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常见疾病症状之——发烧
【【发烧概念】】
又称发热。既体温高于正常值。正常人体温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有所波动,如口温波动在36.0~37℃之间,以凌晨0~4时最低,下午5~7时最高,差异在正负1℃左右。口腔温度在37.3℃以上,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腋窝温度在37.2以上即称为发热。
发烧热度通常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超高热四级:低热:37.3~38℃(腋温);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度的高低反应了机体防御的应急能力,临床上并不能以热度反应来衡量疾病的轻重。
妇女月经前期、妊娠期精神紧张以及剧烈运动都会出现一些体温升高现象,受情绪影响体温可升高2℃,长跑后体温可达40~41℃这些均属正常生理现象。
发烧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能支持免疫系统战胜感染剂,并使温度敏感型病毒和细菌不能在人体内顺利进行复制。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此时白细胞生成增多,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人体战胜疾病,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谢发生严重障碍。
发烧的时候,人体所有功能在生理应激反应增强期间都被调动起来了。在交感神经系统已经被激活的时候,这种生理应激反应增强期间的消化刺激会过度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发烧期间,人体可能会错误地把从肠道中吸收的物质当成变态反应原;最终,过度发烧偶尔会引发痉挛、虚脱和神志失常,所有这一切都可能因为进食而进一步恶化。
有时候,发烧可能会严重到影响身体健康。例如,发烧超过40度,就能威胁重要蛋白质的完整性和功能。细胞应激、梗塞(心脏病发作)、组织坏死、痉挛和神志失常等都是潜在的不良后果。
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发烧机理】】
调节产热散热的中枢称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底部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相当于人体恒温器。正常时体温值稳定在37℃水平上(调定点),若实际体温高于或低于此值,中枢会加强散热或产热活动来保持体温正常,正常发热的根本原因在于致热原以某种方式使调定点上移,如调定点由37℃升高时体内出现产热为散热反应(如出汗)。
因皮肤血管收缩使皮温下降,刺激了冷感受器向丘脑下部发出传人冲动,也参与寒战的发生。因此调节的结果是产热大于散热,以致体温升高,上升到与体温调定点相适应的新水平。这是感染性发热时体温升高基本机理
也可以理解为,它由称为热原的流动性生化物质激发,热原从免疫系统识别的潜在病灶开始,通过血液流动。人体组织会制造一些热原(发热激活物),许多病原体也会产生一些热原。下丘脑一旦发现热原,便会告诉身体加强代谢,产生更多的热量;并减少周围的血液流动,保持这个热度,从而导致发烧。
【【发烧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一、致热源性发热
1、外源性致热源:
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
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
③抗原抗体复合物;
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
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
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
性致热源,而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
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3、非致热源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中医分析发烧】】
中医认为,临床发热有表热、里热或半表半里式的发热。在《伤寒论》中指明,表热不能用攻里药。意思是“战场”在“体表”,这里才是抵抗“敌人”的地方,应该用解表的方法;用攻里药就会引邪入里。如感冒初期热势刚起的,不能马上用药退热,要待到热盛到顶峰,不再恶风的时候,用退热才顺理成章,不致留有后患。
除了分析病位,还要看病人的体质。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自己内部出现了“虚”的地方,才会导致敌人的侵犯。因此,中医对表证发热,如属于阳虚的,用助阳解表法;对阴虚的,用滋阴解表法;对血虚的,用养血解表法;对气虚的,用补气解表法……一方面补充自己,一方面攻击“敌人”。
【【发烧的症型(热型)分析】】
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分次体温数值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日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2、弛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或更多,且均在正常水平以上。
3、波状热: 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呈波浪式起伏。
4、回归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周期性互相交替。
5、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视为不规则热。
【【发热时相及特点】】
一、体温上升期
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临床表现。体温上升有两种形式:
1、骤升型:体温在数个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伴有惊厥。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急
性肾盂肾炎等所致的发热。
2、缓升型: 体温逐步上升,在数日内达峰,多不伴有寒战。多见于伤寒、结核、布氏杆菌感染等所致的发热
二、高温持续期
体温上升到高峰后保持一定的时间。此期寒战停止并出现散热反应,即皮肤温度升高,患者不再感觉到寒
冷,皮肤温度升高加强了皮肤水分蒸发,因而皮肤和口唇比较干燥。
三、体温下降期
往往见于病因的消除,有骤降和渐降两种形式。前者多见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后都主要见
于伤寒、风湿热等。
【【长期发烧的原因】】
指体温升高持续(超过38.5℃)2~3周以上,包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
1:慢性感染性疾病:
如结核病、慢性胆系感染、慢性或迁延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泌尿系感染、慢性局限性感染病灶(如慢性扁桃
体炎、鼻窦炎、齿龈脓肿、中耳炎、乳突炎、前列腺炎等);
2:链球菌感染后或其它感染后低热,如咽炎;
3:非感染性慢性疾患:如风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水潴留性肥胖症、肝硬化、慢性胃肠道疾患(溃疡病、
慢性局限性肠炎、慢性痢疾等)、某些结缔组织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与皮肌炎等)、血
液病(如严重贫血、慢性白血病、尤其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与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
4:植物神经紊乱等;
5:功能性的长期低热(常见于青年女性或患者每于夏季就出现低热,入秋后即自然恢复正常,可以反复多年,
有称为夏季热)。
【【发烧时应进行的身体检查】】
1、发热时对头颈部检查非常必要,借此可以发现一些特定部位的感染性疾病,如中耳炎、副鼻窦炎等。
2、常规眼底镜检查对确定播散性念珠菌、结核菌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弓形虫病以及白细胞增多症等的诊断
有一定意义。
3、颈部检查以检查淋巴结、肿块和甲状腺为重点。
4、胸部检查的重点是肺部听诊(干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杂音),目的在于排除肺部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5、腹部检查应注意有无腹膜炎的体征变化;不能遗忘会阴部及肛周检查,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热是由于肛周脓肿
所致,尤其对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更要注意肛周感染和脓肿;
5、女性患者存在盆腔症状,还要进行盆腔检查,以除外盆腔感染、附件炎和输卵管卵巢脓肿。
6、皮肤、四肢检查应注意查找皮疹、瘀斑、关节红肿热痛及软组织感染证据,关节疼痛提示可能为结缔组织病
【【发烧的治疗】】
一、物理降温
1、冷敷
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检查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
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2、温水浴可与缓解发烧。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穿衣盖被,有助于降温。
3、使用退热凝胶:新型冷敷理疗及物理降温类产品,是用来减轻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发
烧症状。特别适用于低烧38℃以下的物理降温及高烧就诊过程的应急物理降温。
退热凝胶主要有薄荷脑、对羟基苯甲酸、水、亲水性高分子物质(包含甘油)为主要成份,将其涂抹于患
者额头、太阳穴、大椎穴、腋窝、腘窝(膝盖内侧)、大腿和小腿内侧等部位的皮肤表面,利用凝胶挥发散
热的原理,来实行辅助退热,退热效果好,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二、西药退烧
遵医嘱。
三、中医方法退热
1、确定病位:
确定病位的方法以发热恶风的叫做表证;不恶风的叫做里证;一阵冷、一阵热的叫做半表半里证。
临床上碰到的大多数发热都是表证。如所谓的感冒,发热、鼻塞、流鼻水或鼻涕、咳嗽、扁桃腺肿大等,所
表现的都是表证,中医就首用解表法。
2、根据体质不同,采用不同药物
比如说是寒性体质的就使用温热的发汗药物,叫做辛温解表;热性体质的就使用辛凉的药物,叫做辛凉解
表;病人阴虚体质的就用滋阴解表的药物;病人胃寒湿滞的就用温胃芳香化湿解表的药物;病人肝气郁结就
用平肝解郁行气解表的药物……等等,还有相互交叉的许许多多虚症、实证,都需因症而治。
3、多喝开水。保证身体水分充足,这样有利于排汗。
4、中医食疗方:
1)喝生姜加红糖熬制的生姜汤,尤其是风寒引起的感冒发烧。
2)取用细茶叶6克、薄荷叶3克、生姜汁半匙。 滚开水大半碗冲薄荷、茶叶,再加姜汁、白糖和匀,每天1次
或2次。 主治:风寒发热。
3)以水1000毫升,先煮淡竹叶(30~50克),煮开后5分钟,加绿茶(0.5~1.5克);分4次服。 主治:呼吸
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发热。
4)将生石膏(50~1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分钟,加入绿茶叶(1-3克)即可。日服1剂,分4次服。 主
治:高热、汗多、口渴、尿黄。
5)将鲜竹叶菜120克,洗净捣烂绞汁,温热、以酒(适量)送服白酒。 主治:发热
6)取青蒿(10~15克)快速洗净,滤干,与绿茶(1~2克)同放杯中,用沸水冲大半杯,加盖,5分钟后即可
服用。 主治: 功能性低热。对血虚低热有独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温调节中枢——Earls360馨醫堂
诊断学┃常见症状 • 发热
易哈佛考前冲刺资料
【诊断学总结】常见症状
『百病自测自疗』第一章 常见症状分析 第一节 发热
说疾解病:热与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