流影响可较轻。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尤其是前侧胸的肋骨骨折时,局部胸壁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面软化,可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又称连枷胸,表现为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凸。若软化区范围大,呼吸时双侧胸腔内压力不均衡,则可至纵膈左右扑动,影响换气和静脉血回流,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重者

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

二、 开放性气胸:多因刀刃、锐器、弹片或火器等导致的胸部穿透伤。胸壁或肺的伤口较大,伤道自由沟通,胸膜腔与外界相通。胸膜腔压力等于大气压。伤侧肺萎缩,伤侧胸膜腔压力高于健侧,使纵隔向健侧移位健肺亦有不同程度压缩。开放性气胸的严重性取决于伤口的大小。胸壁伤口直径大于声门(成人2.75cm),出入空气量多造成呼吸回流严重紊乱。胸壁伤口越大,病势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一) 闭合性气胸:小量气胸、肺压缩小于30%,可无明显症状。肺压缩大于30%,可有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体征:

(三)张力性气胸:呼吸极度困难,进行性加重,紫绀甚至休克。 体征:烦燥不安,紫绀,甚至昏迷。颈静脉、四肢静脉怒张,伤侧胸部饱满,肋间增宽,呼吸运动减弱,可有皮下气肿。气管、心浊音界向健侧 明显移位。伤侧胸部叩诊高度鼓音,呼吸音消失。 1.胸腔穿刺测压是判定气胸种类的简易而可靠的。在胸腔穿刺时,如果注射器针栓被吸入,为闭合性气胸;如针栓不动,为开放性气胸;如针栓退出为张力性气胸;

2.胸部X线检查可了解气胸量的大小、肺萎陷压缩的程度、有无其他合并症及纵隔移位程度。气胸在直立位原胸片显示胸膜腔有游离气体,在壁胸膜与肺之间见无肺纹理的空气带。气胸伴有血胸,在直立位X线片中可见到液平。小量气胸在平卧位X线片中,可不显示气胸,而在立位呼气末时,X线片中气胸最容易显示。气胸若同时伴有皮下气肿,则较难作出诊断,因X线片中所见皮下积气,常被误认为肺的成分。创伤病人常常须保持卧位,故气胸在仰卧位摄片不能被看

瓶使其持续排气。但这粗针头应及时更换成胸腔引流管引流,以防肺膨胀后损伤肺脏。

4.如引流管不断排出大量气体,要考虑为气管或支气管断裂之可能,作进一步检查处理。

5.合并血胸者,应行下胸部闭式引流术或作相应的处理。引流的位置:一般于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 ~8肋间插管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观察及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目的是引流出胸膜腔内积气积液,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复张,同时还利于观察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因此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

①胸腔闭式引流管安放位置:积气:由于气体多向上聚集,宜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插管作胸腔闭式引流。积液:液体密度大汇聚在胸膜腔下部,一般于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 ~8肋间插管引流。属于高风险导管。

②妥善固定:将留有足够长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以免翻身、牵拉发生引流口疼痛或引流管脱出,在搬运病人时须将引流管用双钳夹管,防止发生引流管衔接处滑脱,气体返流;下床活动时,引流瓶

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引流瓶不可倒置,也不可高于胸部,必须保持引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一般一般应安放在低于胸膜腔60cm的位置,以免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③ 保证有效引流:密切观察水封管中液面的波动情况是引流管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检查引流是否通畅最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气排液,以及长玻璃管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约4cm~6cm,表示引流管通畅。

Ⅰ 挤捏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要定时挤捏引流管,一般0.5h~1.0h挤压一次,防止管腔被血凝块堵塞。具体挤压方法,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有活动性内出血的病人,应不停的挤压引流管。

Ⅱ 咳嗽有利引流: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及深呼吸运动,促使胸膜腔内气体及血块排出,使肺复张,并可防止肺部感染,对无力咳嗽的病人应予以协助,一手按压切口,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按压胸骨上凹处,刺激气管,以引起咳嗽反射有利咳痰,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让病人行雾化吸入,并予叩背协助排痰,直至肺部呼吸音清晰。

Ⅲ 体位引流:病人病情平稳,应采取半卧位,予抬高床头15°~30°,使胸腔内积液下流至膈肌以利引流,部分病人由于疼痛而不愿配合,应耐心向病人讲清体位及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预防并发症,有利机体康复,而且有利于引流、早期拔管、减轻痛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章 病例分析——胸部闭合性损伤
胸部损伤
X线诊断要点丨气胸、胸膜及胸壁病变
气胸与肋骨骨折
【外科学总结】胸部损伤
【外科知识点】胸外科(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